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中鋅的濃度和化學形態影響豬結腸微生物組的功能和抗生素抗性基因庫

2021-02-22 抗生素與抗性基因


Abstract

Despite a well-documented effect of high dietary zinc oxide on the pig intestin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less is it yet known about changes in microbial functional properties or the effect of organic zinc sources. Forty weaning piglets in four groups were fed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40 or 110 ppm zinc as zinc oxide, 110 ppm as Zn-Lysinate, or 2500 ppm as zinc oxide. Host zinc homeostasis, intestinal zinc fractions, and ileal nutrient digestibility were determined as main nutritional and physiological factors putatively driving colon microbial ecology. Metagenomic sequencing of colon microbiota revealed only clear differences at genus level for the group receiving 2500 ppm zinc oxide. However, a clear group differentiation according to dietary zinc concentration and source was observed at species level. Functional analysis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es related to stress response, mineral, and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Taxonomic and functional gene differences were accompanied with clear effects in microbial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 Finally, a selection of certain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by dietary zinc was observed. This study sheds further light onto the consequences of concentration and chemical form of dietary zinc on microbial ecology measures and the resistome in the porcine colon.

中文摘要

儘管飼料中高氧化鋅對豬腸道菌群組成的影響已得到充分證明,但關於微生物功能特性的變化或有機鋅源的影響尚不清楚。將四十隻斷奶仔豬分為四組飼喂,分別添加40或110 ppm的氧化鋅,110 ppm的賴氨酸鋅或2500 ppm的氧化鋅。研究認為,宿主鋅穩態、腸道鋅含量和迴腸營養物質消化率是驅動結腸微生物生態的主要營養生理因素。結腸微生物群的元基因組測序顯示,僅添加2500 ppm氧化鋅飼養豬組的菌屬水平存在的差異。但在種水平上,不同鋅含量和來源的組間差異明顯。功能分析顯示,與應激反應、礦物質和碳水化合物代謝相關的基因存在顯著差異。分類學和功能基因差異對微生物代謝物濃度具有明顯影響。最後,觀察到飼料中的鋅對某些抗生素抗性基因的選擇。這項研究進一步揭示了飼料中鋅的濃度和化學形態對豬結腸微生物生態措施和抗性的影響。

