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Nubeqa顯著延長非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壽命!轉移性前列腺癌...

2020-11-30 騰訊網

與安慰劑聯合ADT相比,接受darolutamide聯合雄激素剝奪療法(ADT)的男性表現出OS的顯著改善,死亡風險降低了31%。

ARAMIS研究顯示,評估Nubeqa(darolutamide)治療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患者的關鍵III期ARAMIS研究預先設定的最終總生存期(OS)分析的完整OS結果已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Nubeqa顯著延長了OS、顯著延緩了癌症相關症狀的出現時間,同時將毒性降至最低。(詳見:Non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and Survival withDarolutamide)

(圖片來源:NEJM)

ARAMIS研究的首席調查員、法國Gustave Roussy研究所醫學教授Karim Fizazi博士表示:「通過正在進行的研究,我們已經確定了將nmCRPC患者的治療重心放在延長生存和減少不良反應上的重要性。Nubeqa的這些結果令人鼓舞,醫生將更有信心根據患者群體的多種需求進行治療,包括改善療效、延緩死亡和提高治療耐受性。」

ARAMIS是一項隨機、多中心、雙盲、安慰劑對照III期試驗,共入組了1509例nmCRPC男性患者,這些患者正在接受雄激素剝奪療法(ADT)治療,並且具有發生轉移性疾病的高風險。研究評估了口服Nubeqa與安慰劑的療效和安全性。該研究中,患者以2:1的比例隨機分配,接受每日兩次口服600毫克Nubeqa或安慰劑,同時接受ADT。研究中允許有癲癇病史的患者參與治療。此前公布的主要療效終點數據顯示:與安慰劑+ADT相比,Nubeqa+ADT方案顯著延長了無轉移生存期(中位MFS:40.4個月 vs 18.4個月,p<0.0001)、將疾病轉移或死亡風險顯著降低了59%。然而,在進行最終MFS分析時,OS數據尚不成熟。

(圖片來源:Ed (Edgar181) [Public domain])

NEJM上發表的最終OS分析數據顯示:與安慰劑+ADT相比,Nubeqa+ADT方案將死亡風險顯著降低了31%(HR=0.69;95%CI:0.53-0.88;p=0.003),同時顯著延遲了疼痛進展時間、開始首次細胞毒化療的時間、首次症狀性骨骼事件(SSE)發生時間,所有這些次要終點均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安慰劑+ADT治療組中有超過一半(55%,554例患者中的307例)的患者在最終分析截止日期(2019年11月15日)時接受了Nubeqa或其他延長生命的治療,但同樣觀察到了OS的獲益。

對整個研究人群進行了中位29個月的擴展隨訪,Nubeqa繼續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與早期分析相比,因不良反應(AE)而中止治療的情況沒有變化,兩組患者均有9%發生這種情況。

這項對ARAMIS研究的最新分析也證實了Nubeqa聯合ADT對中樞神經系統(CNS)的影響小,發生精神和認知障礙的可能性低。Nubeqa在臨床前研究和健康人中觀察到的低血腦屏障透過率可以解釋這一現象。

Nubeqa是一種口服非甾體雄激素受體(AR)抑制劑,具有獨特的化學結構,以高親和力結合受體,表現出強烈的拮抗活性,從而抑制受體功能和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與其他現有的nmCRPC治療方法不同,Nubeqa不跨越血腦屏障,因此潛在的藥物相互作用以及中樞神經副作用(如癲癇、跌倒和認知障礙)更少。目前,Nubeqa已在歐盟、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日本獲得批准,在其他地區的申請正在進行或計劃中。

在全球範圍內,前列腺癌是男性中第二大常見惡性腫瘤和第五大癌症死亡原因,主要影響50歲以上的男性,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風險增加。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是指接受ADT治療當體內睪酮降至非常低水平時病情仍繼續發展的前列腺癌。大約三分之一的非轉移(nmCRPC)患者在兩年內發生轉移,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治療的首要目標是延遲前列腺癌的轉移和擴散,並限制治療的副作用。

