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Chem. Mater.封面:石英襯底多重調控單層二硫化鎢

2021-01-21 X-MOL資訊

襯底在氣相法合成二維(2D)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TMDCs)並調控其性質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常,襯底的功能和它的晶體對稱性,晶格常數及物化性質息息相關。譬如,藍寶石和雲母襯底由於具有和TMDCs相似的對稱性和較低的晶格失配,能夠有效地控制外延薄膜的生長方向,減少晶界處的缺陷密度;一些低對稱性的襯底如SrTiO3或LaAlO3等,可以通過影響表面擴散來調節材料的形貌,形成TMDCs枝晶,增加活性位點;熔融石英因其較低的熱膨脹係數(TEC),能夠在外延的雙層MoSe2中產生較大的拉伸力,實現間接帶隙到直接帶隙的能帶轉變。儘管之前報導的這些襯底能夠在某些領域發揮作用,但它們的功能相對單一,對於材料的控制有限,極大地限制了TMDCs複雜結構(如:大面積一維TMDCs納米帶,一維/二維複合TMDCs)的製備及潛在應用的實現。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程春課題組發現m面單晶石英能夠作為一種多功能的襯底,有效控制單層二硫化鎢(WS2)的生長方向並調控其能帶結構和形貌維度。這一成果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 上。合作者包括香港科技大學王寧教授、清華大學劉鍇教授、西雪梨大學Abbas Amini教授、河海大學唐春梅教授。該工作得到了粵港創新合作、廣東高水平人才計劃、香港研究資助局等項目的經費支持。

圖2. WS2和單晶石英的(a-b)匹配關係示意圖及(c-d)不同角度下的結合能。研究者首先對外延生長WS2和m面石英的排列關係進行了分析,發現WS2在石英的[0001]方向具有優勢排列取向(如圖1所示)。與之前報導的藍寶石/WS2取向的情況不同,雖然m面石英和WS2的對稱性不同,但二者具有各向異性的周期性晶格匹配(如圖2),能夠將WS2沿著石英[0001]方向排列。理論計算從能量角度驗證了這種匹配關係的存在。

圖3. 單層WS2能帶從直接帶隙到間接帶隙的轉變。此外,研究者還發現,石英具有較大的熱膨脹係數,能夠在外延的單層WS2中產生較大的壓縮應力。通過降溫,這種壓縮應力會不斷增大,引起能帶的進一步變化(圖3)。通過原位光致發光表徵和理論計算,研究者發現大約0.5%的單向壓縮力即可引起單層WS2從直接帶隙到間接帶隙的轉變,這比之前報導的單向拉伸力的情況要小5倍(需要至少2.5%)。

圖4. 單層WS2維度從準一維的梯形向二維三角形的演化。研究者通過改變生長時間,使外延WS2的維度從準一維的梯形轉變為二維三角形(圖4)。通過理論計算發現,m石英在正交方向形成了各向異性的擴散勢壘。這種各向異性的擴散勢壘在WS2單體濃度較低的情況下起到主導作用,促進了各向異性的生長。隨著生長時間增加,襯底表面的單體濃度趨於飽和,各向異性擴散勢壘的影響被極大地削弱。WS2則更傾向於按照本身的對稱性來生長,降低表面能。


這篇工作不僅加深了襯底和外延材料關係的理解,還為控制2D TMDCs的生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此外,直接在生長襯底上調控材料的性能也為設計複雜結構TMDCs及其相關應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Multiple Regulation over Growth Direction, Band Structure, and Dimension of Monolayer WS2 by a Quartz Substrate Jingwei Wang, Yi Luo, Xiangbin Cai, Run Shi, Weijun Wang, Tianran Li, Zefei Wu, Xian Zhang,Ouwen Peng, Abbas Amini, Chunmei Tang, Kai Liu, Ning Wang, Chun ChengChem. Mater., 2020, 32, 2508-2517, DOI: 10.1021/acs.chemmater.9b05124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47853


本文版權屬於X-MOL(x-mol.com),未經許可謝絕轉載!歡迎讀者朋友們分享到朋友圈or微博!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化學 • 材料 領域所有收錄期刊

