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生命—從靈魂到科學 | 進化的歷史003

2020-09-10 透明的思想

生命 Photo by freestocks.org from Pexels

摘要:我們對生命的認識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從「靈魂說」到「活力論」,再到科學地證明生命同樣符合一般自然規律。薛丁格的《生命是什麼》給了我們極大的啟發,他構建起了從微觀世界物理法則到宏觀的生命之間橋梁。

認識生命——從靈魂到科學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認為生命是非常神秘的。過去人們對生命現象有著各種猜測。亞里斯多德就曾提出過「靈魂說」。他認為植物有一種靈魂,這種靈魂促使植物不斷地生長繁殖。動物比植物多了一種靈魂,這種靈魂負責感知和運動。而我們人類比植物、動物又多了一種靈魂負責理性思考。「靈魂說」影響深遠而且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的文化之中。

後來西方科學逐漸發展起來,有人提出了「活力論」。認為構成生命的是某些特殊的化學物質和化學反應。它們只存在於活的生物體體內。這種理論比靈魂說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因為它至少給了科學檢驗的機會。

1944年一位大物理學家薛丁格出版了一本書——《生命是什麼》。他站在物理學的角度來闡釋物理學定律與生命現象之間的關係。試圖解答生命現象不是超然於自然之外的,它也是符合物理學定律的。如果我們將生命放在無生命的物質世界背景前觀察,我們至少會遇到三個問題:

  1. 空間尺度
  2. 時間跨度
  3. 複雜性

首先從空間尺度上看即便只是我們這個星球上,生命也存在於一個廣闊的範圍內。

  • 10^−9米(納米):這是病毒出現的尺度。最小的病毒是小於20納米,最大的300納米。病毒不能獨立生存,準確說不是獨立的生物體。如果病毒也算是生命的一種形式的話,那麼生命出現的尺度就是納米層級。
  • 10^−6米(微米):生命的開始的尺寸,最小的細菌都是微米級的;
  • 10^−5米:多細胞生命開始出現。
  • 10^−3米:毫米級
  • 1米:人類自身的尺度級別;
  • 10^2米:最大的生命體,紅杉樹可以高達100米。
  • 10^5米:生物圈層尺度。

世界在不同的空間尺度上有著完全不同的表現,甚至遵循著不同的物理規律。在人類所能感知的領域內牛頓力學支配著我們。而在更加宏觀的空間尺度內更符合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微觀世界則屬於量子力學的統治範疇。
薛丁格作為一個量子理論物理學家,他想討論的是在納米尺度之下量子世界的規律與生命之間的關係。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微觀量子的不確定性是基本的物理規律,在不確定的基礎之上又是如何構建出一個宏觀穩定、複雜的生命體的?薛丁格用統計規律來彌合微觀的不確定性與宏觀現象的穩定性。他認為由於宏觀世界是由大量粒子構成的,只要概率是穩定的個別微觀粒子的不確定性不會影響到宏觀世界。納米尺度之下受量子不確定性影響很難出現生命體。這應該是生命的下限尺寸。

薛丁格 圖片來源於網絡

薛丁格的另一個偉大之處在於他將生命視為一個系統,從熱力學平衡的角度思考生命現象的非凡之處。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推論,一個封閉系統內部的熵只會增加,即系統會變得無序。而生命表現出的高度有序,說明生命存在一種機制可以不斷降低熵值增加自身的有序性。薛丁格形象地把它描述成「有機體以負熵為生」。他只是認為生命現象儘管神奇但不應違背物理基本法則。而後人正是對這個問題不斷深入研究,終於發現了開放的系統、能量與信息之間的關係。這些現象不僅存在於生命體系中也存在於社會、文明等各種複雜的系統之中。這些我們將在後續章節繼續討論。

正是在這本書的啟迪下一批物理學家投入到生命科學的研究中。這本書出版的大約十年後科學家提出了DNA雙螺旋分子結構模型。即便有了這樣的突破,但我們對生命探究與理解才剛剛開始。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科學家們開始從各個層面用各種學科對生命現象展開研究。

