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大到劍橋:平凡而真實地生活

2021-01-13 真我心理BeMyself

2019暑假,我在英國劍橋獨居了45天。在離開劍橋的前一天,我終於登上了心心念念的15世紀的聖瑪麗教堂塔樓頂端,把整個劍橋景色盡收眼底。

當我站在高處俯瞰這40多天的生活場景時,我似乎也在從遙遠的英國遠觀我這20多年的生活軌跡。那些走過的路、見過的人、看過的景,在那一刻看起來那麼遙遠,但似乎又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直到完全交融在一起...

學習篇

學習篇

在我生活的前半生裡,如果要尋求人生關鍵詞,學習絕對是其中一個。

我從小便被認為是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認真努力,成績優異,是長輩們眼裡的「別人家的孩子」。長輩們會認為我是為了外在的考試成績而學習,但我從小就知道,對我來說,我學習的最大動力來自內在的滿足和快樂。

和很多孩子不一樣,小時候,當我有了零花錢,我去買的不是零食,而是書籍。從小生活在北方的一個村莊裡的我,能看到的世界很小很小。但書裡的世界,卻是無窮無盡的,這對我而言是極其珍貴的。比起吃零食的快感,閱讀小說、故事給我帶來的快樂是持久的、值得回味的。

我是學習的幸運兒。借著幸運的分數,通過高考,我入學了北大外語學院。

本科畢業3年後,2018年,我又選擇回到了學校,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就讀心理學碩士。

2019年暑假,是我研究生生涯裡的唯一一個暑假。在本可以休閒的假期裡,我給自己安排遠渡重洋去學習,看,我可真是個熱愛學習的人兒。

1. 熬過壓力,就是成長

短短的6周:3門課,9篇論文,24節討論課,36節授課。因為自己好不容易有機會在外久居,我就決定不管多緊張,周末都要抓緊時間出去遊玩,也因此,課業的壓力就更加緊張了。所以,在每周一到周五,大部分時間,我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寫論文,或者就是在為上課、討論、論文做準備(很多文獻、書籍需要提前閱讀)。

緊湊的課業壓力,也會讓我感到焦慮。壓力大的時候,也會想著,為什麼不選擇躺在國內舒服的床上安度假期呢?但我想,再讓我選擇一次的話,我還是會選擇承受這份「痛並快樂」著的壓力吧~

註:劍橋國王學院

壓力來臨的時候,會讓人感到焦慮,但是我知道,適度的壓力其實是非常必要且有益的。當我們能夠耐住壓力,把當下的事情做完做好的時候,會發現,當初讓我們覺得頭大的事情也不過如此。而我們,也會因此對自己的能力有更多的信心。一個真理就是:戰勝壓力之後,成長也會隨之到來。

註:劍橋彭克學院的圖書館一角

2.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吃的好睡的好

國內的大學宿舍很難有一人一屋的待遇,但在英國,這就是大學標配啦。我很幸運地被分到了一間小閣樓上。雖然閣樓因為窗戶小,會有些悶熱,但是房間內的空間大的令人歡喜。當事情不能夠改變只能接受的時候,儘量用積極的視角去看待吧~而且,人生能有幾回住在閣樓呢?且住且珍惜!

如果你問我,劍橋的食堂怎怎樣?客觀來講,在英國算是挺好的。主觀來講,大多數時候,我吃不慣。擁有一隻傳統中國胃的我,在英國的時候,最吸引我回國的因素之一就是國內的美食了。

但還是有很多吃的很愉快的時候的。略放幾張圖片,假裝一直吃的很愉快。

除了在食堂的日常用餐,在劍橋的時候,還有3次formal dinner。100多個學生以及一些老師在一起用餐,是一個認識朋友互相交流的好機會。出席的人需要正式著裝,全程會有好看的英國小哥哥小姐姐為我們服務,此刻不能不想起唐頓莊園。

