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積二硫化鎢柔性發光器件

2020-10-15 柔智燴

大面積二硫化鎢柔性發光器件

杜伊斯堡-埃森大學(UDE)納米整合中心的科學家及其合作夥伴開發出了一層只有三個原子層薄的二硫化鎢層,該層發光,柔性可彎折並且還可以承受外部影響。如果將其中的80,000張紙堆在一起,那麼它們的堆疊高度將只有一張平紙。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雜誌("基於WS 2單層的大面積柔性發光設備")已經將這一層的幾平方釐米嵌入了結構組件中,但是製造過程可以擴展。

邊緣長度為1釐米的箔,包含四個發射器元件。插頁顯示其中之一正在運行。比例尺為2毫米。

薄薄的發光層在藍寶石基底上生長,然後藉助清漆小心地除去,然後轉移到載體膜上。然後將漆溶解。

從廣義上講,這是UDE,亞琛工業大學和AIXTRON的項目合作夥伴用來從二維材料開發整個設備的製造過程。使用相同的材​料和相同的設備架構,該方法可以擴展到更大的區域,這從工業角度來看很有趣。

設備概念和電氣特性。

a)採用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OCVD)作為活性材料,有機空穴注入(PEDOT:PSS)和空穴傳輸層(poly-TPD)合成的單層WS 2的ITO塗層箔基板上的p–n器件架構,以及陰極側的ZnO-NP層。b)分別在正向和反向偏置中測量三次的IV特性,在±3 V時顯示出高於100的整流比。

應變依賴性電致發光。

a)WS 2單層上的測量設置和感應壓縮面內應變的計算示意圖。b)分別在3 V和59 mA cm -2下記錄的不同施加的壓縮應變值(從0%(藍色)到-1%(紅色))的電致發光(EL)光譜。c)EL峰值位置和能量位移與施加的應變ε(彩色點)的關係。

彎曲應變光波傳感器

在UDE的Gerd Bacher教授的帶領下,創建了結合不同組件概念優點的照明元件:無機二硫化鎢層不易受到有害環境影響,例如氧氣或溼氣,並且長期穩定。由於設計靈活,該結構可適應任何形狀。

但是靈活性還具有另一個優勢:如果薄膜彎曲了,發光層的晶格就會變形,並且發出的光的波長(進而是光的顏色)也會改變。儘管肉眼看不到這種差異,但使用測量儀器很容易檢測到。

Bacher研究小組的TilmarKümmell博士解釋說:"例如,這就是使元素成為傳感器的原因。" "我們認為它們可以用來檢測變形或扭曲。" 另一方面,薄膜的精確彎曲也將使得可以為發射的光選擇特定的波長。

