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最經典的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把相思之情刻畫的深入骨髓

2020-12-03 無風卻起念

夜雨寄北

唐朝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晚唐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樊南生,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杜牧並稱為「小李杜」。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佔22首,數量位列第四。

和李白所處的盛唐時期不同,李商隱所處的晚唐為宦官把持朝政,朝堂之上黨派紛爭激烈,國力日衰,無數有志之士空有一身才華卻無用武之地,因而這一時期詩歌皆以隱晦迷離,難以紓解的愛情詩為主。李商隱的詩歌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

《夜雨寄北》是李商隱晚年的代表作,開篇第一句「君問歸期未有期」更是成為情人寄「相思」的佳句,被認為把相思之情刻畫的深入骨髓。「巴山」指縉雲山,今位於重慶嘉陵江一帶,詩中用來泛指巴蜀之地。

公元851年十一月,李商隱接受了西川(今四川一帶)節度使的邀請,赴四川任職。而李商隱的妻子王氏在他去四川之前就已經病逝。因而很多學者推測,這首詩很有可能是寫給友人的。 對於這首詩,可以翻譯如下:

你問我什麼時候可以歸來,我無法給你一個準確的日子;巴山的夜雨已經漲滿了整個池塘。到底何時我們才能一起在窗前徹夜長談,但現在的我只能對你說巴山的夜雨一直在下。

詩文第一句回復友人來信,第二句轉而描寫眼前實景。第三句表達心中所願,第四句又回歸的眼前景象上來。面對著綿綿不絕的陰雨,獨自一人深夜回信,頗顯其孤獨寂寞之情。雨不停地下,詩人的愁悶無法紓解,只能任由它在心中蔓延。

李商隱的妻子王氏雖早已離世,但並沒有更多的證據證明寄信人的身份,《夜雨寄北》中「北」正是家鄉的方向。也許這位友人確有其人,但也可能只是李商隱用來表達對家鄉和妻子的思念的「藉口」。

王氏是唐朝中後期將領王茂元之女。王茂元欣賞李商隱的才氣,便將愛女嫁給了李商隱。但李商隱的好友令狐楚和嶽父王茂元追隨不同派別,李商隱被迫捲入到「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之中,備受排擠。

李商隱仕途坎坷,前半生到處奔波,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均有妻子王氏照料。李商隱和王氏的感情深厚,王氏去世之後,李商隱很是歉疚,即使遠赴四川,也一直鬱鬱寡歡,其間開始研究佛學。「未經苦楚,不信神佛」。這樣看來,「君問歸期未有期」,不僅僅是指回歸京城的日子遙遙無期,還包含了和陰陽相隔的妻子無法相見的無奈。

參考文獻:

