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控糖,佳至簡」為中國糖尿病患者而來

2020-12-02 美通社

上海2019年12月8日 /美通社/ -- 諾和諾德公司宣布,全球首個可溶性雙胰島素德谷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諾和佳®正式在中國上市。諾和佳®因其較現有治療手段具有明顯治療優勢,於去年9月被納入國家優先審評審批目錄。此款突破創新性藥物在中國的落地,將為中國患者提供有效、安心、簡便的血糖控制方案。

全球首個可溶性雙胰島素德谷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諾和佳®中國正式上市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數據顯示,中國糖尿病患病率已高達10.9%,患病人數超過1.21億,高居全球首位。但更不容忽視的是,我國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率僅為15.8%[1],血糖控制不佳是導致中國糖尿病患者併發症高發的主要原因。

在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糖尿病防治成為15個重要專項行動之一,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規範管理率分別達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這足以說明糖尿病防治的緊迫和重要性。

管理「中國式血糖變化」更需兼顧空腹和餐後血糖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母義明教授表示:「胰島素仍是目前糖尿病治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患者在使用過程中依然會出現血糖忽高忽低、夜間低血糖等血糖控制不佳的問題。只有全面關注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管理,同時具有良好安全性和依從性的治療方案,才能讓血糖持久達標。」

中國糖尿病患者在飲食習慣上的特點也決定了其胰島素治療的個體化需求。由於中國患者三餐均以升糖指數較高的精製米麵製品作為主食,對餐後血糖影響較大[2];此外,由於遺傳因素等差異,即使是攝入等量的同種穀物,中國人受到的血糖影響也大於歐洲人[3]。因此,中國糖尿病患者適合能同時覆蓋空腹和餐後血糖的胰島素治療方案。

諾和諾德高層與國內內分泌領域的頂尖專家就中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諾和佳®上市帶來的重要意義等話題與媒體展開對話

作為首個可溶性雙胰島素製劑,諾和佳®由70%的德谷胰島素和30%的門冬胰島素組成,德谷門冬雙胰島素的兩種組分在結構上互不幹擾,獨立發揮德谷胰島素長效平穩無峰降糖優勢,以及門冬胰島素快速降糖作用,兼顧空腹血糖與餐後血糖控制,實現優勢互補。

低血糖風險嚴重影響血糖管理質量

「低血糖是胰島素治療中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患者在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時,血糖控制水平越接近控制目標,發生低血糖風險的可能性就越高。」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教授談及高質量血糖管理時提到,「患者對治療過程中低血糖風險的恐懼心理也會成為糖尿病高質量管理的障礙,導致患者隨意減少藥物使用劑量或者預防性進食,不利於血糖的長期控制。」

臨床上,低血糖事件的發生,輕則會引起頭暈,重則會導致意識錯亂、神志不清等,有時甚至導致死亡。IDF與諾和諾德合作的一項對低血糖風險的患者調研顯示,低血糖是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挑戰[4]。46.5%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平均一個月內經歷一次或多次低血糖[4]。21%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擔心低血糖風險[5],更有高達36.7%的T2DM患者因擔心低血糖風險而減少胰島素注射劑量[6]

「患者出現低血糖問題以後一定要主動與醫生溝通,及時調整治療藥物。」紀立農教授指出:「全球有包括中國的39個國家、近1000個研究中心參與了該藥的臨床研發研究。這些研究積累的臨床證據顯示:無論是採用該藥起始治療還是強化治療,與其他胰島素治療相比,德谷門冬雙胰島素在達到有效降糖的同時,低血糖發生的機會更少,提高了胰島素治療的安全性。」

棄繁從簡,易於調整,糖友生活更美好

另一方面,目前胰島素治療方案的複雜性,對多次注射的恐懼等因素,是患者依從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相較傳統強化治療方案基礎-餐時每日2~4次注射方案,諾和佳®注射次數更少,卻可達到相似的血糖控制並顯著降低夜間確證性低血糖發生風險;使用前無需混勻,一支胰島素注射筆即可提供空腹和餐後雙重血糖控制,同時,諾和佳®作為新一代胰島素類似物,匹配的注射裝置也是諾和諾德公司研發的新一代預填充注射筆 -- 暢充®筆,進一步提升了患者使用的便利性。

德谷門冬胰島素諾和佳®已在全國30個省份、130多個城市實現藥品可及

諾和諾德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周霞萍表示:「很高興能夠將諾和佳®這一全球首個、且高度契合中國患者需求的雙胰島素產品帶入中國。糖尿病患者的需求一直激勵著我們不斷創新,諾和諾德進入中國25年來,始終以患者為中心,深入了解中國糖尿病患者未被滿足的需求,為中國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我們相信,諾和佳®在中國的全面上市能夠為廣大醫生患者提供更優化的『控糖武器』,幫助中國患者更好管理糖尿病。未來,我們還將持續與行業、政府展開多方面協作,提升藥品可及性,惠及更多中國患者,全力支持政府實現『健康中國2030』慢病管理目標,為『改變中國糖尿病』做出應有的貢獻。」

[1] Wang L, et al. JAMA. 2017; 317(24):2515-23

[2] 陶利,等. 營養與糖尿病併發症 -- 達能營養中心第十六屆學術會議論文集.2013; 糖尿病天地, 2008年第9期, P42-43;心腦血管病防治, 2012年12月第12卷,第6期,p438-443;

[3] Kataoka M, et al. Diabet Med. 2013;30(3): e101-7.