相關焦點

  • 二維半導體二硫化鎢納米材料光學特性的綜述與展望
    這類具有一定帶隙的二維材料作為新型的二維層狀半導體材料吸引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被認為是實現新型二維電子尤其是光電器件最理想的材料體系。其中尤以二硫化鎢(WS2)最為引人矚目,因其具有較高的發光效率,強自旋-軌道耦合(約420 meV)和較大的激子束縛能以及2 eV的能隙(紅光)。
  •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二維半導體二硫化鎢納米材料光學特性的綜述與展望
    以石墨烯為代表的二維材料也成為當今基礎科學與先進技術研究的熱點。然而,儘管電子在石墨烯中的遷移率非常高,但是零能量帶隙(半金屬)的特性導致石墨烯無法直接應用於基於半導體的電子與光電器件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如MoS2, WS2, MoSe2 和WSe2等與石墨相同,具有層內強共價鍵及層間弱範德瓦爾斯力結合在一起的結構,同時擁有近紅外和可見光區的本徵能量帶隙,尤為重要的是這些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在厚度減薄為單層時呈現出直接能量帶隙。這類具有一定帶隙的二維材料作為新型的二維層狀半導體材料吸引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被認為是實現新型二維電子尤其是光電器件最理想的材料體系。
  • 鎢鉬時事|二硫化鎢在集成納米光子學中的新應用
    據悉,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複合材料設備物理研究組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鋸齒狀的銀納米發光數組,在室溫條件下在單層二硫化鎢(WS2)上產生谷相干光致發光,進而能所製備的離子體激子混合器件在集成納米光子學(光基電子學)中擁有更好的應用前景,其研究結果已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
  • 高性能單層二硫化鎢
    電學與計算機工程助教Davood Shahrjerdi和博士生Abdullah Alharbi 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發表的文章中消息闡述了這一用於合成大片高性能單層二硫化鎢的技術,二硫化鎢是具有廣泛的電子和光電應用前景的合成材料。
  • 中鎢優品 二硫化鎢
    二硫化鎢(WS2)是由鎢和硫組成的無機化合物,常用作潤滑劑和催化劑。中鎢在線提供優質二硫化鎢產品。 二硫化鎢的性質 物理性質 灰色帶有金屬光澤的細小結晶或粉末
  • 進展 | 電子級二維半導體與柔性電子器件
    材料製備——如何獲得高質量大尺度的二硫化鉬晶圓;2. 器件工藝——如何實現高密度、高性能、大面積均一的器件加工。在此基礎之上,該組李娜博士等在張廣宇研究員、楊蓉副研究員的指導下,進行了一系列器件加工工藝的優化,包括:1)採用兼容的微加工工藝,逐層製作器件,保證了器件層與層之間的潔淨,實現了器件陣列加工的大面積均一性;2)採用獨特的物理吸附與化學反應相結合的原子層沉積方法,提高了器件絕緣層質量;3)採用金/鈦/金多層結構作為接觸電極,有效降低了器件的接觸電阻。
  • 二硫化鎢納米片有望改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性能
    據化學材料研究者表示,高結晶度二硫化鎢納米片非常適合參與特種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生產,這主要是因為其不僅具有較高的電化學性能,還有較好的耐溫性能。二硫化鎢納米片是鎢硫化物的一種,具有較好的熱學性能與力學性能,因此作為正極材料改性劑的話,能有效增強產品的抗高溫性能與抗低溫性能,降低自身發生化學反應的可能性,從而增強特種鋰電池安全性。
  • 中科院研製大面積柔性透明電子器件,未來隱形眼鏡可內嵌顯示屏
    9 月 21 日,該團隊的論文《基於單層二硫化鉬場效應電晶體的大面積柔性透明電子器件》(Large-scale flexible and transparent electronics based on monolayer molybdenum disulfid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發表在電子學期刊
  • 鎢鉬時事|二硫化鎢與二硫化鉬性能對比
    鉬和鎢是同族化學元素,鎢比鉬的質量更重以及化學性質更穩定,那它們的硫化物性能如何呢?
  • 科研進展 | 二維半導體材料製備工藝新突破,加速柔性電子器件應用
