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期 醫療機器人行業站上風口

2021-01-07 中國機器人網

  隨著新科技的不斷湧現,醫療行業迎來一輪又一輪變革。醫療

機器人

的出現和

應用

,便是推動醫療行業發展更上一層樓的重要力量。

 

  醫療機器人能夠在複雜的醫療應用場景中滿足特定的醫療康復等需求,有效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緩解醫療資源不足問題,從而受到廣泛關注,已成為醫療領域當前的研究熱點。

 

  醫療機器人市場前景廣闊

 

  20世紀80年代,美國Unimation公司首次將

工業機器人

和醫療外科手術相結合,成功完成神經外科活檢手術,標誌著醫療機器人發展正式起步。

 

  我國高度重視醫療機器人研發。2017年,工信部發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重點培育智能

服務機器人

、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等智能產品。醫療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符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對緩解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問題、滿足人們對於優質醫療服務快速增長的需求有著積極作用。

 

  從國家科技發展層面來看,積極推動我國醫療機器人領域發展,對提高我國科技水平,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吸引高端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就企業而言,當前,醫療機器人是全球熱門發展領域,市場前景廣闊,著力醫療機器人研發有利於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從患者角度出發,醫療機器人能夠為人們提供精準、有效、個性化的醫療健康解決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醫療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多重意義。


  康復機器人市場佔比高

 

  2014年,我國掀起醫療機器人應用熱潮。近年來,我國大力扶持醫療及人工智慧產業,醫療系統也不斷完善,在技術革新、產業化加速等因素的影響下,醫療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可以預見,未來國際醫療機器人市場的重心會逐漸向亞洲轉移,我國醫療機器人市場將備受矚目。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相關信息,醫療機器人按照不同的功能可分為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和醫療輔助機器人4類。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19年,我國醫療機器人市場佔比最大的細分領域是康復機器人,市場佔有率為41%;醫療輔助機器人市場佔比26%;醫療服務機器人和手術機器人市場佔比相差不大,分別為17%和16%。

 

  手術機器人

 

  手術機器人集多種現代高科技於一體,被稱作機器人產業皇冠上的明珠。相比於其他醫療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具有技術門檻高、精度高、附加值高等特點。近年來,骨科和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產學研一體化特徵明顯,大量科研成果得到轉化應用。目前,手術機器人在國內已經被應用於骨科、神經外科、心臟外科、婦科等手術中。

 

  現階段,我國微創手術機器人市場以進口機器人為主。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是目前最成功的微創手術機器人之一,2000年獲得美國FDA批准,一直是外科手術機器人市場的領頭羊。2006年,我國引入第一臺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截至2019年,國內達文西機器人累計裝機量81臺,完成臨床手術超過10萬例,全球範圍內採用達文西手術系統治療的患者總數超過600萬例。除了以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為代表的軟組織微創手術機器人外,骨科手術機器人、神經外科機器人、介入機器人、穿刺導航機器人等手術機器人也備受關注。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手術機器人正引領微創外科進入嶄新時代,市場發展迅猛。根據Trend Force數據,2016年全球遙控型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38億美元,預計2021年將增至93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9.3%。

 

  康復機器人

 

  近幾年,隨著智能控制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功能康復與輔助機器人已經在國際上逐步成為臨床康復治療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並催生出一批新型康復機器人系統。

 

  隨著全球社會老齡化趨勢的日益加劇及人們對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醫療服務供應缺口不斷擴大。目前,康復機器人是國內醫療機器人市場上佔比最大的一類機器人系統,市場份額遠超手術機器人,但技術門檻及造價都低於手術機器人。按照功能主要可以分為外骨骼機器人和康復訓練機器人。

 

  人體外骨骼機器人融合了傳感、控制、信息、移動計算等先進技術,為操作者提供可穿戴的機械結構,機器人能夠獨立或輔助患者進行關節活動與助力行走。目前,國外多款外骨骼機器人已經獲得美國FDA認證,進入臨床使用階段,我國外骨骼機器人領域還處在研發早期階段。國內從事外骨骼研究的企業主要有大艾機器人、傅立葉智能、尖叫智能科技等。

