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將感謝這份孤獨,從此不懼一個人,孤獨給了我時間去思考獨處

2020-11-24 萱萱橘子情感

一位朋友的話,讓我終生難忘。

她說:「崔老師,一旦閒下來,莫名的孤獨向我襲來。為了逃避孤獨,我總是忙忙碌碌,恰似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

人人追求幸福,幸福的前提,不外乎懂得如何與自然相處,如何與社會相處以及如何與自己相處。

不會和自己相處,是感覺孤獨的主要原因。

孤獨是一個普遍的心理活動。天下沒有不孤獨的人,區別在於孤獨的程度有別。

草木之人孤獨,明星大腕也孤獨。

孤獨意味著,你在思考、在探索、渴望關注、交流和共鳴。

然而,人的思想好比容貌,各不相同。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哲學家叔本華說: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叔本華所說的孤獨,應該是一種享受,一種經過利弊權衡後的理性的選擇。

為什麼我要逃離人群,選擇孤獨?

是因為交際無法給我想要的,所以我才遠離交際;是因為孤獨能給我帶來好處,所以我才選擇孤獨。

換句話講,「我」的目的從來就不是孤獨,「我」不過是找到了一種最適合我生活的方式,而世人剛好把它命名為「孤獨」罷了。那麼,什麼是庸俗呢?這裡的庸俗,指的是在人群中喪失自我,而進行一些無意義的活動。

比如參加人多而雜的聚會:除了打牌、互相恭維、說俏皮話,就再也找不到其他更有意義的事幹了。

叔本華說:「人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有可能完全地成為他自己,而當他投身於人際交往時,他都將或多或少地失去部分的自我。」

當你失去的那些自我都在幹些無意義的事,這時你就庸俗了,你就和那些只會娛樂享受,以此來獲得意欲的刺激的人一樣,既無法提高自我,也無法為這個世界作出半點貢獻,乃至還因此擾亂了心境,你就成了生活的傀儡。

對於一個能夠且願意進行精神活動的人來說,你「排遣了別人的無聊,卻沒有得到半點好處」。

而與人交往,不一定就是庸俗。叔本華本身並不排斥聚會,比如他就很贊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間的小型聚會。

他也不排斥娛樂活動,但是,這裡的娛樂活動更偏向於創造與精神方面的活動,比如寫作、讀書以及和朋友進行哲學方面的辯論等等。

孤獨的人一定是一個優秀的人,只有優秀的人才會孤獨。

一個孤獨的人會在孤獨中去反省自己,哪個地方做得不好,哪個地方需要改正,只有這樣隨時隨地鞭笞自己,心想事成。

可是,現在的人總是不願意去忍受孤獨,不願意把自己的心安定下來,總喜歡去熱鬧的地方,以為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快樂;其實一個真正快樂的人,不需要那些熱鬧。

快樂與熱鬧沒有任何的關係,只有真正快樂的人,才會明白快樂是什麼。熱鬧只是過眼雲煙,可能只在那一刻會感到快樂,當那一刻過去了之後,所有的快樂也就沒有了,又會陷入無限的孤獨。

我們不應該害怕孤獨。

孤獨沒什麼,只要能夠忍受住孤獨,那麼你就能夠忍受住一切,只有孤獨的人,才能夠真正的在內心明白,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知道自己這一輩子需要什麼,明白了這些,那麼才會有更大的動力,讓自己去實現這一份理想。

一個沒有經歷過孤獨的人,等於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只有在孤獨中,鍛鍊了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

一個孤獨的人,他只是身體孤獨,他的靈魂絕對不孤獨。

我們應該要適當地去做一個孤獨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快速地成長起來。

孤獨沒有錯,錯的是我們都不孤獨,處在這麼一個浮躁的時代,我們更要儘可能地去嘗試孤獨,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接下來的對話發人深省——

修彌:師父,為什麼人們常常會感到孤獨?

大覺師父:因為他們過於喜歡熱鬧。

修彌:啊?

大覺師父:孤獨是一種高境界的享受,如果你感覺不到孤獨的妙處,那你就得養心了。心需要靜養,人們常常三五成群,吃喝玩樂,沒有靜,談何養呢?

修彌:師父,人們也想靜養心性啊,可是靜下來時覺得孤獨空虛、無所事事,無所事事的時候,就又會心煩意亂,心煩意亂就更加孤獨空虛了。

大覺師父:呵呵,這就是體會不到孤獨的妙了。

修彌:師父,那怎樣才能體會到孤獨的妙處呢?

