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連鳥都沒看過,真的虧了

2020-09-22 旅行無意

堵在高架橋、坐在格子間、走在馬路上,我們就能看到活的、真的、未被豢養、自由自在的野生動物。在城市生活的它們,早已將自己嵌入城市運轉及人類活動中。

它們和人類一樣要面對謀生的壓力,面對生老病死,面對一切不想面對又無法逃避的命運。

2015年秋天,五星傳奇團隊剛剛拍完《第三極》,從青藏高原下來。在辦公室開會的時候,一隻紅隼從窗外掠過。

紅隼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是北京最常見的一種猛禽。它喜歡高處,當天,它可能剛好從位於23層的辦公室盤旋路過,隔著玻璃,能看到它翅膀上漸變色一般的花紋和尾羽末梢統一的白斑。

《第三極》導演曾海若首先認出來了:「嚯,紅隼!」

居然有猛禽生活在CBD。「那麼松鼠呢?烏鴉呢?黃鼠狼呢?流浪貓呢?」

《我們的動物鄰居》監製、導演杜興打開新文檔,在電腦裡寫下一句話:「居住在城市裡的,除了人,還有動物。」這個拍攝項目的代號就叫「動物居民」。

野生動物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密集地遍布周遭


杜興找到《我們的動物鄰居》導演閻昭的時候,閻昭覺得挺簡單,「不就是拍一拍烏鴉、拍一拍鴿子嗎?沒什麼難的」。閻昭首先提出,他想拍小嘴烏鴉。
北京的烏鴉是從哪來的?它們為什麼選擇北京?萬壽路、西單大悅城和北師大的烏鴉,就像生活在CBD的「社畜」一樣,伴隨著早高峰出門,夜晚回到樹上睡覺,那白天烏鴉去哪了

閻昭想搞清楚這些問題,他找到一位研究鳥類的教授,對方說,北京的烏鴉至今是個謎,「最常見的反而是最未知的」。

前期搜集資料時,閻昭發現,針對城市裡的野生動物幾乎沒有現成信息。科學界大都關注大熊貓、朱䴉、雪豹這類「明星物種」,鮮少有人研究我們身邊的烏鴉、螳螂、紅隼、刺蝟、黃鼬,「它們沒有自己的身份和檔案」。

然而,北京並不缺少動物:北京上空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本地的野生鳥類有近500種,大概佔了全中國鳥種數量的1/3。

兩年多的拍攝,閻昭見過40多種野生動物,包括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數量更龐大的是「三有保護動物」,比如刺蝟、喜鵲、大嘴烏鴉、小嘴烏鴉,還有最常見的麻雀,它們小小的身影蹦跳在林立的高樓之中。

因為缺乏研究,攝製組幾乎從零開始,尋找城市裡的野生動物,了解它們的習性、行為和整個生活史,從出生到成長、發情、繁殖,它們怎麼吃飯、怎麼睡覺、怎麼談戀愛、怎麼打架。

在北京尋找烏鴉時,閻昭發現,萬壽路的烏鴉每天定時往西北方向飛,他推斷烏鴉可能去了垃圾場。一次,去十渡拍攝的路上,閻昭聞到了一股臭味,遠遠一瞥,有個露天垃圾場。

他馬上找地方停車,下車拿望遠鏡一看,一覽無餘的巨大填埋場裡,密密麻麻都是烏鴉。

拍攝過程中,閻昭發現烏鴉的智商很高,比如夜宿時,「烏鴉降落的時候非常小心,它們不是直接落在樹上,而是先從四面八方聚集,落在旁邊的高樓上,觀察一會兒,等天完全黑了,像是有個信號,所有烏鴉譁地一下全部降落在樹上」。

