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用墨水做實驗 8瓶飲料3個瓶口被汙染(圖)

2021-01-15 半島網官網

450毫升裝康師傅白葡萄的瓶蓋內進入了墨水

    不少人在便利店或者超市裡買到飲料後,都會立即扭開瓶蓋,對著瓶口仰頭就喝 ,卻壓根沒想過,這個小小的瓶口,是不是真的衛生。3月26日,記者從超市隨機購買了8款飲料和礦泉水進行實驗 ,結果令人大吃一驚:竟有 3瓶飲料瓶瓶口能輕易被汙染 。

    氣溫開始回升,消費者喝飲料的次數越來越多。不少人在便利店或者超市裡買到飲料後,都會立即扭開瓶蓋,對著瓶口仰頭就喝。飲料瓶是密封的,直接「對瓶吹」到底衛生嗎?

    3月26日,記者從超市隨機購買了8款常見飲品:480毫升裝雀巢原葉綠茶、500毫升裝康師傅綠茶、420毫升裝美之源C粒檸檬、450毫升裝康師傅白葡萄和500毫升裝統一冰糖雪梨、600毫升裝嶗山礦泉水、380毫升裝農夫山泉礦泉水和330毫升裝康師傅礦泉水。

    實驗開始,記者準備了一個大盆,放了半盆水後 ,把一瓶藍色墨水全部倒進盆中,整盆水立刻變得墨黑。準備就緒後 ,記者把這8瓶未開封的飲料瓶瓶口朝下放進盆中浸泡。

    1個小時後,記者把飲料瓶子拿出來,用衛生紙小心地將瓶口擦拭乾淨後 ,確保擰開瓶蓋時不會將墨水帶入瓶中,然後打開8瓶飲料,逐一檢查飲料瓶蓋內墨水滲入情況。

    檢查結果令人大吃一驚:8瓶飲料中有3瓶的瓶蓋內側都染上了墨汁,瓶口的螺旋紋上都有墨水殘留。實驗中被汙染的三款飲料為330毫升裝康師傅礦泉水、450毫升裝康師傅白葡萄和500毫升裝統一冰糖雪梨。

    記者觀察發現,由於瓶蓋與瓶口頂部有一處膠墊密封,保證了瓶內飲料與外界的隔離,因此藍色墨水僅僅滲透到瓶蓋螺旋紋口處,並未侵入瓶內礦泉水。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只要瓶蓋沒有打開,就有良好的密閉性。記者在超市中隨機採訪了兩位消費者,其中一位消費者說:「我最近也看了這方面的新聞,所以如果在家裡,我就會倒到杯子裡喝。」不過,也有消費者不以為然,白領張小姐看了這則消息後表示:「這些年一直用瓶子喝,也沒喝出什麼事來。不過以後會注意一下。」

    近年來,關於飲料瓶口發黴變質、蟲卵滋生 、細菌超標的報導屢見不鮮,涉及多個知名品牌,而品牌商對於此類質量問題也多歸咎於倉儲、運輸等流通環節。記者在網上發現了大量業內爆料,均稱多起質量問題與旋蓋式飲料瓶的瓶口設計缺陷脫不了干係 。業內人士指出旋蓋式飲料瓶的瓶口螺旋紋部分僅起到緊固作用,未能完全密封,可能導致灰塵、細菌「入侵」,致使瓶口二次汙染。

    記者了解到,國內瓶口螺旋處的相關衛生標準還是一片空白,使得廠商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記者建議大家在飲用瓶裝飲料時不要直接用嘴接觸瓶口,可以將飲料倒在容器內再飲用。」 文/圖 記者 卞雨潔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宋濤]