[4] Khunti K et al. Rates and predictors of hypoglycaemia in 27 585 people from 24 countrieswith insulin-treated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the global HAT study. 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2016; 18(9):907–915.

[5] Peyrot M et al. Correlates of insulin injection omission. Diabetes Care 2010;33(2):240-245.

[6] Kamlesh Khunti, et al. Impact of hypoglycaemia on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from a global, 24-country study of 27,585 people with type 1 and insulin-treated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7 Aug;130:121-129.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及市場規模預測
    2018年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及市場規模預測2018/5/23 15:23: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糖尿病是由於胰腺分泌功能缺陷或胰島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為特 徵的代謝性疾病。
  • 再次提醒,二型糖尿病患者要這樣選擇糖尿病治療儀
    根據最新報告,2019年全球約4.63億20-79歲成人患糖尿病(11個人中有1個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數量最多的前10個國家/地區,前三位分別為中國、印度和美國,糖尿病患者(20-79歲)數量分別為1.164億、7700萬和3100萬,約有420萬人(20-79歲)死於糖尿病或其併發症,相當於每8秒有1個人死於糖尿病,約佔全球全死因死亡的11.3%
  • 糖平中醫|糖尿病系列知識之手腳麻木
    手腳麻木也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所以,糖友一定要有糖尿病知識,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樣遇到問題之後才會重視,也才會得到及時和有效的治療。 手腳麻木的原因 導致糖尿病患者手腳發麻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除了外界刺激、藥物,還有可能已經出現了糖尿病性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四肢末梢針刺麻木感,病情重者常會覺得痛如針扎,皮膚蟻行感,女性外陰騷癢也常見,這都是長期高血糖引起的周圍神經損害出現的症狀。
  • 二甲雙胍奈達上架京東10餘天斷貨,2型糖尿病患者聚焦控糖舒適性與...
    近日,正式上線京東大藥房僅僅10餘天,糖尿病明星藥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Ⅲ)奈達就已賣斷貨,目前購買頁面只顯示「預定」。「看到奈達在京東上線的新聞,本來準備今天下單的,結果斷貨了。」有微博網友發文貼出京東大藥房二甲雙胍奈達需要預定的圖片,並且詢問該藥是否還有別的線上購買渠道。
  • 禮來度易達(R)(度拉糖肽)正式在中國上市
    上海2019年6月17日 /美通社/ -- 禮來公司GLP-1受體激動劑周製劑度易達®(度拉糖肽)「『達』道至簡」中國上市新聞發布會在上海隆重舉行。 度易達®(度拉糖肽)適用於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包括單藥以及接受二甲雙胍和/或磺脲類藥物治療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
  • 中國糖尿病患者怎樣正確胰島素治療?
    胰島素的使用是多數糖尿病患者的必然趨勢 中國糖尿病患者全球最多1,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約1.298億,平均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2。但我國糖尿病血糖控制狀況不佳,TIDE研究顯示,糖尿病知曉率為43.3%,治療率為49.0%,控制率為49.4%2。
  • 貴州百靈:糖寧通絡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8月28日,貴州百靈發布公告稱,已收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關於《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觀察糖寧通絡膠囊治療新診斷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臨床試驗總結報告》,試驗結果證實糖寧通絡膠囊安全、有效,能有效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 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如何處理?
    糖尿病患者要平衡膳食,均衡地攝入各種物質,比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攝入的熱量佔比應分別約為:50-60%、15%、低於30%。 糖尿病患者進餐應該定時定量,少食多餐,粗細搭配,建議患者每日進餐3-6餐。
  • 我國每14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 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多少
    今天是「聯合國糖尿病日」。全世界每6秒鐘就有一個人因糖尿病死亡,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已經位居全球第一,成年人總糖尿病患病率為12.8%……糖尿病這一「無聲的殺手」已經嚴重危害民眾健康並給社會帶來沉重經濟負擔。中國糖尿病患者近1.3億 居全球第一今年夏天,「楊天真切胃」一度登上熱搜。
  • 糖尿病的「陷阱」與對應的幹預措施|糖尿病|甜味劑|胰島素|陷阱|糖...