走路的時候,它們兩隻腳呈外八字撇著,像極了背著手的小老頭。

呈現在片子裡的是凌晨時分,最勤奮的一批烏鴉出發,追蹤著城市垃圾的動向,去往北京周邊幾座大型垃圾處理中心的填埋場,吃北京3000萬人口剩下的食物垃圾。

你昨天沒吃完扔掉的外賣,或許就是它們今天的早餐。晚上烏鴉回城的理由更樸素:由於熱島效應,市區至少比郊區溫暖5攝氏度,它們甚至會享受地鐵口排出的溫暖空氣

像烏鴉一樣,野生動物和我們分享這個城市,國貿CBD的大樓間隙,紅隼與喜鵲、烏鴉纏鬥不休,只為了奪取一塊廣告牌的領地;建外SOHO的草坪裡,刺蝟在夜晚出來覓食;遊走於村莊附近的獼猴靠村民儲存的玉米和白菜越冬;

跟隨棲身的大樹一起從遠郊來到副中心的螳螂、公園修補樹洞後找不到巢穴而大打出手的鴛鴦、為了養育後代在公園垃圾桶裡找食物的松鼠……如果算上城外的郊野,野生動物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密集地遍布周遭

北京,這座容納上千萬人口的超級大都市,同時也是眾多野生動物的家園。杜興在胡同生活過,每天下午3點,胡同裡的流浪貓會聚集,像開會一樣。

世界是屬於它們的,野貓成群結隊在屋頂上走,像在巡視這個城市。拍攝法源寺的時候,中國佛學院的小和尚們上完早課,漸次撤出佛堂,流浪貓跟著走進去,一隻貓佔一個蒲團,躺下來睡覺。

城市裡面也有自然


《我們的動物鄰居》在央視首播。此前杜興去央視匯報,站在央視的大樓,從高處透過玻璃看下去,是繁華的東三環。

「這是北京最熱鬧的地方,立交橋上車流轟鳴,但是在地下橋墩和橋面的縫隙裡,有一種鳥,就是王家衛電影裡的那種鳥,它們就在這樣的地方生活。」

這種無腳鳥通常指的是雨燕。它的爪子極其弱小,一旦落地便再也不能起飛,因此,雨燕吃飯、睡覺都必須待在高處,藉助俯衝再次飛起來。

雨燕在北京生活了700多年,這種體重只有三四十克的小鳥每年冬季要跋涉半個地球去非洲過冬,單程1.6萬公裡,春天再精確地返回北京。雨燕在通惠河高架橋下築巢,它的嗉囊能儲存400隻昆蟲,夏天要捕捉25萬隻昆蟲才夠幼鳥吃。

文藝評論家約翰·伯格在《為何凝視動物》中提出:「被轉入景觀範疇的動物,已經以另一種方式消失了。(動物)雖然對於鏡頭而言完全可見,觀眾卻無法親臨它們所在之處。所有的動物影像,就像透過水族箱所看見的魚一樣。」

閻昭認同他的觀點,即使技術進步到今天,可以用更高清的設備、更先進的技術拍攝動物,也依舊難以重建人類與自然之間的聯繫和認知,我們距離自然太遠了。

但是,我們離自然又並不遠。非洲算自然,南極算自然,其實城市裡面也有自然——從城市CBD到各類園林,再從中軸線附近的老城區到郊區的山林溼地。

片子中的一窩紅隼就是在團隊辦公室附近拍的,它們滑翔、俯衝、交配、與烏鴉打鬥,都在眼皮底下進行。通過《我們的動物鄰居》,我們第一次發現,原來北京也有這麼多野生動物

閻昭看到密雲養雞戶王申福發的微博,稱他的雞舍的雞經常莫名失蹤,只留下一部分屍體和羽毛。

閻昭便帶著紅外相機去了農場,打算探求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到底是誰偷的雞?

相機放了幾天,在雞舍門口捕捉到一隻獾的臉。後來,閻昭找到獾的糞便,又在糞便旁放了部相機。

這次,他拍到了那隻獾經常走來走去,還找到了它的洞穴。洞穴就在雞舍旁邊,深邃複雜,看起來是一代又一代獾共同打造的,可能有上百年歷史。王申福開始想,搬過來幾年都沒意外,生性膽小怕事的獾怎麼突然偷雞了?