    然而,現階段以器件應用為背景的單層二硫化鉬研究仍然存在以下兩個關鍵的科學問題:(1)材料製備,如何獲得高質量大尺度的二硫化鉬晶圓;(2) 器件工藝,如何實現高密度、高性能、大面積均一的器件加工。,包括:(1)採用兼容的微加工工藝,逐層製作器件,保證了器件層與層之間的潔淨,實現了器件陣列加工的大面積均一性;(2)採用獨特的物理吸附與化學反應相結合的原子層沉積方法,提高了器件絕緣層質量;(3)採用金/鈦/金多層結構作為接觸電極,有效降低了器件的接觸電阻。
  • 少層二硫化鉬製備新方法
    二維材料因其獨特的原子厚度2D層狀結構以及光電屬性而備受關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TMDCs),包括二硫化鉬(MoS2)、二硫化鎢(WS2)、二硒化鉬(MoSe2)、二硒化鎢(WSe2)等,因其具備最早發現的二維材料——石墨烯所不具備的可見光帶隙特性,對未來光電器件發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 二硫化鎢納米片在磷酸鐵鋰中的應用
    △二硫化鎢今年年初發生的疫情對全球經濟及產業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就連目前政府正在大力推動的新能源產業也不例外。就動力電池來說,在生產方面,2020年1-6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達23.5GWh,同比累計下降45.8%。
  • 給您一款航天級別的極壓抗磨劑--二硫化鎢WS2
    日常固體極壓添加劑包括石墨、二硫化鉬、二硫化鎢(WS2)、聚四氟乙烯(PTFE)等,其中二硫化鉬最耳熟能詳,但天然鉬礦常常含有與之伴生的共脈石,其純度難以提高。因此,當用二硫化鉬作為潤滑劑時,要特別注意其純度及其結晶組成的問題,當二硫化鉬中混有0.5%二氧化矽時,磨損的增加會非常明顯!
  • 中科院使用二維半導體大規模製造柔性透明電子產品的方法
    9 月 21 日,該團隊的論文《基於單層二硫化鉬場效應電晶體的大面積柔性透明電子器件》(Large-scale flexible and transparent electronics based on monolayer molybdenum disulfid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發表在電子學期刊 Natureelectronics 上。
  • Mater.封面:石英襯底多重調控單層二硫化鎢
    儘管之前報導的這些襯底能夠在某些領域發揮作用,但它們的功能相對單一,對於材料的控制有限,極大地限制了TMDCs複雜結構(如:大面積一維TMDCs納米帶,一維/二維複合TMDCs)的製備及潛在應用的實現。
  • ...黃維院士團隊《ACS Nano》:用刮下來的魚鱗做柔性電致發光器件!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各種電致發光器件,特別是柔性的電致發光器件被廣泛應用於平板顯示、大型裝飾、標誌顯示照明、光學信號等領域。交流電流型電致發光器件(ACEL),與直流發光器件相比,具有功耗低、發光均勻、製作方便等優點。並且其能量轉換效率非常高,產生的熱量也少得多,使得其有望集成到可穿戴電子設備(如電子皮膚)中。
  • 大面積柔性有機光電二極體在可穿戴弱光光電探測器領域優於矽器件
    大面積柔性有機光電二極體在可穿戴弱光光電探測器領域優於矽器件柔性大面積有機光電二極體的性能已經發展到可以與傳統的矽光電二極體技術相比提供的優勢,特別是對於諸如生物醫學成像和生物特徵監測等要求在大範圍內檢測低水平光的應用。
  • TMDs最新Nature:二硫化鎢納米管中的增強型光伏效應
    Zhang(通訊作者)等人報導了在二硫化鎢器件上發現BPVE。雖然有研究表明,在低維度窄帶隙的半導體上可以顯著提高BPVE效率,但是還未有文章深入研究過過渡金屬硫化物(TMDs)中的BPVE。在本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當改變晶體對稱性,即從二維單層轉變成具有極性的納米管時,BPVE能夠被顯著增強,相應地,相比起現有BPVE材料其光電流密度也會被放大一個數量級。
  • 首個三相交流電驅動電致發光器件問世—新聞—科學網
    黃維院士(左)孟鴻教授(中)和紀君朋在實驗室交流項目進展 近年來,柔性電子掀起了全球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研究熱潮,成為科學技術前沿熱點。其中,電致發光器件在柔性電子研究中起步最早,且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
  • 二維金量子點:有望應用於量子計算和新一代電子器件!
    (圖片來源:Tatiana Shepeleva/Shutterstock)石墨烯,憑藉導電導熱性好、機械強度高、超薄透明、柔性可彎曲等優勢,一度被譽為「新材料之王」。然而,石墨烯的發現也激起了人們對二維材料的研究熱情。二維材料,是指電子僅可在兩個維度的非納米尺度上自由運動的材料,例如納米薄膜、超晶格、量子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