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閱者: 王志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誤區1:前列腺癌手術會導致性功能喪失和尿失禁嗎?
事實:有的手術不會。
外科醫生可以採取一種叫做「保留性神經的前列腺癌根治術」,以保留患者術後的勃起功能。
但術後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的勃起功能,恢復過程可能需要4-24個月或更久。
越年輕的患者,其勃起功能通常恢復越快。
如果勃起功能仍不能恢復,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或採用真空勃起裝置等進行治療。
尿失禁是前列腺手術的常見併發症,但通常是短期的,經過一年的恢復、盆底肌鍛鍊和自主排尿訓練,大多數患者可以像術前一樣控制排尿。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誤區2:只有老年人才會得前列腺癌嗎?
事實:並不是。
40歲以下的男性的確很少會患前列腺癌,但年齡並不是前列腺癌唯一的危險因素,其他因素還包括家族史、種族等。
因此,並非只有老年人才會得前列腺癌。年輕男性如果存在某些高危因素,從而擔心自己會患前列腺癌,可以諮詢醫生並接受早期篩查。
誤區3:確診前列腺癌後應立即治療嗎?
事實:並非所有的前列腺癌患者都需要立即接受治療。
存在下列情況時,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主動監測」:
前列腺癌尚處於早期,且生長十分緩慢。
年齡較大或伴有其他疾病,預期壽命較短,治療前列腺癌可能無法延長其壽命,並且會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
所謂「主動監測」,即患者定期接受檢查,以觀察癌症是否出現進展,並根據癌症進展情況決定是否進行治療。
圖片來源:騰訊醫典
誤區4:前列腺特異抗原指標偏高就意味著患前列腺癌嗎?
事實:不一定。
除前列腺癌外,前列腺發炎、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按摩後也可以使PSA指標升高,某些患者甚至天生PSA水平就較高。
PSA指標主要幫助醫生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取活檢確診前列腺癌。
此外,醫生還會觀察PSA指標隨時間的變化,來判斷前列腺腫瘤的控制情況。
如果PSA不斷升高,提示疾病可能未得到控制;如果在治療後PSA出現下降,通常意味著治療有效。
誤區5:得了前列腺癌意味著死亡嗎?
事實:不是。
前列腺癌一般生長較慢,在較長時間後才會出現周圍器官侵犯和遠處轉移。
患者很有可能會存活很久,即使死亡,很多患者也是死於其他原因,而非死於前列腺癌。
但這並不意味著對前列腺癌進行篩查不重要,早期發現診斷、適時採取治療措施仍是延長患者壽命、提高生存質量的關鍵。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