 

  康復訓練機器人是輔助患者及早進入運動康復訓練的一類醫用機器人,包括上肢康復機器人、下肢康復機器人、智能輪椅、交互式健康訓練機器人等。國內康復訓練機器人高端市場以歐美品牌為主,價格較高。傅利葉智能是國內率先實現批量出口歐美的康復訓練機器人企業,其產品已經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家機構中幫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國內部分參與康復訓練機器人研發公司及其主要產品見表)。

  醫療服務機器人

 

  相較於手術機器人和康復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但其在醫療領域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應用場景廣泛。如遠程醫療問診、患者護理、醫院消毒、幫助行動不便的患者、遞送化驗單等。在國內,科大訊飛和獵豹移動等科技公司積極探索研發智能醫療服務機器人。

 

  醫療輔助機器人

 

  醫療輔助機器人主要用來滿足行動不便或者喪失運動能力者的對醫護需求。如德國研製的機器人car e-o-bot-3、日本研製的機器人Rober和Resyone等,它們可以完成多個護理人員的工作,還能與人對話,為獨居老人提供情感關懷。

 

  國內陪伴機器人的研發方向主要面向兒童陪伴和早教產業。

 

  把握未來發展趨勢

 

  醫療機器人能夠輔助醫生診斷治療疾病,減少人工操作失誤,提高醫療效率,從而解決國內醫療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總體來看,我國醫療機器人市場在供給和需求的雙向推動下,未來有著較大的增長空間。

 

  當前醫療機器人技術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機器人優化設計、手術導航技術、系統集成技術、遙操作與遠程手術技術和醫療網際網路大數據融合技術五大方面。專用化、智能化、小型化、集成化和遠程化是未來發展趨勢,同時,機器人的精準、微創、安全、穩定等性能將不斷完善。

 

  人才培養方面,醫療機器人研發涉及醫學、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生物力學等多學科知識,對具有多學科背景的複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部分高校已經增設相關專業和科研平臺,如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學成立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天津大學率先開設「智能醫學工程」專業;2019年,上海理工大學新申請的「康復工程」專業獲批,我國成為國際上首個設置專門本科專業培養康復工程人才的國家。培養高端人才將是行業重點工作之一。

 

  近年來,醫療機器人行業融資熱度不減。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醫療機器人領域共發生112起融資事件。融資階段大多集中在A輪前後,除少數幾家企業單筆融資過億元外,大部分醫療機器人項目單筆融資金額在千萬元級別,天使輪項目融資金額分布在百萬元到千萬元之間。

 

  目前,我國有超過百家醫療機器人創業公司,其中不少公司屬於工業機器人或醫療器械公司延伸出的產業布局,還有很多上市公司如復星醫藥、博實股份、科遠股份等也陸續涉足醫療機器人領域。而諸如真格基金、IDG資本、啟迪系基金、紀源資本等大型知名風投機構,則早已在醫療機器人領域布局並加快步伐,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的風口已來,並將持續下去。