起初,王申福心疼自己的雞,一隻雞200元,幾天就損失了一筆錢。從視頻裡看到這隻獾後,發現它長得還挺可愛,王申福喜歡上這個偷雞賊,他判斷獾可能懷孕了。

視頻拍攝結束,王申福提出,希望留下紅外相機。最近一年多,王申福自己觀察這隻獾的行動,拍到了更多珍貴的鏡頭。獾生小寶寶了,帶著小寶寶進出洞口。擔心小寶寶沒有東西吃,王申福主動把雞蛋留到洞口,視頻裡,那隻獾滾著雞蛋推回了自己的家。

生活在城市裡的動物,它們身上發生的故事可能不像非洲大草原的動物遷徙那樣震撼,但這也正是它們獨有的魅力所在——它們就在我們的身邊

堵在高架橋、坐在格子間、走在馬路上,我們就能看到活的、真的、未被豢養、自由自在的野生動物,舊房裡的壁虎、馬路上曬太陽的螳螂、家門口的小家鼠……它們和我們一樣,築巢、求偶、繁衍。

看動物,也是在看自己

片中的李翔,就遇到了一對辛苦養育子女的紅隼「夫婦」。那時李翔剛剛搬到新家,準備在夏天之前裝好空調。然而她發現,這對「夫婦」提前佔據了空調機位,還留下了三個褐色的蛋。

李翔決定「不去打擾」,等小紅隼成年後再裝空調。「它們在這裡能安家,那真的是找不到地方了。」長安居不易,李翔想起了自己初到北京,遇上工作調動,時間緊急,在北京走了一天也沒找到合適的房子,她在紅隼身上看到了曾經當街大哭的自己

人的善意,給了紅隼一個安全的家。隔著一堵牆,李翔看著小鳥一天天破殼、長大,直至飛走。

片中暖心的故事還有很多:有人希望給綠頭鴨留一塊可以覓食的水面,在冬日清晨鑿冰;有人為了讓一窩燕子順利遷徙,暫停了一條胡同的施工,給燕子進行了一次緊急搬家……

其實,動物「給予」人類的溫暖同樣很多

閻昭就遇到一位創業者,2000年,他的公司賠得一塌糊塗。最低落的一天,他來到碼頭,看見兩隻綠頭鴨在空中盤旋,擦過水麵,撲通落水。這個看似平凡的景象,卻讓他重燃希望。

過往的自然紀錄片,創作者大多專注於對自然現象的解釋或者對某類動物的科普,片中的人物,大多以專家或研究者身份出現。

《我們的動物鄰居》的鏡頭,則對準每天蹲在奧森公園看小松鼠的博物編輯,或者家住燕郊,每天坐4個小時公交車到市區的公園看鳥、拍鳥,再坐4個小時公交車回家的老人……

杜興說,這些人已經超越了所謂專家的身份,「我們想拍人怎麼親近動物、了解動物、觀察動物,以及他們怎麼理解世界」。

在拍《我們的動物鄰居》之前,閻昭認識的野生動物並沒超出動物園常見的幾種。

拍完後,他發現原來身邊到處都是野生動物:麻雀和喜鵲經常一家子一齊出現;很多小區裡有蜘蛛、壁虎;泥土裡常有鼠婦,俗名西瓜蟲,這是一種有幾百萬年歷史的節肢動物。

此外,他還認識了老城樓上的雨燕、朝陽公園的、天壇的長耳鴞。閻昭覺得,拍攝片子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普通人逐漸接觸自然、被自然改變的過程。

看多了紅隼,他甚至能分辨不同年齡紅隼喙部的顏色,因為隨著幼鳥長大,喙部顏色會由淺變深。

「這個片子不是一個科普片,告訴你北京到底有多少種野生動物;也不是一個博物片,純粹把動物當觀察對象,介紹它的習性。我們希望做一個人文類的片子。」杜興希望能給觀眾提供一種新視角。