相關焦點

  • 高性能單層二硫化鎢
    電學與計算機工程助教Davood Shahrjerdi和博士生Abdullah Alharbi 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發表的文章中消息闡述了這一用於合成大片高性能單層二硫化鎢的技術,二硫化鎢是具有廣泛的電子和光電應用前景的合成材料。
  • 二維半導體二硫化鎢納米材料光學特性的綜述與展望
    其中尤以二硫化鎢(WS2)最為引人矚目,因其具有較高的發光效率,強自旋-軌道耦合(約420 meV)和較大的激子束縛能以及2 eV的能隙(紅光)。由強烈的自旋-軌道、自旋-谷間耦合導致的谷間反差是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的又一特質,成為拓展二維光電器件新性能的物理基礎。
  •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二維半導體二硫化鎢納米材料光學特性的綜述與展望
    2004年,單層碳原子即石墨烯被成功從石墨中分離並在顯微鏡下觀察到,開啟了納米科學、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的新篇章。
  • 二維材料谷極化特性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金玉奇研究員、李剛研究員等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於霆教授和復旦大學叢春曉教授合作,在二硫化鎢谷極化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內封面文章形式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出版社的Nanoscale Horizons雜誌上發表。
  • 給您一款航天級別的極壓抗磨劑--二硫化鎢WS2
    現代工業高溫、高速重載設備的廣泛使用對潤滑材料的性能各方面都提出了嚴格要求,但寬範圍、高性能且可用於苛刻條件下的潤滑材料種類卻很少
  • 鎢鉬時事|二硫化鎢在集成納米光子學中的新應用
    據悉,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複合材料設備物理研究組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鋸齒狀的銀納米發光數組,在室溫條件下在單層二硫化鎢(WS2)上產生谷相干光致發光,進而能所製備的離子體激子混合器件在集成納米光子學(光基電子學)中擁有更好的應用前景,其研究結果已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
  • 大面積二硫化鎢柔性發光器件
    大面積二硫化鎢柔性發光器件杜伊斯堡-埃森大學(UDE)納米整合中心的科學家及其合作夥伴開發出了一層只有三個原子層薄的二硫化鎢層,該層發光,柔性可彎折並且還可以承受外部影響。如果將其中的80,000張紙堆在一起,那麼它們的堆疊高度將只有一張平紙。
  • 二硫化鎢納米片有望改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性能
    二硫化鎢納米片有望改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性能作為決定鋰離子電池性能的關鍵材料之一,正極材料是目前商業化鋰離子電池中的主要鋰離子來源。目前,已研製成功並得到應用的正極材料主要有鈷酸鋰、磷酸鐵鋰、錳酸鋰、三元材料鎳鈷錳酸鋰(NCM)和鎳鈷鋁酸鋰(NCA)等。
  • 中鎢優品 二硫化鎢
    二硫化鎢(WS2)是由鎢和硫組成的無機化合物,常用作潤滑劑和催化劑。中鎢在線提供優質二硫化鎢產品。 二硫化鎢的性質 物理性質 灰色帶有金屬光澤的細小結晶或粉末
  • 半導體材料研究獲重大突破:臺研究出單層二硫化鉬P-N接面
    科技部昨(3)日宣布,臺灣、日本、沙烏地阿拉伯等跨國團隊,已研究出單層二硫化鉬P-N接面,可望取代矽晶片成為新世代半導體核心元件,廣泛應用在穿戴式裝置及手機中。這是全球第1個發表新世代半導體材料基礎研究成果,不但將刊登在最新一期國際期刊《SCIENCE》中,臺灣交大研究團隊透露,這項結果可望吸引臺積電更積極合作研究,以早日搶佔全球市場商機。
  • 研究表明:襯底缺陷是二維材料增長的關鍵!