註:晚宴開始前的室外茶歇交流

註:在彭克學院的一次formal dinner

註:在國王學院的一次formal dinner

3. 學習之外的樂趣

「只有當我們放鬆的時候,才有可能生機勃勃」。——亞歷山大《建築的永恆之道》

生活應要張弛有度。在劍橋的項目,除了必須要上課學習,老師和助教們還為我們安排了許多可供選擇的課外活動,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活動可以選擇。真的是非常感謝用心的助教們。

在劍橋,經常可以看到欄杆上張貼的各種演出活動,感覺像是再次走回北大百年講堂門口。大學生活應當是這般豐富多彩的。

人物篇

「Be yourself; everyone else is already taken.」 —Oscar Wilde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有一萬種活法。我相信。

但,我看見的一萬個人卻又在過著同一種生活。

小時候看《西遊記》的時候,有一個印象深刻的情節:孫悟空離開唐僧的時候,會在他身邊畫一個圓圈,然後告訴唐僧不能走出圓圈,否則就會有危險。

長大後,在某個時刻,我突然意識到,我的生活也被人畫了許多圓圈,並且一直被教導不能出圈,否則人生就會有危險、就會失敗。比如,18歲前要好好學習,不能早戀、不能打遊戲,要努力考上好大學。又比如畢業後要好好工作,不能辭職,早日升職加薪,買房買車,25歲前要結婚,30歲前要生孩子,最好還要有2個孩子。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這麼形容一類人:「他好像對某種生活的解釋深信不疑,他似乎斷言:我就是這個樣子,而宇宙就是那種形態」。我曾經就是這類人。我對圈圈裡的生活路徑深信不疑。我覺得,人生就應該是這樣的。

22歲前,我也在圈圈裡生活的挺好的。我聽從教導,努力學習,考上北大,也順利獲得了本校保研。我的生活、「我的成就」,令父母滿意、旁人羨慕。可是,我突然發現自己並不開心,對未來也不期待。

20多年來,我一直在遵從別人的心意,從不出圈。可是我自己的心意是什麼呢?如果把圈圈拿掉,把別人從我的生活裡全部請出,我會選擇怎樣活著?我不知道,但我想去知道。我只是模糊地覺得,認識到真實的自我,並且忠於自我的生活,一定會讓自己很快樂吧!

22歲後,我似乎一直在出圈地生活。22歲,我放棄了北大保研,選擇了工作。工作後,我背離了領導的好心教導,毅然從網際網路大公司跳到了心理小機構。25歲,我又選擇回到學校攻讀心理研究生,成為一位「大齡女學生」。如今我26歲,是一位「大齡未婚女青年」。但,不得不說,我挺開心的。因為我知道,我在為自己生活。

在這個地球,有人朝九晚五地規律上班,有人做著不穩定的自由職業;有人早早結婚生子,有人選擇一輩子獨自生活;有人定居某處,有人四海為家 。這個世界上確實有無數種不同的活法。圈子裡的是一種活法,圈子外的也有別的活法。它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與否。我們每個人都如此不同,為何要選擇同一道模板去生活呢?

在研一結束的這個暑假,我選擇來劍橋學習,其中一個出發點便是:我想要發現更廣闊的世界,看見更多不一樣的人,感受更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同時,我想要把自己放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裡,我想要徹底摘下在熟悉環境裡的面具,真實地面對我自己。

中國很大,人很多。可是我看到的大都是相似的人。

英國很小,人很少。可是我遇到的人大都各不相同。

1. 有所熱愛、堅持所愛的人

Follow your dreams. Figure out where you』d like to be, what you would like to be doing, and then figure out what you need to do to get there. – Kennon M. Sheldon

我一直都很羨慕那些有藝術才能的人,因為我知道他們比常人多了一個美妙的世界和出口。我很慶幸,經過自我探索,我找到了我的其中一個世界和出口:心理。未來的日子裡,我想和它一起變得更美妙。

