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科普知識 增長天文見識

2020-12-02 天眼新聞

9月14日,在全國科普日來臨之際,為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平塘民族中學天文社在縣城三天廣場開展以「禮讚共和國·智慧新生活」為主題的天文科普活動。

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平塘民族中學天文社的指導老師正在指導社員們安裝望遠鏡,以便群眾通過望遠鏡觀測月球。

「因為昨天是中秋節,今天我們趁著中秋的餘慶,帶著我們天文社的同學,帶上天文望遠鏡來這裡組裝,與市民一起觀測月圓的美好。」平塘民族中學天文社指導老師楊柱飛一邊指導社員組裝天文望遠鏡一邊向記者介紹道。

學生為市民現場發放天文科普知識清單

現場剛架設了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和折射式天文望遠鏡後,就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大家紛紛到天文望遠鏡前排好隊,有序地觀測月球。月亮、太陽、地球模型的展示以及天文社成員的現場講解,讓現場群眾直觀的了解到月亮、太陽和地球的相關知識。此外,天文社還通過發放天文科普知識單和月貌貼圖的方式,為廣大市民科普月球的外貌、自轉以及月食現象等相關天文知識。

群眾排好隊有序觀測月球

來自平湖一小二年級(3)班的楊雲鑠第一次通過天文望遠鏡看到了月亮的真實面貌,這讓他高興不已。「月亮坑坑窪窪的,沒有書上的那麼圓、那麼亮。我還用天文望遠鏡找到了許多星星,我喜歡這臺天文望遠鏡,長大了我也想有一臺這樣的天文望遠鏡,這樣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那些星星」,楊雲鑠興奮的告訴記者。

據了解,平塘民族中學天文社已連續兩年舉辦天文科普活動,旨在充分發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優勢,向廣大群眾普及天文知識,推動全民科學素質全面提升,促進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

平塘民族中學天文社社長陳國昶向記者說道,「我們做這次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讓現場的小朋友對天文產生一些熱愛,然後對這份事業也有一份追求,以後能為FAST或者國家的一些天文相關的事業做出一定的貢獻」。