由於患有nmCRPC的男性通常沒有任何症狀,並且過著積極的生活,因此擁有一些既能延緩癌症進展又能將治療副作用降到最低的治療方案非常重要,這將能使他們在幾乎沒有幹擾的情況下維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Nubeqa將為nmCRPC男性患者群體提供一種可顯著延長無轉移生存期(MFS)和總生存期(OS)的重要治療選擇,該藥具有良好的長期安全性,有助於患者持續接受治療,並實現治療目標。

除了nmCRPC之外,拜耳和Orion公司也正在推進另一項III期臨床研究ARASENS,評估darolutamide治療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療效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Simon J. Baumgart;Ekaterina Nevedomskaya;Ralf Lesche;Richard Newman;Dominik Mumberg;Bernard Haendler.Darolutamide antagonizes androgen signaling by blocking enhancer and super‐enhancer activation.[J].Molecular Oncology.2020

[2].Siddharth Gupta;Thanakorn Pungsrinont;Ondrej enata;Laura Neubert;Radim Vrzal;Aria Baniahmad.Interleukin-23 Represses the Level of Cell Senescence Induced by the Androgen Receptor Antagonists Enzalutamide and Darolutamide in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ells.[J].Hormones and Cancer.2020

[3].E David Crawford;Whitney Stanton;Divneet Mandair.Darolutamide: An Evidenced-Based Review of Its Efficacy and Safety in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J].Canc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2020

[4].Taavitsainen P ivi;Gieschen Hille;Korjamo Timo;K hk nen Marja;Malmstr m Chira;Prien Olaf;Niehues Michael;Sandmann Steffen;Janssen Wiebke;Koskinen Mikko.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of darolutamide (a novel non-steroidal androgen receptor antagonist) in rats.[J].Xenobiotica; the fate of foreign compounds in biological systems.2020

[5].P ivi Taavitsainen;Hille Gieschen;Timo Korjamo;Marja K hk nen;Chira Malmstr m;Olaf Prien;Michael Niehues;Steffen Sandmann;Wiebke Janssen;Mikko Koskinen.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of darolutamide (a novel non-steroidal androgen receptor antagonist) in rats.[J].Xenobiotica.2020

[6].Kiran Vinay;Dixit Abhishek;Gabani Bhavesh Babulal;Srinivas Nuggehally R;Mullangi Ramesh.Novel methodology to perform incurred sample reanalysis on dried blood spot cards: Experimental data using darolutamide and filgotinib.[J].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 : BMC.2020

[7].Saini Neeraj Kumar;Gabani Bhavesh Babulal;Todmal Umesh;Sulochana Suresh P;Kiran Vinay;Zainuddin Mohd;Balaji Narayanan;Polina Sai Babu;Srinivas Nuggehally R;Mullangi Ramesh.Pharmacokinetics of Darolutamide in Mouse - Assessment of the Disposition of the Diastereomers, Key Active Metabolite and Interconversion Phenomenon: Implications to Cancer Patients.[J].Drug metabolism letters.2020

[8].Baumgart Simon J;Nevedomskaya Ekaterina;Lesche Ralf;Newman Richard;Mumberg Dominik;Haendler Bernard.Darolutamide antagonizes androgen signaling by blocking enhancer and super-enhancer activation.[J].Molecular oncology.2020

立即解鎖你的掌上專業工具!