在英國的街頭,總能遇到各種各樣的藝人。有些街頭藝人常駐某處,每天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分享自己的音樂或表演;有的藝人則自己去往全球各地,把自己的藝術帶到當地人的面前。但不管是留是走,他們每天都可以和人分享著自己所熱愛的音樂、舞蹈,為別人的生活注入歡樂。他們也許沒有大富大貴,但我想,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並且還能夠用自己所愛滿足生活的需求,他們已然是滿足的、快樂的。

知道什麼對自己是最重要的,並且能夠勇敢去選擇、堅持最重要的事情,是極其珍貴的。

註:倫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跨越年齡層的舞蹈團快閃:分享所愛。

註:

愛丁堡舊城。

行人自發為吹蘇格蘭風笛的小哥哥伴舞:

用音樂連接人。

註:愛丁堡舊城。創造所愛,看似「無用」,卻最為有趣。

註: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我是活著的雕塑"。

在英國,街頭乞討的人很多很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是在愛丁堡王子街花園看到的一個男人。他坐在路邊專注地看著書,我在路邊也盯了他許久許久。

有人說,自己喜歡、想要看書,但是總是沒有合適的時間地點能夠讓自己靜下心來看書。可是,你看,看書究竟需要什麼呢?不過就是你,加上一本書而已。

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想要做的事,但我們又總是有各種理由不去做。我們總是覺得必須要某些條件具備了之後才能再去做事情。可是如果那些條件不是你想要的,那你是否是在捨本逐末地生活著呢?

豆瓣上有一個話題叫#你上一次開懷大笑是什麼時候。問一問你自己,你有多久沒這樣笑過了。然後再想一想,是什麼能夠讓自己這樣開懷大笑。

2. 勇敢堅定的人

「The strongest force in our universe is not overriding power, but love.」 ― Carl R. Rogers

Sumeyye是我在愛丁堡居住的民宿主人。她來自土耳其,以前是個醫生,因為事業調整的緣故,她選擇了繼續回到學校讀書。在今年27歲初的時候,她和大她11歲的先生結了婚。她的家庭觀念非常傳統,父母對她從小都有很多要求。放棄當地很好的醫生的工作、異鄉求學;和年齡差異甚大、經濟不是很富足的男人結婚,這些全都違背了她一直以來都遵從的父母的要求。而他的先生,也選擇了辭職陪她來英國,人過中年,gap一年。

我問她是什麼讓她堅定地做了這些選擇?她想了想說,「好像沒什麼理由,如果非要說的話,那就是愛吧。我愛他,就是這樣。我承認經濟的困境、父母的反對都曾經讓我倍感壓力、有所猶豫,但,我愛他,而且愛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當意識到這一點,那些壓力都不再是問題。是愛讓我克服了恐懼,讓我們都更加有勇氣去面對、解決生活裡的問題。而他對我的愛和支持,也鼓勵了我繼續回到學校學習。」

畢業後,她說她會想和先生去德國工作、定居。我說,那,我們到時候德國再見。

註:到達劍橋第一天看到的新婚夫婦

註:倫敦街頭 為愛勇敢發聲的人群

3. 放鬆、享受當下的人

The good life is a process, not a state of being. - Carl Rogers

我們的生活被劃分好了階段,在每個階段裡,我們都被安排了一個目標。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不停地追逐各個階段的目標,卻從沒有停下來想一想,我們為什麼要去實現這些目標,我們是否想要實現這些目標。未達成目標前,我們為遠處的目標焦慮。達成目標後,我們又陷入沒有目標的迷茫。

Brian來自美國,今年25歲,本科在讀。在一次飯局上,一位中國學生聽到Brian的現狀,感到非常的困惑、焦慮。他問Brian「你25歲本科還沒畢業,難道不感到著急焦慮嗎?25歲,我們研究生都念完,開始工作賺錢了」。Brian同樣困惑地回答道「為什麼要著急?我很享受現在的狀態,我喜歡做研究,我現在可以跟著教授做研究,為什麼要急著去變換身份呢?」 那名年輕的中國學生聽完之後,依舊困惑不解。我們身邊的樣本都太相似了。

