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腳怪鳥、耶穌之鳥、鳥中惡魔?這都是什麼啊?!

2021-01-09 霏兒的小屋

大家好,這裡是霏兒的小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我封面的那隻長著很多隻腳的怪鳥呢?

也許很多人可能會以為這是PS合成照片或者是畸形的物種之類的,不過真實的答案絕對令你難以置信。這張有如長了機械腳的鳥類照片,絕對是真實存在的鳥類,而且還不是這單一種類的鳥所獨有。但它這麼詭異,到底是什麼鳥呢?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這恐怖多腳怪鳥的真相。一開始咱們也不賣關子,直接來看看這個多腳怪鳥的真面目吧。照片中的這種鳥類其實叫做非洲雉鴴,也叫做非洲水雉、長腳雉鴴,它是一種相當奇特的水鳥。

首先看它的外觀,非洲雉鴴有著藍色的臉部和相當長的腳,而且它的腳不只是長,看起來還長著跟它身體很不成比例的詭異的巨大腳趾。你覺得這麼大的腳是用來做什麼的呢?一般來說,在水裡棲息的鳥類都有巨大的腳掌,用它們來遊泳,而且基本上都帶有腳蹼。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非洲雉鴴的腳掌,你就會發現它的腳雖然巨大,但是卻沒有蹼,所以這樣的腳其實並不是幫它們來遊泳的,而是賦予了它們另外一種獨特的技能「睡蓮行者」。

是的,這種鳥類可以運用這樣獨特的大腳在各種漂浮的植物上面行走,例如睡蓮上,而且它們還可以直接在這些植物上捕捉水中的昆蟲、魚類甚至是螃蟹。從遠處望去,這種鳥就像是能夠在水面上行走的鳥,甚至也因此而被稱為「耶穌之鳥」。不光如此,非洲雉鴴甚至把它產卵的巢穴都建在了這些漂浮的植物上面,而且它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水面上度過的,極少飛行,可以說跟一般的鳥類真的很不一樣,很另類。

講到這裡,大家估計也很奇怪了,非洲雉鴴雖然腳很長,但也沒有長第三第四隻腳啊,那這張照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就要從非洲雉鴴的繁殖方式開始說起了,非洲雉鴴這種鳥實行的是罕見的一妻多夫制,在它們的世界裡雌性雉鴴是老大,它會有自己的領地,在這塊領地裡的所有雄性雉鴴都是它的後宮,這些雄性必須先在女王的領地裡建築巢穴,然後女王會觀察這些巢穴的建築技巧和地點,來挑選自己滿意的雄性並和它交配產卵,每一窩可能會產下3到5顆蛋,生完之後女王就會拍拍屁股走人,繼續去找下一個後宮,而照顧這些蛋的責任當然不會是高貴的女王負責,全部都是由雄性的雉鴴來負責照顧。

這些小雉鴴孵出來的時候,都已經擁有了招牌的巨大腳掌,能夠在水面植物上行走,出生幾天後也能夠學會遊泳,但是即使這麼快學會了職業技能,卻沒有生存經驗,它們怎麼能是天敵蛇、水獺甚至是鱷魚的對手呢?所以,才會出現上面那個封面照片的情形。你們看到詭異的多腳怪鳥的畫面,其實是雉鴴爸爸來保護雛鳥的護子行為。它們為了確保小雉鴴不會因為移動緩慢而被天敵攻擊,常常會直接將所有的雛鳥藏到自己的身體裡(翅膀下面),小雉鴴的身體就會被完全掩蓋住,只留下兩隻鳥爪在外面,這也才形成了照片中詭異的多腳機械怪鳥的景象。

雉鴴爸爸會通過這種特殊的方式來保護雛鳥,大概40到70天之後才會讓這些小雉鴴獨立地去外面闖蕩覓食,所以講到這裡,才是我們今天真正的主題—鳥類獨特的護子行為。其實擁有這種詭異護子行為的鳥類,不光是非洲雉鴴才有,其它像是笛鴴、雙領鴴或者是雞冠水雉,都有這種特殊「多腳怪」的護子行為。所以,如果下次你再看到這種詭異的畫面,就不要再誤會它們是畸形怪物了,人家可是難得一見的好爸爸。

另外需要說的是,這種鳥類保護後代的行為也有例外,這通常會跟它們產蛋的數量相關。簡單來說就是蛋下的數量越多,父母就越不細心照料,像是產卵數量很多的魚多數就是不太照顧後代的;相反產蛋數量越少的,父母就越會細心照料。也許有人就會說了,有沒有鳥類只下一顆蛋的呢?當然是有的,比如說世界上最大的皇帝企鵝,它就是這種只下一顆蛋的動物。