相關焦點

  • 記者用墨水做實驗 8瓶飲料3個瓶口被汙染
    450毫升裝康師傅白葡萄的瓶蓋內進入了墨水  不少人在便利店或者超市裡買到飲料後,都會立即扭開瓶蓋,對著瓶口仰頭就喝,卻壓根沒想過,這個小小的瓶口,是不是真的衛生。3月26日,記者從超市隨機購買了8款飲料和礦泉水進行實驗,結果令人大吃一驚:竟有3瓶飲料瓶瓶口能輕易被汙染。
  • 旋蓋式瓶口螺紋處不能完全密封或導致飲料二次汙染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旋蓋式塑料瓶飲料瓶口螺紋部分不密封,或存在二次汙染。記者實驗發現,將未開蓋的瓶裝飲料放入黑墨水中,打開後竟能看到墨水滲透在瓶口螺紋處。  專家表示,螺紋僅有緊固作用,未能完全密封,建議消費者勿直接用嘴接觸飲料瓶口,可將其倒入其它容器中再飲用。
  • 螺紋瓶蓋不具密封效果 擰再緊飲料都會遭到汙染
    讓人心驚的實驗  廣東省東莞市石龍鎮的「好蜜豐」飲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葉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做了一個關於飲料瓶蓋螺紋密封性實驗。  2012年1月9日,在葉智的辦公室。擺在記者面前的是幾款市面熱銷的未開封瓶裝飲料。其規格包括了1釐米瓶口透明、半透明膠瓶樣式以及3.8釐米瓶蓋透明、不透明膠瓶樣式四種。
  • 茅臺酒好,可別用蠟封瓶口!
    核心提示|長達8天的中秋、國慶長假剛結束,相信不少人在剛過去的長假中,品嘗到了不少美酒。    兩瓶茅臺老酒蠟封瓶口,好可惜!    藏友劉女士是專程從鄭州南郊趕到鑑寶現場的,這次她帶來了兩瓶珍藏多年的茅臺老酒。    劉女士告訴記者,這兩瓶酒分別是1990年和1991年的,是自己在2012年花高價從別人手裡買回來的,在家裡也存放了幾年。但是對於這兩瓶茅臺老酒的真假,自己一直都放心不下,聽說這裡有免費的老酒鑑定活動,特地趕來請專家辨別。
  • 一起來做個小實驗:瓶中雲
    實驗操作的過程是這樣:首先在飲料瓶中倒入少量水,蓋上蓋子轉動、搖晃促進蒸發,讓瓶內達到一個水蒸氣飽和的狀態。接下來用點燃後吹熄的火柴(或者線香)給瓶內添加一點菸,這些煙的顆粒會充當凝結核。(有的版本會省略這一步,可能空氣中本身也有一些可以充當凝結核的東西吧)接下來,用手壓氣泵向瓶內充氣,達到高壓狀態。迅速地拔掉瓶口的橡膠塞釋放壓力,只要之前充氣充分,這時就能看到瓶內迅速被形成的白霧填滿。
  • 易拉罐拉環暗藏汙染風險 網傳有人感染病毒死亡(3)
    據董金獅介紹,其實也並非完全沒有技術實現旋蓋式瓶身的螺紋部分完全緊貼瓶口,廠商可以通過超聲波和熱收縮技術使塑料收縮,或是更換模具來增強瓶口的密封性,但出於成本原因,多數企業不會採用這些技術。   另外,紙盒包裝也同樣存在衛生問題。
  • 記者做了個實驗
    今天(1月14日),小時新聞記者也嘗試做了幾個實驗。常溫吸水實驗:確實有吸水情況,但是量真心不大記者從網商平臺購置了一袋紙吸管,一包50支的牛皮紙材質紙吸管,一般上10-15元。15個小時後,記者取出吸管,發現水面明顯下降了2-3毫米。
  • 「撿瓶子」的物理老師:不收廢品,放大招做實驗
    在別人都認為他是在撿廢品的時候,他用幾個廢瓶子做了這樣的事情,讓人大呼驚奇! 高能物理老師放大招,【5個利用廢塑料瓶做的小實驗】了解一下!在淺盤子到一些水(可以滴幾滴墨水染色) 2. 找一個塑料瓶,用熱水把瓶子涮一下然後倒掉熱水 3.
  • 小學生愛做的100個科學小實驗
    這100個小實驗所用的材料大多都是家庭必備的物品,你完全可以獨自完成。比如家裡的調味品檸檬汁加上一點兒發酵粉,就可以做成汽水;比如把一個鞋盒子做成迷宮,把土豆放進去,可以讓土豆在裡面走迷宮……有些實驗需要講求操作方法,你得耐心地重複多次才能成功。有些實驗需要較長的時間,你必須用三天五天甚至半個月的時間才能成功。有幾個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你需要成年人的幫助。
  • 6個在家就能做的科學小實驗,簡單又好玩,輕鬆培養孩子創造力
    萍萍媽媽推薦以下六個小實驗,培養孩子的探索性和發散思維,增強他們的創造力。1、熔巖燈材料:油、水,透明瓶、色素、泡騰片實驗步驟:把油和水(比例約為1:4)倒入杯子中,等它分層。3、氣球火箭材料:氣球,吸管,膠帶,繩子實驗步驟:取一根長繩子穿過一截吸管,系在相隔較遠的兩個凳子上。把氣球吹大,打個活結後,將氣球粘在吸管上。現在釋放氣球,可以看見氣球飛速向前衝。
