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道恐怖又神秘的光線憑什麼成為宇宙中最恐怖的射線?
在所有可能影響我們地球的宇宙災難中,伽馬射線爆發引起的輻射攻擊無疑是最具災難性的事件之一。伽馬射線暴俗稱「GRB」,它們會釋放大量的伽瑪射線,這是已知最致命的輻射之一。如果一個人恰好在產生伽馬射線的物體附近,他會立即灰飛煙滅,可能連灰都不剩。伽馬射線爆發還可能會影響生命的DNA,在爆發結束很久之後就會造成遺傳損害。如果這件事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那很可能會改變我們星球上生命的演變。
-
研究暗物質「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升空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金鳳)小龍蝦不僅美味,它的眼睛結構還能幫助人類探究宇宙奧秘。7月25日,「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搭載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該衛星配備了自主研發的龍蝦眼聚焦X射線探測器與高精度小型載荷平臺,長期在軌工作期間將驗證X射線能段的大視場聚焦成像技術,並完成若干重要的空間X射線探測實驗,特別是在X射線能段開展深度探測暗物質信號的研究。 基於龍蝦眼聚焦光線原理的X射線成像技術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具有大視場、體積小、重量輕、易於集成等適合空間載荷應用的優點。
-
天文學家們從新的伽馬射線暴中探測到了迄今為止最高能量的光波
數十億光年外,星系間兩個巨大的爆炸產生了宇宙中最明亮的光波,這是科學家們首次直接觀測到這樣的現象。這兩個爆炸是伽馬射線暴----宇宙中最大能量光波的短暫爆發。望遠鏡在探測到第一個射線暴,並在幾個月後探測到了第二個射線暴(下文簡稱『1月射線暴』),其光波的能量是可見光能量的一千億倍。伽馬射線暴的出現沒有任何前兆,而且在僅數秒鐘後就銷聲匿跡,所以天文學家的動作必須要快。
-
2500萬光年外的「煙花星系」在神秘的x射線中爆炸!
煙花星系正在爆炸,但不要驚慌,準確地說,它已經爆炸了一段時間,至少從1917年開始,距離地球約2500萬光年,當時天文學家第一次瞥見一顆大質量恆星在那裡噴發成超新星。從那時起,科學家們已經在這個繁忙的星系中探測到了近12次恆星爆炸,但沒有一次像下圖中可見的神秘X射線光的綠色斑點。那個綠色斑點有什麼特別?首先,它不是超新星。
-
「x射線」下的宇宙新地圖是怎麼樣的?
先一起來看一看這個炙熱而充滿活力的宇宙吧新宇宙地圖近日,德國和俄羅斯的一架太空望遠鏡獲得了一幅用x射線追蹤太空的全新宇宙地圖「實際上,這與60年前整個x射線天文學歷史中探測到的數字差不多。在僅僅六個月的時間裡,我們基本上已經將已知的來源翻了一遍,」德國加興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MPE)高能天體物理小組的負責人Kirpal Nandra說「這些數據確實令人震驚,我認為我們正在做的將徹底改變x射線天文學。」
-
從引力波到伽馬暴探測——記在GECAM衛星發射之時
在此之後的四百年間,天文望遠鏡技術取得長足發展,現在望遠鏡的觀測能力早已非當初可比,除了對「光」的觀測的革命性的發展,探測範圍也從最初的可見光波段擴展到了射電、微波、紅外、紫外、X射線、乃至伽馬射線的各個電磁波段,更大的飛躍是把人類認識宇宙的媒介從一種增加到四種,這四種媒介被稱為宇宙的「信使」,把來自遙遠的宇宙深處的天體信息帶給我們,它們是:電磁波(含可見光)、中微子、宇宙線和引力波。
-
南大領銜研製「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成功發射
7月25日11時1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任務搭載發射了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天啟星座一零星。 記者了解到,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由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領銜,聯合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中國航天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08所、八院805所下屬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我國空間科學與空間探測領域的優秀團隊,歷時5年研製成功。 該衛星配備了自主研發的龍蝦眼聚焦X射線探測器與高精度小型載荷平臺。
-
南京大學成功發射「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
剛剛,2020年7月25日,由南京大學自主研發的「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搭載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由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領銜聯合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中國航天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08所、八院805所下屬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我國空間科學與空間探測領域的優秀團隊,歷時五年研製成功。
-
歐洲探測器在4億公裡外對彗星進行拍照,拍到神秘光線和人形物體
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是歐洲宇航局花費了10年時間建造,耗資超過13億歐元(99億元人民幣)的一個彗星探測器,它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對67P彗星進行全方位探測,幫助人類了解彗星的真實面目。2004年3月2日15時17分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發射深空,開啟了對67P彗星的探測,在飛行了超過4億公裡之後,羅塞塔號探測器飛到了67P彗星附近軌道,開始了對67P彗星長達一年多的科學探測。