皇帝企鵝大家可能很少聽說過,好像國王企鵝(上面第一張圖)要比它更有名。其實在皇帝企鵝被發現前,國王企鵝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企鵝,但是後來動物學家在南極大陸發現了這種比國王企鵝更巨大的企鵝,也因此將它命名為皇帝企鵝。它們的身高最高可以長到120釐米,跟一般的人類小孩一樣高。雖然這種動物每年更換一次伴侶,但是在照顧企鵝寶寶期間,它們是不會逃避的,雙方都會全心全意的照顧小企鵝。每年的五六月份,帝企鵝媽媽會生一個蛋,在辛苦的將蛋生下之後,企鵝媽媽由於體力耗盡會放一個長假,大約會花兩個月時間到遠處海域覓食補充體力。你也可以把它想成是一個坐月子的媽媽,所以在這一段時間裡,照顧小孩的任務當然就是爸爸來負責了。

跟其它動物的生存環境不一樣的是,南極的溫度實在是太低了,所以企鵝蛋只要一接觸地面,兩分鐘這顆蛋就沒救了,也曾有一些企鵝爸爸因為技術不好,不小心把蛋弄到了地上撿不起來,小企鵝就嗝屁完蛋了。因此為了要保護這些嬌嫩珍貴的蛋,企鵝爸爸會全天候24小時將蛋放在自己的腳上,並用它極為溫暖的腹部來孵化,讓蛋維持在36攝氏度的環境下。

在這段期間,企鵝爸爸絕對不會讓蛋接觸地面,而這個時間會整整維持兩個月,直到媽媽帶食物回來。孵蛋期間為了避免意外,企鵝爸爸甚至會連飯都不吃,多數時間都站著睡覺,依靠身體儲存的能量為生,這期間企鵝奶爸們甚至會擠到一起互相取暖,並輪流到外圈抵擋凜冽的寒風,真的是相當團結和可愛。

等到企鵝媽媽度假結束帶著食物回來時,小企鵝也差不多快出生了,不過爸爸還是會夾著小企鵝到處移動,生怕它們被凍著了,企鵝媽媽會通過叫聲來找到企鵝群中的爸爸並和爸爸交棒輪換,這時候才輪到爸爸趕緊出去大吃一頓,餓壞了。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企鵝媽媽在坐月子期間出了意外回不來怎麼辦呢?比如說被其它天敵吃掉了。這時候,企鵝爸爸發現媽媽沒有回來時,就會父兼母職,從自己食道分泌出乳白色的乳狀物質來餵食企鵝寶寶,避免小企鵝餓死,這在鳥類中很少見還有類似哺乳的行為。也由此可見,企鵝是多麼重視唯一的後代了。

像上面這兩種動物,都可以稱為是鳥類裡的模範爸爸,但是也有一種鳥類照顧後代的行為,真的是非常邪惡!甚至被人們稱為是最無恥的鳥。它們是一種你一定聽過的鳥類,杜鵑!好多次出現在古代詩歌之中,杜鵑鳥雖然並不是什麼罕見的鳥類,但是它的邪惡真的是前所未見。

杜鵑媽媽生下蛋之後從來不會自己照顧,甚至連巢穴都不建,相反它們會找其它小型鳥類的巢穴把自己的蛋放進去,讓這些鳥類當它的免費奶媽幫它餵養雛鳥,甚至有時候為了怕奶媽起疑心,杜鵑媽媽還會吞掉一兩顆原本在巢穴裡的蛋,讓蛋的數量跟原來的一樣,然後杜鵑媽媽就什麼都不管的享清福去了,但是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

俗話說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邪惡的杜鵑媽媽生下來的小孩也不會是什么正人君子。杜鵑的蛋為了適應這種特殊的生存模式,總是能夠比其他鳥類的蛋早孵化,孵化後的小杜鵑一出生就準備使壞了,一等到鳥奶媽不在,小杜鵑就開始把其它未孵化的蛋推出鳥巢,即使是已經孵化出來的小雛鳥,杜鵑也絕不會腳軟,直接給踢了出去!嗯,這樣就好了,再也沒有任何競爭對手可以跟它搶食物了,而鳥奶媽也只能全心全意的照顧唯一的它了,真是太邪惡了!

