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謎底!前列腺癌抵抗免疫治療,是因為……

2020-12-05 騰訊網

不想錯過新療法資訊?

我們都知道,T細胞對癌症的免疫治療的成功至關重要。最近,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發現轉移到骨骼的前列腺癌會引發骨組織破壞,進而阻礙了T細胞的發育,嚴重影響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有效性。

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生殖泌尿醫學腫瘤學和免疫學教授,Padmanee Sharma醫生帶著其團隊探明了免疫治療難以對骨轉移的前列腺癌起效的原因,並給出了新的治療建議,可能改善這種治療抗性

圖丨攝圖網

他們還強度,需要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轉移性癌症。Sharma醫生表示,「我們往往認為4期疾病是相同的,但其實並非完全一樣。我們應該對不同轉移部位的免疫微環境進行更多的分析,並在開發新的治療方法時考慮到這些微環境中免疫反應的不同。」

研究團隊發現,腫瘤會對骨骼產生損害,這會導致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的高表達。TGF-β使輔助性T細胞(Th細胞)極化為Th17 CD4細胞,而不是抗腫瘤免疫反應所需的Th1 CD4效應細胞。

實驗發現,將TGF-β抑制劑與CTLA-4檢查點抑制劑聯用於T細胞,可有效抑制小鼠模型中的骨轉移瘤生長。Sharma醫生表示:「我們正在努力開發抗CTLA-4和抗TGF-β聯合治療方法,並著手開展用該療法治療轉移性前列腺癌的臨床試驗。」

圖丨攝圖網

大多數前列腺癌患者,最後會進展為致死率很高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而患有4期前列腺癌的患者中,約70%~80%的患者會發生骨轉移。儘管Sharma及其同事們的近期研究已證明,部分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可從抗CTLA-4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pilimumab)和抗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nivolumab, 納武單抗)的聯用治療中獲益,但遺憾的是,對於骨轉移的患者,該療法很難起效。

為了弄清治療無效的原因,研究團隊對患者的骨髓進行了研究,對比了治療前患者的骨髓組織是否發生了變化,試圖找到一些線索。接下來又通過動物實驗,驗證了一些新的治療方案。

Th1 CD4 T細胞的缺乏

研究團隊在使用易普利姆瑪治療的患者的軟組織中發現了大量Th1 CD4效應細胞,但骨骼中卻基本找不到它們的存在。有趣的是,他們在患者的骨組織裡發現了大量的Th17 CD4細胞。

Sharma醫生指出:「骨骼中沒有Th1 CD4效應細胞,這是個很重要的點。」細胞因子會將輔助性T細胞極化為不同類型,在骨骼微環境中會轉化出大量的功能尚不清楚的Th17 CD4效應細胞。

Sharma醫生的團隊設計了兩種小鼠模型,一種代表骨轉移和原發性前列腺癌模型,另一種則是軟組織轉移的模型。實驗發現,與在患者中一樣,使用易普利姆瑪和納武單抗聯合治療可縮小腫瘤並延長軟組織轉移的小鼠的存活期,但對原發性前列腺和骨轉移瘤小鼠模型的存活率影響很小。

圖丨Pixabay

治療可以使軟組織和骨骼中CD4和CD8 T細胞發生增殖,但未能抑制骨轉移瘤的生長。對這些T細胞進行分析發現,發現了其中的原因。骨轉移瘤中存在的CD4 T細胞都屬於Th17和調節性T細胞(Treg細胞)譜系,在骨轉移瘤中不存在Th1效應細胞。

而在皮下模型中,治療後Th1效應細胞顯著增加,Th17細胞和Treg細胞的量下降。

TGF-β會保護骨轉移瘤

由於骨髓中Th1細胞的含量少,表明骨骼中的微環境是不同的。研究團隊分析對比了小鼠的有腫瘤股骨和無腫瘤股骨組織中13種細胞因子的水平。他們發現,有腫瘤的骨組織中,TGF-β的量顯著升高,它不僅會抑制Th1細胞譜系,還會促進Th17細胞和Treg細胞的增殖。Th17細胞的增殖還需要IL-6,正如預期的那樣,IL-6在骨髓中的含量也很高。

骨組織中儲存著大量的TGF-β,腫瘤的骨轉移會導致了異常的骨重塑。研究團隊推測,骨重塑導致了前列腺骨轉移患者的TGF-β高表達。他們的實驗證實,被腫瘤激活的破骨細胞在侵蝕骨骼表面的同時,會釋放出過量的TGF-β。