以上為個人理解,僅供參考,詳細信息可參見原文。

原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6-020-0730-3

相關焦點

  • 微生物燃料電池與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
    甲烷菌活動受限的條件下磺胺嘧啶(SDZ)的生物降解效率,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發展以及微生物群落的遷移。2.2 通過SDZ分析方法,在MFCs中測定了甲烷菌抑制對SDZ產電性能和降解效率的影響,並確定生物降解途徑。2.3 通過qPCR(WcgeneBiotech, Shanghai, China)和16SrRNA基因測序分析了SDZ抗性基因和微生物群落的命運。
  • 微生物燃料電池與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
    研究背景研究在微生物燃料電池(MFCs)中產甲烷菌活動受限的條件下磺胺嘧啶(SDZ)的生物降解效率,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發展以及微生物群落的遷移。2.2.2 通過SDZ分析方法,在MFCs中測定了甲烷菌抑制對SDZ產電性能和降解效率的影響,並確定生物降解途徑。2.3 通過qPCR(WcgeneBiotech, Shanghai, China)和16SrRNA基因測序分析了SDZ抗性基因和微生物群落的命運。
  • 水庫細菌群落分類組成與抗生素耐藥功能基因變化過程研究獲進展
    細菌抗生素抗性雖然是環境中的自然現象,但隨著環境中抗生素、重金屬和殺菌劑等濃度升高,對抗生素抗性基因的選擇壓力增大,促進並加速了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環境中的增殖、擴散和傳播;特別是,抗性基因能夠通過多種途徑轉移給致病菌,對人類、環境和社會健康構成了巨大威脅。水環境是抗生素抗性基因重要的儲存庫,自然水體受市政汙水、農業徑流等人類活動影響,可為抗性基因的增殖和傳播提供理想的環境條件。
  • 電刺激對菌活力及抗性基因表達的影響
    Shuai Zhang, Xi-Zi LongDOI: 10.1016/j.chemosphere.2017.12.176發表雜誌:Chemosphere(IF=5) 1.研究背景研究在生物電化學反應器(BER)中電解刺激下抗生素抗性細菌
  • 文獻解讀|瘤胃微生物的抗生素抗性基因鑑定
    總之,我們對反芻動物瘤胃的關鍵微生物進行了抗生素抗性研究,揭示可移動遺傳元件対瘤胃微生物耐藥方面起到的潛在功能,為人類和動物的健康提供了應用依據。 二、實驗設計1.ARGs的選擇壓力和抗性表型的體外驗證預測ARGs中發生錯義突變和無義突變的位點數量,以評估ARGs的選擇壓力。對26個含有ARGs的瘤胃微生物進一步進行體外驗證,即培養這些微生物並用E-test試條測試其耐受的抗生素及濃度。4.
  • 青藏高原溼地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Guihua Liu, Chen Ye, Wenzhi LiuDOI: 10.1016/j.jhazmat.2018.09.002發表雜誌: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7) 1.研究背景抗生素抗性基因
  • 青藏高原溼地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研究背景抗生素抗性基因(ARG)已被確定為環境中新興的汙染物。但是,在高海拔的天然溼地中,ARG的信息很少。2.方法2.1 土壤樣品的採集和環境因子分析。結果3.1 不同類型溼地土壤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2014年,從青藏高原的7個河流溼地,19個湖泊溼地和6個巴勒斯坦溼地收集了土壤樣本(圖1)。
  • 微囊包被有機酸加精油的影響
    ETEC菌毛可附著在豬小腸上皮受體上並釋放毒素。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在飼料或水中添加亞治療劑量的促生長型抗生素(AGP),被廣泛用於控制豬PWD發病率,以及提高豬的生長速度和飼料效率。然而,AGP的過度使用可能導致抗藥性病原體在家畜和人類中的傳播,對公眾健康構成重大威脅。歐盟2006年禁止使用AGP,世界多國政府也在努力減少畜牧業抗生素的使用。
  • 模擬廢水降低了生物電化學反應器中抗生素抗性基因豐度
    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不同的營養豐富程度對ARB的命運及其相應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相對豐度的影響尚不清楚。具體而言,目前尚不清楚在模擬廢水中的ARB是否與在電解刺激下的營養液中的ARB相同。(A)營養液培養基中的基因和基因相對豐度。(B)模擬廢水培養基中的基因及其相對豐度。3.5 DC對Klebsiellamichiganensis菌株LH-2的SDZ抗性特徵的影響這些結果表明,除了可以對ARB和ARG施加選擇壓力外,最小的營養模擬水也可以降低ARB的活力和相應ARG的豐度。
  • 「創澳分享」天然植物替代飼用促生長抗生素的研究與展望
