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土撥鼠,資深網民們耳邊立刻響起了「啊!啊!」的鬼畜叫聲。驢友們就不一樣了,他們會說:「土撥鼠?我身上穿的就是啊。」
住在冰箱裡的青年
土撥鼠生活在寒冷的高山地帶。1971年,兩個美國大學生,埃裡克·雷諾茲和戴夫·亨特利,在阿拉斯加朱諾冰原,以土撥鼠為名建立了俱樂部,研究人的身體機能。這就是世界著名戶外品牌—Marmot的前身。
阿拉斯加天寒地凍。那時沒有什麼專業的戶外設備,他們便在宿舍自己製作羽絨背心、毛衣、大衣和羽絨睡袋。
回到美國後,兩人和新加入的湯姆·博伊斯租下一座古老的石頭建築,用3000美元的資金開設了一家叫作Marmot mountain works的出租和零售商店,Marmot公司誕生了。
工作室又小又簡陋。不過很快,機會來了,他們接到一筆大訂單:為電影《勇闖雷霆峰》製作108件「非常蓬鬆的夾克」。僅用一周的時間,他們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從此打出了名聲。
1976年是改變Marmot命運的一年,因為埃裡克在縫製睡袋時加入了新科技。為了測試睡袋的性能,幾人竟在肉類冷凍儲物櫃裡待了七天,竟然健康、良好的走了出來。在常人看來,他們的行為與瘋子無異。
所幸的是,他們的付出是值得的,因為敢於挑戰極限,對自己的羽絨製品充滿信心,同時也獲得眾多戶外玩家的認同,Marmot迅速發展壯大。如今,它已成長為世界頂級戶外品牌之一。
他們穿過,你才買得到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極端環境下,才能測試出產品的在極端環境下的極端性能。Marmot的創立者深諳這個道理,而且把它延續至今。
零下30℃的雪峰上,幾乎垂直的峭壁上,湍流的瀑布邊,身著Marmot的專業人員們以身試險,評估產品的各項性能,得到的數據用於設計師精進產品。
怎樣在「不是人待的地方」生存下去,並且儘量過得舒服些,是Marmot四十多年來追求的真理。
MARMOT的DNA:羽絨系列
Marmot的羽絨系列在世界享有盛譽。羽絨產品的核心在於羽絨的質量,Marmot一直堅持使用最頂級的羽絨。在極限環境中,保暖的羽絨可以算得上是救命的存在。而羽絨的蓬鬆度對於羽絨產品的保暖性能至關重要。Marmot是世界上最早研製出900蓬羽絨產品的品牌,結合Pertex頂級面料和Insotect科技最大限度地提高保暖性。
羽絨有一個致命傷,就是一旦被打溼,保暖作用就會大大消減。Marmot將處於分子水平的Teflon塗層覆蓋於每朵羽絨上,這種複雜工藝保證了羽絨的防水性和耐久性。
戶外羽絨不同於其他的羽絨製品,保暖性不是它的唯一需求。Marmot羽絨產品的主要特點是防水、透氣、防風;超輕設計、攜帶方便。
Marmot宣揚自由舒適,以人為本的戶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