圖丨攝圖網

為了在人體試驗中驗證這一推測,他們比較了健康人、有骨轉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和沒有骨轉移的前列腺癌患者的骨髓樣本中TGF-β的表達水平。健康對照者和沒有骨轉移的前列腺癌患者之間的TGF-β的表達水平幾乎沒有差異。而發生骨轉移的患者,發現了骨骼中TGF-β的高表達。

阻斷TGF-β可恢復Th1細胞並增強免疫療法

研究團隊發現,易普利姆瑪和納武單抗的聯合治療不能抑制骨轉移的小鼠的腫瘤增殖,但是加入TGF-β阻斷劑後,可以抑制腫瘤增長。抗TGF-β和易普利姆瑪的聯用也可抑制骨轉移腫瘤的生長。該療法不僅促進了了Th1細胞的增殖,還抑制了Treg細胞的增殖。

本文所有數據均來自(可上下滑動查看):

封面圖丨攝圖網

感謝您抽出·來閱讀此文

醫學科普- 了解疾病更了解健康

新藥資訊- 隨時掌握前沿治療動態

前沿療法-匹配臨床試驗尋找新希望

相關焦點

  • 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
    圖說: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實現了零的突破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近日,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科主任丁罡教授領銜團隊所承擔的「Sipuleucel-T在中國無症狀或輕微症狀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的臨床研究」課題實現了零的突破,順利完成了全國第一例細胞免疫治療研究,至如今患者沒有不適反應,出院隨訪。
  • 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取得成功
    圖說: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實現了零的突破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近日,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科主任丁罡教授領銜團隊所承擔的「Sipuleucel-T在中國無症狀或輕微症狀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的臨床研究」課題實現了零的突破,順利完成了全國第一例細胞免疫治療研究,至如今患者沒有不適反應,出院隨訪。
  • 任善成團隊揭示前列腺癌轉移和免疫抑制的重要機制
    免疫治療是當前腫瘤治療領域的熱點,作為該領域目前最具有研究和應用前景的 PD-1/PD-L1 抑制劑,在治療前列腺癌上卻遇到了挑戰,尚難獲成功。因此,如何把前列腺癌這類對免疫治療無強烈反應 的「冷」腫瘤變「熱」,從而改善以 PD-1/PD-L1 抑制劑為代表的腫瘤免疫治療效果;或是通過發現新的治療靶點、採用聯合用藥而實現增強免疫治療將是未來晚期前 列腺癌治療的方向之一。
  • 【科技日報】脂肪細胞膜蛋白:治療前列腺癌新靶點
    近日,位於蘇州高新區的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傳來消息,該所腫瘤標誌物中心高山實驗室在國際權威期刊《癌症研究》發表研究論文,首次揭示了脂肪細胞相關膜蛋白(APMAP)可作為前列腺癌診斷和治療的標誌物,並闡述了其背後的分子機制。該研究發現為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新靶點,針對該靶點研發出的新藥物,有望進一步降低前列腺癌症的發展以及侵襲轉移。
  • 全國首例細胞免疫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在浦東取得成功
    由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科主任丁罡教授領銜團隊所承擔的「Sipuleucel-T在中國無症狀或輕微症狀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的臨床研究」課題,昨天實現了零的突破,該院順利完成了全國第一例細胞免疫治療研究
  • 張毅:撬動癌症治療的「支點」——腫瘤免疫治療
    它的治療原理是什麼? 張毅主任:免疫治療指的是採用激活或抑制患者免疫系統的方式來治療疾病。 免疫治療的基本原理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改變免疫系統的異常功能來達到臨床治療效果。
  • 轉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療
    EAU2020】評估預期壽命和健康狀況|前列腺癌指南(五) 【EAU2020】延遲治療及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 | 前列腺癌指南(六) 【EAU2020】放射治療 | 前列腺癌指南(七) 【EAU2020
  • 研究揭示前列腺癌對抗雄激素治療產生耐藥的機制
    研究揭示前列腺癌對抗雄激素治療產生耐藥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7 17:30:03 美國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Charles L.
