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在地勢特徵方面,亞洲總體上呈現「中部高四周低」的特徵,位於亞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天山山脈等地的地勢最高,而亞洲四周多分布丘陵、平原等地勢較低的地形。我國位於亞洲的東部地區,青藏高原位於我國的西部,所以我國的地勢總體特徵為「西高東低」。
具體來說,我國的地勢呈西部高東部低的三級階梯狀,第一級階梯是青藏高原地區,地勢最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級階梯是從青藏高原邊緣往東至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線,主要包括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等地形單元;第三級階梯位於我國最東部,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東南丘陵、遼東丘陵和山東丘陵等地形單元。
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對於我國的自然地理特徵有深刻的影響,首先是在氣候方面,我國主要的降水是由東南季風帶來的,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東南季風可以順著地勢由東往西深入我國的內陸地區,地形對於我國降水的阻擋作用較小。我國地勢西高東低,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動,比如我國的母親河長江和黃河,都發源於青藏高原,自西向東流動注入太平洋。
自西向東流動的河流,使得我國東西方向的水運相對便捷,可以利用長江、珠江等天然河道加以溝通,但是我國缺乏南北方向流動的河流,所以我國南北方的水運是十分不便的,因此,為了溝通南北,我國在古代開挖了著名的「京杭大運河」。我國地勢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從而使得河流在流行階梯之間的交界處時,通常落差較大,水能資源十分豐富,比如三峽就位於長江流經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交界處。此外,我國地勢西部高,使得我國和南亞地區和西亞地區等國的陸地交通十分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