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思維:你的茅塞頓開,可能別人早就明白

2020-12-03 盆栽交流集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這兩句矛盾的話,不知道網友更加贊同哪一句?因為從本質上來說它們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生活中一定也有這兩種思維模式的朋友,有的朋友覺得看書才是收穫更多的成長方式,有的朋友覺得只有自己行程萬裡才能自我頓悟獲得成長,有時候退一步看一下其實這種頓悟可能已經早就被別人摻破在書中。

頓悟成長成本高:大部分人滿足不了高級的精神需求

你的頓悟就是你的自我反省,這種成長模式雖然可以更加深刻地探索自己的內心,探尋自己的在海面下深藏的潛意識。

但是古往今來在樹下頓悟成佛的只有釋迦摩尼一個,這種頓悟用了釋迦摩尼的幾十年。

心理學界也提倡對於個體自我的探尋和認知,哲學家認為人的終極目的也是認識自己尋找自己。不管哪個領域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做到對自我的極致投入才能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而我們的生命大部分時間都是吃飯睡覺一系列瑣事堆積而成,根本無法做到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深刻的自我反省和頓悟。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大部分人的生活還在滿足自己低級的生理需求,根本沒有多餘的成本耗費在對高級的精神需求的滿足中。

筆者上大學時期的院長對於佛學和心理學都有研究,並且經常以一種超脫的視角看待問題,其他老師就和院長截然不同,因為其他老師在忙著賺錢養家在忙著生存。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博採眾長的快速成長

魯迅這個名字大街小巷婦孺皆知,在嚴冬中為了能夠繼續看書,他生吃辣椒驅寒。

對於各種書籍愛不釋手,這些書籍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魯迅棄醫從文,成就了魯迅的文學地位。他看的不是書籍,更多的是書上前人經驗的總結和歸納。

正所謂「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變,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再來看我們的學校教育為什麼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因為課本上的知識是前人生活中的智慧的凝結,為什麼學校這種體制經久不衰,因為我們必須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社會學習理論也指出個體是通過學習和觀察來習得生活技能,我們從一出生就已經站在巨人肩膀上了,這種對他人的模仿與學習從某個程度來說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成長。

筆者確實沒見過哪個父母把自己的孩子關在房間裡讓他自己頓悟,大多數父母還不是送孩子接受學校教育。因為站在很多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博採眾長的快速成長。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可以走得更遠

再來看世界五百強人物,去問他們對於前人經驗和頓悟持什麼態度,大部分人的成功都是借鑑前人的肩膀,進行合理的創新,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即便是現在提倡的創新也是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進行改善,並不是完全的百分之百的頓悟出來的。

頓悟的人還在苦思冥想去親身經歷所有事情,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已經提前領悟了巨人的頓悟,這就是書籍文字之所以可以流傳的原因。

快節奏的社會發展下沒有太多的時間給你頓悟的機會,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走更快,站在不同巨人的肩膀上會讓他有更加卓越的思維走得更遠。

我們應該打破固有思維,去試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自己創造更多的價值

首先,我們要拋棄自己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偏見,巨人之所以是巨人因為他站在了別人的肩膀上所以他是巨人。

在你看似無用的前人的規律與總結或許也是前人頓悟的結果,一味的排斥站在巨人肩膀上,一味的自我反思式成長其實就是自我封閉,這種成長看似深刻實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其次,多涉獵不同的領域,學而不止,一個巨人的肩膀可能不會讓你成長多快,但是很多巨人的肩膀就是另一片新天地。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博採眾長的學習不同領域的事物,對於你的發展空間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最後,實踐是探索真理的唯一標準,站在巨人肩膀上也得付諸行動,知行合一才會走得更遠。不要像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趙括一樣,只會紙上談兵最後輸得一敗塗地。

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有什麼指點的地方,也請在評論區留下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