片中的北京充滿自然野趣,「我想給人一種驚喜感,原來北京是這樣的,原來我們還可以這樣看世界,原來人還能有另一種活法」。

片子進入收尾階段,預算不夠了,杜興找了業內一位有名的調色師幫忙。調色師提出要先看看片子,看了一段,他說:「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那隻紅隼在天上飛,我就開心,就是覺得爽。」

「那是1∶1的比例,似乎能看到紅隼巨大的黑眼珠裡反射的景物。

閻昭經常在取景器裡凝視動物,「在平常的情況下,我們覺得城市很大、動物很小。但是你真的和野生動物對視時,你會猛然發現它也是一個有生命的活物,城市很小、動物很大。人類和動物都是平等的。

閻昭家門口有棵柳樹,樹上有種叫戴勝的小鳥。一個冬天的晚上,他發現有隻戴勝在樹上趴著睡覺。早上,小鳥飛走了,整個白天不知所蹤,到晚上太陽下山,它又飛回來睡覺。

4月,天氣熱了,小鳥再也沒見著,閻昭猜想它可能去找女朋友,要組建自己的小家庭了。「這事我覺得像一個秘密,除了我和這隻鳥,沒有其他人知道。

這隻鳥可能在柳樹上待了很多年,每到春天離開,到冬天再回來,鮮少有人注意到它。但這個冬天,閻昭和它的生命聯繫起來了。
有一天,閻昭在自己車子的車輪縫隙裡發現了一隻螳螂,「螳螂活得不容易,幾百隻卵可能只能活下來一隻」。閻昭蹲下來,把小傢伙挪到了路邊的灌叢裡。