大覺師父:這就要問你的心了。你先要讓你的心充實,然後它慢慢就會告訴你了。

修彌:用什麼充實我的心呢?

大覺師父:用學識、用修養、用愛、用慈悲、用你的見聞覺知等等。

修彌:哦,那得多長時間啊?

大覺師父:呵呵。這個嘛,這怎麼可能有定數呢?或許一天,或許一年,或許十年。

修彌:那最快一天就可以了啊?

大覺師父:非也,最快一瞬間就夠了。

修彌:啊?這麼快!

大覺師父:但是也有人終其一生都做不到呢。

修彌:哦……

人的一生當中,沒有幾個可以交心說話的人,在人生當中,有三個朋友已經真的是很完美,也許有的一個人連一個朋友都沒有。

雖然在聯繫方式裡面,有幾百位的聯繫人,可是能夠找到真說真心話的人,沒一個。

我相信許多人喜歡獨處,因為低質量的社交,真的不如高質量的獨處,獨者善存,思者善獨。

因為獨處,我們才有了思考的時間,因為思考,我們開始選擇性的社交。

為什麼很多人都在感嘆時間過的很快,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感覺像做了很多事,回頭細細想來又覺得什麼事情都沒有做成,也許正因為我們留給自己獨處的時間太少了,頻繁的應酬,頻繁的交際,把時間都浪費在了毫無意義的酒局和事情上面。

不過,獨處並非內向,我遇到過很多喜歡獨處的人,對人都很友善,而且彬彬有禮,遇到社會事該怎麼處理處理,但是他們喜歡獨來獨往,這兩者其實是不矛盾的,因為每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都不一樣。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獨處並不是要你完全停止社交,畢竟人是社會人,只是奔跑的路上停下來休息一會,給自己一個單獨的時間來思考。