相關焦點

  • 巨人思維:你的頓悟只是別人的基本功,真正的「悟」在於這四點
    頓悟是指人思維的突變與飛躍。人類幾乎所有創造性思維都具有突發性。因此,凡創造性思維都可稱為頓悟,例如我們常說的靈感、直覺。 佛教認為,佛是已醒人,人是未醒佛,人人都是有待頓悟的個體,只要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就可以迅速地領悟佛法,從而指導正確的實踐而獲得成就。
  • 進擊的巨人:利威爾早就預言到了今天的艾倫,艾倫是真正的怪物
    在《進擊的巨人》的故事中,艾倫本來是當仁不讓的男一號,但是隨著故事的推進,現在的艾倫仿佛成為了反派一號,還想著毀滅整個島外世界,艾倫的發展可以說是非常反常的,完全不像是一般動漫男一號的表現,但是利威爾兵長看人卻異常的準確,假如回顧兵長過去評價艾倫的話語的話,就會發現兵長早就猜到了艾倫會未來會像是怪物一般
  • 驚心動魄的思考:世界五種頂級思維,在中國文化裡不算高深的思維
    三、吉爾伯特法則真正的危險,是沒人告訴你危險。這是英國人力培訓專家吉爾伯特提出的法則。人在事中迷,就怕沒人提。做一個虛懷若谷的人,容得下別人說你的不是,才是強者思維。凡是可能發生的情況都要考慮到。而發現問題,我們早就有:「能見別人之不能見,想別人之不能想,才能成別人之不能成!」具體出自何處,早了多少年?不重要,重要的是早就在祖宗的書裡寫著。二、相比墨菲定律,我們有:「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有:「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 思維的重要性:思維決定你的人生價值
    前者是成長型思維佔主導的,而後者則是固定型思維佔主導因素。固定型思維佔主導的人認為,任何通過努力達到的事情,都可以歸結為運氣、天賦,甚至是靠關係,他們不能正視別人的成功,他們忽略了別人努力的過程,此外,他們還認為,努力可能不能帶來成功,但會在失敗以後被他人嘲笑,他們不喜歡也不接受別人對他們的負面評價,只想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讚揚。
  • 《寓意隨想》0062 站在巨人的肩上
    ——借勢 站在巨人肩上就是馬太效應文章的繼續,具體是如何實施的,我個人的理解,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我們從小學語文,學到的都是經典名篇,而學英語的文章既無聊又無用,學語文我們就是站在巨人肩上,藉助古人的智慧結晶,幫助我們成長,如果你喜歡閱讀的話,讀古代的書籍收穫往往很多,顯然現代的書也不差,比如作者都是精通古今思想的人,而各種思想最終都要歸於具體的人,或者是偉人名人
  • 訓練思維能力:如果有人對你說「天空是藍色的」,你會如何反應?
    01如果有人對你說「天空是藍色的」,你會如何反應?一種是,「是啊!原來天空是藍色的啊!」或者「是啊,天好藍!」而另一種則是,「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呢?」這就是區別人文和科學思維的簡單方式。是的,科學方法就是對任何人說的任何話,或者發生的任何事,都不會抱著「就是這樣」的想法,而是下意識地企圖探求緣由的思維方式。記得從學生時代開始,我就從來不輕易贊同別人的看法,也從來不曾用「就是這樣「的想法來對待父母、老師或上司所說的任何事情。思考為什麼,早就已經根植於習慣當中。
  • 三句話,看清別人,明白自己
    但可能讓你在看清楚這個世界是個怎樣的世界後,把自己變得比較好。」 一個人,只有看清了世事變化,才能真正把握好生活;只有真正明白自己的內心,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讀懂下面的這三句話,不僅能幫你看清別人,還能讓你明白自己。
  • 進擊的巨人:主角團全員巨人化,三笠成女神巨人,兵長最為恐怖!
    大家好,北冥特攝漫評,帶你看不一樣的進擊的巨人。進擊的巨人是一部非常不錯的熱血動漫,可惜由於太血腥,國內已經沒有相關資源了,因此小編也是沒有看下去了。而在之前的劇情裡面,大家也是知道,巨人的力量是可以奪取的,這就讓主角團全員巨人化成為了可能。雖然目前劇中沒有出現這樣的劇情,但是粉絲早就已經安排好了。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每一個角色巨人化後的樣子吧。
  • 拼圖人生 巨人之肩
    有些人找的快,有些人找的慢,那些快的人會彰顯自己完成的美好圖案,那些慢的人則默默看向自己依然凌亂的拼盤;但是啊,我想說:人生這塊拼圖,講究的並不是快慢,而是更美好,於你而言,這幅圖需是獨一無二的,是令你歡喜的。
  • 為何別人創業能成功,自己卻接連失敗,你可能有這3個羊性思維!
    那麼為何別人創業就能成功,自己卻一直失敗呢?事實上,創業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遠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如果你想創業,首先你必須自測是否符合創業的基本條件。很多人說創業也是分人的。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比普通人有更多的先天條件,他們只需要為創業付出很小的代價,即使失敗了,也沒什麼影響。事實上,這種說法只對了一半。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如果富人家的孩子沒有足夠的能力,將來就很難成功。