生命的層級

上面這張圖簡化地展示了空間尺度上從微觀到宏觀多層次的生命現象。每個層次都有不同的學科來研究。 我們希望最終科學能打通微觀到宏觀的每個層次,清晰地解釋不同空間尺度上的生命現象與科學原理。

相比空間上的跨越生命在時間上的跨越對科學研究是一個更大的考驗。現在科學界對生命是不斷演化的這一結論是達成共識的。但對演化的過程並不清晰,特別是人的進化過程存疑。科學需要實踐來檢驗,但是由於生命進化時間跨度太大,遠遠超越我們的科技發展史或者說文明史,重複這樣的實驗是不可能的。只能通過考古挖掘進行科學分析、理論上的拼湊。但事實上不是所有的進化痕跡都有化石留存,特別是一些動態的機制只能猜測。希望可以不斷地拼湊還原出生命進化的過程。在我們發明出可以回到過去的時光機器之前也許一些猜想永遠都無法變成被驗證的理論。

……………… 未完待續 ………………

本文來自專輯《進化的歷史》

❓問題與思考:
我將「人是誰」的問題延伸到:「生命是什麼」。中間跳過了一環人與生命的關係。請思考一下人與生命的關係。
點擊「了解更多」查看回答,觀點僅供參考
※ 思考比答案更重要!