    儘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創造足夠大的二維材料用於電子領域仍然是一項挑戰,但現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提高一類二維材料質量的方法,未來有望實現晶片規模的增長。在為下一代電子產品設想的材料中,一組名為過渡金屬雙滷代烷的半導體處於前沿。TMDs只有幾個原子厚,但在發光方面非常有效,這使它們成為光電器件(如發光二極體、光電探測器或單光子發射器)的候選材料。
  • Nano Letters:高性能單層二硫化鉬短溝道場效應管
    儘管單層二硫化鉬(MoS2)已通過實驗和理論方法證明了在亞10 nm溝道長度量級上可以提供高開關比,想實現真正高性能的二硫化鉬短溝道場效應管還面臨很多挑戰。首先,本徵二硫化鉬與金屬接觸電阻很大,而現在並沒有可靠易操作的方法在納米尺度下對二維材料進行精準可控的摻雜。其次,二硫化鉬與矽不同,表面難以生長高質量超薄的金屬氧化物作為柵極電介質層。
  • 鎢鉬時事|二硫化鎢與二硫化鉬性能對比
    鉬和鎢是同族化學元素,鎢比鉬的質量更重以及化學性質更穩定,那它們的硫化物性能如何呢?
  • TMDs最新Nature:二硫化鎢納米管中的增強型光伏效應
    因此,尋找合適的材料來提高BPVE的效率是必須克服的困難。近期,大阪大學的Y. J. Zhang(通訊作者)等人報導了在二硫化鎢器件上發現BPVE。雖然有研究表明,在低維度窄帶隙的半導體上可以顯著提高BPVE效率,但是還未有文章深入研究過過渡金屬硫化物(TMDs)中的BPVE。
  • 二硫化鎢納米片在磷酸鐵鋰中的應用
    磷酸鐵鋰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種正極材料,其因有較高的安全性和較低的生產成本等優勢,而深受眾多製造商們的歡迎,但這並不能表示磷酸鐵鋰材料沒有不足的地方。為了彌補該正極材料的不足,科學家們使用了低維度二硫化物納米片對它進行改良,以獲得更高導電率、更大容量以及更好低溫性能等優點的產品。
  • GaN襯底調控增強MoS2室溫谷極化率
    傳統意義上,電子具有電荷和自旋兩個自由度:對電子電荷自由度的電學調控,奠定了二極體和電晶體等現代電子學基礎;而與電子自旋自由度相關的自旋電子學,為實現更高密度、更高速度和更低功耗的信息存儲與處理提供了可能。谷自由度有望成為除電荷、自旋之外的第三個電子自由度。以谷自由度作為信息載體設計的多功能谷電子學器件具有集成高、處理速度快、能耗低及信息不易丟失等優點。
  • 半導體材料新希望——單層二硫化鉬研究獲重大突破
    臺灣科技部3日宣布,臺灣、日本、沙烏地阿拉伯等跨國團隊,已研究出單層二硫化鉬P-N接面,可望取代矽晶片成為新世代半導體核心元件,廣泛應用在穿戴式裝置及手機中。這是全球第1個發表新世代半導體材料基礎研究成果,不但將刊登在最新一期國際期刊《SCIENCE》中,交大研究團隊透露,這項結果可望吸引臺積電更積極合作研究,以早日搶佔全球市場商機。
  • 江蘇大學《Mater Des》:氮化矽襯底對石墨烯的性能影響!
    石墨烯是由單層碳原子通過SP2鍵連接構成的類蜂窩狀六方點陣二維晶體,它具有獨特的能帶結構以及優異的物理性能,自被發現以來吸引了眾多研究者的廣泛關注。通過石墨烯複合襯底材料可實現其光學性能、力學性能及電學性能調控,對提高石墨烯器件應用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 【材料】ACS AMI┃具大量硫空缺與電子未佔據態之二硫化鉬及二硫化鎢複合材料修飾於矽微米柱應用於太陽能產氫反應
    二硫化鉬與二硫化鎢複合材料之矽微米柱陣列其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圖。二硫化鉬與二硫化鎢複合材料之矽光陰極之光電化學特性。二硫化鉬與二硫化鎢複合材料其鉬K邊緣與鎢L邊緣X光吸收光譜。光陰極之光電化學性能亦受共催化劑其電子未佔據態影響,因該未佔據態可用於接受光激發載子,而二硫化鉬之未佔據電子能態乃由鉬 4d與硫 3p軌域組成,二硫化鎢則由鎢 5d和硫 3p所構成,因此 金屬L邊緣和硫 K邊緣之X光吸收近邊緣結構用於觀察此材料之未佔據態,如圖4所示,可發現MoS2-WS2材料其二硫化鎢成分之電子能態與純二硫化鎢相似,然此複合材料具較多未佔據電子能態於鉬 4d與硫 3p軌域中,由上述此些結果可得知
  • Chem. Mater. | 微距升華生長超薄有機單晶
    ,微納米尺度的低維晶體成為構建新一代功能器件的材料基礎。但是目前氣相方法生長有機單晶可控性差、原料利用率低,特別是在厚度控制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困難,雖然可以通過外延方法在石墨烯或六方氮化硼表面生長單層或少層有機分子單晶,但特定基底等限制條件使得穩定獲得幾個分子層的超薄有機晶體成為阻礙有機單晶器件發展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