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賣出400萬個Molly公仔,85後創始人如何打造潮玩帝國?

2021-01-14 21世紀商業評論
泡泡瑪特創始人兼CEO王寧

泡泡瑪特創始人兼CEO王寧

文/ 何己派

「一位60歲的玩具迷,去年買Molly花了大概70萬。你是不是覺得他特像『怪叔叔』?」

泡泡瑪特創始人兼CEO王寧,聽過不少玩具購買者的故事。上述這位大齡Molly粉,把唯一的女兒當作精神寄託,卻和女兒關係糟糕到幾乎不來往。長著5歲小朋友臉的Molly娃娃成了他的情感承載物,與女兒所有美好的回憶都停留在她5歲那年。

潮流玩具,簡稱潮玩,又稱為藝術玩具或設計師玩具,是上世紀末由香港設計師Michael Lau開創的藝術風格,在玩具雕塑上融入設計師和藝術家的理念,區別於兒童玩具。越來越多人正成為潮流玩具的擁躉。他們是學生、律師或者企業家等不同身份,是90後、00後,也可能是年齡更長的「大孩子」。

85後王寧及其創立的泡泡瑪特,就在挖掘潮流玩具市場的商業價值,希望探索出一條潮流玩具的新零售之路。

小眾孵化

改變,始於一個發現。

2014年,主要售賣服裝、化妝品、玩具等創意小百貨的泡泡瑪特零售店,已入駐一線城市的多個商圈和購物中心,4年開了20多家門店。

彼時,王寧一直在思考公司商業模式的問題。作為渠道商,泡泡瑪特所售賣的不少品牌沒有獨家代理權,商品利潤不高,難以與消費者產生黏性。王寧向《21CBR》記者表示,「我們覺得很苦惱,因為沒法佔領消費者心智。充電寶可以是『雜貨』也可以是『數碼』,雨傘可以是『家居』也可以是『雜貨』,雜貨是個很虛的概念,大家只會認可商品品牌而不是渠道品牌。」

王寧決定賭一把,砍掉不賺錢、管理複雜的品類,大幅縮減門店的SKU。在做減法的過程中,王寧團隊發現,公司代理的一款來自日本的IP形象玩具產品銷售額增速驚人。截至2017年末,該系列潮流玩具每年能貢獻3000萬-4000萬人民幣的銷售額,約佔公司總銷售額的30%。

2016年1月,王寧發了一條微博:「大家平時都喜歡收集什麼潮流玩具呢?」粉絲的回覆裡,由香港知名設計師王信明(Kenny Wong)設計的Molly呼聲最高。4天後,王寧帶著團隊飛去香港拜訪王信明,尋求合作。第一次見到王信明的王寧覺得,自己找到了寶。

長期以來,包括Molly在內的一大批藝術家玩具,擁有一定規模的粉絲,但難以靠設計師自身的資源和財力進行量產和宣傳,商業化進展緩慢。這是個小眾卻蘊含商機的市場,缺少一個大的品牌渠道商整合IP潮玩資源。泡泡瑪特的進入,時機正好。

拿下Molly的獨家IP版權,泡泡瑪特的轉型路漸漸跑通。在天貓發布的第一個Molly系列,每套售價708元,200套售罄僅用時4秒。之後,泡泡瑪特陸續與Fluffy House、Labubu、妹頭、Satyr Rroy、PUCKY等眾多國內外知名IP達成了全面戰略合作。王寧自信稱,泡泡瑪特目前擁有最頭部的潮玩IP,「籤約數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質量和知名度」。

Molly系列公仔,圖自泡泡瑪特官方微信

在王寧看來,泡泡瑪特更像藝術家經紀公司。發掘有潛力的潮玩藝術家,與之籤約後,共同孵化IP。藝術家提供設計草圖,泡泡瑪特則一手包辦後續所有的3D設計、供應鏈管理、生產和包裝,最終產品進入泡泡瑪特的直營店銷售。

