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生物學家對現代人顱骨的研究,發現我們現代人的平均腦容量為1450立方釐米,自五萬年前到現在,腦容量的發展趨勢並非是在增長,反而是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要知道,在五萬年前,人類祖先智人的平均腦容量可是達到了1600立方釐米的,與之相比,已經縮水了一個網球那麼大的體積。

那麼自過去的五萬年到現在,人類的平均腦容量越來越小,是在退化嗎?哈哈,小編想問一句,你覺得你變笨了嗎?自然不是退化,而是依舊在保持的進化的姿態,不過已經不是向以往那種簡單粗暴的宏觀方面的進化了,而是向著更加細緻的細節方面在進化。
小編跟大家簡單的舉兩個例子,就以人類的祖先智人和尼安德特人這兩個人種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吧!

一、智人
智人最早出現於25萬年前,在智人出現之初,也就是早期智人,就已經體現了其腦容量巨大的特點,平均腦容量已經達到了1300立方釐米,與同期的直立人那平均腦容量僅為1000立方釐米想比起來,其差距不用細說,很明顯了,智人已經有了自我思考意識,並且能利用外界因素去迷惑敵人,還形成了自己的語言。
到了晚期智人,也就是五萬年前的新人出現後,其腦容量達到了更進一步的提高,最高已經達到了1600立方釐米。在大腦的刺激下,晚期智人除了能夠有效的交流之外,還形成了分工合作以及部落聯盟的意識。

但是直立人卻依舊還是憑藉著本能在生存,除了會利用火源,製作石器工具之外,儼然還是一副野獸的姿態,連語言能力都沒有形成。
二、尼安德特人
自12萬年前尼安德特人出現在歐洲後,身強力壯,肌肉發達敢並且敢和野獸赤手空拳搏鬥的尼安德特人一時間成了智人最大的競爭對手,在到了歐洲後更是迅速的開始了擴張,一度擴張到了西伯利亞的西部。
但是在3.5萬年前我們的祖先智人到達歐洲後,尼安德特人的領土範圍卻開始了迅速的收縮,智人也是亦步亦趨的步步緊逼,很明顯,這絕對是與來到歐洲的智人脫不了干係的,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據考古學家發掘的尼安德特人顱骨的檢測結果來看,在腦容量的體積上,尼安德特人的腦容量最高達到了1750立方釐米,比智人最高1600立方釐米還要高出150立方釐米,而且尼安德特人身體素質還要遠遠超出智人的身體素質,更別說還是歐洲的「土地主」了,但是尼安德特人就那麼徹底的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裡。
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小編開頭所說的「細節方面的進化」,尼安德特人的腦容量雖然高,但是其腦部結構的構造卻並沒有智人那樣複雜,也就是說雖然尼安德特人有著巨大的腦容量,但是利用程度卻比不上智人,所以才被已經懂得分工合作的智人一路緊逼,最終滅絕,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正是從五萬年前晚期智人開始出現後,人類的平均腦容量一改之前越來越高的狀況,而是開始縮水,腦容量越來越小,直到現在的1450立方釐米的平均值。
總結
所以說,人類聰明與否,其實與腦容量並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最影響智商的,其實是腦部結構的複雜程度,如果說腦容量越大越聰明的話,那豈不是說鯨魚才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生物了?要知道,一個鯨魚的大腦可是要比人類的腦容量大6倍左右。

還是說,大家想讓我們現代人以後的後裔各個都跟大頭兒子一樣頂著一個巨大的腦袋?恐怕那樣才是退化吧?一天攝取的能量都還不夠大腦消耗的,豈不是很快就滅亡了嗎!別看現代人的大腦體積不大,但是一天所消耗的能量已經達到了人體一天所需總能量的百分之二十之多。
說了這麼多,大家還認為過去的三萬年間,人類的腦容量越來越小,是在退化嗎?歡迎留言討論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