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房決定階層!雖然很殘酷但是很真實!

2021-01-08 樂居網鄭州

階層固化是時下討論最多的一個話題,如何實現階層躍遷,成為了這個時代人們的集體焦慮。

自古以來,有階層之說,你不得不承認,階層固化是真實存在的。

雖然很殘忍,但很多人的階層是由父母給的。

昔有孟母三遷,擇鄰而居,從近於墓、近於市、近於屠,直至學宮之旁。孟子的母親竭盡全力培養他,才有了後來孟子的「亞聖」之名。

孟子的階層是由他母親所給。

不止在古代,現今的教育形勢更焦灼著父母。

某檔綜藝節目有一期致敬高考,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級的學生,被安排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主持人每問一個問題,答案是yes的話就上前一步。

「你的父母都接受過大學教育嗎?」、「你的父母是否為你請過一對一家教?」、「你的父母是否帶你出國旅行過?」……

同學之間漸漸的拉開了很大的差距,有的人已經直接到達了終點,但是還有同學依然停留在原地,這個時候嘉賓才剛剛問了六個問題而已。

在現實中,我們還要拋出更辛辣的問題:「你的父母是否為你準備了學區房?」

進入4月份,參考歷年時間,距離2019年小學入學報名還有4個月,小升初報名還有2個月左右。

時間一步步地倒逼著家長的神經,緊張到什麼地步?先看看這三件事。

1

第一件事

2016年,老餘從金水區出租屋裡,帶著一家老小走出時,他百感交集。多年的鄭漂生涯終於結束。

時間倒回到兩年前,2014年老餘夫妻倆用積攢多年的錢,勉強付了管城區一套三室一廳的期房首付。等待了兩年,房子終於交付。

本來以為可以這樣平靜的生活下去,一件事卻打破了現狀——孩子要上小學了。

原來,夫妻倆購置房產時,孩子才1歲,並沒有考慮到上學問題。

管城區雖然有學校可上,但老餘所劃片學校並非重點小學,師資力量和教學質量都較弱,加上同事、朋友家很多同齡孩子,都計劃著上重點小學,刺激著老餘夫妻倆,必須給孩子上名校,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因此,2018年年底,老餘夫妻倆「狠心」賣掉管城區寄託未來生活的房子,前往河南省實驗小學一家屬院,購置了一套50平米一居室,父母孩子住在裡面,老餘夫妻倆則住在學校旁的一間出租屋內,又過起了租戶生活。

只為等待今年孩子的入學。

第二件事

亮哥家條件較好。在二七萬達附近有套三居室,在此生活多年。

但可惜的是,幾年前,在亮哥孩子到了入學年齡,他們小區沒有被劃片,這意味著他們在選擇公立學校時不能順利入學。

於是全家商量著選擇在政通路小學附近,買了一處40平米的小房子,一是讓孩子有入學資格,二是方便出租。

但還有一個情況,學校老師可能會家訪,尤其是在入學前後,一家人神經緊繃,生怕對孩子入學有閃失。

因此,房子空著不合適,租出去萬一老師家訪時,租戶配合不好,也擔驚受怕。

於是亮哥找來了朋友,免費讓正在租房的朋友居住,笑稱還可以讓朋友臨時充當孩子的「爸爸」。

第三件事

與上面兩人逆向的人也有。

大東今年要結婚了,他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婚後家裡原本89平米的房子,不夠住了!

搬出去跟父母分開住也不現實,一是經濟條件不足以重新購置一套房子,二是婚後如果有孩子,還得依靠父母帶娃。

當他決定要賣掉老房時,所有人都反對,原因就是這套房子是鄭東新區聚源路小學附近的學區房。聚源路小學在東區的學校排名中數一數二,是很多家長擠破頭皮想進的學校。

但是,大東還是義無反顧的賣了它,用190萬的房款購置了白沙片區的三室。

問起原因時,他有自己的考慮:

一是距離有孩子,及孩子上學,最少還有近7年時間,7年間很多事情都會改變;

二是他看好白沙片區,隨著各方面政策及優勢資源齊聚,他相信未來該片區能夠飛速崛起,那教育資源一定也不會差;

三是全國各地有關學生入學資格的政策在變,尤其是鄭州小升初即將採用搖號+面談,在很多人都唱衰學區房之時,他也認為學區房不再保值,未來將會出現大幅度波動。

2

其實,學區房較貴往往是因為教育溢價。

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曾出現過天價學位房,未來學區房是否保值,歸根結底是在於學區房未來是否仍保持教育溢價。