圍繞潮玩IP,泡泡瑪特逐漸搭建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打造藝術家品牌,大量輸出IP內容;強化潮流玩具從開發設計到生產銷售的完整供應鏈體系,可自主開發IP衍生品和拓展授權市場;擁有全國近百家直營門店、近300臺機器人商店、線上的天貓旗艦店以及完善的分銷渠道;自主研發潮玩社交平臺葩趣App,增強與粉絲的交流互動;主辦的國際潮流玩具展成為了國內最大的潮流玩具展會,形成了品牌效應。

「我們的模式更像是潮玩領域的綜合性平臺。從渠道、供應鏈到社區,只要做潮玩生意,一定繞不開泡泡瑪特。」王寧說。

情感屬性

潮玩,並沒有想像中的小眾。

泡泡瑪特8月底發布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61億元,同比增長155.98%;實現歸母淨利潤2109.85萬元,同比增長1405.29%。這背後,是潮玩品類銷售的大幅增長和潮玩消費群體的日益龐大。王寧透露,單個售價59元的Molly,一年能賣400萬個,實現2億多元的銷售額,已有成為超級IP的苗頭。

根據泡泡瑪特後臺統計數據顯示,購買潮流玩具最多的,是26歲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只能觀賞不能把玩還造價不菲的潮流玩具,為什麼能獲得他們的追捧?

盲盒玩法,是一大原因。泡泡瑪特推出了不少成套設計的潮流玩具,比如Molly星座系列、昆蟲系列。每套系列包含12個不同造型的Molly,隱藏設計的稀有產品被隨機放入密封盒內,只有完全拆開才能知曉。這種銷售模式增加了玩具收藏難度,激發了不少粉絲的搜集欲望,願意花幾千甚至幾萬元收購一個娃娃玩具的粉絲不在少數。在二手交易市場,個別限量版、隱藏版的Molly,甚至成為了部分玩家的理財產品。

拆盒時的忐忑好奇,打開後的驚喜、失望或沮喪,以及收集更多限量款、隱藏款帶來的滿足感——充滿趣味的過程,正是盲盒令人著迷的地方。

「一百個人買Molly,有一百種理由。潮流玩具本身沒有故事,不帶價值觀和情緒,所以不是它的靈魂在影響你,而是你得把自己的靈魂代入,這是潮流玩具與鋼鐵俠等動漫IP玩具最大的不同。」

王寧認為,讓潮流玩具附加情感價值非常重要。他提出了「零售娛樂化」的概念並向《21CBR》記者解釋稱,未來零售的方向一定不是只售賣商品,而是需要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關係,國內零售業會從銷售商品轉向銷售情感,從傳遞貨物轉向傳遞娛樂。

除了盲盒模式,泡泡瑪特圍繞產品開發了不少玩法,例如搖號購買限定款、玩手機遊戲收集虛擬碎片換取實體娃娃等,更多潮流玩法還在研究中。對公司最紅的Molly系列,王寧希望將它向類似Hello Kitty這樣的經典IP靠攏,不過發展步調卻要謹慎,「目前Molly還沒到做藝術家經濟的時候,有很多人上門求合作,我們暫時全部拒絕了」。