在國內,生活總是在被加速,要快一點,再快一點。

在英國,生活卻好像總是可以慢一點,再慢一點。

點一杯酒,和三五好友或者愛人在公園裡坐上一下午。

帶一個墊子,帶上全家,一起去草地上欣賞音樂演出。

在劍橋撐一支長蒿,和朋友一起在船上唱歌聊天。

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時間的腳步都可以被放慢、放慢、再放慢。

在劍橋附近,有一個「蚱蜢鍾」,也叫「吞時鐘」。直徑達1.2米的全鍍金圓盤計時器上,有一隻十分逼真的巨大蚱蜢。蚱蜢沿著時鐘外圍的60個齒輪不斷爬行,看起來就像是在不停地雕琢時鐘,如同正在吞噬時間。

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為這個「蚱蜢鍾」揭幕,時鐘的設計者約翰泰勒,想告訴大家時間如洪水猛獸,一去不復返,希望人們可以珍惜時間,把時間花在對自己重要的人和事上。

日本禪僧大師枡野俊明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人,都是活在每一瞬間的。既不是活在未來也不是活在過去,就是活在正在呼吸的現在。所以一日一日地疊加,最後就會建築起這個人的一生。」 你想要自己的人生被怎樣的點滴構成呢?

在匆匆行進的時候,適當地慢下來、停留一下吧。好好地享受生活、享受愛情、享受當下、享受生命的每一刻。

風景篇

我很喜歡植物。我在國內去過很多公園,看過很多植物。在英國,我也特意留意了它們。就像不同文化裡的人會有不同一樣,不同環境裡的植物也並不相似。

我在國內公園看到的植物,很多都是整齊劃一,被修剪的很精緻,但卻少了些自然的氣質。我在這裡看到的植物,是更多彩多元、更自然本真、更野蠻生長的樣子。

註:劍橋國王學院裡薰衣草

註:劍橋國王學院

註:劍橋附近的薰衣草莊園

註:劍橋附近公園裡的花花草草

註:小孩與自然

註:我與自然

註:劍橋學院裡的牛群

註:巴斯教堂附近的樹木和草坪

植物如人,卻更貼近自然,更接近本真。

接受自然的陽光雨露饋贈,用自己本來的樣子去生長。有些植物開花,有些植物結果。雖有不同,但它們都長成了它們本該有的最真實最美的樣子。

Live naturally. Live truly.