而保持教育溢價的根源,一是看政策;二是看市場條件。二者的表現就是供求關係決定價格。需求多了,價格自然就會上漲。

下面看看鄭州教育溢價的諸多因素。

一、鄭州邁入特大城市 人口不斷聚集

「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成為了房地產行業的黃金定律。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鄭州市2018年GDP突破萬億元、常住人口突破千萬人,正式跨入特大城市行列。

隨著城市的發展,外來務工人口不斷增多,中產階層激增,鄭州更是面向全球發出「招賢令」,常駐人口大幅度淨流入。

大家都知道,公立學校學位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優質學位就更不用說了。加上鄭州新建學校的速度以及教育資源優化速度,遠遠趕不上追求優質教育資源人口增長的速度。

那麼,從長遠來看,學區房的價格怎麼可能降低?

二、鄭州教育資源分布不均

目前,鄭州的教育資源集中在中原區和金水區,還包括金水區的延伸區域東區。這些區域的教育資源遠優於其他區域,尤其是鄭州都市區擴容後,很多新區沒有充分的教育資源依託,對比更加明顯。

鄭州重點學校連片扎堆現象突出,比如金水區的文化路一小+省實驗中學,學區房溢價高達50%以上;

緯五路一小+鄭州八中附近的80年代老破小學區房價格遠超同區域非學區新房價格;

還有優勝路小學+鄭州七中,中原區的互助路小學+16中,伊河路小學+19中,雙學區房價均高於同區域非學區房價。

三、二胎時代 學區房點石成金

目前,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推行兩年有餘,在這段時間出生的孩子,從出生到五歲,是購買學區房集中的時段,從時間節點上,二胎家庭已漸次進入籌備和購買學區房的階段。

需求方面,很多二胎家庭購置學區房使用價值翻倍,性價比凸顯,刺激很多一胎時不打算買房的家庭捲土重來。

供應方面,二胎家庭對學區房的佔用時間延長,放慢了交易頻率,導致供給減少。

四、教育不公平仍然存在,短期內改變不了

劃分學區本來是政府調整教育資源分配的一種手段,以期達到各區域教育資源相對公平的目的。然而,其本質是把教育資源和商品住房掛鈎,市場通過價格機制配置優質教育資源。

從「擇校」到「擇房」,只是從一種不公平轉移到另外一種而已。買不起學區房就享受不到優質的教育資源的現象,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教育不公平。

教育主管部門也在想盡辦法進行資源優化配置,但是供需不協調的情況下,教育資源公平問題短時間內不可能解決,或者說教育資源不可能絕對公平,因為這世界上萬事萬物沒有絕對公平。

五、大眾形成認知:想要突破階層,必須依靠教育

2017年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的父母都是外交官,他很小時就跟隨父母去過多個國家,在接受採訪時他說了一段話:

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你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這種東西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是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現在的狀元都是這種,通俗來講,就是家裡又好又厲害的這種。

現實很殘酷,但不得不承認,階層固化真實存在。

教育改變命運!中國式父母早已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理念:想要突破階層,就必須得依靠教育;想要依靠教育,就得上名校。

對於一個家庭而言,教育的選擇,能夠令孩子的努力更有價值。

此外,階層之外,還有圈層,學校也能夠給孩子營造不同的圈層。相對來說,名校不僅能提高更優的師資資源,優越的學習氛圍,連孩子所接觸的同學素質也較高。

3

2016年後,面對一波又一波的樓市調控政策,相對於老破小、次新房、新房,唯有學區房的抗跌性最強。

因為學區房基本上都是父母為了給孩子準備優質學校學位而購買;同時,它受到二套房貸上漲影響遠遠小於其他的商業性購房,有限的優質教學資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房貸政策的衝擊。

從板塊本身來看,30-70平米的二房式賣得最好,面積越小的學區房越受歡迎,但同時單價也越貴。

來看看各區學區房情況。

金水區

金水區一直是鄭州各區教育資源最為優越的區域,區域內名校包括省實驗中學、文化路一小、優勝路小學、外國語中學等頗具代表性的名校。

省實驗中學:均價在2.4萬/平左右

省實驗中學一直是鄭州學子的理想頂尖高中之一,作為鄭州的老牌名校,自然口碑與房價齊飛。周邊樓盤英地天驕華庭、正弘藍堡灣、實驗中學家屬院、中房文博花園、農業路建行家屬院等小區,均為二手樓盤,價格普遍在24666元/平左右。

