三大階梯,讀懂中國地勢!

2021-01-08 騰訊網

選自:桔燈勘探

距今幾千萬年以來,隨著印度板塊不斷向北推進,並不斷向歐亞板塊下插入,世界上最年輕的一個高原——青藏高原,逐漸抬升形成。

由於板塊碰撞產生的威力向外圍不斷擴散,青藏高原形成的同時,也帶動了其周緣地勢的變化。

青藏高原的隆升對中國整體的高原、山系和盆地分布產生了極大影響,從而直接促進了中國地勢西高東低,三級階梯狀分布特徵的形成。

那麼,中國地勢的三級階梯是如何劃分的?它們又有何獨特呢?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1

第一階梯

中國第一級階梯處於三級階梯的左部,主要含青藏高原與柴達木盆地兩部分。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

青藏高原東西長約2800千米,南北寬約300~1500千米,總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地形上可分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柴達木盆地、祁連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峽谷區等6個部分。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3000-5000米之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為東亞、東南亞和南亞許多大河流發源地;高原上湖泊眾多,有納木措、青海湖等。

青海湖

柴達木盆地為高原型盆地,地處青海省西北部,盆地略呈三角形,東西長約800千米,南北寬約300千米,面積約24萬平方公裡。

柴達木不僅是鹽的世界(東南部多鹽湖沼澤),而且還有豐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種金屬礦藏,如冷湖的石油、魚卡的煤、錫鐵山的鉛鋅礦等都很有名。所以柴達木盆地有「聚寶盆」的美稱。

柴達木盆地

第一級階梯面積約佔中國四分之一,平均海拔4500米,四周被高山圍繞。

其北邊是崑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東邊是岷山、橫斷山脈,南側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

而中國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正由這些山脈組成: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崑崙山脈

其中,崑崙山西起帕米爾高原,山脈全長約2500公裡,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裡,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裡,在中國境內地跨青海、四川、新疆和西藏四省,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

祁連山脈

祁連山脈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東西長800公裡,南北寬200-400公裡,海拔4000-6000米。

祁連山植被

祁連山素有「萬寶山」之稱,蘊藏著種類繁多、品質優良的礦藏,有石棉礦,黃鐵礦、鉻鐵礦及銅、鉛、鋅等多種礦產,八寶山的石棉為國內稀有的「溼紡」原料。祁連山區冷溼氣候,有利於牧草生長,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地帶,分布有大片草原、為發展牧業提供了良好場所。

2

第二階梯

中國第二級階梯位於我國中部及北部,包含了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塔裡木盆地六大部分。

內蒙古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稱北部高原,位於陰山山脈之北,大興安嶺以西,北至國界。

內蒙古高原一般海拔1000~1200米,南高北低,北部形成東西向低地,最低海拔降至600米左右,古有「瀚海」之稱。內蒙古高原戈壁、沙漠、沙地依次從西北向東南略呈弧形分布,是中國多風地區之一。

內蒙古高原

而黃土高原位於中國中部偏北部,同樣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總面積64萬平方千米。

黃土高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黃土顆粒細,土質鬆軟,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養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農墾歷史悠久。除少數石質山地外,黃土厚度在50~80米之間,最厚達150~180米。

黃土高原

雲貴高原位於中國西南部,西起橫斷山、哀牢山,東到武陵山、雪峰山,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400~800千米,總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

雲貴高原豐富多樣的自然環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和文化的多樣性,它是中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地區,也是中國森林植被類型最為豐富的區域,動植物資源豐富,富林、礦資源。

雲貴高原

作為中國第二大的內陸盆地,準噶爾盆地位於阿爾泰山與天山之間,西側為準噶爾西部山地,東至北塔山麓。盆地呈不規則三角形,地勢向西傾斜,北部略高於南部。

在準噶爾盆地內部,北起阿爾泰山南麓,南抵沙漠北緣的北部平原,風蝕作用明顯,有大片風蝕窪地。南部平原南起天山北麓,北至沙漠北緣、可分兩帶,北帶為沙漠,南帶為天山北麓山前平原,是主要農業區。