相關焦點

  • 站在製造業風口上的國產機器人——究竟離發達國家還有多遠?
    2016年5月-2019年9月中國製造業PMI指數走勢圖  來源:wind,太平洋研究所   中國是全球第三個具備工業機器人完整產業鏈的國家,但是隨著近年來我國製造業增速持續放緩,站在風口上的國產機器人,發展密度仍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 未來醫療納米機器人能否獲得突破性的發展和成熟應用?
    打開APP 未來醫療納米機器人能否獲得突破性的發展和成熟應用? 眾所周知,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的顯著增強,現代醫療發展已經進入到通過技術升級帶動行業升級的全新階段,一方面要實現對以往疑難雜症的有效攻克,另一方面要推動原有醫療技術、器械和理論的全面提升,通過兩方面的齊頭並進來滿足新時代醫療發展的迫切需要。  在這樣的背景下,機器人技術和產業的崛起,無疑給醫療發展帶來了強勁動力和全新支撐。
  • 超級電容站上風口,顛覆行業前景可期
    業內人士稱,NAWA公司的「超高速碳」電池和應用納米技術正在顛覆能源行業,目前其性能無人能及。另外,日前特斯拉與寧德時代就無鈷電池進行合作談判,特斯拉收購Maxwell,自主研發電池採用乾電極+超級電容路線,平抑電動車相較油車的頓挫感。
  • DNA機器人,或讓更多疾病治療未來可期
    在11月1日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樊春海圍繞DNA製成的納米級機器人做了專題報告,表達了其對DNA機器人治療疾病的樂觀設想。他認為,總有一天,基於DNA的機器、基於DNA的自組裝機器、基於DNA的納米機器人,可用來治療人類疾病。
  • 我國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日前,中科大先研院李智軍教授團隊開發多地形環境下無拐支撐的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推進了我國外骨骼機器人在康復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據了解,該款機器人基於仿生學和人體工程學自主研發的一款智能可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重約40kg,能夠根據不同穿戴者的身高進行調節,是目前國內自由度數最多的外骨骼機器人。   近年來,我國醫療機器人應用效果良好,不斷滲透。
  • 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 工業機器人持續向好可期關注受益行業
    根據意見,可以看到,未來五年我國前10名鋼鐵企業集中度將再提30%左右。另外,短期而言,行業需求釋放超預期。11月份鋼鐵流通企業銷售量指數和訂單指數分別為54.0和53.1,分別較上月回升5.3和5.1個百分點,雙雙衝入了擴張區間,反映出市場雖然處於傳統淡季,但工地趕工潮再現,呈現明顯的淡季不淡行情。
  • 風口上的AI醫療 | 獵雲網
    從投融資的角度來看,目前AI醫療整體依舊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無論是風口還是泡沫,在未來,AI+醫療還仍有很長的路要走。AI醫療是什麼據鯨準數據中心的《行業字典:一張圖看AI醫療》顯示,AI醫療是以網際網路為依託,通過基礎設施的搭建及數據的收集,將人工智慧技術及大數據服務應用於醫療行業中,提升醫療行業的診斷效率及服務質量,更好的解決醫療資源短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 大數據推動雲計算等一批新業態站上風口
    打開APP 大數據推動雲計算等一批新業態站上風口 人工智慧 發表於 2020-12-03 15:43:46 近年來,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加速發展,推動了直播、雲計算等一批新業態站上風口。
  • 未來醫療機器人市場可達114億美元
    在政策利好、老齡化加劇、消費群體增加和進入產業化的各項刺激下,醫療機器人行業將獲得巨大的發展機遇。根據波士頓諮詢的預計,現在每年醫療機器人的營收是40億美元,2020年將達到114億美元。這其中最知名的醫用機器人公司IntuitiveSurgical在2014年的營收就達到了21億美元。而得益於醫用機器人的快速增長,未來商業機器人會取代軍用機器人,成為第二大機器人市場,市值達到170億美元。
  • 精準醫療未來前景可期 精準醫療概念股龍頭一覽
    =====推薦閱讀=====  今日股市最新消息:2日午間利好消息速遞(附股)   今日股市12月2日股市行情大盤走勢圖   新聞聯播熱點解讀:12月1日央視新聞聯播內容回顧  =====閱讀全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02日訊  在概念風行的中國股市,精準醫療是市場不會放過的一個絕好的題材
  • 養老、問診、心理諮詢,和聊天機器人聊聊未來醫療