2018年,泡泡瑪特在國內外市場雙向發力。一方面,在國內繼續拓展線下門店和機器人商店;另一方面,成立海外事業部,加快海外布局,其韓國官網已於9月正式開售。

「給我們五年時間,希望會是國內最有可能成為迪士尼屬性的公司。」在王寧的規劃中,泡泡瑪特未來會像迪士尼一樣成為規模龐大的IP運營企業,以多種形式切入到大眾生活。

題圖來源: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85後夫妻靠賣玩具,年入16億,盲盒的暴利模式你們永遠不懂!
    痴迷零售的85後創業者近日,據港交所披露,泡泡瑪特已通過聆訊,同時將在12月下旬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這就意味著6月以來喋喋不休的上市傳言,終將成為現實。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估值高達400億的玩具帝國,一開始只不過是藏身於北京中關村某個角落的一間「雜貨鋪」。而說到這間「雜貨鋪」,就不得不聊到他的創始人王寧。 王寧是誰?
  • 潮玩世界的引力大潮之上,閒魚C位乘風破浪
    (閒魚資深潮玩收藏家lei_yu從2004至2008年收集的Bearbrick X川久保玲系列珍藏)  >>潮玩圈的循環生態大觀:在閒魚,當代年輕人如何「以玩養玩」?)  與某電商大佬同名的資深媒體人李國慶,江湖人稱歡哥(iToyz歡哥),也是潮玩品牌iToyz及自媒體「玩家私囊」的創始人,寫過國內第一本潮玩入門書《玩偶私囊》及《BEST TOY 玩偶私藏》,在廣州先後開設多個潮玩實體空間,2019年開始入駐閒魚,嘗試直播拍賣一些新品或二手潮玩,人氣流量非常喜人。
  • 不只有「長鵝」,QQ 企鵝衍生品已經賣出了 8 個億
    當 QQ 企鵝開始跨界,企鵝 IP 授權體系的售賣擁有了近 100 個合作夥伴、超過 500 個 SKU,GMV 達到了 8 億。既有國民度又有商業價值的企鵝,已經比你想的更出色了。企鵝變潮玩,從聯名到自有 IP中國網際網路有很多公司,但是騰訊 QQ 是第一個用了一個動物角色(的產品)。
  • 十二棟亂亂:潮玩不只是玩具!探秘千億規模潮玩新大陸
    渾水特邀嘉賓十二棟聯合創始人&COO 亂亂2021年1月9日,由藍鯨渾水聯合運營深度精選主辦,藍鯨財經、零一裂變、見實聯合主辦的「第四屆藍鯨新商業峰會&2021運營人十城峰會北京站」落幕。本次渾水特別邀請到嘉賓亂亂來分享她對潮玩市場內在邏輯的理解以及對2021年潮玩市場前景的個人觀點。
  • 35歲的MOLLY你是否還會再愛?70億潮玩帝國靠誰撐起?
    這也意味著,作為更符合90後、95後年輕一代潮玩代表,35年後的MOLLY必須具有米老鼠、鋼鐵俠一般經久不衰的IP影響力,方能老少皆宜。而今天年輕消費者喜新厭舊的程度和頻率,如同順手刷過的15秒短視頻。人們能夠為一個新鮮事物駐足的時間越發短促。
  • 85後創始人王寧IPO敲鐘:賣盲盒的也能做「東方的迪士尼」?
    泡泡瑪特的創始人王寧只用了10年。12月11日,王寧在香港交易所敲鐘,泡泡瑪特成功上市。發行時38.5港元的股票,開盤時大漲到77.1港元,按此時計算,泡泡瑪特的市值已高達1000多億港元。而創始人王寧持有50%多的股權,對應市值超500億港元,這意味著一夜之間王寧的身價已晉升頂級富豪行列。這一年他33歲。
  • 泡泡瑪特和Molly,誰成就了誰?
    據測算,加盟模式可以幫助泡泡瑪特賣出去十幾萬的貨,這在當時是一筆巨大的收益。正當無路可走的泡泡瑪特即將就要成為一個加盟品牌時,投資人麥剛出現了。他給了王寧一筆200萬人民幣規模的天使投資,並表示了他對泡泡瑪特極高的信心,讓他們確信直營模式銷售潮玩是一個走得通的生意。
  • 紅紡文化收購知名潮玩工作室JT Studio開拓潮玩版圖 引領潮玩風尚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30日,紅紡文化與臺灣知名潮玩設計工作室JT Studio舉行了籤約儀式,正式完成JT Studio的收購。JT Studio創始人兼設計師曾弘傑將成為紅紡文化的籤約設計師和潮玩手辦板塊的重要合伙人。
  • 名創優品(MNSO.US):推出TOP TOY入局潮玩 搶佔新消費市場
    一方面,TOPTOY和泡泡瑪特同時瞄準了年輕消費群體,深諳新生代消費習慣,並看到了潮玩這個新生市場的發展機遇。據了解,泡泡瑪特的核心消費人群為15-40歲,TOP TOY的目標消費群體為10-40歲男女消費群體。TOP TOY創始人及執行長孫元文表示,TOP TOY要搶佔三個東西:年輕人的桌面、年輕人家裡的軟裝、消費者對潮玩的心智。