而且小杜鵑已經將這種把其他蛋推出巢穴的行為升華為它內在的天性,動物學家在沒有其它蛋的情況下將紙團放入巢穴裡,也會被小杜鵑本能地踢掉,看來生下來就是踢東西的。接著小杜鵑就會在代理媽媽的精心照料下快速長大,甚至到最後代理媽媽餵著小杜鵑,餵著餵著就比自己大了一圈!就這樣,代理媽媽也看不出來?哎,你孩子已經大到可以把你吞掉了,眼睛到底是有多瞎呀!不過現實中,真的有很多代理媽媽到這個階段還渾然不知自己每天辛苦照料的,竟然是幹掉自己親生小孩的兇手,真的是讓我們這些看戲的無言以對啊。

不過,你們對杜鵑鳥「巢寄生」的過程有任何的疑問嗎?為什麼杜鵑鳥放蛋的過程不會被發現呢?其它鳥類為什麼認不出杜鵑鳥的蛋呢?其實這都是因為杜鵑鳥為了實現這邪惡的計劃,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演化所導致。

首先杜鵑鳥的外形跟一種猛禽「雀鷹」很相似,而且不只是外形類似,杜鵑媽媽還會模仿雀鷹的叫聲,所以當它飛到森林裡時,其它小型的鳥類都會被它的外形和叫聲嚇跑,這時候它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將自己的蛋放入巢裡了。

接著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那些鳥類無法分辨出它的蛋呢?這也是因為杜鵑鳥在自己的蛋上面做了手腳,杜鵑鳥為了不讓其它鳥類察覺異樣,竟然演化出能夠生出各種模樣的蛋來模仿不同的寄主,有白色帶有斑紋的、藍色帶有斑紋的、深藍色、淺藍色或粉紅色,猶如變魔術一樣,這種能力即使縱觀所有生物都十分罕見。

不過這也並不是說一隻杜鵑鳥就能夠隨時生出不同顏色的蛋,通常一隻杜鵑鳥選擇的宿主都是固定的。具體來說,自己小時候是被哪種養父母帶大的,長大後就會選擇這種鳥作為自己孩子的養父母,也會生出這種鳥類顏色相近的蛋,不過這只是通常情況下。有時候,杜鵑鳥根本不管顏色問題,看到鳥巢就塞蛋,你給我養就對了,廢話不要那麼多,但也不是所有的鳥類都這麼憨厚,總是有些帶點智商的鳥類會發現貓膩。

有時候這些鳥霸就會碰到釘子,例如不小心丟到了老鷹的巢穴,被發現的杜鵑鳥只能是自取滅亡了。但也有鳥媽媽雖然及時發現了杜鵑蛋的異常,但因為自己的體型過小沒辦法把杜鵑鳥的蛋踢出去,只能選擇將蛋放在角落裡讓它難以孵化或是直接放棄掉整個巢穴,只能說杜鵑鳥這種動物真的是一個專門搞破壞的鳥中惡魔。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如果你喜歡請幫我點個讚和分享,更不要忘記關注我哦,我們下次見。