    在科技升級、遠程醫療成未來大趨勢的背景下,聊天機器人仍潛力可觀。聊天機器人步入醫療圈chatbot又可簡稱為bot,即聊天機器人。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chatbot並非實體的機器人,而是指以聊天界面為基礎(可以是文本聊天,也可以是語音聊天),通過聊天解決用戶需求的一種服務模式,類似於虛擬助理。
  • 醫療機器人產業的細分市場和發展趨勢
    文|東灘顧問近年來,全球醫療機器人技術快速迭代發展,在人工智慧、健康中國2030、國家科技創新戰略以及高質量醫療需求的推動下,中國醫療機器人產業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已成為醫療器械市場最活躍的行業之一。一、醫療機器人的產業分類醫療機器人是一種可用於外科手術、輔助診斷、醫療服務以及康復理療的服務型機器人,在醫療行為中能配合醫護人員,依據實際醫療環境做出檢測、移動、輔助等操作,完成對應的醫療任務,同時也要滿足醫用性、臨床適應性以及交互性。醫療機器人按用途可分為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輔助機器人四大類。
  • 消費機器人四年跌宕史:漫天風口,一地泡沫
    在接下來的兩年裡,他的公司將在風口之上獲得不錯的融資,隨之又戛然而止……只是風口來了,錢到手了,幾人能豁然,又幾人能釋懷?2014年,北京、杭州、深圳的第一批創業者,都獲得了不錯的投資,其中有Rokid、小魚在家、優必選等明星團隊。他們,是市場的先行者,是行業的拓荒者。2014年,誰都有一個機器人的夢想,只是誰也不知道那是什麼。
  • 「三元九運」洩露未來二十年下一個「風口」!
    然後,在此基礎上,通過三元、天罡、九元、河圖洛書的有機結合,搭建起一整套"時"與"空"相統一的體系,從而預測出陽宅運勢和人運好壞,形成相對比較完整的玄空風水理論。每一運的主導平均時間為20年,在每一運下會有不同的行業崛起,也就是我們說的會有不同的「風口」行業。目前,我們正在經歷八運,未來(2023年以後)是九運。
  • 國產工業機器人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
    打開APP 國產工業機器人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 Sino-Pack華南包裝 發表於 2021-01-13 10:14:53   近年來
  • 中國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前景
    有統計機構的數據預測,2021年全球醫療機器人規模將突破200億美元;到2025年,我國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00億元以上。   國際醫學專家預測,未來還有望出現納米機器人,實現「顯微」治療或直接定向給患者的患病細胞遞送藥物。屆時,醫務機器人就能成為我們家庭保健醫生,實時通過傳感器監控人體健康變化、在醫患之間搭建起溝通橋梁,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保障。
  • 機器人視界|微型機器人 助力精準醫療
    後疫情時代,零接觸的市場剛需將以機器人為主的人工智慧系列產品推上更高的舞臺。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僅我國新增的機器人相關企業便超過4.7萬家,同比增長56%,其中,醫療機器人的發展表現出良好強勁態勢。
  • 未來5年熱門的10大就業方向,你處在哪個行業?
    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就是告訴我們要把個人奮鬥和時代發展的趨勢結合起來,順勢而為,才能讓個人價值最大化。選擇專業也一樣,首先需要對未來的發展有個大勢的判斷。過去,很多同學為了邁進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學,不惜選擇非常冷門的專業,而往往到就業時就遇到了麻煩。
  • 機器人:工業自動化龍頭企業 全年業績可期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8月16日,公司股價漲幅32.54%,其間公司所屬工業機械行業區間漲跌幅(總市值加權平均)為-10.45%。在工業機械行業163家上市公司中,機器人1年漲跌幅名列第16,強於行業指數和上證指數。
  • 新冠「解藥」未卜,醫療公司卻在風口「撿錢」
    世衛組織與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及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一同成立了「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預計將於2021年底前提供20億劑新冠疫苗,疫苗企業前景可期。科技及醫療兩個行業的億萬富豪財富增幅最為明顯,二者的淨資產增幅分別達到43%和50%。在疫情催化、政策鼓勵和技術促進下,有些人站上了「風口」。根據《福布斯》報導,今年最為引人矚目的新進億萬富豪當屬「疫苗明星公司」Moderna的CEO班賽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