真誠地生活,用力地去生長,勇敢地去愛,我想這就是自然教會人的道理。

回歸自然 擁抱真我

笑對人生 真實生活

我想回歸到最簡單最真實的那個我。我想要真實地對待自己,活出真實的自己。

Be myself and then live. 我在努力著。你也可以這樣選擇。

相關焦點

  • 深圳前海與劍橋、北大將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把高等教育研究機構設在前海,劍橋、北大勢必繼續保持商科研究的領先地位;給創新改革找到外掛,深圳前海的未來發展將進一步被賦能。劍橋大學常務副校長近日訪深,推進與北京大學合作辦學的相關事務,據了解,劍橋大學和北京大學合作辦學已經完成初步選址,將落戶深圳前海。
  • 美國劍橋國際教育與北大青鳥文教集團聯手加強國際教育
    期間,劍橋提別安排北大青鳥文教集團的相關人士參觀了4所美國高中學校。2017年4月19日, CIIE NETWORK(美國劍橋國際教育集團)董事會主席Steven Gao先生與來自中國北大青鳥文教集團的董事長初育國先生就加強兩者之間的國際教育、文化體驗及交流、未來的合作意向籤署了合作備忘錄。
  • 《平凡的世界》又臭又長憑何被捧上神壇?北大教授:底層讀者多
    底層讀者拔高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這部近30年發行量最大的小說,多年來一直高踞各大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的借閱榜單前列,也是書店穩居前列的暢銷書,但是在文學史評價並不高。許多專家學者以及讀者都認為這部小說文筆粗糙、情節老套、又臭又長,實在想不通它為何能受到如此推崇!而北大教授溫儒敏則指出原因:底層讀者較多。
  • 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雷德芬·西蒙訪問北大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Redfern)教授陪同劍橋大學校長史蒂芬﹒圖普(Stephen Toope)訪問北大。4月1日,雷德芬·西蒙與地空學院教師舉行科研教學交流座談會。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李培軍、院長張立飛、副院長劉瑜、副院長寧傑遠、副院長何建森、院長助理沈冰、大陸動力學與資源工程研究所常燎研究員、實驗教學中心主任郭豔軍,以及劍橋大學博士生馮曉蕾等參會交流。交流會由劉瑜主持。
  • 《平凡的榮耀》照貓畫虎《未生》?「社畜」給的答案太真實
    由《未生》改編的《平凡的榮耀》,從劇情到布景甚至是演員的相似度都是複製原版。 無論是從製作到演員班底、以及服化道等方面來看,《平凡的榮耀》都是一部良心劇,但是從目前的全網關注度上來說,《平凡的榮耀》「撲」的悄無聲息。
  • 高配生活距離你很遠,過平凡日子也挺好
    正應了周國平說的那句話:「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脫俗,最高是返璞歸真的平凡。」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個人對於浩渺的世界來說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上90%的人都是普通人,只有10%的人有大成就。而這10%裡的人,只有1%的人特別拔尖兒。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
  • 哈佛劍橋諾貝爾獎得主超百位,清華北大和世界一流大學差距大
    芝加哥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的物理學和經濟學較強,化學和生理醫學較弱;其中芝加哥大學還是經濟學領域著名的芝加哥學派的策源地。哥倫比亞大學和加州理工大學的物理學和生理醫學較強,史丹福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物理和經濟學較強。牛津大學各學科相對均衡,但和同城對手劍橋大學差距較大。
  • 《一呼百應》:真情演繹的抗疫故事,是平凡,更是真實的偉大
    2020年初的時候,一場令人恐懼的新冠疫情從武漢開始,打破了所有人寧靜的生活,它帶來了恐懼,但也因此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平凡而偉大的身影,他們不僅有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更有在他們背後默默奉獻的一位位志願者。
  • 劍橋——雲淡風輕的愛情地
    徐志摩的這首《再別康橋》不知揉碎了多少情侶的心,來徐到英國自然不能錯過與徐志摩一起沉醉於「康橋」(劍橋)的柔波裡,體會雲淡風輕的愛情。春季是劍橋最美的季節。路旁是一排排蒼翠撩雲的大樹和一樹樹白色、淡紫色的櫻花。在陽光的拂照下,顯得生機勃勃。
  • 從平凡到不平凡,路遙究竟經歷了什麼?