相關焦點

  • 轉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療
    EAU2020】評估預期壽命和健康狀況|前列腺癌指南(五) 【EAU2020】延遲治療及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 | 前列腺癌指南(六) 【EAU2020】放射治療 | 前列腺癌指南(七) 【EAU2020
  • 汪朔教授:新型內分泌治療,助力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
    在此次大會上,前列腺癌領域公布多個三期臨床研究的最終結果,其中新型內分泌治療在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階段的治療獲益振奮人心。 研究概覽 1.
  • NEJM|前列腺癌PSA篩查:是惹禍還是拯救生命?
    因此,通過PSA檢出的大多數前列腺癌更像是慢性病,而非侵襲性惡性腫瘤。PSA篩查發現的大多是分化良好的前列腺癌;而常致人死亡的低分化前列腺癌卻很少被發現。事實上,一些分化程度最低、致死程度最高的前列腺癌患者的PSA水平正常。PSA篩查頻率惹的禍?
  • 晚期前列腺癌無藥可醫?多數醫生認為,這種治療方法最有效!
    以下是關於晚期前列腺癌進行內分泌治療的一些原則問題。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對於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而言,早期應用內分泌治療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並延長生存期。 因此,主流觀點認為對於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在確診早期即應開始內分泌治療。
  • ...1單抗研究進展 顯著延長晚期或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期
    12月16日,恆瑞醫藥(600276,SH)公告稱,其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艾瑞卡)聯合化療用於晚期或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一線治療的III期臨床研究的主要研究終點結果達到方案預設的優效標準,可顯著延長晚期或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期。
  • 前列腺癌抵抗免疫治療,是因為……
    Sharma醫生表示:「我們正在努力開發抗CTLA-4和抗TGF-β聯合治療方法,並著手開展用該療法治療轉移性前列腺癌的臨床試驗。」 圖丨攝圖網 大多數前列腺癌患者,最後會進展為致死率很高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
  • 前列腺癌精準治療!Lynparza(利普卓)治療同源重組修復(HRR)基因...
    該研究共入組了387例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男性患者,這些患者在其同源重組修復(HRR)基因中發生突變、並且其疾病在接受新的激素製劑(NHA,如阿比特龍[abiraterone]或恩雜魯胺[enzalutamide])治療後病情進展。
  • 前列腺癌精準治療!Lynparza(利普卓):首個治療同源重組修復缺陷mC...
    該研究共入組了387例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男性患者,這些患者的腫瘤中存在同源重組修復基因突變(HRRm),並且先前接受新型激素藥物(NHA,例如Xtandi或Zytiga)治療後病情進展。
  • 歐盟發布審查意見:限制拜耳前列腺癌藥Xofigo治療範疇
    (前列腺癌轉移至骨骼)的患者。方面未能表現出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改善,表明Xofigo在成骨活性低的骨轉移患者中療效可能降低。前列腺癌是男性中第二大最常見惡性腫瘤,也是男性中癌症死亡的第5大病因。骨骼是體內轉移性癌症影響的最常見部位,前列腺癌的骨轉移尤其普遍。轉移性前列腺癌中有約90%的患者發生骨轉移。骨轉移能夠導致增加骨骼事件的發生頻率,並已被證明是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發病和致死的主要病因,而這是當前前列腺癌治療的重點和難點。
  • 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
    圖說: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實現了零的突破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近日,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科主任丁罡教授領銜團隊所承擔的「Sipuleucel-T在中國無症狀或輕微症狀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的臨床研究」課題實現了零的突破,順利完成了全國第一例細胞免疫治療研究,至如今患者沒有不適反應,出院隨訪。
  • 為什麼前列腺癌患者要進行睪酮檢測?
    但是由於前列腺癌在早期沒有症狀,很多患者並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前列腺癌,一旦前列腺癌開始快速生長擴散、轉移到骨骼或者肺部,病情就會變得比較棘手    目前,臨床中篩查前列腺癌最常用的手段為睪酮檢測,睪酮是男性雄激素,那麼睪酮檢測對於前列腺癌患者有哪些意義呢?  一、睪酮與前列腺癌發病風險  一些研究結果表明,低血清睪酮會增加前列腺癌的風險。基線睪酮水平低於385ng/dl的患者的前列腺癌發病率高於睪酮水平高的患者。