    近幾十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商品種類日益豐富,糖飲、甜食在生活中逐漸佔據重要地位。然而,大量的糖攝入會給人類的血糖調節系統帶來巨大壓力,大量糖分進入體內後被轉化為脂肪,堆積在腹部和四肢等處,加之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使得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逐漸升高。
  • 糖尿病患者壽命都短嗎?堅持做好這4件事能長壽!
    一、糖尿病患者壽命都短嗎?2016年英國糖尿病學會的報告稱,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其壽命與正常人相比約縮短10年,而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其平均壽命至少縮短約20年。
  • 問答|糖尿病患者一周一次用藥,可能嗎?
    答:對於中國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一周一次的注射用降糖藥真的來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正處於快速上升期,日益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全球性慢性疾病。我國的糖尿病發病率迅猛攀升,患病人群已達到1.14億。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國」。
  • 糖吃多了就會得糖尿病?為什麼我不喜歡吃甜的,也得到了糖尿病?
    糖尿病分為兩種糖尿病分為一型和二型,一型糖尿病是因為自身免疫、遺傳或者病毒感染等因素,導致胰腺功能受損,胰島素分泌不足,從而出現糖尿病,一型糖尿病好發於青少年,治療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補充胰島素。二型糖尿病則不一定是胰島素分泌不足,有些患者甚至胰島素分泌過多,但是胰島素不能完全發揮作用,體內存在胰島素抵抗現象。
  • 醫生給糖尿病患者輸葡萄糖!真相是…|葡萄糖液|葡萄糖|糖尿病...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不少人對此依然持否定態度,理由是:患者本來血糖就高,再給他(她)輸注葡萄糖,這無異於火上澆油。臨床上,因為醫生給糖尿病患者輸葡萄糖而被患者當作醫療差錯投訴的例子屢見不鮮。現已知道,糖尿病是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和 / 或「胰島素抵抗」,導致葡萄糖不能被機體有效的代謝和利用,從而導致血糖升高。
  • 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控制目標及達標策略 專家共識解讀
    轉自:《國際糖尿病》,原標題: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及達標策略專家共識解讀  謝建軍1李全民2  1.江蘇省蘇州大學醫學院研究生院  2.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內分泌科  2型糖尿病(T2DM)是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血糖達標是預防和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重要措施
  • 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1.6% 全球排名第一
    人民網瀋陽11月14日電(邊晗)今天是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是「共同關注糖尿病」。據了解,中國約有1.1億名糖尿病患者,約佔中國成年人總數的1/10。 為喚起人們對糖尿病危害的認識,昨日,遼寧省糖尿病學會聯合中獅聯瀋陽管委會服務委員會及34個服務隊在瀋陽共同舉行了溫馨工程·聯合國糖尿病日暨糖尿病預防大型公益宣傳活動。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遼寧省糖尿病學分會副主任都健教授為全場百姓做了糖尿病防治知識專題講座,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教授、研究生導師劉巖做了糖尿病眼病危害及預防知識輔導講座。
  • 因為糖尿病得了「糖網」,吃什麼藥可以治?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與生活方式的變化,糖尿病從一種少見病逐漸成為了「流行病」。根據2019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最新數據,我國的糖尿病患者共計1.164億,患病率高達9%-12%,位居世界榜首。
  • 糖尿病患者,吃山藥到底是降糖還是升糖?專家不隱瞞說出答案
    但就這樣的食物,卻是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敢碰觸的,擔心吃了之後會影響到體內的血糖,那麼糖尿病患者,吃山藥是降血糖還是升血糖呢?專家不隱瞞地說出答案。糖尿病患者,吃山藥到底是降糖還是升糖?而且經過近兩年的研究發現,山藥具有很好的保護體內胰島素的功能,延緩糖尿病的病情發展,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無疑是一種很好的食物。因此,糖尿病患者吃山藥其實是有很好的降血糖的效果的,但如果認為降血糖效果好,就開始每天大量的食用,那也是不利於血糖的穩定的。主要是因為山藥裡面含有大量的澱粉,一旦食用量過多,就會超出人體正常吸收範圍,反而還會導致血糖的升高。
  • 糖尿病患者該怎麼計算每天所需的熱量?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進食的熱量是非常重要的。正常的飲食熱量,對於健康人生的築造是十分必要的。那每天應該攝入多少熱量,才能穩住血糖,又能保證身體各項活動的需要呢?1、確定理想體重:標準體重是反映和衡量一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標誌之一。
  • 糖尿病患者得癌症的風險也增加,尤其是這類糖友!
    目前的研究證實,糖尿病診斷前與乳腺癌和結直腸癌患病率增加有相關性。糖尿病患者肝膽管癌、子宮內膜癌、肝癌、胰腺癌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倍。這些腫瘤的發生均與肥胖相關。因此,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存在著共同的腫瘤發病機制。同時許多研究還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前列腺癌患病率降低,這也和肥胖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