    路遙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經歷和表現,客觀地講不能排除盲目狂熱和個人動機,但投入到這場史無前例的社會大動蕩中的人,個人命運便不能按照自己的期待軌跡發展。隨著「文化大革命」運動深入,各類政治事件演變,身在其境的路遙政治思想日益成長、政治敏銳性日益增強,迫使他重新思考未來,早早覺醒。
  • 《平凡的世界》告訴我們:人人生而平凡,但這不代表人生毫無意義
    在他們所生活的那個時代裡,兩個都十分具有責任心和進取心的少年為了更好的生活和改變當前的命運而不斷掙扎奮鬥著。他們其實就是我們現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每一個想要在這個發展較快的時代裡,努力的工作著想要謀取自己的一番天地的普通青年。倔強著想要生存下來的蒲葦,無論是哪一顆都應該值得被尊重。無論我們努力地是否有結果,努力本身就十分的具有意義。
  • 清華北大專門「給美國培養人才」?真實數據「打臉」謠言
    而這樣的數據經過自媒體的「大肆宣揚」,清華北大似乎成為了美國的「人才輸送基地」。 一旦出現點兒國際上相關的風吹草動,就覺得清華北大「不過如此」。 而在真實的數據和實情下,其實清華北大並非大家表面上看到的這些,很多都是謠言。
  • 《平凡世界之全民戰疫》演員表 以真實故事為原型
    《平凡世界之全民戰疫》演員表 以真實故事為原型  近日,展現「抗疫」主題的電影《平凡世界之全民戰疫》即將開拍。影片以真實故事為原型,聚焦抗疫戰鬥中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多方位全面展現全國抗疫全貌。除此之外,影片集結了眾多優秀編劇、導演和一線演員,由趙寧宇、張華、付蕾蕾、程之善、牟模擔任導演,群星雲集,令人期待。
  • 失去規則比賽變味 北大清華百年賽艇對抗賽夭折
    每年5月底舉行的、號稱要持續「百年」的北大清華賽艇對抗賽,今年悄無聲息地被取消了,壽命為10年。世界名校、江河賽艇 美洲有哈佛、耶魯對抗賽,歐洲有劍橋、牛津對抗賽。
  • 周杰倫在北大演講,全程無「雞湯」,網友:始於顏值,陷於才華
    周杰倫在北大演講,全程無「雞湯」,網友:始於顏值,陷於才華說起周杰倫這個音樂「大佬」,大家想必都是耳熟能詳了。近日,周杰倫在北大校區參加了一項很火的的脫口秀綜藝《開講啦》的演講,剛開始的周杰倫面帶微笑向觀眾自嘲著表示,能站在這個舞臺上演講的每個人都是非常的不簡單的,算是成功的人士們了。說完了這句話,在場的觀眾們都笑了起來伴隨著轟鳴般的掌聲,周杰倫就這樣輕鬆的把大家帶入了自己的演講裡。緊接著他還表示每個人都應該有夢想,而且自己其實是和大家一樣,過人之處只是多學了一些音樂而已。
  • 生活其實可以平凡一些,簡單一點
    生活有多簡單,人就有多平凡。平凡是大多數人的狀態,沒有能力去改變的時候,就要學會去接受,正視自己的地位,好好過生活就沒有什麼不對。俗話說「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沒有必要勉強自己去做超過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自己一日三餐飽,四季冬春暖,遵紀守法講道德,雖然都是平凡簡單的事,在這個充滿各種誘惑的社會裡,要每個人都能做到還是很難。
  • 北大清華賽艇對抗賽面臨夭折 比賽變味無人承辦
    第十一屆比賽  目前無人承辦  中國高校間的對抗賽始於1999年北大和清華之間的角逐。據媒體公開資料,當年在北京舉辦的「北大—清華賽艇對抗賽」,其本意是效仿牛津和劍橋,欲將其打造成世界知名的賽事,而這場比賽也在日後的媒體報導中,被稱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百年賽艇對抗賽」。
  • 專訪導演李小江:從「導」之本心,繪平凡生活之平凡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從「有」到「無」,一切終是道法自然,融入平凡。近年,無論是纏綿虐情的仙俠劇,還是笑料頻出的甜寵劇都脫不開「矛盾」和「顏值」的枷鎖,誤會、衝突構成情節發展的必要元素,俊男美女的戀愛才是影視劇本標配。
  • 讀《平凡的世界》:奮鬥是生活的意義,而苦難是人生的必經
    它教會了我人生的意義,也讓我理解了苦難的必要,雖然沒能讓我的人生因此成功,但卻讓我在普通且迷茫的人生中,找尋到了自己的方向。一:人生,認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剛剛到中年,三十還沒出頭的男人。已婚,在自己生活的縣城裡,有房子,有一輛代步的車。婚姻穩定感情和諧,有一個女兒,乖巧可愛。你認為這樣的人生很完美了?不,它離完美還非常的遠。
  • 下半年劍橋英語五級考試取消!?劍橋官方:還未確認
    因為之前有家長聽說,教育部官宣下半年劍橋英語五級考試全部取消。但是目前,劍橋通用英語五級考試官網首頁還未更新最新的取消信息。據劍橋官方回應,目前除了4月25日劍橋KET、PET青少版考試與2020年11月14日劍橋KET、PET青少版合併正常舉行,並且不再組織重新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