就像獅子的傷口,你不停下來舔舐它,就會死於一味的疲倦。我們太多的人之所以覺得活得累,就是因為留給別人狂歡的時間太多,留給自己獨處的時間太少。

感恩孤獨。孤獨是命運的恩賜。

只有在孤獨中,才能提升自己,超越別人,走向輝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喜歡獨處的人,越不孤獨?
    叔本華說:一個人只有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他就不愛自由。1喜歡獨處的人,都不孤獨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越喜歡獨處的人,越不會覺得孤獨。就拿我朋友小文來說,她原本是個特怕孤獨的人,剛畢業的一兩年,每次周末來臨之前,她都會找人安排好周末行程,生怕到時一個人會無聊、孤單。
  • 習慣了|一個人的孤獨
    逼著自己去接受現實,逼著去堅強面對,還要把內心小柔弱深藏不顯露。越是成熟越覺得這世間人情世故的冷漠,越是學者堅強越發覺,人活這一世除了自己誰也給不了你需要的那種「安全感」。這些年我所經歷種種人生歷練,無不被「孤獨」滲入血液,侵蝕全身筋骨。最初我有些許恐懼,害怕這個惡魔肆無忌憚撕碎我的軀殼,摧毀本隱藏深處的靈魂,從此後我如同遊走在這人世間依據沒有靈魂的軀體,沒有安定的游離失所。但是現在,我慢慢的習慣了大眾所認為一個人「孤獨」的生活,恰巧我卻找到屬於自己本該擁有生存狀態,對於你來說這是「孤獨」,但對於我來說這是「靜守」。
  • 《孤獨的價值》:孤獨,並不是你不合群,而是不隨波逐流
    所以說,千萬不要覺得孤獨不好,要去想孤獨其實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價值。01我們孤獨的背後,是缺乏思考作者在書中說,其實科學家和數學家他們很喜歡孤獨,很多人不理解孤獨帶來的快樂,而他們卻明白,所以現在的社會其實,科學家和數學家他們是獨佔著這份快樂的。
  • 韓國單身家庭佔三成:我想獨處,不想孤獨
    獨身一人,你可以在路邊裝著舊書的箱子裡一本一本慢慢挑選,不必擔心耽誤了同伴的時間,或者怕他們認為你心目中的「美好時光」實際很無聊。你不需要禮貌地與人交談。你可以去公園。你可以去巴黎。你並不是個例。如今,從北美到韓國,獨自生活的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據預測,從現在到2030年,單人家庭將是世界上所有家庭類型中增長速度最快的。
  • 我們終將孤獨
    我們,始終是那顆最孤獨的星,緩緩的飄搖著,證明自己的存在。我們就是一顆小小的塵埃,沒有人在乎我們的存在,宇宙中,我們是被忽略的。沒有人在乎,每一個人的心就是一個星球,一顆沒有生命的星球,星球上自己在孤獨的行走。人,生下來就是孤獨的,沒有誰能例外,我們懷著探索的心,在去打探別的星球,當你發現,那顆星球是那麼的弱小,你是會去侵佔,還是會去播下希望的種子呢?
  • 世人多喧譁,我寧願孤獨
    到了一定的年紀,越發貪戀獨處的時光,越發渴望安靜的生活。塵世多煩惱,我獨愛孤寂,世人多喧譁,我寧願孤獨每個人都是世間獨立的個體,世間的種種只能自己去品味,道路只能自己去跋涉,沒有誰能陪到你永遠,沒有人可成為你一輩子的依靠。
  • 只有在思念一個人的時候 孤獨才顯得特別美麗《我離孤單幾公裡》
    萊蒙託夫有首詩這樣寫: 一隻船孤獨的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尋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靜碧藍的大海,而頭頂是金色的太陽。時而遇見,瘋狂的海浪但不為所俱,時而遇見美麗晴空,但不為所動,就那樣一直航行著。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歌曲,來自華晨宇的《我離孤單幾公裡》。
  • 排遣你我孤獨
    地球孤獨嗎?目前為止整個太陽系與銀河系沒有類似的地球文明,我們的文明何去何從,是走向毀滅或是發展至無窮,既然我們有了這樣文明的開端,也是宇宙的一道光,照亮了宇宙一角,我們應該有自己的音樂旋律。如果我們不團結髮展,相當於患了憂鬱症,隨時有自殺毀滅的傾向。
  • 在最孤獨的時光裡,學習,或是思考,做一個與眾不同的思想者。
    在最孤獨的時光裡,塑造出最好的自己。學習,或是思考,做一個與眾不同的思想者。未曾孤獨人迷茫,孤獨來時是深思,孤獨時光人成長。孤獨過後心智熟。世上鮮有人會拒絕成長,誰都希望自己在大家眼裡是一個睿智成熟的人。
  • 《心是孤獨的獵手》:孤獨走向群體本就是妥協,因為孤獨才是常態
    由於暴食與酗酒而產生抑鬱的安東尼帕羅斯被表哥送進了精神病院,從此辛格便孤獨一人生活,為了擺脫安東尼帕羅斯所留下的影子與味道,他搬出了他們曾經共度十年的地方,在新的地方,他結識了小女孩米克、憤青布朗特、黑人醫生考普蘭、咖啡店老闆比夫。他成為他們心靈傾訴的對象,心靈的依託。大家紛紛將啞巴當做知心人,將所有的話都告訴他,一時間大家都不寂寞了,都獲得了心靈伴侶。
  • 一個人的時候連空氣都在嘲笑我孤獨
    一個人的時候連空氣都在嘲笑我孤獨。1:哪有許多輕而易舉,多的儘是默默努力,也沒什麼感同身受,處處皆是冷暖自知。2:陪你走完了這一段路,我也變成你路過的路,從此人山人海,不再歸來3:當一個人想聯繫你的時候,他會想盡一切辦法的,而他不找你的理由,僅僅是因為不想而已。4:只要腳還站在地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輕;只要你還活在世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重。