  • 名人英語:如果我比別人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頓
    如果我比別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further/farther是far的比較級upon=onother 其他人shoulder肩膀giant巨人;巨大的句子結構:人類可能會猜測一些事情是錯誤的,但他只能夠明白這些事是真實存在,卻不明白它錯在哪,這便是人們對真理的不理解啊。
  • 孩子的認知地圖:認知與思維決定了他能走多遠
    如果家長認知有限,你就說服不了「認死理兒」的熊孩子來認真對待這些基礎學科!而一個「認知地圖」較大的家長就能搞定!代數是大腦的「體操」。代數教大腦如何把抽象的理論應用於實際。也就是說,代數是座橋梁,連接著理念世界和現實世界。其實代數本身並不重要,是代數教給人的抽象思維能力太重要了!抽象思維能力就像是人思考時的「指南針」。
  • 首先你要明白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拋開平臺推薦和引流的影響,要想讓別人喜歡你的文章,接受你的觀點,除了文字敘述要簡單清晰、觀點鮮明外,文章的邏輯性和說服力也是成敗的關鍵。怎樣讓自己的文章邏輯嚴謹、富有說服力呢?我們可以從《學會提問》一書中找到答案。
  • 思維方式決定你能走多遠,厲害的人,大都有這五種本質的思維方式
    前言:這是關於真正厲害的人是如何煉成的, 一個人最重要是講究自我的尋找,思維方式的習慣訓練,在這個專欄裡重點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去塑造自己,以及自我應該需要儲備的技能和如何成為最好的自己,歡迎更多的人閱讀與訂閱,幫助你激活內在潛能,找到自己的領域價值高地。
  • 人生的兩大奇蹟思維:槓桿效應+飛輪效應!
    有些企業是真聘,他們是真的需要聘請一位老總;但是有的企業可能就是假聘,他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造勢,來擴大影響,更重要的是,想吸納社會上一些人才的智慧。然而,來應聘的卻是幾百上千人。這些人為了得到這樣一個高薪職位,他們會怎麼做?他們都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回答企業給出的考題。比如,如果你是老總,你將怎麼搞?
  • 萬年期的歷史,聖經中的巨人
    它不僅可能證明瑪雅人的神話傳說是真實,甚至還能證明世界各地神話當中,巨人存在的真實證據,之前的視頻中我們就已經提到,在瑪雅人的神話傳說中,他們根本就不是美洲的原住民,他們的祖先,原來是住在一個被稱為白色之地的地方,這裡周圍全都是水,而且環境非常惡劣,所以,他們沒有辦法,只好乘船離開
  • 牛頓:之所以我比別人看得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頓有一句流傳很廣的名言:之所以我比別人看得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後人往往引用牛頓的這句話來說明一個人應當謙虛如牛頓。但實際上牛頓講這句話是為了諷刺長得矮小、駝背的胡克。事實上牛頓思考問題用了很久。他是從思考拋物體的運動作為切入點的,他是這樣做思維實驗的:假設自己站在一座高塔頂上,朝前方扔一塊石頭出去,那麼石頭會以一個拋物線的軌跡掉落在地上。
  • 你最大的敵人,可能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你痛恨他們,但你並沒有超越他們。文化及思維定勢上,你恰恰是他們的精神傳人!我問你,你親友中有沒有這種老左?你老實回答曰,有。但他們只蠢不壞云云。你的意思,你痛恨的那些網人,才又蠢又壞。恩,你所謂的只蠢不壞,難道不恰是由於他們是你的親友,一是血緣親與準血緣親,二是你對他們有足夠的了解?了解了,你身邊的老左,就沒有一個壞人。甚至,你們私誼可能還很好。怎麼陌生的老左,就成了你的階級敵人了呢?
  • 進擊的巨人124預測:艾倫的骷髏巨人2次進化,完全體須佐能乎來襲
    《進擊的巨人》漫畫123章中,艾倫已經獲得了始祖之力,並且成功將自己的神經纖維擴散,化身為百米級的骷髏巨人,不過,這只是過渡形態。 可以參考漫畫122章中始祖巨人—尤彌爾的樣子,就代表著面前的骷髏巨人並不是完全體戰鬥形態,艾倫還會繼續進化
  • 進擊的巨人:艾倫開始恢復血肉之軀,百米級始祖巨人遭遇滑鐵盧?
    #進擊的巨人漫畫#《進擊的巨人》漫畫123章中,艾倫已經獲得了始祖之力,並且成功將自己的神經纖維擴散,化身為百米級的骷髏巨人,不過,這只是過渡形態。可以參考漫畫122章中始祖巨人—尤彌爾的樣子,就代表著面前的骷髏巨人並不是完全體戰鬥形態,艾倫還會繼續進化,他下一步的趨向就是:長出皮膚和血肉,化為世界的終結者。始祖巨人的力量來自於大地,或者說來自於有機生命體,巨人身體肋骨的兩側,長出無數條細長的觸角,看似像垂柳一般,實則是骨頭的外顯,這個原型,與火影忍者中的角色——君麻呂,有幾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