文化路一小:均價1.8-2.5萬元/平

文化路一小、省實驗中學這個雙學區區域,從幼兒園、小學、再到初中、高中都有。這也是區域內學區房長期處於鄭州較高位的一個原因。

優勝路小學:均價1.5-2.3萬元/平

優勝路小學是金水區歷史悠久的學校之一,老牌名校,金水區王牌之一,歷屆校友都有名人出沒這所學校是金水區的重點學校,也是鄭州市比較知名的小學。二手房均價大致在1.5萬/平以上。

中原區

中原區優質教育資源豐富,該區學區房無疑吸引眾多家長的目光。伊河路小學、互助路小學、中原區外國語小學、建設路第二小學、淮河路小學、伏牛路小學、中原區特色實驗小學等名校,成為眾人爭搶之地。

伊河路小學:均價1.4-2.5萬元/㎡

伊河路小學轄區內最熱門的小學之一,向來有東省實驗小學,西伊河路小學之說。

周圍學區房主要是二手房。周邊學區房價格差別較大,價格在1.4萬/平以上的居多。

互助路小學:二手房價1.3萬/㎡以上

多年來,互助路小學一直以其穩定及師資力量強,教學質量高的口碑在家長中流傳,是應試教育做得最好的學校之一,能和之抗衡的在鄭州市也寥寥無幾,學校的奧數成績,可能是鄭州最好的,沒有之一。目前有三個校區。

下面是盤點的總校附近的學區房。周邊學區房價格差別較大,價格在1.3萬/平以上的居多。

鄭東新區

鄭東新區小學較新,目前尚無法跟金水區、二七區、中原區小學整體抗衡。重點小學有聚源路小學、河南省實驗學校鄭東小學,眾意路小學、康平路小學、外國語小學五所。由於東區房價本身就處於鄭州市高位,再加上學區房的光環,房價自然不會低。

康平路小學:均價2.1-2.3萬元/平

學校位於康平路與福祿街交匯處,是鄭東新區重點打造的重點小學。周邊有高速奧蘭花園、東瑞園、正商東方港灣等二手房小區。價格普遍位於2萬/平以上。

聚源路小學:均價1.6-2.3萬元/平

聚源路小學是鄭東新區管委傾力打造的鄭東第一所公辦小學,目前師資力量,口碑都是轄區內相對較好的,在全市內也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周圍二手房小區價格普遍在1.6萬/平以上。

4

生而為人,誰都不想輸在起跑線上。

但是社會的貧富差距還存在,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依舊充斥在學校和家長之間。

一般家庭的孩子要是能在階層上實現翻盤,那都算得上是人中龍鳳了,而精英家庭家的孩子,他們僅僅做到不搞砸,就已經能在上層了。可他們不僅沒搞砸,還往往做的更好。

目前,儘管教育主管部門正在努力彌合因學區房導致的教育不公平,但是諸如這樣的歷史遺留問題短時間內不可能解決,或者換個說法,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的公平之說。

因此,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想要逆風翻盤,必須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努力。

但是,從另一方面,學區房帶給我們一個回歸本質的思考:到底房子對孩子改變人生的意義有多大,其實是教育對孩子改變人生的意義有多大,值得拷問;孩子們真正的起跑線是什麼,也值得拷問。