據悉,為拓展天文知識的普及面,下一步,平塘民族中學天文還社將到平塘縣各鎮(鄉、街道)繼續開展天文科普活動,讓更多群眾了解天文知識。

月球模型展示

平塘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王若燕 謝政融

編輯:江利  校審:吳貴梅  審核:蒲賢良

相關焦點

  • 科技雜談:少兒科普≠學習知識
    在講解科學基本知識的同時,也不妨通過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來體驗科學研究方法,培養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 在2016年科普日上,有科普專家提出,中國科學家拼命往前衝,希望站在世界科技前沿,但如果不能把科學新發現傳遞給孩子們知曉,促使他們熱愛科學,我們未來一代的科學家從哪裡來?如果孩子們對科學不感興趣,中國的科技創新又從何談起?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參加過天文、太空科普活動的中小學生,今後更可能選擇科技作為職業且終生關注科學發現。
  • 學習古生物知識 青二社區開展青少年科普課堂活動
    活動現場近日,青二社區「薪火計劃」科普活動中心攜手陝西省古生物學會,開展了社區新年首期青少年科普課堂活動,以「穿越地球46億年」為題,為社區青少年開展了古生物知識講解。活動中,西北大學地質系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碩士、陝西省科普大使白琳老師,給孩子們講解了人類進化史,讓青少年了解地球46億年的前世今生及地球生命的進化史。
  • 噹噹發布《2020閱讀趨勢報告》科普書籍增長TOP4
    近期圖書企業當當網發布了一組有趣的數據,在2021出版人盛會上,當當網發布的《噹噹2020閱讀趨勢報告》顯示,貿易戰讓科技力量深入人心,科普類書籍成為2020年圖書顧客增長TOP4的品類。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大家對國際形勢和基礎知識越來越關注,一股科普之風正在社會中悄然流行。自從新中國正立以來,美國以及西方國家的敵視與封鎖就從未間斷。
  • 這些科普類圖書陪你過假期,多多增長有趣的知識
    本書將人類認識心智的歷史進程奠基於現代神經科學的新知識、新進展之上,從感知覺、記憶、情緒、智能、語言和意識等多個側面,介紹了科學家在徵服這個「生命科學最大挑戰」的過程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全書將學科知識、歷史趣聞與科學家生平有機結合,兼具科學性、趣味性和前沿性,是讀者了解現代認知科學的極佳入門讀物。
  • 航天知識科普
    打開APP 航天知識科普 網易科技 發表於 2020-11-24 11:15:37 值此航天發射之際,網易科技推出《月球,我們又來了》大型策劃報導IP,將對嫦娥五號探月進行全程報導和科普傳播。 郝景芳是科幻作家、雨果獎獲得者,長期關注天體空間,一直以來,為全社會航天知識科普貢獻巨大。關於此次備受矚目的「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她加入了《月球,我們又來了》知識官計劃,和我們一起傳播科學知識,再燃全網航天科普熱!
  • 科學問題與教育學知識增長
    內容提要:學科的發展史乃是知識的增長史,一門學科知識的豐富性、層次性和更新速度決定著一門學科的社會價值和學術地位。保持知識的持續增長,是每門學科自身建設的需要,更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學科發展史即知識增長史  知識、知識體系是學科的基礎和主幹,知識的產生和積累推動學科不斷發展,知識增長是學科發展的基本形態。知識體系的豐富性、層次性和更新速度決定著一門學科的發展水平、社會貢獻和育人效果。  首先,知識增長是學科發展的根本動力。
  • 科普氣象知識
    「氣象工作太神奇了,收穫了很多課本之外的知識。」來自魯迅小學的參觀學生說。據悉,柯橋區氣象災害展示與體驗活動站是我區唯一一個氣象科普館,於2017年底正式改造完成,除基礎性的氣象科普知識展示外,著重突出了全球氣候演變和氣象災害的視覺感及互動性,讓參觀者身臨其境感受氣象災害影響,加深對氣象災害的認識。「此次參觀活動是氣象科普館升級改造後首次對外開放。」
  • 益陽氣象|2020全國科普日&氣象科普知識競答
    -益陽氣象-今天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氣象科普知識競答啦~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主題為「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時間為9月19—25日,立足面向基層、服務發展,充分展現氣象科技工作者在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方面的擔當與作為,廣泛開展「多陣地、多戰線、廣覆蓋、齊參與
  • 「知識+短視頻」助推 「硬核」科普走向全民時代
    作為「DOU知計劃」第一批科普顧問,陳睿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如此一個大流量的短視頻平臺是進行科普傳播的良好舞臺,嚴謹而又不失趣味性的科普內容,藉助短視頻的全民影響力,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幫助公眾更加了解身邊的地球。動物學知識也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內容,它可以成為孩子認識世界追尋知識最好的材料。
  • 「中國航天科普」學習強國號今日上線
    9月8日,在中國宇航出版社創社40周年之際,「中國航天科普」學習強國號上線,航天科普知識傳播再添新陣地。「中國航天科普」為中國宇航出版社旗下的航天科普新媒體平臺,旨在以圖文、音視頻等全媒體形式,為廣大航天愛好者搭建一個培養航天興趣、獲取航天資訊、汲取航天知識、了解航天圖書、接觸航天專家的線上平臺。
  • 普及科普知識 弘揚科學精神
    為弘揚時代科學精神,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升轄區群眾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深入開展科學素質提升工作,營造轄區良好的文化氛圍。按照省、市、縣科學技術協會2020年全民科學素質工作要求,6月19日,紅絲鄉利用趕集時機,多部門聯合開展了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宣傳活動,普及科學知識,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局面。
  • 《不可思議的地球》:不能錯過的關於地球的科普知識
    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多個關鍵期,在關鍵期孩子學習事物的能力會翻倍。當孩子打開他好奇的開關,那我們就可以給他引入科普繪本,《不可思議的地球》是我最近入手的一本非常棒的繪本,讓我們用書了解地球。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家園,有時候我們會不自然地忽略它,那有了這本書就可以讓孩子深刻了解到我們生活的是地球,我們身邊的萬物都是在地球上。
  • 學科普,愛科普,氣象知識科普走進開封市集英小學
    央廣網開封9月29日消息(記者 彭華 實習生 何瑾琨)為了廣泛推廣科技常識、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全市廣大青少年對科普知識的興趣,9月2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河南分網、少年之聲小記者在開封市集英小學舉辦首場主題為「學科普、愛科普 氣象知識科普進校園」系列科普知識宣傳活動,活動由河南省科協
  • 讓航空科普知識「飛」進校園
    伴隨著答案的揭曉,9月9日,由航空工業昌飛、直升機所聯合舉辦的「航空科普進校園」活動在景德鎮市第十六中學拉開序幕。經過前期的精心準備,當天的活動由「六個一」組成,即觀看一部航空電視專題片、聽一場航空主題知識講座、進行一次航空知識互動問答、來一次近距離體驗直升機模型、現場觀看一場航模飛行表演、跟直升機模型拍照留念等。
  • 兩冊科普繪本出版:古生物有哪些趣味知識?
    兩冊科普繪本出版:古生物有哪些趣味知識?  據出版方介紹,「中國古動物館兒童百科繪本」叢書是中國古動物館建館以來寫給孩子們的第一套少兒科普繪本,本次出版2冊:《探秘古魚王國》與《追尋中國恐龍》。《探秘古魚王國》與《追尋中國恐龍》。
  • 袁振國:科學問題與教育學知識增長
    一、學科發展史即知識增長史  知識、知識體系是學科的基礎和主幹,知識的產生和積累推動學科不斷發展,知識增長是學科發展的基本形態。知識體系的豐富性、層次性和更新速度決定著一門學科的發展水平、社會貢獻和育人效果。  首先,知識增長是學科發展的根本動力。
  • 【科普知識】老年人的聽力健康
    【科普知識】老年人的聽力健康 2021-01-05 1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海洋館科普進山區 為特殊兒童打造知識「藍海」
    他們在與外界的不斷交流與探索中,開拓了眼界,增長了經驗,建立了自信。讓他們感悟到大海的方向,並為之不斷磨礪自身,勇敢前行。可如果有的小魚,生來便在淺灣之中,環境的限制禁錮了其探索未知的視野。何種的努力,才能幫助他們重識那片浩瀚的藍海?
  • 上海生科院神經所科普志願者赴位育初中開展科普講座
    ,圍繞「視覺魔術」、「睡眠與大腦功能」、「感官世界」、「探索記憶的奧秘」、「生命之窗-眼的進化」、「眼見不為實」、「嗜神經病毒」、「如何才能好好學習」八個主題,通過大量通俗易懂的視頻、音頻及圖片資料,為初一八個班的同學們開設了八堂別開生面的科普講座,為大家普及了腦神經方面的科學知識。
  • 離石:血液科普知識走進小學課堂
    為有效提升小學生血液知識知曉率、普及率。11月27日,呂梁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來到離石區城內小學,為小朋友們送上了一堂淺顯易懂的血液知識科普課。彌補了學生在血液知識方面的空白,使學生們對血液知識和無償獻血常識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讓他們知道無償獻血對急救生命的重要性。呂梁市中心血站質管科副主任 李新新「我們呂梁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來到這裡,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堂血液科普的講座,目的是讓大家學習一些血液的基礎知識,了解血液的珍貴,從小給孩子們心中播種下一顆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