準噶爾盆地

四川盆地位於中國西南部、囊括四川省中東部。中間盆底地勢低矮,海拔250米~750米,面積約為16萬平方千米,因此可明顯分為邊緣山地和盆底部兩大部分。

四川盆地是中國著名紅層盆地。地表巖石主要為紫紅色砂巖和頁巖,這兩種巖石極易風化發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豐富的鈣、磷、鉀等營養元素,是中國最肥沃的自然土壤。

四川盆地

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盆地便是塔裡木盆地。塔裡木盆地是大型封閉性山間盆地,地質構造上是周圍被許多深大斷裂所限制的穩定地塊,盆地地勢西高東低,微向北傾,舊羅布泊湖面高程780米,是盆地最低點。

盆地地貌呈環狀分布,邊緣是與山地連接的礫石戈壁,中心是遼闊沙漠,邊緣和沙漠間是衝積扇和衝積平原,並有綠洲分布。塔裡木河以南是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中國最大沙漠,為居世界第2位的流動沙漠。

塔裡木盆地

而中國第二級階梯與中國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為: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大興安嶺

其中,大興安嶺山脈東北起自黑龍江南岸,南止於赤峰市境內西拉木倫河上遊谷地,呈東北-西南走向,全長1400公裡,均寬約200公裡,海拔1100-1400米,總面積32.72萬平方公裡。

大興安嶺地區系新華夏系第三隆起代北段之地質帶。上元古代時期,系原始海洋的蒙古海漕,屬早期地質構造中「五臺運動」的產物。大興安嶺地區特有的土壤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含量居全國之首,肥沃且無汙染。

太行山脈

而太行山脈位於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脈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與山西交界地區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400餘公裡。

它是中國地形第二階梯的東緣,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線。

3

第三階梯

中國第三級階梯位於我國東部。包含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六部分。

東北平原或稱松遼平原(廣義),是中國三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平原,位於中國東北部,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組成。

東北平原四周為山麓洪積衝積平原和臺地,海拔200米左右。北部臺地形狀保存較明顯,南部強烈侵蝕呈淺丘外貌。平原西南部風沙地貌發育,形成大面積沙丘覆蓋的衝積平原。

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是中國三大平原之一,是中國東北部大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在渤海—華北盆地。

華北平原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勢平緩傾斜。由山麓向濱海順序出現洪積傾斜平原、洪積一衝積扇形平原、衝積平原、衝積一湖積平原、海積一衝積平原、海積平原等地貌類型。

華北平原

長江中下遊平原是指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遊沿岸帶狀平原,為中國三大平原之一。長江中下遊平原位於揚子準地臺褶皺斷拗帶內,燕山運動產生一系列斷陷盆地,後經長江切通、貫連和衝積後,而形成。

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平原邊緣白堊系―第三系紅層和第四紀紅土層微微掀升,經流水衝切,成為相對高度20~30米的紅土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區則繼續下降形成泛濫平原和濱海平原。

長江中下遊平原

遼東丘陵一般指遼東半島,是中國第二大半島,位於遼寧省東南部。整個半島呈東北—西南走向,從北部的本溪連山關至南端的老鐵山角,長達340千米,北寬150千米,面積2.94萬平方千米,向南漸窄。

南端為大連港,千山山脈從南至北橫貫整個遼東半島,最高點高於1000米,半島沿海地帶是平原,海中有很多島嶼,最著名的有小龍島(蛇島),長山群島等等。

遼東丘陵

山東丘陵位於黃河以南、京杭運河以東的廣義上的山東半島,為中國三大丘陵之一。是由古老的結晶巖組成的斷塊低山丘陵。

突兀在丘陵之上的少數山峰,雖海拔高度不大,但氣勢雄偉,主峰泰山玉皇頂海拔1532.7米,巍峨挺拔,自古就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稱。