透明的思想 公眾號ID:Transparent_thoughts

相關焦點

  • 地球靈魂的進化和發展
    此探索的需要或渴望,產生了地球上豐富的生命形式多樣性。我們說過,造物永遠是意識內在流動的結果。儘管進化論為你們目前科學所接受,在一定程度上正確地闡述了你星球上生命形成的發展,但它完全忽略了內在驅動,這深刻創造過程中「隱藏」的動機。地球上生命形式的增殖是由於靈魂層次的內在運動造成。
  • 從宇宙大爆炸到生命誕生 | 進化的歷史004
    生命的出現是一種偶然,但站在人的角度看又是一種必然。物理學家認為生命也許是一個特殊的宇宙或宇宙進化的特殊階段才會產生的現象。關於宇宙的歷史現在科學理論認為宇宙產生於一場大爆炸。爆炸源於一個奇點,奇點之前的世界不屬於我們這個宇宙,也不一定遵循我們所知道的物理法則。
  • 卓越科學——生命靈魂,大腦光球,肉身
    《關於生命靈魂-大腦主光球-肉身的事》全地球每一個人類生命的成長到衰亡都是由當事人的生命靈魂-大腦主光球-肉身這三者協同作用下的必然後果,不論看上去多麼成功還是一生失敗,或是貴為一國之王或是平民百姓,無人可以例外,即使大多數人類大腦意識根本不知自已擁有生命靈魂也不可能知道自己擁有大腦主光球這二樣影響自身最為重要的東西,也絲毫都不會導致其重要性的喪失.
  • 生命是什麼 | 進化的歷史016
    甚至生命與非生命的劃分標準都是模糊不清的。生命是什麼我們已經穿越了生命漫長進化旅程的99.9999%。經歷了如此漫長的歷史我們可以對生命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了。由於生命現象如此複雜、奇特,激發了哲學、神學、科學家們的興趣。
  • 生命之旅—化學進化(中)| 進化的歷史006
    但在自組織、中間物的迭代進化等機制的作用下也是可以產生的。關於這方面的推測,已經得到了科學實驗的證實。1935年,美國學者米勒等人,設計了一套密閉裝置(下圖)。如果我們把這種機制簡化為隨機組合那麼就會認為概率小到不可能。這種思維方式基本就是一口吃成一個胖子的想法。現在我們所檢測到的核酸分子是最終的結果,而在形成這些分子的過程中可能還存在中間物,它是一步步迭代進化形成的,而不是完全依靠運氣隨機形成的。自組織、進化機制等,自然界中存在很多篩選機制最終導致生命大分子的出現成為可能,甚至是必然。
  • 生命的創造與延續——從基礎科學到應用科學
    歷經數十億年的進化,地球從沒有生命形態到出現生命形態,從簡單生命到複雜生命,再到今天的人類。人類自身所承載的信息量,迄今仍難以被完全破解。工程科學是將基礎科學中的真理轉化為人類福利的實際方法的技能。工程科學在上天、入地、下海等方面,已達到空前水平。然而,人類對生命的了解仍然是滄海一粟。
  • 重新認識地質歷史時期生命演化歷程
    早白堊世哺乳動物——蓋氏熱河俊獸揭示了哪些進化趨勢?國寶大熊貓的祖先在其基因中傳達了何種信息?4月7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以下簡稱「十大進展」),清江生物群、熱河俊獸、大熊貓古基因組等研究入選,這些成果,作為我國2019年在古生物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研究,刷新了人類對地質歷史時期生命演化歷程的認識。
  • 生命之旅—化學進化(下)| 進化的歷史007
    但是團聚體模型與原始的生命體相距甚遠,而且也很不穩定。多分子體系使我們認識到生命不是簡單的分子的堆積,生命的本質不是個體而是一個系統,而且是一個完備的系統,包含著信息、能量、秩序、控制。除了團聚體假說還有一些其它的假說,比如福克斯的微球學說。由於歷史久遠這些假說都無法被證實。
  • 科學探索證明:靈魂真實存在!
    這是現代科學關於宇宙起源的最前沿的理論之一,破解虛粒子憑空產生之謎,將是本世紀最尖端的研究課題。在我們看完這篇最新的科學論述之後,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把目光投向二千多年前的那部東方聖典——《道德經》,看看我們的祖先是如何認識宇宙起源的。
  • 人生的那些事-003 生命的由來
    對於這奇特的一生,我們總會有很多困惑,其中,最讓我們好奇的,莫過於生命是如何誕生的。得益於科學的不斷進步,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了。但要維持一個微小的原始生物圈(相當於光合作用進化之前的生物圈),光靠閃電,需要每秒4次閃電,覆蓋海洋的每平方公裡,顯然這是不太可能的。原始湯理論提出90年後,關於生命起源,一個更加可信的解釋,是由邁克.羅素和比爾.馬丁提出的鹼性熱泉口理論(alkaline hydrothermal vent theory)。
  • 科學分析靈魂與大腦的關係,靈魂或許真實存在,以你想不到的方式
    當科學發展到一定水平的時候,人們產生了這樣的認識,而隨著科學進一步發展,科學家們越來越意識到大腦就是唯一這種觀點是說不通的。人真的存在著靈魂。而且不僅是今天,早在古代,人們就對於靈魂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認識。事實上不僅是人類,任何一種生物都是存在著靈魂的,而大腦只是一種介質而已。
  • 能量與生命 | 進化的歷史018
    這種差異背後是生命對化學反應以及能量的控制。生命出現的初期它沒有複雜的結構與代謝功能,所以能利用的外部能量一定是非常簡單的熱能。但這種熱能也不能太高,否則破壞了分子鍵就徹底無秩了,也就不可能出現生命了。所以只有當地表溫度降到水以蒸汽或液體形態出現時生命才誕生。