相關焦點

  •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即通篇寫相思之情,卻不離開紅豆。而是以紅豆的「相思子」之名,來關合相思之情,從而達到委婉含蓄,語淺情深的藝術效果。據《雲溪友議》載:「安史之亂時,李龜年流落到江南,一次於湘中採訪使筵上唱這首詩,滿座遙望玄宗所在的蜀中,潸然淚下」。由此可見,《相思》一詩,在當時就廣為傳誦。
  • 曹丕寫了句詩沒紅,李煜和李商隱各仿寫一句,寫成了兩個千古名句
    若要問這兩種情況哪種情況更常見,很顯然是第二種,因為經典詩若真的那麼容易被超越,那千古名作還不滿大街都是了。這組詩共有兩首,後世一般都關注第一首,也就是「秋風蕭瑟天氣涼」,稱這首詩是悲秋之祖。而第二首,卻被很多人忽略了。這第二首詩,開篇是這樣的: 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
  • 李商隱不出名的一首無題詩,最後14字卻成絕唱,寫盡相思的孤獨
    所以在李商隱的各種作品之中,其無題詩是最著名的,也是感染力最強的。家喻戶曉的如「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這句詩在中國真的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小孩子從小就要背的一首詩。但是這首詩的確切意思,到現在也沒有人敢打著包票說自己解讀出來了。
  • 史上最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以詩相警,讓人更易銘記於心。譬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便警示人們少年時期要努力學習。勸人讀書學習是勸誡詩詞吟詠最多的題材。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學士都曾作詩勸誡家族子弟讀書勉學。這些「讀書」詩在今日讀來,依然對我們有警示作用。今天狗子就歸納了史上最為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勸學唐·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李商隱十首詩,一首一個千古名句,纏綿悱惻,細膩動人!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他的詩詞感情濃烈纏綿,在意境塑造上追求至美,大多構思新奇,時而含蓄細膩,時而隱晦迷離。讓後世人百讀不厭。夜晚讀詩,整理出十首經典作品,一首一個流傳千古的名句。每次讀之,沁入心腸。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就驚豔世人,果然是情詩大家!
    但是李商隱的情詩卻寫的的迴腸盪氣,悽美無敵。無論是誰,讀了他的詩都會感傷於懷,怎麼都不會想到,這樣的詩句竟然出自堂堂七尺男兒之手。李商隱的愛情詩,是唐代詩詞大觀園中的一朵奇葩,這是一朵美麗的奇葩。我們今天要欣賞的是他最出名的一首詩。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邈遠,最後7字突顯出悲劇之美
    李商隱也寫過很多無題詩,其中既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謳歌和追求,也暗喻自己的身世之感。讀者不僅非常熟悉這些無題詩中的警句和名言,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啟發。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邈遠,最後7字突顯出悲劇之美。
  • 李商隱最孤獨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讀來讓人肝腸寸斷
    夾在牛李黨爭之中的李商隱,開始被人瘋狂報復,再邊都不討好,所以他一輩子也只能是擔任幕僚,不會再有任何的作為,為此李商隱經常是遠離故鄉,滯留的在那些偏遠的地方,為了緩解相思之苦,那一時期他寫給妻子很多的詩,無非是在訴說相思之苦,其中這首《端居》,我個人認為寫得最傷感,也最孤獨,整首詩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是每一句都感人肺腑。
  • 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七言絕句,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一、王昌齡《出塞》王昌齡被稱為「七絕聖手」,是以七絕名世的詩人,他跟李白是公認的七絕寫得最了的兩位唐代詩人,他的七絕,以邊塞詩、宮怨詩和送別詩為主,《出塞》便是一首邊塞詩,被很多人評為唐詩七絕的壓卷之作。《出塞》這首詩聲調高昂,氣勢雄渾,它濃縮了千年的邊關戰爭歷史,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戍邊戰士的鮮血,抒寫了所有中華志士的家國情懷,故而千古傳唱。
  • 李商隱描寫荷花最悲痛的一次,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唐朝有很多偉大的詩人,而且這些偉大的詩人,那都是留下了千古名篇,這些作品每一首那都是經典,裡面一些膾炙人口詩句,那也是深入人心,成為了大家最為熟悉的名言。這也正是唐詩所帶給我們最為感動的一個地方,應當唐詩它對於漢語,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 李商隱不多見的兩首無題詩,千古悲情,卻震撼人心