山東丘陵

東南丘陵,是中國三大丘陵之首,世界主要地形區之一,指中國東南部一帶的丘陵,是北至長江,南至兩廣(指廣東、廣西),東至東海,西至雲貴高原的大片低山和丘陵(即雪峰山以東)的總稱。

東南丘陵也是中國地形地貌中,分布最廣最密集、土地面積最大的丘陵。

東南丘陵

第三級階梯面積約佔中國四分之一,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其西邊是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與雪峰山。此處海拔不到200米的平原,平坦肥沃好種地,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基地」。

巫山

從神秘的雪域到廣闊的平原,從乾旱的沙漠到美麗的湖泊。

這些遍布於三大階梯的景色,都是專屬於中國的獨特魅力!

也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最美的禮物!

相關焦點

  • 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高清圖片
    中國第三級階梯位於我國東部。包含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六部分。華北平原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勢平緩傾斜。由山麓向濱海順序出現洪積傾斜平原、洪積一衝積扇形平原、衝積平原、衝積一湖積平原、海積一衝積平原、海積平原等地貌類型。
  • 我國地勢三階梯是怎樣的呢?
    中國地形圖這表明我國西部是以山地、高原和盆地為主的,而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總的特徵是西部高、東部低,呈三級階梯狀。第一級階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為主,青藏高原雄居在內,號稱世界屋脊;第二級階梯存在於青藏高原的北邊和東邊,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米左右,但局部地區低於500米;第三級階梯以東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其攜帶的泥沙由於水流變緩而沉積下來,形成廣大的衝積平原;第三級階梯以東是我國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
  • 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如何劃分的,各包括哪些省區?
    平原主要集中在中東部,佔比為12%,主要有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丘陵佔比為9. 9%,主要有東南丘陵、浙閩丘陵、兩廣丘陵、山東丘陵、遼東丘陵等。雖然我國地形複雜,各種地形彼此交織在一起,但是從整體上來看,西高東低的地勢卻非常明顯,自西向東按海拔的高低可以分為三個階梯。
  • 中國的總體地勢特徵: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中國的地勢特徵中國地處亞洲東部,所以中國的地勢特徵,受到亞洲總體地形地勢狀況的影響,由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強烈碰撞擠壓,使得在亞洲中部地區隆起了巨大的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等山地,使得亞洲中部地區稱為亞洲地勢最高的區域。所以亞洲的地勢總體特徵是中間高四周低,而我國地處亞洲的東部,所以我國的總體地勢特徵為西高東低。
  • 我國地勢二級階梯的地貌單元特徵
    中國第二級階梯位於我國中部及北部,包含了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塔裡木盆地六大部分。中間盆底地勢低矮,海拔250米~750米,面積約為16萬平方千米,因此可明顯分為邊緣山地和盆底部兩大部分。四川盆地是中國著名紅層盆地。地表巖石主要為紫紅色砂巖和頁巖,這兩種巖石極易風化發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豐富的鈣、磷、鉀等營養元素,是中國最肥沃的自然土壤。
  • 2019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備考知識點-中國地勢和地形
    2019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備考知識點-中國地勢和地形 2019-11-26 11:08:54| 中公教育 2019
  • 初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中國的地勢和地形
    地勢和地形   1、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⑴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西部多為山地、高原和盆地,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⑵三級階梯概況   階梯名稱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區
  • 2019初中地理知識點:關於中國的地勢地形
    1、地勢特徵: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分三級階梯分界線:第一階梯(崑崙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第二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山脈、雪峰山脈)第三階梯 山勢走向:東西走向:天山、陰山、崑崙山、秦嶺、南嶺;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區。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長白山、武夷山、臺灣山脈、玉山。
  • 《中國的地形和地勢》教學設計