相關焦點

  • 老家鄉村裡,那些曾經的怪鳥都去了哪兒?
    在我的記憶裡,這片偏僻的鄉野過去也是鳥的故鄉,那時鳥可是真多!夏季的清晨和傍晚,鳥群在天幕畫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留下一串串悅耳的鳥鳴,鳥類繁多,形體各異,鳥影綽綽,鳥語陣陣。鋪天蓋地的是黑壓壓的鳥群,天地間成了鳥的世界。
  • 長嘴怪鳥闖進家門,原是「鷸蚌相爭」中的鷸
    林業部門介入,為丘鷸療傷後將放歸自然經過專家鑑定,這隻長嘴怪鳥是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動物丘鷸。記者李小雷瀏陽日報訊(記者李小雷)「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典故大家耳熟能詳,但是「鷸」究竟長什麼樣子,估計很少有人見過。
  • 100 種怪鳥,真是太罕見了!見過三隻算你厲害
    記得前些年我到石林、桂林遊覽時,遇到了一個個美麗自然的石洞,洞口都比平常人低,奇特的造型充滿了神秘和誘惑,這就是需要我們低頭的時候。假若不進去,就不知裡面有什麼風景和奇特的構造,有時還會留下遺憾;假如進洞口時不低頭,就會被碰頭甚而被碰得頭破血流。這個時候,無論怎麼顯赫、富有的人物,都低下了昂貴的頭,彎下了最貴的腰,去探尋石洞裡的風景。
  • 真的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啊~
    近日,北京豐臺某小區一私家車窗戶上發現一坨鳥屎,不久車主將這件事反映給物業,隨之物業就派出了一輛升降車,把停車場附近所有的鳥窩都給「拆掉」後來……小編覺得這麼做很滑稽,不論是車主,還是物業們的所作所為都挺讓人摸不著頭腦的
  • 巨嘴「怪鳥」落戶海南的幸福生活
    走進海口市龍華區龍泉鎮美仁坡村,火紅的春聯和燈籠洋溢著喜慶,走親戚串門的祝酒吆喝聲透著熱鬧,卻聽不見一絲鞭炮響,這是怕驚跑從天而降的「稀客」。  美仁坡村地處有「海口之腎」美譽的羊山溼地,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綠色屏障。一個月前的一個上午,村民吳海玉聽到消息「7隻『怪鳥』正在你家魚塘捉魚吃,快去看看。」她又驚又喜,小跑著出了門。
  • 瀘州市民無意間撿到一隻「怪鳥」 民警一查:來頭不小……
    近日  江陽區公安分局茜草派出所  迎來了一位 「不速之客」  它究竟是什麼來頭?    12月29日凌晨5時許,茜草派出所接到市民羅先生的求助電話,稱在茜草街道某小區地下車庫發現一隻「怪鳥」,看起來不像是「一般鳥」。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往現場。  先來看看這隻鳥長啥樣?
  • 一雙好畫眉鳥鬥鳥的腳
    鬥鳥的腳大家都知到要挑選牛筋腳,即「白牛筋」,「黃牛筋」。牛筋腳整體上要求粗壯、跳動有力,有光澤;毛腿好,腿要短,腿毛要短,打鬥才不怕痛;腳掌盤肉寬厚,腳爪粗壯,腳趾甲不能太長,才是算真正的一雙好的鬥鳥的腳。具體請參看:「2004廈門冠軍鳥和杏林擂臺賽」比賽實況。
  • 貴州深山「龍吟」真相竟是鳥在叫,那麼黃腳三趾鶉到底是啥鳥?
    而黃腳三趾鶉的叫聲最為特別,它的叫聲洪亮悠長而又低沉,乍一聽很像牛叫,也有人覺得像虎嘯龍吟,所以這才引起了當地人的關注,那麼,黃腳三趾鶉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怪鳥呢?黃腳三趾鶉是一種小型鳥類,屬三趾鶉科,在貴州地區屬於夏候鳥,經常棲息於一些低矮山丘的灌木叢裡,有時候也會出現在農田裡。
  • 雅寶路撿到尖嘴怪鳥(圖)
    雅寶路撿到尖嘴怪鳥(圖)小】【列印】 【關閉】   雅寶路撿到尖嘴怪鳥  本報記者報導 昨天下午,讀者裴小姐打來電話說,下午他們在雅寶路附近撿到一隻怪鳥,嘴巴長長尖尖的。
  • 開化首次發現鳥中「大熊貓」海南鳽——被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野保協會掛了電話立即趕往現場。據項裕龍介紹,當天晚上大家值班趕工程,在工地臨時辦公樓前看見一隻鳥,蜷縮著一動不動,疑似受傷。由於夜色較黑,以為是一隻國家保護動物貓頭鷹,於是連忙撥打電話求助。 協會工作人員對「怪鳥」仔細觀察,發現這隻「怪鳥」有著又大又圓的眼睛,長長的脖子,幾根又長又粗的黑色羽毛優雅地伸向腦後。喉嚨裡不斷發出沙啞的「啊、啊」聲。
  • 海口小區飛來一隻受傷的鳥 這是只什麼鳥?
    小區飛來一隻受傷的鳥  這是只什麼鳥?疑似夜鷺 為國家保護動物小區內飛來的鳥。  記者注意到,這隻鳥兒的個頭不小,尖尖的嘴巴呈黑色,微微有些彎曲,腳趾為黃色。張先生說,約在11日上午11時許,由於樓上供水水壓不足,鄰居們都下來抽水,發現它在水池那呱呱叫個不停。  「這隻鳥兒可能是受傷了。」張先生說,目測它的腳似乎是斷掉了,抓它的時候都沒怎麼反抗。一些鄰居說,它可能是一直灰鷺,是國家保護動物,應該趕緊聯繫相關部門把它保護起來。