    但由於利益的驅使,超量、超時(休藥期不停藥)、超範圍及疊加用藥等抗生素濫用現象時有發生,並隨著研究和應用的深入,抗生素濫用的一系列弊端逐漸被暴露。抗生素會在動物體內及其產品中的殘留直接威脅人類健康,尤其是在飼料中添加這種長期低劑量的攝入方式更易產生具耐藥性的超級細菌。有研究表明,我國大型養豬場的豬糞、豬糞堆肥和施用堆肥的土壤樣品中檢測到63種抗性基因豐度顯著高於沒有施用抗生素的對照樣品。
  • 環境領域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的幾種常用技術
    qPCR方法分析環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因為qPCR一次只能測定一個目的基因,也就是說通量非常低,而環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樣性卻非常高。因此,使用qPCR只能獲得樣品中少數特定基因的結果,無法對樣品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組成進行篩查。
  • (微)塑料汙染對土壤生態系統的影響
    環境中微塑料的老化風化對有機汙染物的吸附也有很重要的影響,Zhang等將環境中風化老化的發泡聚苯乙烯作為吸附劑對土黴素的吸附進行研究發現,相比於新鮮塑料,環境中發泡微塑料對抗生素的吸附能力更易受pH的影響,有機質的存在影響抗生素與微塑料之間的靜電作用,並且能夠調控兩者的吸附。此外,氫鍵和多價陽離子橋接、π-π作用對微塑料吸附抗生素具有重要的調控能力。
  • 葡萄糖氧化酶在豬飼料中的研究進展
    3 葡萄糖氧化酶在豬飼料中的應用3.1 改善飼料品質葡萄糖氧化酶在有氧情況下,可將葡萄糖轉化為葡萄糖酸和過氧化氫,起到抗氧化和防黴的作用。研究表明,果汁和葡萄汁中添加一定量的葡萄糖氧化酶和葡萄糖,有利於降低 VC 的氧化率[ 3 ]。 故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葡萄糖氧化酶,可改善飼料的品質並延長保質期。
  • 從豬糞到田間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原位分析
    研究背景沼液和被抗生素汙染的殘留物被廣泛用作蔬菜作物種植中的肥料。然而,它們對蔬菜田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傳播的影響仍然未知。 2. 方法2.1 採集樣品並用乾燥法、電位法、K2Cr2O7氧化法和凱氏定氮法分析樣品的理化特性,包括水分、pH、總有機碳(TOC)和總氮(TN)。
  • 石墨和錳礦對抗性基因的影響
    (UCW-MFC)中汙染物去除,抗生素抗性基因(ARG)和細菌群落變化的影響。2.方法2.1 室內建立以石墨和錳礦石為電極的UCW-MFC2.2 將汙泥泵入反應堆,運行一段時間後,通過液相色譜研究水質和基質中抗生素的累積2.3 通過qPCR(引物由上海啟因生物設計,Wcgene Shanghai, China)檢測出水和基質中抗性基因2.4 出水和基質中細菌群落分析
  • 促進腸球菌獨特生物學和內在抗生素耐藥性的基因
    此外,已鑑定出217個基因,當受到亞MIC抗生素水平的挑戰時,它們表現出對轉座子破壞的耐受性降低,包括那些先前被證明有助於內在抗性的基因,以及其他先前未賦予這種作用的基因。E. 糞便是少數在實驗實驗中證明具有功能性Entner-Doudoroff碳代謝途徑的革蘭氏陽性細菌之一,這種途徑有助於其他微生物的抗應力。
  • 細胞游離DNA:由汙水處理廠傳播的被忽視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來源
    研 究 背 景 研究以一個大型市政汙水處理廠為研究對象,以sulII,tetC,blaPSE-1和ermB四種ARGs為代表,研究細胞相關的和游離的抗生素耐藥基因方 法 提取樣品中DNA測總濃度>汙水處理廠處理過程中DNA含量的變化表1.DNA濃度表整個處理過程中,游離DNA相對穩定的持續存在於廢水中.
  • 水環境細菌抗生素抗性基因如何檢測?中國學者比較了兩種方法
    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導致了環境中抗生素耐藥性細菌的流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則是一種新興環境汙染物,可通過水平基因轉移等方式進入病原菌並賦予宿主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從而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
  • 肉桂醛在飼料上的應用
    一、飼料中防腐功能飼料在存儲的過程中,尤其是潮溼的環境下,容易發生黴變,在養殖產業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畜禽食用後會引起腹瀉、腸炎、消化功能減低、淋巴功能下降狀,從而減低了畜禽的自身抵抗力,平時會有礙生長,延長出欄期,增加養殖成本;更可怕的是在外部流行疫情的情況來臨,由於抵抗力差,
  • 「砷豬」傳說 豬飼料中的「元素周期表」
    導讀:自從中國的養豬業從傳統養殖轉向工業化養殖以來,這個雜食性的偶蹄類動物幾乎吃下了包含鋅、鐵、銅、鉻、鎘、鉛等在內的小半張元素周期表,砷只是其一。從營養學角度而言,動物對微量元素的需求是必需的,但在飼料中濫用相關元素的製劑,則將會對環境帶來不可逆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