  • 春節期間,開瓶的酒可以用這8個方法保存!
    事實上,白酒開瓶後,酒水和空氣發生接觸時,就會開始起反應,如果及時封緊瓶口,放入低溫處保存,正常情況下可以保存7天左右的時間。如果保存不當,酒水就會加速揮發,酒精度數也會下降,容易失去原有的口感風味。 因此,開了瓶的白酒最好儘快飲用,放置越久,酒味越差。
  • 實驗告訴你:溼紙巾裹飲料冰鎮更快
    溫州網訊 雖立秋已過,但溫州市瑞安炎熱天氣依舊不減,很多人回到家就想來一瓶冰鎮飲料解渴,可是回到家才發現,飲料忘記提前放進冰箱。記者通過實驗證實,溼紙巾裹飲料冰鎮更快。  近日,網上流傳一個小竅門:放入冰箱前用溼紙巾包裹飲料瓶,即可快速給飲料降溫。前日,記者決定通過實驗來證實這個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
  • 漫談 為什麼可樂瓶口的螺旋處會有缺口?
    相信大家都喝過可樂吧,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可樂瓶的瓶口的螺旋處,總是有一個個缺口的。而不是完整的。其實現在的瓶子設計總共有兩種,一種是沒有缺口的,一種是有缺口的。 這個時候我想大家就要問了,為什麼廠家在製作瓶子的時候,幹嘛要費這麼大勁去多做這麼一個缺口呢?這不是費錢又費力還吃力不討好嗎?
  • 如何更快地把飲料從瓶子裡倒出來?空瓶動力學了解一下
    來源公眾號:科研圈怎樣倒飲料速度最快?從生活經驗可以發現,傾斜瓶子能更快地倒出飲料,但是如果將瓶子整個倒過來,瓶口會產生氣泡,並且飲料可能產生噴濺。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或將對飲料行業和化工廠帶來啟發。瓶口氣泡產生的的動力學取決於液體的熱物理性質、瓶體幾何形狀及其傾角。這些參數無可避免地交織在一起,使得空瓶動力學(bottle-emptying dynamics)成為氣泡物理學家的下一個前沿研究方向。
  • 西安消防實驗:真的!
    3月25日,華商報記者聯合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隊進行了實驗。  2.將純鹼面、小蘇打倒入乾淨的空瓶中,加入碳酸飲料,當時碳酸飲料便產生大量泡沫湧出瓶子。  3.湧出瓶外的液體和泡沫流到燃燒桶內,並將瓶中剩餘液體倒入桶內,明火熄滅。  【實驗七:白醋+小蘇打+碳酸飲料】  1.點燃桶內廢紙,待火勢變大,火苗躥出桶外。
  • 海都小記者動手做科學小實驗 玩遊戲抓間諜看「火山」噴發
    閩南網9月8日訊 「啊!快看,『火山』噴發啦!」伴隨著驚嘆聲,一群小夥伴有的兩眼瞪得大大的,有的激動地直揮拳頭。這是在做什麼呢?別奇怪,這是海都小記者在做科學小實驗呢!9月4日及5日下午,70多名海都小記者來到位於泉州市區浦西萬達的布萊特青少年國際教育機構,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學唱英文歌、DIY手工、做實驗,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假期!
  • 飲料玻璃瓶循環利用市場調查:舊瓶應該怎樣裝新水
    啤酒瓶回收利用日漸規範資料顯示,每回收一個啤酒瓶可節省約0.8度電,可以讓一個100瓦的燈泡點亮4個小時或讓一臺電腦運行30分鐘。在記者的記憶裡,2000年前後的啤酒瓶回收一個是五角錢,拿著啤酒瓶到商店就能換現錢。
  • 常州一教師做實驗發生事故4名學生受傷,牢記化學實驗操作規範!
    華商報記者梳理發現,2020年7月11日,浙江紹興柯橋區的一所培訓機構也發生類似事故,課堂上老師用酒精做"法老王之蛇"科學實驗,突然酒精爆炸,燒傷6名小學生,其中一名學生全身18%被燒傷。
  • 用了多年保溫瓶,保溫原理是?
    這種真空瓶又叫「杜瓶」,可使盛在裡面的液體不論冷、熱溫度都保持一定時間內不變。由於在家庭中保溫瓶主要用於熱水保溫,故又稱熱水瓶。保溫瓶的構造並不複雜。反過來,如果瓶內儲存冷液體,這種瓶又可以防止外面的熱能輻射到瓶內。保溫瓶的瓶塞,通常以軟木或塑料製成,這兩種材料也都不易導熱。保溫瓶外殼有竹編、塑料、鐵皮、鋁、不鏽鋼等材料製成,保溫瓶的瓶口有一橡膠墊圈,瓶底有一碗形橡膠墊座,這些都是為了固定玻璃膽用,以防與外殼碰撞。保溫瓶的保溫、保冷功能最差的地方是瓶頸周圍,熱量多在該處藉助傳導方式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