去年春天,攝製組正在蹲守拍攝,長焦鏡頭對準百米外的樓頂。

杜興拿手機對準監視器,拍了張照片。遠處是車水馬龍的國貿橋,正值晚高峰,人們從格子間鑽出來,在三環上艱難挪動。夕陽金閃閃的,風輕柔柔的,遠處人影微小。

百米外的樓頂上,兩隻紅隼在交配。

相關焦點

  • 沒看過你就虧了!
    作為一名資深韓劇迷,小編整理了其中最感人最搞笑、評分最高、顏值一騎絕塵的十部韓劇,每一部都入股不虧,一起來看看吧!可能開頭會有一點壓抑,一定要堅持下去,堅持就是勝利好不,看到後面監獄生活那裡,笑點超密集的好不好,裡面還有丁海寅,鄭秀晶等的出場,也是讓人哭笑不得的一部黑色喜劇,真的超級好看!
  • 推薦5部高智商犯罪電影,你可能都沒看過!
    1、《沉默的羔羊》;很久之前看的,再看還是有很多沒看懂的地方。漢尼拔形象塑造很到位,是我看過最迷人的殺手之一。漢尼拔和女主的對話也很有張力,倆人建立的聯繫很耐人尋味。嗯,這個電影裡的真正主角其實是漢尼拔和女主吧。才發現女主是朱迪福斯特,和女子監獄裡給我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啊。
  • 2019好萊塢最虧錢5部電影誕生,竟然全部都是商業特效大片
    2019年湧現了很多爛片,但是虧錢的爛片也不少。如果說賺錢的電影都是相似的,基本上都是大IP和超級英雄電影。但是沒想到這部電影竟然只在全世界範圍內收穫了2.53億美元的票房,光是拍攝就用掉了1.1億美元的成本還要給各路影院分帳。也是虧了不少。這部電影是小編看過那麼多部電影裡僅僅憑藉預告片就能猜測出所有的故事,整個電影毫無懸念,各路絢麗的打鬥場面全剪成了預告片。
  • 真的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啊~
    近日,北京豐臺某小區一私家車窗戶上發現一坨鳥屎,不久車主將這件事反映給物業,隨之物業就派出了一輛升降車,把停車場附近所有的鳥窩都給「拆掉」後來……小編覺得這麼做很滑稽,不論是車主,還是物業們的所作所為都挺讓人摸不著頭腦的
  • 英國「鳥神」在中國護鳥近十年 繪製北京觀鳥地圖
    與十年前剛來京相比,唐瑞早已不是孤獨的觀鳥人,如今外出他常常會遇到其他陌生的鳥類愛好者。他覺得,這意味著在北京喜歡、關注鳥的人更多了,「只要不驚擾、傷害到鳥類,總體上就是好現象。」  作為一名無國界環保人士,唐瑞在中國已經觀鳥、護鳥近十年。合作夥伴陳姝說:「那些貧困的、極少有人關注的地方,他一個人默默無聞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對中國真的很有感情,他的事業就在這兒。」
  • 《貓和老鼠》Tom的6個版本,最老的1個版本,連我爺爺都沒看過!
    歡迎來到老魚的「動漫1分鐘」,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貓和老鼠》Tom的6個版本,最老的1個版本,連我爺爺都沒看過!」《貓和老鼠》這部動漫雖然現今已經是折戟沉沙,但它當年的火熱程度可不遜於任何1部經典動漫,而它其中的主角「Tom和Jerry」的形象更是家喻戶曉,或許就是因為「名氣」太大,Tom的版本一度高達了6個,最老的1個版本,連我爺爺都沒看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鳥頭上還會長角,是真的嗎?
    角,一般都是長在牛、羊和鹿的頭上。 這些動物長角是為了適應環境才演變而出, 這也給它們帶來了生存的優勢。 並且這種鳥的角還不止一個,而是兩個,它的名字就叫雙角犀鳥。 可是,如此奇特的鳥真的存在嗎?
  • 全球「最重」的螃蟹,小夥子花了2萬塊去吃,沒虧錢還反而賺了?
    而前段時間,小亨就在網上看到了有個來自日本的小夥子花了兩萬塊錢去吃,沒虧錢還反而賺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小亨這就帶大家來了解下。原來日本雖為海島國家,海洋資源豐富,可日本國內卻規定不能吃這種螃蟹,而日本小夥為滿足自己的味蕾,於是只能和攝影師專門坐飛機去澳洲吃,而到當地,費了一番功夫,終於見到了他夢寐以求想吃的澳洲皇帝蟹。
  • 美國國鳥是鷹,法國國鳥是雄雞,中國的國鳥是啥?很多人都沒答對
    大多數情況下,中國古人都是以自然界的現象去烘託自己的情感。比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樣的詩句就是用一種悲涼的氣氛,來烘託自己的傷心。而像這首古詩中所提到的昏鴉,並不僅僅只是指一種烏鴉在枯藤老樹上屹立著,是用一種烏鴉存在的形式,來烘託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悽涼感。但是話又說回來,中國的國鳥又是什麼呢?首先說一下美國。