  • 任善成團隊揭示前列腺癌轉移和免疫抑制的重要機制
    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治療是世界性難題,患者的生存時間非常有限(中位生存時間少於 2 年)。因此,如何把前列腺癌這類對免疫治療無強烈反應 的「冷」腫瘤變「熱」,從而改善以 PD-1/PD-L1 抑制劑為代表的腫瘤免疫治療效果;或是通過發現新的治療靶點、採用聯合用藥而實現增強免疫治療將是未來晚期前 列腺癌治療的方向之一。另一方面,長鏈非編碼 RNA(lncRNA)已被證實可以通過促進腫瘤細胞增殖、侵襲、轉移擴散和抵抗去勢而參與前列腺癌的發生發展。
  • 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在浦東取得成功
    由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科主任丁罡教授領銜團隊所承擔的「Sipuleucel-T在中國無症狀或輕微症狀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的臨床研究」課題,昨天實現了零的突破,該院順利完成了全國第一例細胞免疫治療研究
  • 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取得成功
    圖說: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實現了零的突破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近日,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科主任丁罡教授領銜團隊所承擔的「Sipuleucel-T在中國無症狀或輕微症狀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的臨床研究」課題實現了零的突破,順利完成了全國第一例細胞免疫治療研究,至如今患者沒有不適反應,出院隨訪。
  • 多菲戈亮相第三屆進博會 全新治療方式惠及中國前列腺癌患者
    它的到來,不僅僅為廣大不幸罹患前列腺癌的中老年男性帶來福音,也標誌著拜耳在中國開啟又一全新治療領域,更多值得期待的產品組合將為前列腺癌患者提供創新治療方案。研究表明,美國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在95%以上,日本更高達98%以上,而我國卻只有60%左右。 同時,由於我國前列腺癌患者就診時間普遍較晚,發現時大都已進入晚期。以上海為例,十多年前,前列腺癌還排在男性惡性腫瘤第10位,2015年則上升到第4位,超過了肝癌,預計未來10年內將上升到前三位。
  • 對比2019版,2020 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檢測專家共識有哪些更新?
    對於高風險、極高風險、局部進展及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推薦進行DNA修復基因的胚系變異檢測,特別是以下基因:新版共識刪除了「GEN1、FANCA」,新增了「PALB2、MLH1、PMS2」,其他基因包括「BRCA2、BRCA1、ATM、 MSH2、MSH6、CHEK2」。
  • 發現促進前列腺癌轉移的特殊基因標誌物 有助開發新型個體化療法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 Cancer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羅格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人類機體基因標誌物或能通過協同作用來促進轉移性前列腺癌圖片來源:Wikipedia研究者所識別的基因標誌物能幫助預測是否前列腺癌患者會有較大的可能性發生癌症轉移
  • 中國前列腺癌新藥,拜耳多菲戈(Xofigo)獲批,新型α粒子靶向藥物
    (CRPC)患者。來自關鍵III期ALSYMPCA研究的數據證實:在治療伴症狀性骨轉移且無已知內臟轉移的CRPC患者時,與安慰劑相比,Xofigo可提供三重獲益:顯著延長生存期、推遲首次症狀性骨骼事件(SSE)的發生時間、改善生活質量。此外,Xofigo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中國,隨著人口老齡化,近年來前列腺癌發病率快速上升。
  • 前列腺癌成男性第二位常見癌 滬發病率20年增10倍
    東方網通訊員陸漪1月2日報導:有關數據顯示,前列腺癌已成為全球範圍內男性中第二位最常見的癌症。近十年來,中國的前列腺癌發病率驟增,而大城市更成為「重災區」,上海20年間前列腺癌發病率增長10餘倍。為此,醫學專家呼籲大眾增加對日益攀升的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關注。
  • 前列腺癌新藥!羅氏PI3K/AKT通路抑制劑ipatasertib III期臨床:PTEN...
    該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在無症狀或輕度症狀、先前未接受治療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年男性患者中開展。數據顯示,在腫瘤中抑癌蛋白PTEN功能缺失的mCRPC患者中,研究達到了放射學無進展生存期(rPFS)的共同主要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