  • 在二月初,我寧願孤獨也不願隨意,星座3是獻給愛和懷念我的前任
    愛情就是這樣,網絡上不常說一句話,依依不捨地沒有幸福,我們可以知道,在感情中,單方面的付出是很難得到幸福的。我們知道每一段關係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但是每一段關係的經歷都會發生一些變化。換句話說,有的人會輕易離開你,但他的心永遠是忘不了,因為對他來說,這段感情來之不易,即使時間久遠,他心裡總有你的位置,總相信有一天會和前任團聚。在初,我寧願孤獨也不願隨意,星座3是獻給愛和懷念我的前任!
  • 【分享書單】願有人讓你在他懷裡孤獨
    作者:寶寶知道 ping萍_QFfG分享書名《我敢在你懷裡孤獨》作者:劉若英【推薦指數】★★★★★【內容簡介】本書是劉若英的最新文字作品,收錄劉若英長文自白、與八位朋友對白,探討自處與相處的關係。與自己多一點對話,留一點空間和時間給自己,去冷靜地思考一些東西,就會認識、了解自己更深刻一點。在孤獨中冷靜地凝結,總好過在狂野中宣洩。讀過這本書已經很久了,那時候的自己真的是處於生理和心理上的孤獨期,這本書陪我走過了那一段最孤獨,最黑暗的日子!
  • 在中國股市,為什麼炒股必然是孤獨的?太精闢了睡不著就反覆看看
    炒股,是一個人的修行,炒股的人大都是過著「苦行僧」的生活,幾乎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所以,炒股的人大都是孤獨的,這份孤獨,既是一種選擇,也是一份無奈:無法與不同理念的股友交流:如果說不被外界的人理解我們還能接受,我們可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股友交流,但是,事實上,如果兩個不同理念的人進行交流
  • 愛因斯坦最重要的經驗,不是崇拜生產力而是擁抱孤獨,並獨自思考
    而在這6年前,愛因斯坦在瑞士蘇黎世的瑞士上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學專業,他經常逃課,並利用業餘時間去追求女孩,同時在女士午餐會上和雞尾酒會上拉小提琴。由於他不在乎一切的態度,愛因斯坦的教授們都不太看好他,認為他是一個註定要在物理學領域平庸一生的懶惰學生。畢業後,愛因斯坦找不到工作,事實上,他做了一段時間實驗室助理就被解僱,他甚至還考慮過賣保險。
  •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許可以思考一下如何進步!
    2007年,第一張專輯《認了吧》裡面第一歌《煙味》就是《裙下之臣》的國語版,方文山作詞,描述了一個凌亂的黑暗的場景,一個人獨處的孤寂狀態,很多人都覺得比不上粵語版,但也還是令人眼亮的。個人認為這裡面一首很棒的歌《月球上的人》,這是林夕的徒弟林若寧作詞,講述一個站在月球上的人重新審視自己的感情,有很強的哲學意味,「時空太過大,超脫我的喜與悲」,倘使你正在經歷生活的痛苦,那麼想想浩瀚的宇宙和時間,會不會發現那些憂慮都煙消雲散了。
  • 我喜歡,一個人的旅行
    可偏偏有那麼一些人,就喜歡自己一個人的旅行,甚至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比如我這樣的人,沒有其他人相伴,喜歡一個人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個人面對所有的未知,是不是,這樣的人你會覺得很是沒情趣?叔本華曾說:"人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有可能完全地成為他自己,而當他投身於人際交往時,他都將或多或少地失去部分的自我。"一個人的旅行,很大程度上就是這樣一個自我成全的過程,去看清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展望未來,也給你帶來更多的改變和走下去的勇氣。也許,有的人會說一個人的旅行,怎麼想都覺得太孤獨了。
  • 學會孤獨,你將變得更強,原因有三點
    01.孤獨的人,天塌下來,他也扛得住孤獨能夠磨練一個人的心性 ,學會獨自思考,一個人解決問題,不懂孤獨的人遇見困難,想到的首先是別人,企圖依靠外部的力量幫助自己渡過難關。但一次次的依靠會讓自己失去磨練的機會,隨著遇見的困難越來越多、越來越難,你終將會覺得,別人有靠不住的一天。
  • 《美麗心靈》我在人群之中更孤獨
    在很多影片中,天才都是孤獨的,都是不能正常生活的,《A Beautiful Mind》的設置大抵如此,但這部影片的獨到之處在於,既有對天才的仰慕之情,又把其孤獨的內心展現得淋漓盡致。事實上,約翰·納什精神分裂,幻想出的人物和事件,或多或少都跟孤獨有關,而最終治癒如此孤獨的,又恰恰是美麗妻子生死相依的陪伴。
  • 《百年孤獨》:燦爛終將寂寞償還,十句話概括一生,寫盡人生孤獨
    人年齡越大,對這個世界看得越通透,越覺得孤獨,這種孤獨不是午夜夢回獨自一人的彷徨,是知曉自己就是一個單獨的個體的悲涼。我們面對同一件事有不一樣的感受,是我執著於某事而你卻不理解我的激情,是環境造就了我們的差異以至於我們永遠無法相互理解。就是哪一點兒無法分享的東西,造就了我們每個人的百年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