    《中國的地形和地勢》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學會讀圖了解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點及各級階梯的分界線。2、了解山脈縱橫交錯構成了我國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脈的名稱、走向及其在圖上的分布。
  • 中考中國地理必背考點:地形地勢
    中國地勢  (1)特點: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優越性:①利於溫溼的太平洋空氣深入內地形成降水,②使許多大河東流,溝通東西交通;③階梯交界處,水流湍急,產生巨大的水能。  (2)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2.中國地形  (1)特點:地形複雜多樣  (2)評價:a.有利:多種多樣的地形為我國因地制宜
  • 地形地勢深刻地影響我國各地的區位
    我國地形複雜,各種地形彼此交織在一起,但是從整體上來看,西高東低的地勢卻非常明顯,我國陸地地勢自西向東按海拔的高低可劃分為三級階梯。 階梯狀分布的特點,使我國大多數河流流向為自西向東。地勢階梯界線: (1)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崑崙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 中國三大奇書,至今無人真正讀懂,只要讀懂一本,不是天才就是鬼才
    中國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的智慧就是拿到現在也是沒有幾個人能比得上的。中國古代有三大奇書,都是一些驚才豔豔的天才鬼才集畢生心血寫成的。可惜的是,現在的人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讀懂。如果讀懂了,那麼說明這個人不是天才就是鬼才。
  • 中國地勢最低的省,最高峰僅有600多米,經濟卻碾壓大部分省份
    中國地勢最低的省,最高峰僅有600多米,經濟卻碾壓大部分省份中國的國土面積廣袤,在全球排名第三,是一個地理環境複雜的國家。因為青藏高原的隆起,中國的地勢整體上呈西高東低的階梯狀分布,西邊多高山、高原,而東部主要是以平原、丘陵為主。
  • 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特徵,對於我國有什麼影響?
    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在地勢特徵方面,亞洲總體上呈現「中部高四周低」的特徵,位於亞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天山山脈等地的地勢最高,而亞洲四周多分布丘陵、平原等地勢較低的地形。我國位於亞洲的東部地區,青藏高原位於我國的西部,所以我國的地勢總體特徵為「西高東低」。
  • 如果我國的第三級階梯全都是平原地形,那會帶來什麼影響?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在三個階梯上分布有各類地形單元。中國三級階梯示意圖而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線以東的廣闊區域是我國的第三級階梯,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在第三級階梯中的主要地形單元包括
  • 雪峰山: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分隔東南丘陵和雲貴高原
    我國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國土面積超過960萬平方千米,我國國土面積如此之大,地形特徵也十分複雜,我國擁有所有的五種基本地形,地形類型多種多樣,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都有分布,而且面積都很廣闊。
  • 中國地理第2期:地貌基本特徵
    一、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分布一級階梯:西段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岷山—邛崍山—橫斷山脈以西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二級階梯:青藏高原外緣至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間,平均海拔1000—2000m,包括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裡木盆地
  • 超高清中國三級階梯圖,地理娃都要知道的知識!
    青藏高原的隆升對中國整體的高原、山系和盆地分布產生了極大影響,從而直接促進了中國地勢西高東低,三級階梯狀分布特徵的形成。    那麼,中國地勢的三級階梯是如何劃分的?它們又有何獨特呢?  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趣味地理]中國地形的三大特點剖析
    我國地形壯麗多姿,其基本特點,概括地說有三點:    ①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我國地處亞歐大陸的東南部,地勢西部高而東南低,西部多高山和高原,東部沿海多丘陵和平原,形成一個以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最高,由西向東逐級下降的階梯狀斜面。由兩列山嶺組成的地形界線,將我國地形明顯地分成三級階梯。
  • 【專題複習】高考地理知識點:中國的地形,考前必過一遍!
    各自特徵如下: 第一級階梯: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第二級階梯:1000~2000米,有內蒙古、黃土、雲貴高原,塔裡木、準噶爾、四川盆地。 第三階梯:500米以下,有東北、華北、長江中下遊三大平原以及東南丘陵、遼東、山東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