-
南大領銜研製「龍蝦眼 X射線探測衛星」成功發射
7月25日11時1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任務搭載發射了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天啟星座一零星。資源三號03星是一顆高解析度立體測繪衛星,將在軌與資源三號02星組網運行,主要用於獲取高解析度立體影像和多光譜數據,將為地理國情監測、國土資源調查、防災減災、農業水利、生態環境、城市規劃建設等領域提供應用服務。
-
南京大學領銜研製的「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成功發射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2020年7月25日,「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搭載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由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領銜,並聯合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中國航天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08所、八院805所下屬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我國空間科學與空間探測領域的優秀團隊,歷時五年研製成功。
-
僅次於宇宙大爆炸!探測到迄今為止,能量最強的伽馬射線暴
根據目前所知,它們起源於碰撞中子星或巨型恆星塌縮成黑洞的超新星爆炸。伽瑪射線爆發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強大爆炸,僅在幾秒鐘內就釋放出比太陽整個生命周期中釋放的能量還多,可以照亮幾乎整個可見的宇宙。天文學家一直在用衛星研究伽馬射線爆發,因為地球的大氣層非常有效地吸收伽馬射線。天文學家已經開發出專門的望遠鏡,可以觀察到宇宙伽馬射線在大氣中誘導稱為切倫科夫光的微弱藍色輝光。
-
僅次於宇宙大爆炸,探測到迄今為止,能量最強的伽馬射線暴
宇宙中最強烈爆炸產生的能量甚至比之前已知的更高:使用專門的望遠鏡,兩個國際研究小組記錄到了從伽馬射線爆發中測量到的最高能量伽馬射線,達到了可見光的1000億倍。使用H.E.S.S.和MAGIC望遠鏡的科學家們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其觀察結果,這是第一次用地基伽馬射線望遠鏡探測到伽馬射線爆發。
-
美國監測衛星探測到「蘇聯太空核試驗」,能量強得可怕,得知真相後...
上世紀美蘇爭霸的時候,兩國為了監測各自的核試驗,都曾經發射無線電監測衛星上天,當時美國人最先發生了探測衛星,衛星上天后發現每天都能監測到一兩次疑似核爆炸現象,這曾讓美國人大吃一驚,一度揣測蘇聯人每天都在進行核試驗,後來發現信號源來自外太空,又揣測蘇聯人在外太空搞核試驗,但由於頻率太高,才覺得天天都進行核試驗是不可能的事情
-
慧眼號是怎麼「看到」X射線的?
宇宙中的天體會發出各種能量的電磁波,既有能量很低的射頻無線電波,又有人眼能看到的可見光,還有能量更高的X射線、γ射線。為了全方位地看清宇宙的面貌,觀察不同天體的行為,人們建造了各種各樣的探測器,以分別探測不同的電磁波。
-
細數國際X射線空間觀測「大家庭」
HXMT衛星上天以後,將加入到國際X射線空間觀測的大家庭中去。說起這個大家庭,成分可是相當複雜,有來自美國的「錢德拉」大表哥,來自日本的「朱雀」二表姐,來自歐洲的「牛頓」大叔……「慧眼」號這些「遠房親戚」都是何方神聖,與他們相比「慧眼」號又具有哪些獨到之處?請跟隨《經濟日報》記者一起去探探親。
-
我們為什麼要發射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專訪首席科學家張雙南
黑洞,這個吞噬一切的神秘天體,魔咒一般地吸引著我們,從未停止。但是,50多年過去了,人類對黑洞的探索仍然處於初始階段。為了研究黑洞、中子星等高能緻密天體的基本物理性質以及對周圍時空的影響,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等單位研製了我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HXMT)衛星。HXMT衛星的科學目的是什麼?
-
探測器傳回照片,發現神秘光線和人形物體
在宇宙中存在三類對人類生存威脅比較大的天體,一是隕石、二是小行星,還有一種就是彗星,目前人類對小行星、隕石的了解已經比較深入,但是對彗星知之甚少,對彗星的認識只保留在它是拖著一條長長尾巴的天體,彗星上面到底是什麼樣子,彗星性質是什麼一無所知,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彗星光臨地球的機會很少,像著名的哈雷彗星軌道周期長達76年,也就是說需要76年人類才能觀測它一次,人類上次觀測到哈雷彗星的時間還是1986
-
40千米高空,科學家要放個氣球當天文臺
吳慶文表示,每一扇窗口,都能帶給我們豐富的宇宙信息,所以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我們必須越過地球大氣這個障礙。另外,地球大氣的湍流也會讓天體的像出現閃爍現象,導致圖像失真。為了從根本上克服地球大氣層對天文觀測的影響,把望遠鏡放到大氣層之外是非常有必要的。空間探測主要運載工具包括高空氣球、飛機和火箭等,其中氣球是一種古老的飛行器,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
-
黑洞和中子星碰撞合併事件:不產生可探測到的光線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迄今為止,天文學家還沒有觀測到黑洞與中子星碰撞事件,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這種碰撞事件會釋放大量能量,但出乎意料的是,可能不會產生任何可以探測到的光線。這些發現揭示了黑洞和中子星合併的關鍵細節——可探測光線數量和碰撞天體的質量,以及揭示合併的促成因素,例如:促使這些碰撞發生的動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