    下面分享的是李商隱不多見的兩首無題詩,千古悲情,卻震撼人心。無題唐代:李商隱含情春晼晚,暫見夜闌幹。樓響將登怯,簾烘欲過難。多羞釵上燕,真愧鏡中鸞。李商隱的無題詩經常描寫愛情,比如錦瑟中的名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詩人迷惘難遣,也令讀者難以承受。李商隱在人生低谷時得到王茂元的看重,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嶽父對他恩重如山,妻子對他體貼照顧,這一切都讓李商隱沒齒難忘。
  • 魯迅最經典的一首詩,寫得風趣詼諧,第三句是千古名句!
    直到長大後,才知道這句是出自魯迅的一首詩中。自嘲近現代:魯迅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開篇就以犯了華蓋星來表達自己生逢黑暗社會的倒黴壞運氣。「欲何求」、「未敢」都帶有反語的意外,是具有極其強烈的憤激之詞,從這一句也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黑暗,同時也表明作者對國民政府已經不抱任何幻想,並表達了對當時黑暗社會的藐視和憎恨。這一句中的「鬧市」暗喻敵人橫行霸道的地方。這一句用象徵的手法,用來說明當時社會形勢的惡劣。
  • 這首詩開頭第一句就是千古名句,卻被後世用來形容私密事
    對古詩詞,很多學家往往評論某一首詩「有句無篇」或「有篇無句」。有句無篇意為一首詩有警策之句,卻在結構上不夠渾融;而有篇無句則是結構渾融,感情貫通,但缺少了點睛之筆,沒有傳世佳句。上等好的詩詞往往是有篇有句,甚至很多詩詞往往開篇就是驚豔之句。
  • 句句經典,人人喜愛,白居易50個膾炙人口的詩詞名句,千古流傳
    白居易,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中流傳詩篇最多的詩人,唐代唯一一個獲得「詩魔」、「詩王」兩個美稱的詩人,與同時代的元稹並稱「元白」,與當時的「詩豪」劉禹錫並稱「劉白」。他離世後當朝皇帝唐宣宗親自賦詩憑弔:「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相思詞,化用另一位詩人的名句,卻寫出了新意
    白居易的詩最大的一個特點,那就是情感真摯,往往可能只是寥寥的數語,便是能夠營造出一種高遠的意境;他的寫作也是別具一格,寫得很直白,不喜歡在詩作中堆砌一些典故,往往以一種很直白語言,但是同樣的寫出了新意,從而也使得詩作,顯得更為飽滿,更加的豐富。
  • 又是紅豆又是新月,這首詩將相思書寫的無人能及,令人驚豔
    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是什麼呢?可能不同的人有著完全不同的理解。對於家中有著重病未愈的家人來說可能家人的感情是最美好的;對於小年輕來說可能愛情的滋味便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特別是想要而又得不到的愛情只能夠空相思帶來的美好感覺最是喜人。
  • 一輪含有「紅」字的飛花令,首句是人人皆知的千古名句
    有「紅」字的詩句,是如此的動人心弦,所以下面給大家介紹一輪含有「紅」字的飛花令,讓大家繼續領略帶有「紅」字的詩詞句,而首句是人人皆知的千古名句。1.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詩句出自王維的名篇《相思》,這首詩本是借詠物來抒發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而這兩句流傳千古,常被今人引用來表達情人間的相思。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李商隱的一首詩,以麗句寫荒涼,以綺語寓感慨,尾聯更是水到渠成
    李商隱是晚唐藝術成就很高的一位詩人,他善於學習和繼承前人的優良傳統,曾經向令狐楚學習駢文寫作技巧,也借鑑了屈原以香草寄寓仕途遭遇的比興手法。杜甫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更是對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使得李商隱的詩歌情採深得杜詩神韻。
  • 三首流傳千古的小詩,四個膾炙人口的成語,孟郊憑此成就名傳千古
    在群星閃爍的大唐王朝,名垂青史的詩人大家不斷出現,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李賀、元稹、李商隱、杜牧……不勝枚數,在這些一流的高手面前,像孟郊、賈島、顧況、韓翃、常建等曾經烜赫一時的詩人,也失去了光輝,只能屈居二流詩人之列。
  • 李商隱非常唯美的一首詩,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令人感傷不已
    李商隱,字義山,晚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的詩大多都是描寫愛情,把愛情的失落,以及對於愛情的那一份煎熬,描寫真是入木三分,讀來令人感傷不已;所以每次讀他的作品,總是能夠從他的詩作中,總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那一份失落,給人一種非常純粹,非常悲傷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