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縮水」
拉爾說,更令人吃驚的是,現代人的腦容量比祖先小。
他說,生活在2萬年前的成年男性腦容量大約1500立方釐米,現代成年男性平均腦容量為1350立方釐米,「縮水」10%,體積相當於一個網球大小。女性腦容量「縮水」比例與男性相當。
不過,腦容量減少不意味著現代人沒有祖先聰明,而說明人類學會更好地利用資源。
拉爾說,人類大腦在進化過程中變得更小、同時更有效率,可以節省大量能量,「如同人們現在用的電腦處理器一樣」。
追根溯源
拉爾說,人類體型「退化」發生在過去1萬年間。他認為,生活方式改變是促成變化的主要原因。
他說,人類最初靠打獵和採集果實為生,飲食種類多樣。大約1萬年前,人類過上相對固定的農耕生活。那時食物數量變得較以前充裕,但種類減少,導致身體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他舉例說,古代中國人主要以蕎麥、大米和玉米為食,這些糧食中缺少人體生長必需的煙酸和維生素B。
另外,拉爾說,城市化生活讓人活動範圍變小,體質變差,疾病種類增加,傳播速度加快。
不過,拉爾說,腦容量變小與農耕沒有聯繫。
劍橋大學另一名研究人類進化的教授羅伯特·福利說,從猿進化成人是一個漸變過程,人類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荊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