數據來源:新浪樂居編輯實地探訪、二手房門店、中介網站等

【關注百家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相關焦點

  • 天價學區房的背後,隱藏了怎樣的教育焦慮
    為了能買到一套心儀的學區房,無數父母四處奔波,可謂操碎了心。小慕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學區房72小時》,就是將這一現實問題擺在觀眾眼前,讓我們看到了大環境中的真實記錄。01有一種焦慮,叫「孩子要入學」。傅重是上海某大學的教授,家裡有車有房,有賢惠的老婆、乖巧的女兒,過著體面的生活,拿著體面的收入。
  • 梁溪本源是學區房嗎 學區房有購買必要嗎
    夫妻在一起時間長了以後,就會有孩子,孩子是一個家庭中最主要的點,而孩子在小的時候,接受的教育也要全面,否則將來長大成人,也不會有好的發展,當然現在的學習也有一些可以用來輔助的方面,學區房的輔助效果在部分家長看來,也是最好的一類,那麼梁溪本源是學區房嗎?學區房有購買必要嗎?
  • 北京「多校劃片」,學區房涼了!上海學區房還「靈光」嗎?
    在一線城市,不少家長或許在還未有孩子的時候,就對子女教育做出了未來規劃,其中最重大的事項,莫過於學區房。 學區房的天價,一平米10萬,20萬,30萬,從沒嚇退過為子女教育操碎心的家長。賣掉大房子,換取一套老破小的學區房,這種例子並不少見。
  • 新樓盤聯姻名校打造新興學區房
    「學軍小學周邊的均價在30000元/平方米以上;保俶塔實驗學校周邊最高成交價29000-30000萬元/平方米;求是小學學區房也突破了30000元/平方米;安吉路實驗學校周邊的房子雖然年代比較老,但是朝向好的也能達到29000萬元/平方米。」盛世管家市場部經理韓毅表示。
  • 鄭州樓市圖鑑:二手房凍成渣,學區房一枝花
    差別就在於是不是優質學區房。3學區房獨樹一幟的還有價格。就連我的朋友小F也直言,即使在二手房最冷的時候,二手的學區房的房價依舊是最穩定的。2020年不但是二手房冰封的一年,也是學區房與二手房分道揚鑣的一年。我們抽取了幾個較為典型的學區房、學位房簡單做個對比。
  • 驚天學區房價!貴也不一定穩妥,百萬學區房要「涼涼」
    在你的印象中長春的學區房價值多少錢?2萬/㎡?3萬/㎡?沒錯這個價位的都有,但是最小編又發現了「新大陸」,長春有5萬元/㎡的學區房,你敢想像嗎?但就是真實存在的。小編通過多方打聽,造成房價如此高的原因有兩個:1、這個小區是東北師大附屬小學和附屬中學的雙學區;2、校區位於長春市繁華的中心地段。
  • 學區房和書房,真的是單項選擇題嗎
    但是,金庸家裡雖然沒有學區房,但是有三間書房,金庸從小就是書本餵大的孩子,一路學霸,考上了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後來《大公報》在全國招兩個譯電員,三千多人報名,錄取比例1500:1。23歲的金庸一路過關斬將,成功被錄取,不久被報社派去香港。後來的事情,我們就都知道了。
  • 調查:杭州哪些新建學區房比較「靠譜」
    6月21日、22日兩天是杭州公辦小學報名的日子,由於今年不少熱門公辦學校一表生爆滿,各種家長漏夜排隊、一套學區房6年只能有一個學籍甚至於學區房得拼入戶年限的新聞不絕於耳,不少家長感嘆:現在就算買了學區房也不保險了!
  • 詠鑫說房:武漢家長的學區房,擇校之痛怎麼破?
    最近和幾個朋友聊天,朋友A計劃花30w就讀某外校,朋友B計劃花10個W讀江岸區某中某雅,當然這些都是茶餘飯後閒扯淡,各位看官千萬不要對號入座,的確給我一個警醒,每年到年底和次年的3、4月份,是學區房的交易旺季。  那麼,本文我想從三個方面來和你聊一聊「學區房」,身邊很多明明有房的家長為什麼還天天念叨著要再去買一個學區房?
  • 「遲到半小時,錯過了那套800萬的西城學區房」
    按照計劃,張明原本打算在5月10日趁休息日帶妻子來看房,合適的話就下定金,他也知道「好房不等人」。可是5月9日上午,中介在微信上告訴他,自己正在帶另一個客戶看房,對方很有意向,讓他早做決定。 當時張明正在開會,沒有回覆。午飯後他給中介打電話,對方告訴他,「晚了,客戶正在等業主來門店籤約。」
  • 總結2020年 深圳實驗(百花)學區房成交與漲幅