  • 我看過加納利寒流和日本暖流的相遇,撒哈拉沙漠的暴雨,沒看過你
    我看過加納利寒流和日本暖流的相遇,撒哈拉沙漠的暴雨,沒看過你不知道你們小的時候是否寫過情書呢?反正我是寫過!不過現在已經記不起那個時候情書是怎麼寫的了!不過隱隱約約記得有點肉麻!為了讓大家都一起回憶青春!於是我!
  • 花40萬裝修連吊頂都沒,木板露著真難看,看著和舊房子有啥區別?
    合肥的表哥買了個90平帶閣樓的房子,平時就感覺他人挺酷的,結果去他家看了之後,發現裝修風格真隨人,顏色都是暗色系,家裡的親戚看了都說,裝修花40萬一點都不值,木板都露著真難看,連吊頂都沒,看著和舊房子有啥區別。
  • 樣板間存在這5大貓膩,過來人都曾吃過虧!
    在去售樓處看房時,售樓小姐一般都會先帶購房者去看樣板間。不少購房者在看過樣板間以後,對房子覺得很滿意,於是就交錢籤合同了。殊不知,樣板間可以存在極大的貓膩,如果你看過樣板間就交錢買房了,那等到交房時,恐怕你就要大失所望了。為了給購房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開發商可是在樣板間上下足了功夫。在此,小編要說的是,請注意!
  • 你沒看過的秘書鳥顏值武力俱全,睫毛彎彎連超模也要認輸
    它有漂亮的羽毛,讓人羨慕的大長腿,還有濃密捲翹的睫毛,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美得驚人! ▼「秘書鳥」這個名字聽起來很溫柔,但它的中文名就霸氣多了,叫「蛇鷲」,一聽就知道牠最愛吃的是什麼了吧?
  • 中聯航在北京南苑,50分鐘一飛三「鳥」!
    嘿嘿,這一段50分鐘的旅程,帶著這麼多解鎖和打卡,那票價還真的是喜人,心裡那個美和樂啊。擺渡車登機前還有大收穫,天驕航空都接2架ARJ21-700啦,每架都有冠名,伊利號和內蒙古銀行號。據說是7月初正式首航,這是在暗示還要來飛一次不?
  • 有多少人一半都沒看過?盤點全球十大重口味恐怖片
    今天整理了全球十大重口味的恐怖影片,大多人連一半都沒看過,你看過其中幾部呢?  NO.10 致命彎道 Wrong Turn  導演:羅布·施密特  編劇:Alan B.眾人結伴去附近求助,卻未料到走入了變態食人魔所設下的重重陷阱。
  • 跟恐龍有關的四部動畫片,90後都看過,00後的都沒看過
    跟恐龍有關的四部動畫片,90後都看過,00後的都沒看過星際恐龍,這是在中央電視臺2005年首播的,主要講了大勝在六千五百萬年前地球上還生活的恐龍時代
  • 盤點80後專屬的回憶動漫:部部都是經典,一部都沒看過的算我輸
    盤點80後專屬的回憶動漫:部部都是經典,一部都沒看過的算我輸。圖1:經典的《聰明的一休》。不必多做介紹。圖2:《魔神英雄劍》,我記得裡面有登龍劍和月光女神,都很厲害。圖3《忍者神龜》,小編最早是玩的遊戲,後來才去看得動畫,確實十分的好看。
  • 劉德華之最冷門的幾部電影作品,有可能你一部都沒看過!
    娛樂圈傳奇式的人物劉德華,拍了很多電影,我們都可以盤點一二,但是今天介紹的這幾部電影你可能真沒看過。《群龍奪寶》非常不錯的奪寶喜劇,笑點頗多。當年在衛視電影臺看的,還記得片名叫《神槍,獵犬,老狐狸》。那時候劉華和關之琳都很年輕,看起來很登對。對裡面什麼假亦真、真亦假的名字,印象很深。
  • 盤點十部「重口」電影,你可能都沒看過
    如果所有的情節都用女主的臆想來解釋,就很沒勁了,這樣的結果就是無論多麼不合理的劇情都可以被合理化。5、《東京殘酷警察》;一部非常好看的動作血腥恐怖片!血腥味十足!極具視覺衝擊力!其中穿插的幾個政治廣告很有意思,諷刺了日本當局,警察對普通民眾的瘋狂屠殺很有諷刺意味,尤其是女主角覺醒之後大戰警察局長的段落很精彩!黑色幽默十足,恐怖血腥味十足!
  • 多腳怪鳥、耶穌之鳥、鳥中惡魔?這都是什麼啊?!
    孵蛋期間為了避免意外,企鵝爸爸甚至會連飯都不吃,多數時間都站著睡覺,依靠身體儲存的能量為生,這期間企鵝奶爸們甚至會擠到一起互相取暖,並輪流到外圈抵擋凜冽的寒風,真的是相當團結和可愛。像上面這兩種動物,都可以稱為是鳥類裡的模範爸爸,但是也有一種鳥類照顧後代的行為,真的是非常邪惡!甚至被人們稱為是最無恥的鳥。它們是一種你一定聽過的鳥類,杜鵑!好多次出現在古代詩歌之中,杜鵑鳥雖然並不是什麼罕見的鳥類,但是它的邪惡真的是前所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