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大國,也是領土面積大國,我國領土陸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十五分之一,在世界上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另外,我國還有約47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地形複雜多樣,既有山地、高原,也有平原、盆地和丘陵。我國面積雖大,卻是個多山的國家,各種地形中佔比最多的就是山地,約佔三分之一,主要有喜馬拉雅山脈、崑崙山脈、天山山脈、祁連山脈、秦嶺山脈、陰山山脈、太行山脈、大興安嶺、橫斷山脈、南嶺山脈等等。高原佔比為26%,主要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盆地佔比為18. 8%,主要有四大盆地:塔裡木盆地、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平原主要集中在中東部,佔比為12%,主要有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丘陵佔比為9. 9%,主要有東南丘陵、浙閩丘陵、兩廣丘陵、山東丘陵、遼東丘陵等。
雖然我國地形複雜,各種地形彼此交織在一起,但是從整體上來看,西高東低的地勢卻非常明顯,自西向東按海拔的高低可以分為三個階梯。
第一階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第一階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一階梯南部和東部邊緣以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為界,其中以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巖石面海拔8844.43米)最為出名,北部邊緣以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為界。第一階梯是高山最為集中的區域,但也有盆地,如有「聚寶盆」之稱的我國第二大盆地柴達木盆地。
從行政區劃上來看,第一階梯範圍大致覆蓋西藏、青海全部,以及甘肅、雲南、四川、新疆西部的部分地區。
第二階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
比第一階梯地勢稍低的就是第二階梯,平均海拔在在1000—2000米之間,第一、二級階梯之間以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及橫斷山脈的東端為界。第二階梯的東部邊緣以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山脈、雪峰山山脈等與第三階梯為界。第二階梯地形比較多樣,主要有大型的高原和盆地,山地當然是必有的。除青藏高原外的其他三大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均位於第二階梯,另外西北部有新疆塔裡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中部有四川盆地。
從行政區劃上來看,第二階梯主要覆蓋範圍大致為: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重慶、四川中東部、貴州、廣西西部、雲南。
第三階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第二階梯東部邊緣以東為第三階梯範圍,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相對第一第二階梯來說海拔要低很多,主要以平原和丘陵為主。我國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以及東南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等都主要分布在第三階梯。
從行政區劃上來看,第三階梯覆蓋範圍從北往南大致為: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中東部、湖北中東部、湖南中東部、安徽、江蘇、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臺灣。
其實,若以所有的領土(陸地和海洋)來分的話,從第三階梯向東向南陸地自然延伸至海洋的部分,還可以再劃為第四階梯,即大陸架。其中主要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等海域的大陸架,在大陸架上蘊藏有豐富的資源,如石油、天然氣、可燃冰等等。
西高東低的三級階梯地勢對我國的影響非常大,造成各個區域氣候的差異。中東部因為沒有太高的山峰阻擋,可以比較容易受到來自東南部海洋的暖溼氣流影響,氣候溼潤降水豐富,有利於農耕的發展。西部由於地勢高,層層山脈和高原的阻擋使得夏季風難以到達那裡,因此乾旱少雨居多。
另外,由於西高東低的各階梯之間地勢落差較大,對我國東西部之間的交通造成一定的壓力。但由於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多發源於西部的第一階梯,然後東流到地勢低的東部地區,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東西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