  • 不吃米只吃蟲子 環衛工人撿到受傷怪鳥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志願者肖麗卿居民小區自行車庫旁,正在勞作的環衛工撿到一隻受傷的怪鳥,引來一群孩子圍觀。怕它死掉,環衛工買來鳥食和礦泉水,試圖餵養它,可是怪鳥不吃也不喝。他告訴記者,一開始,以為是雞崽,近前一看,大長嘴,原來是一隻鳥。「這鳥的樣子很特別,我從來沒見過。」此時,一旁圍過來幾個八九歲的孩子,「這是什麼鳥啊?長得好奇怪!」「它咋不飛呢,是不是受傷了?」「咱們找點小米喂喂它!」怕小鳥挨餓,他買來一點小米,又拿來一瓶礦泉水,試圖餵小鳥。
  • 中國神妖大全之《鴸鳥》:狌鳥是一種不吉祥的怪鳥,長著人面鳥身
    狌鳥是一種不吉祥的怪鳥,長著人面鳥身。民間傳說中稱這種鳥的腳,就是人的手。據說狌鳥是帝堯的兒子丹朱所化的鳥,它會危害士人和君子,所到之處便會發生政治動蕩,賢良的貴族會被驅逐流放,野蠻的土人則進入朝廷,禍亂朝綱。外貌形態形狀像貓頭鷹,卻長著人的手。
  • 山西大爺發現「怪鳥」,悉心餵養4年,專家:這是山海經裡的鳳凰
    《山海經》中寫道:"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然而這一形象是真的存在於世間嗎?山西一位大爺就發現了這樣一隻"怪鳥",專家稱其為山海經中的鳳凰。
  • 漢字解密|鳥 : 猜猜看,「鳥」字比「烏」字多的那一點表示什麼?
    我們驚嘆動物園中孔雀開屏的豔麗,我們讚美微風中燕子輕飛的優雅。鳥在中國文化中受到重視,還因為鳥曾經是我們祖先圖騰崇拜的對象。原始社會中,人們以某種自然物的圖形作為本氏族的保護神和標誌,稱為圖騰。鳥是重要的動物,能在天空自由飛翔,有著其它動物所不具備的能力,因此,先民們自然會把鳥作為圖騰。我國商民族就以燕子為圖騰。《詩經》裡面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玄鳥就是燕子,商民族認為他們的祖先是由燕子生的。在這種對鳥圖騰的崇拜中,鳥既是他們祖先的象徵,又是保護部落成員的神秘力量,他們對鳥的崇拜是一種原始宗教的虔誠。
  • 這鳥從小就會坑別人家娃,啃別人家老,別被它騙了
    憂心的望帝於是變成了一隻杜鵑鳥,飛到王宮外面,不停地叫「民貴」「民貴」,但是從帝一直沒有聽懂望帝的叫聲,還派人撲殺這隻杜鵑鳥。望帝苦苦哀叫,最後嘴巴都被鮮血染紅了。因而,後世很多詩人都會用用杜鵑代表自己的冤屈和鄉愁。「望帝春心託杜鵑」、「杜鵑啼血猿哀鳴」……文學裡的杜鵑鳥給予是悽美的,然而,真實的杜鵑鳥,一定讓你大跌眼鏡。
  • 怪鳥闖進村戶雞圈被困 專家:這是「國寶」褐林鴞
    2月27日,天柱縣邦洞街道高西村的張先生在自家雞圈上發現一隻疑似「偷雞賊」的怪鳥,形似貓頭鷹,但又比貓頭鷹兇猛。張先生報警求助後,民警驚訝地發現,這竟然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褐林鴞,經確認這隻褐林鴞安然無恙後,將其放歸大自然。
  • 這種在中國可能早已滅絕的「怪鳥」,未何賴在寧海這家民宿不走了?
    這隻「怪鳥」身高足足有一米多,差不多和小女孩一樣高,看體態足有10公斤重。最奇特的是其頭頂和頸部裸露無羽,裸露的地方呈紅色,怪不得田田說是一隻「禿頭鳥」。嘴和腳都特別長,上體背部羽毛為黑灰色,下體腹部羽毛為白色。更奇怪的是,「怪鳥」似乎根本不怕人,跟誰都好像「自來熟」,一點不當自己是「客人」。
  • 《阿飛正傳》——沒有腳的鳥
    這是一部很讓人壓抑的電影。也是一部一舉拿下了許多大獎的好電影。這部電影很難懂,看似有些空洞無趣。哥哥飾演的旭仔也是一個極其放蕩不羈的人。他的眼神裡全是疏離。他對所有女人都一樣,魅惑又心狠。他的一生就像是他說的那隻鳥——一隻沒有腳的,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的鳥,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時候。旭仔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渣男,不把別人的感情當感情。他說,他也不知道以後還有多少女人,也不知道最後愛的是誰。但是他的內心是孤獨,是難過。他之所以不屑一顧可能是因為他沒有感受足夠的溫暖。
  • 懷念張國榮:無腳的鳥,只能不停的飛翔
    「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 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無腳鳥"象徵著缺乏母愛、孤獨寂寞的漂流人。張國榮用他的演技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放蕩不羈但內心失落需要溫暖的香港人。電影也是生活,在火車上想像死亡的時刻,他說我不會閉眼,我會享受飛翔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