  • 前列腺癌怎麼治療,怎麼治療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怎麼治療,怎麼治療前列腺癌 時間:2020-11-25 12:04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前列腺癌怎麼治療呢,怎麼治療前列腺癌呢?相信很多患者都想知道,前列腺癌是男性很容易患的一種疾病,也算比較嚴重,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情況吧。
  • 歐盟發布審查意見:限制拜耳前列腺癌藥Xofigo治療範疇
    歐洲藥品管理局(EMA)近日針對拜耳骨骼靶向抗癌藥Xofigo(radium-223 dichloride,鐳223二氯)發布審查意見,建議限制其應用範疇,僅用於既往已接受2種藥物治療或不能接受其他藥物治療的轉移性前列腺癌
  • 自然流產病因篩查 揭開封閉抗體和免疫治療的神秘面紗
    有一天我接診了一位來自德國的中國朋友,細細分析她的化驗結果,倒也是做得挺周全,最終我鎖定了她的免疫檢測,發現問題所在。我問她為何不在德國治療?她生氣地說:「我千裡迢迢回國就是為了尋求免疫治療,我德國的主治醫生說免疫治療純屬扯淡……」。我大跌眼鏡!的確,不僅病人,而且有的醫生也會問:什麼是「封閉抗體」?它在自然流產病因篩查中真的有意義嗎?什麼是「免疫治療」?
  • 免疫治療是什麼?細胞免疫治療的「前世今生」
    細胞免疫治療是通過人體自身免疫細胞來抵禦、治療疾病,目前主要被應用於腫瘤治療與感染性疾病(如HIV、HBV)治療的領域。在2013年,癌症免疫治療被《科學》雜誌評為年度最重要的科學突破之一。
  • JCO Precision Oncol:前列腺癌治療新觀點
    利用綜合基因組圖譜(CGP)分析了數千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腫瘤樣本,研究人員發現,評估的樣本中57%具有表明這些腫瘤是靶向治療的候選對象的基因組特徵。圖片來源:JCO Precision Oncology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數據,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類型,約有九分之一的男性一生中被診斷出患有前列腺癌。
  • J Nutr Biochem:揭示西蘭花中的蘿蔔硫素抵抗前列腺癌的潛在機制
    已知它有助預防前列腺癌。他們發現蘿蔔硫素可能通過對長鏈非編碼RNA(lncRNA)產生影響來發揮抗癌效果。這是針對癌症產生和進展的基礎遺傳機制的一個引人注目的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這可能為開發一系列新的可能在癌症抑制或治療控制中發揮著作用的膳食策略、食物或藥物打開大門。」特別地,這項研究證實一種被稱作LINC01116的lncRNA在人前列腺癌細胞系中上調表達,但是蘿蔔硫素能夠降低它的水平。這些數據「強化了一個觀點:lncRNA是化學預防研究的一個激動人心的新途徑,而且源自飲食的化學物能夠改變它們的表達。」
  • 免疫治療可以識別並治療化療耐藥腫瘤!
    2020年7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一項新的重大研究表明,可以通過一種引導免疫系統殺死具有特定耐藥性的突變癌細胞的免疫療法來治療侵襲性癌症。研究發現,耐藥突變可以恢復BRCA1或BRCA2基因的活性,從而避免藥物治療的影響,這可能會使腫瘤容易受到免疫治療的影響。
  • 腫瘤免疫治療簡史
    腫瘤免疫治療儼然已經是生物製藥行業最熱的領域。單抗,雙抗,ADC百藥爭鳴;免疫細胞治療,DC腫瘤疫苗,溶瘤病毒等,是冉冉升起的新星。 本文簡述腫瘤免疫治療的歷史,供各位讀者借鑑。
  • 對抗前列腺癌 只提供治療藥物就夠了嗎?
    腫瘤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前列腺癌的確診除了PSA篩查以外,還需要穿刺及病理診斷,患者需要的不僅僅是治療藥物,而是貫穿篩查、病理診斷、治療、隨訪等全病程標準的解決方案。解決醫生、患者在整體診療過程中的痛點,從而提升治療水平和效率,是診療一體化理念的核心所在。
  • 歐洲野牛起源謎底被揭開:確定為雜交品種
    (原標題:歐洲野牛起源謎底被揭開:確定為雜交品種)
  • 為什麼大多數前列腺癌首選內分泌治療,而不是化療?
    一些朋友家裡都會有老人,檢查出來前列腺癌之後機會非常的擔心害怕,並且會網上自己查一些相關信息或者問醫生。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都會有一些疑問,比如很多人問我:」很多癌症都可以用化療,為前列腺癌用化療的效果好不好「。今天就這個問題和大家討論一下。什麼是內分泌治療?前列腺癌能不能用化療?
  • Science:SOX2促進前列腺癌產生治療抵抗性機制
    基於靶向雄激素受體(androgen receptor, AR)的藥物的雄激素剝奪治療(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是治療轉移性前列腺癌病人的常用方法。雖然大多數病人會在開始治療的時候產生應答,但是癌症幾乎總會復發並且變得更具侵襲性,也更加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