  • 《從細胞到奇點:進化永無止境》9月25日正式上線!感受科學進化
    《從細胞到奇點:進化永無止境》這是一款科學進化遊戲,您可以在其中將生命從單細胞生物升級為多細胞生物,魚類,爬行動物,哺乳動物,猴子,人類等。體驗地球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生命進化。人類會在進化的下一階段生存嗎?曾幾何時,超過45億年前,太陽系中沒有生命。然後,幾乎在眨眼間就可以看到地質時間尺度的變化。
  • 人有沒有靈魂科學給出了答案
    科學給出了答案 靈魂(soul)關於科學的定義,是由蛋白質、DNA、RNA等生命大分子構成的生物體所產生的各種層次的一切生命現象,它依生命大分子、細胞、組織、器官以及生物體本身新陳代謝存在而存在。給出靈魂科學定義,意義在於引導人們破除迷信,正確認識生命以及生命現象。
  • 決定命運的轉折——從物種進化到社會進化 | 進化的歷史019
    轉向社會進化後我們就步入了歷史發展的快車道。社會的進化如果人只是一種生命體,那物種的進化就是人的意義與價值所在。與其它現存的或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生命、物種一樣。但事實是只依靠基因進化,我們可能現在仍是生命的舞臺上的一個配角。人類的強大不在於基因的進化,恰恰相反是因為我們跳出了基因進化開啟了全新的社會進化模式。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從社會層面尋找人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 靈魂的收割,一個關於宇宙進化的猜測,讓你吃驚的生命最終幻想
    「我們終將難以逃脫厄運,我們雖然不斷探索、不斷進化、不斷前進,但前方總有一個巨大的存在在凝視著我們,隨時準確收割我們的靈魂。」如果人類最終證實了玻爾茲曼大腦的存在,那麼一切厄運便再也無法避免。玻爾茲曼大腦作為宇宙自我意識的最高級存在,因為宇宙尺度的原因,這種大腦——自我意識實體,其概率比產生我們所處的低熵世界並進化出數量巨大的大腦的概率要大得多。也就是說,在宇宙中這種自我意識應該有很多。這種自我意識就這樣漂浮在無序的宇宙中,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進化和完善自我意識。這種進化很可能會按照之前我們設定的「吞噬思維量子的方式進行」。
  • 《生命的旅程:從魚到人》:原來生命的進化還可以這樣來演繹
    如果你對生命的進化感興趣,但是又覺得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難以「下咽」的話,那就看看這本簡易版的《生命的旅程:從魚到人》。雖然是簡易版的,但是絕對不簡單,值得感興趣的你一看。古生物學稱這個地質時期為「埃迪卡拉紀」,再經過五千萬年的漫長演變,進入「寒武紀」(5.5億到5億年前)。這期間產生了更為高級的生命形式——怪誕蟲、歐巴賓海蠍、加拿大蟲、皮卡蟲等。因為它們開始產生堅硬的外殼的具外骨骼,所以這是生命進化中最具裡程碑式演化時刻。從5億年前到4億年前這一段時間裡,地球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所有生命形態都是在水中生存和演化。
  • 生命的誕生—細胞 | 進化的歷史008
    含有蛋白質和核酸的團聚體能夠進化;團聚體與細胞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由有機分子組成,在結構上都有膜結構。在功能上都有生長和繁殖,都能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由此可以猜測到細胞有可能是從團聚體進化而來的。這說明在距今至少35億年前地球上就開始有生命了。最初的生命都是單細胞生命,澳大利亞西部的最古老的細菌化石類似於現在的藍藻,它們是一些原始的生命肉眼不可見。它的大小只有幾個微米,到幾十個微米。包括所有古細菌和真細菌和很多原生生物。它們都生活在水中。最早的單細胞生物可能是無核的,只是一種原生質團。
  • 原來靈魂真的有重量,僅重21克
    人類數千年的進化,積澱了淵博的知識,但對於靈魂卻一直敬畏不已,因為知道的太少了。人類有靈魂嗎?有科學家就以人生前死後的人體重量作為基準來判斷。推論出人是有靈魂的,僅重21克。死人體重實驗揭秘靈魂或許真的存在,靈魂是由蛋白質、DNA、RNA等生命大分子構成的生物體所產生的各種層次的一切生命現象,它依生命大分子、細胞、組織、器官以及生物體本身新陳代謝存在而存在。科學給出靈魂科學定義,意義在於引導人們破除迷信,正確認識生命以及生命現象。距今二萬五千年至五萬年前的人類,已具有靈魂之觀念,或人死後靈魂繼續生活之觀念。
  • 重新認識語言 認知科學的立場和證據
    本期《語言文字》從認知神經科學的視角,帶您重新認識語言,了解語言的奧秘。 宇宙的歷史138億年,地球的歷史46億年,生命的歷史40億年。在漫長的生命進化過程中,逐步產生了從低級到高級五個層級的心智和認知:神經層級、心理層級、語言層級、思維層級和文化層級。 據此,我們得以重新認識語言。在五個層級的心智和認知能力中,語言的發明對人類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