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藥網 行業動態】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升高為主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數已經突破4.5億,而中國作為糖尿病的高發地區,目前,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已經突破1.2億。
業內表示,由於糖尿病具有不可逆性,且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升高,預計到2030年左右,我國的糖尿病藥物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筆者了解到,市場上的糖尿病藥物種類多,每種藥的服用都有不同的說明書。其中,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的頭種選用藥是二甲雙胍,單藥治療或是聯合用藥都有很好的功效,如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肝糖輸出、降低心血管病發病率、輔助減重等。
當服用二甲雙胍時副作用過大時,業內建議,患者可以選擇α-糖苷酶抑制劑、SGLT-2抑制劑、DPP-4抑制劑、胰島素促泌劑等藥物治療。
如果單獨使用以上藥品,患者的血糖依舊沒有達標,就需要進入二聯治療了。一般採取二甲雙胍+口服類藥,或者二甲雙胍+注射類藥的方式進行控糖治療。
另外,三聯治療即為選取以上三種不同機制的降糖藥物聯合使用。但若三聯治療後,控制血糖仍然不達標,就要將治療方案調整為多次胰島素治療,並停用胰島素促分泌劑。
日前,不少國外藥企瞄準我國糖尿病市場。例如,2型糖尿病治療藥物TENELIA(替格列汀)將在中國展開推廣。
據悉,TENELIA(替格列汀)是源於日本的頭個DPP-4抑制劑,於2012年在日本上市,並逐步在韓國等國家上市。
臨床研究顯示,TENELIA(替格列汀)單藥治療達標率達70%,降低HbA1c(糖化血紅蛋白)0.82%。另外,與安慰劑相比,用替格列汀治療不增加低血糖發生風險及其他不良反應。
日前,施維雅中國與研發TENELIA(替格列汀)的田邊三菱集團已在北京籤署協議,在中國推廣該藥物,至於TENELIA(替格列汀)獲批上市的具體時間,田邊三菱方面表示,會讓該藥儘快走向中國市場。
另外,隨著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工作的開展,以及我國藥企不斷提升研發能力、工藝能力和質量管理能力,我國製劑技術在今後幾年有望呈現大爆發。
例如,今年2月份,青島百洋製藥傳來仿製藥製劑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的好消息,該企業採用滲透泵控釋技術的二甲雙胍新藥奈達在美國獲FDA審批上市,為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島素血症者帶來福音。
據悉,奈達頭批藥品即將發往美國市場,預計年內在中國獲批上市,有望成為中國頭一個滲透泵控釋劑型的二甲雙胍產品。
據了解,百洋製藥鹽酸二甲雙胍(奈達)採用的滲透泵控釋技術可以使得藥物在體內勻速釋放,血藥濃度更平穩,在降低胃腸道刺激及毒副作用的同時,也減少了糖尿病患者的服藥次數,增加了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其在活性成分、給藥途徑、劑型劑量、使用條件和生物等效性上都和原研藥一致,且未來在中國上市的價格可能只有原研藥在美國市場價格的1%。
糖尿病是無法根除的病症,減藥或停藥都會對患者造成影響,因此在我國糖尿病發病率逐年升高的情況下,我國對於糖尿病藥物以及治療方案的需求也將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