    這就是深圳房產市場和學區房一年的總體情況。下面給大家對2020年的百花學區房市場進行一個詳細講解。 一,片區成交分析。 說明學區房片區漲幅還是很樂觀的,我相信比一般的片區漲幅都大。 通過數據看本質。從整年的片區成交來看,2020年的成交量比2019年少大約少200套,主要是19年雙十一免豪宅稅後,房源累積的庫存不多,整年的小區放賣套都不多,每個花園基本都是幾套房子在賣。到了七月份715政策出來,成交量下去了,只沉寂了三個月,最後兩個月成交量又上去了,又去了一大批庫存。
  • 學區房遍地開花,含金量各不相同
    本報記者 金歆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越來越多的家長將目光放在了學區房上。眼球聚集的地方就是商機,開發商自然更加熟諳此道。在史上最嚴格的擇校限制令下,學區房之火似乎越燒越旺。但在開發商大肆宣傳的學區房中,其實含金量各不同。
  • 廈門名校學區房都快癲狂了…
    當然,這其中最不可估量的C位主角,就是「學區」。 話題如此吸睛,那麼,真實市場也一樣有料嗎,我們一起看看。 當然,不僅是房價的變化,現在連看房都有門檻了,不得不說學區房這道光,也是耀眼十分,連業主都傲嬌了。 佳韻園一套三樓73㎡,一口價577萬,單價7.9萬/㎡。
  • 砸700多萬讀名校 提前四年買學區房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砸700多萬讀名校提前四年買學區房 錢江晚報消息,昨天,記者感覺整個朋友圈都沉浸在終於把孩子送走了的喜悅中,即使堵車堵到懷疑人生,大家的臉上也還是洋溢著笑容 然而,也有例外,部分面臨孩子幼升小的家長們,進入新學期後愈發焦慮了。
  • 淡市下學區房熱賣 開發商花足心思傍「名校」
    今年春節剛過,杭州的趙小姐就開始了四處看學區房的歷程。因為女兒兩年後就要上小學了,雖然看跌樓市,但趙小姐認為不能再繼續等了。而前段時間,公辦中小學取消擇校的消息,更是讓趙小姐堅定了買學區房的念頭。  史上最嚴厲調控下,什麼樣的樓盤最受寵?什麼樣的房子保值增值性最好?答案無疑是學區房。
  • 隔條馬路房價相差一倍,長沙學區房到底還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內幕?
    ,但是高昂的房價又讓她倍感無奈。早上9點,盧葦和丈夫就開車到砂子塘附近某樓盤看房,按照《2016年關於城區公辦小學學區範圍及覆蓋具體樓盤信息的公告》,該樓盤可以入讀砂子塘小學。 「雖然很滿意,但是價格也不低。」盧葦相中了一套51㎡的小戶型,總價59萬,單價11495元/㎡,「房子大小無所謂,主要是為了學位」。
  • 學區房有何影響?公辦學校也會搖號嗎?
    但是退一步講,即便推行,也不是「大片區隨機對口」,而是有順序的小片區對口。 北京,深圳各區的推行經驗來看,都是有新老劃斷的,所以就算真的推行多校劃片,現在的已經入戶學區房,也基本上是可以保證穩定對口的。 學區房有一個基本原理:學區房是保下限,不保上限的,學區房沒有「讓孩子成績自動提升」的功能,只有「給孩子創造氛圍和環境」的功能。
  • 上海樓市:買學區房不留意這九點,孩子可能無學可上!
    以下精選問答內容來自「曾叔談房」公眾號。 提問:曾叔,之前有一朋友買了學區房孩子卻無學可上,給人急的不行。所幸的是後來都解決了。以您的角度看,不懂行的購置學區房,您有什麼建議? 回答:一般情況下,不留意這九點確實容易踩坑!
  • 單價5w4的學軍學區房文鼎苑流拍 降價近200萬後再次掛牌
    2018-01-24 10:3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王利堅在杭州如今限購的大行情下,法拍房成為了沒有房票一族入杭置業不錯的選擇。所謂法拍房,就是法院拍賣房產的簡稱,是遭法院強制執行拍賣的房屋。小編注意到,被稱為「城西豪宅」,站立在學區房食物鏈頂端的文鼎苑在降價近3成的情況下竟然流拍了!
  • 「央視一姐」降價70萬拋售洛杉磯豪宅,曾以438萬美元購買學區房
    可能大多數人想起來的是董卿,但是在董卿之前,被稱作央視一姐的是大姐倪萍。不只是作為主持人,倪萍做出的貢獻還有很多,之前倪萍被評定為國家二級藝人,進入中央電視臺,先後掌管了13屆的春節聯歡晚會,應該是最早的央視一姐了,但是最近倪萍的身體已經沒有那麼好了,所以已經退出了央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