  • 盲盒是個怎樣的世界?有人靠轉賣一年賺10萬元,「盲盒經濟」下誰是...
    作為國內盲盒產業最大「推手」之一的泡泡瑪特,在其登陸新三板之後,迅速扭虧為盈:一年賣出500萬個Molly公仔,半年營收1.6億,淨利超2100萬元。潮流玩具屬於IP衍生品,是二三十年前從香港發展起來的,並從香港傳到日本、韓國、美國、歐洲。
  • 盲盒撐起泡泡瑪特千億市值 潮玩行業「漲潮」
    盲盒生意給泡泡瑪特帶來了極強的吸金能力,也帶動了潮玩行業的整體擴容。但泡泡瑪特長期倚靠外部設計師和大經銷商,大Molly帶來的收入佔公司總營收的三分之一,也為其發展帶來了隱憂。   將如何藉助資本市場幫助自身走出上述困境,《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繫泡泡瑪特進行採訪,截至發稿對方未作回應。
  • 頭號重倉股一度暴漲47%,創始人身家暴增400億...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李迪 科技股造福潮太瘋狂。在線視頻會議軟體開發商Zoom今夜大漲一度大漲47%,其創始人身家也暴增400億,超越劉強東。押注Zoom為頭號重倉股的高瓴也在幾個小時內大賺60億。據彭博社今夜報導,Zoom的CEO袁徵對Zoom的持股超過5000萬股。以5000萬股的持股數、按照40%的漲幅粗略計算,在短短幾個小時內,CEO袁徵身家暴增65億美金,約合人民幣443億。
  • Switch一年賣出400百萬臺
    Switch一年賣出400百萬臺大家都知道任天堂Switch在發售兩年多後,依舊賣的很好,那麼到底在2019年賣得有多好呢?一起來看看吧!根據Fami通的年度報告顯示,僅在日本地區,Switch和Switch lite就賣出了4494000臺,比起2018年增長了29%。不過詳細看數據可以看到,這部分增長其實有得益於Switch lite的推出。
  • 85後創業賣盲盒,年賺4億:揭秘盲盒經濟,如何掏空年輕人的工資?
    作者:七君 編輯:星裡浣 「嬰兒手掌大的塑料玩具,一年賣16億?!」 這是很多人聽說泡泡瑪特上市的第一反應。 六一兒童節這天,潮玩品牌泡泡瑪特正式提交招股書,準備香港上市。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泡泡瑪特淨利潤156萬元。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16.8億,淨利潤是4.51億元。
  • 當國漫遇上中華牌削筆器和龍虎牌清涼油,這些「上海禮物」也太潮了...
    伽作文化的創始人諸侃麟解釋:「我們經過調研發現,兩者的目標人群是有重合的——都以學生為主。 很多老字號產品質量過硬,只是宣傳力度不夠。拿文具來說,相比『中華』,現在的學生可能更熟悉『得力』和『晨光』。」《凹凸世界》的影響力,為「中華」打響品牌提供了助力。
  • 潮玩+藝術+IP+盲盒+情緒價值+行為經濟學=60億估值
    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非潮玩品牌會以「潮玩」這個名堂開店,裡面或有黑科技,或有創新遊戲等與消費者互動形式,進而引起消費者的興趣和關注。而這,也是一種實體商業迭代升級的呈現。「潮玩崛起 剁手實力第一」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潮玩手辦排名第一。
  • 85後賣盲盒年入8億,他說要做「中國迪士尼」
    如果上市成功,這個潮玩公司將可以籌集將近7億美金。泡泡瑪特早就受到了眾多資本的青睞。成立10年,泡泡瑪特共完成了9輪融資,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金額超1億美元,目前估值為25億美元。資本的狂熱追逐來自於泡泡瑪特的瘋狂吸金能力。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今年上半年共賣出1350萬個盲盒,收入8億元。
  • 定價12.5萬起,哈佛大狗潮玩出格,京東JOY也鼎力扎場!
    9月5日,以"全民潮玩 Let's狗!"為主題的哈弗大狗&京東共創預售發布會在京舉行,哈弗大狗現場公布預售價為12.5萬-14.6萬。網紅SUV哈弗大狗與京東Joy跨界聯姻組成的CP,又一次成功吸睛,成為行業熱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