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上看,「凍死」和「熱死」,哪一個更讓人不痛苦?
一年有四個季節,在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裡,估計讓人喜歡的就要屬春季和秋季了吧,因為這兩個季節的溫度不是那麼熱也並不是那麼冷,正好適宜,讓人們也不容易因氣候而產生煩躁之心。相反,夏季和冬季就沒有那麼受人歡迎了,因為這兩個季節的溫度都比較「極端」,夏季太炎熱,離開涼快的空調屋人們就會覺得很煩躁,而冬季又太寒冷,離開暖和的被子人們就會覺得很難受。所以這兩個季節在很多人眼裡都不受待見。
每到這兩個季節的時候,總會聽到有些人嘴裡會喊著「熱死我了」或「凍死我了」,確實可以看出這兩個季節的「煩人」。不過人的最後命運總是要面臨死亡的,如果只能從熱死和凍死中選擇一種方法,那麼選哪一種方法會不讓人那麼痛苦呢?科學家們也的確做過這樣一個相關的實驗來進行證明。
首先是這個熱的實驗結果。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體的正常溫度大概在37℃左右,如果高於這個溫度的話就是發燒了,人體本身的溫度不能達到很高,人體對外界環境所能承受的溫度也自然是不能太高的。科學家們所做的這個人體耐受溫度的實驗結果說明了人類對於高溫的耐受能力並不強,實驗表明當人類在乾燥環境下生活的時候,如果溫度達到了71°高溫的話,人體能夠堅持一個小時的時間,但是如果再往上升超過了106℃的話,人類就只能堅持不到半個小時,這個溫度已經是極限了,如果再高人類可能就撐不住了。
然後是這個冷的實驗結果。當人們在一個溫度過低以至於快凍死的情況下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個反常的情況,就是他們會被凍得出現一種幻象,這種幻象就是他們總會覺得自己在一個很熱的環境下,甚至還會去脫掉厚重的衣服去。而一旦有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也就意味著這個人馬上就會被死神帶走了。其實在進入到寒冷的環境中時,剛開始的時候人們還能感到寒冷。但是慢慢的隨著溫度的越來越低,人體內的血氧供應開始慢慢被凍結慢慢變慢,皮膚和四肢隨後也會出現反應,失去知覺,溫度會越來越低,這時人體的調節系統就會紊亂,會讓人出現一種幻覺,把這種冷當成了熱,才會出現這種反常脫衣的狀態。
這些就是科學得出來的結果,其實不管是熱死還是凍死都是很難受的,但是凍死還會讓人出現幻覺「舒服」那麼一會,好像比熱死稍微強一點兒。那話又說回來了,生命是很寶貴的,我們既不能凍死,也不能熱死,要根據季節合理穿衣,合理飲食,合理生活,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