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前列腺癌對抗雄激素治療產生耐藥的機制

2020-11-30 科學網

研究揭示前列腺癌對抗雄激素治療產生耐藥的機制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7 17:30:03

美國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Charles L. Sawyers和蔣學軍研究組合作發現,腫瘤微環境中的神經調節蛋白1(NRG1)促進前列腺癌抗雄激素耐藥性的產生。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2020年7月16日的《癌細胞》上。

研究人員發現,與癌症相關的成纖維細胞(CAF)可以在小鼠模型和前列腺類器官培養物中促進抗雄激素耐藥性。研究人員確定CAF上清液中的NRG1通過激活HER3促進腫瘤細胞的耐藥性。使用臨床級別的抗體對NRG1 / HER3通路進行藥理學阻斷可以在體外和體內使腫瘤對激素治療重新敏感。

此外,患有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且腫瘤NRG1活性增強的患者對第二代抗雄激素治療的反應較差。這項工作揭示了前列腺癌中抗雄激素抵抗的旁分泌機制,該機制可通過使用可用的靶向療法進行臨床幹預。

據悉,儘管研發了第二代抗雄激素藥,但激素治療的耐藥性仍是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難題。

附:英文原文

Title: Tumor Microenvironment-Derived NRG1 Promotes Antiandrogen Resistance in Prostate Cancer

Author: Zeda Zhang, Wouter R. Karthaus, Young Sun Lee, Vianne R. Gao, Chao Wu, Joshua W. Russo, Menghan Liu, Jose Mauricio Mota, Wassim Abida, Eliot Linton, Eugine Lee, Spencer D. Barnes, Hsuan-An Chen, Ninghui Mao, John Wongvipat, Danielle Choi, Xiaoping Chen, Huiyong Zhao, Katia Manova-Todorova, Elisa de Stanchina, Mary-Ellen Taplin, Steven P. Balk, Dana E. Rathkopf, Anuradha Gopalan, Brett S. Carver, Ping Mu, Xuejun Jiang, Philip A. Watson, Charles L. Sawyers

Issue&Volume: 2020-07-16

Abstract: Despite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generation antiandrogens, acquired resistance to hormone therapy remains a major challenge in treating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We find that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CAFs) can promote antiandrogen resistance in mouse models and in prostate organoid cultures. We identify neuregulin 1 (NRG1) in CAF supernatant, which promotes resistance in tumor cells through activation of HER3. Pharmacological blockade of the NRG1/HER3 axis using clinical-grade blocking antibodies re-sensitizes tumors to hormone depriv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Furthermore, patients with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with increased tumor NRG1 activity have an inferior response to second-generation antiandrogen therapy. This work reveals a paracrine mechanism of antiandrogen resistance in prostate cancer amenable to clinical testing using available targeted therapies.

DOI: 10.1016/j.ccell.2020.06.005

Source: 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fulltext/S1535-6108(20)30309-3

相關焦點

  • Science:SOX2促進前列腺癌產生治療抵抗性機制
    2017年1月7日/生物谷BIOON/---前列腺癌生長是由雄激素促發的。基於靶向雄激素受體(androgen receptor, AR)的藥物的雄激素剝奪治療(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是治療轉移性前列腺癌病人的常用方法。
  • 研究揭示CHD1丟失促進雄激素治療耐藥性機制
    研究揭示CHD1丟失促進雄激素治療耐藥性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8 21:48:02 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Ping Mu、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Charles L.
  • Science子刊:揭示雄激素受體在晚期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僅次於肺癌,位居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在大多數病例中,前列腺癌在年齡較大的男性中發展緩慢,並不會導致死亡。雄激素受體(AR)是細胞分化和前列腺癌產生的一種驅動因素,也是前列腺癌的一種常見的治療靶標。大量的研究工作將這些正常和異常的細胞過程與mRNA轉錄相關聯在一起;然而,雄激素受體調節轉錄後基因調控的程度仍然未知。圖片來自Wikipedia。
  • Wnt信號通路指導的抗癌治療
    Miyamoto等人的工作還揭示出了一條前列腺癌患者對雄性激素受體抗癌靶向藥物耐藥的分子機制。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離不開雄性激素(androgens)的作用,最常見的雄性激素就是睪酮(testosterone)了。
  • 口服Relugolix治療晚期前列腺癌雄激素剝奪療效顯著
    口服Relugolix治療晚期前列腺癌雄激素剝奪療效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 19:31:13 美國卡羅萊納泌尿外科研究中心Neal D.
  • 【科技日報】脂肪細胞膜蛋白:治療前列腺癌新靶點
    前列腺癌是一種泌尿系統惡性腫瘤,對中老年男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目前,國際公認的研究表明,通過抑制雄性激素的合成,對於治療前列腺癌已經取得了較好效果。但是,相當一部分患者會逐漸產生抗藥性並最終導致癌細胞轉移。  對於產生藥物抗體的患者來說,是否意味著生存的希望就此破滅呢?答案是否定的。
  • Arvinas首次揭示人類前列腺癌中使用新型蛋白質降解劑研究數據
    這家生物技術公司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虛擬會議上公布了一項1/2期試驗中的兩名轉移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在接受Arvinas的蛋白降解劑ARV-110治療後,血中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至少降低了50%。其中一名患者在數據截止點時還出現了未經證實的部分腫瘤反應。PSA檢測用於檢測前列腺癌,並判斷治療是否有效。
  • 轉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療
    】內分泌治療 | 前列腺癌指南(八) 【EAU2020】治療方法調查及積極治療的常規指南 | 前列腺癌指南(九) 【EAU2020】疾病各分期的治療 | 前列腺癌指南(十) 【EAU2020】
  • 為什麼大多數前列腺癌首選內分泌治療,而不是化療?
    雖然都叫癌症,但是每一種癌症的病理特點不同,對不同的治療方法敏感性也不同。和其他癌症一樣,前列腺癌也有多種病理類型,比較常見的就是腺癌、鱗癌以及腺鱗癌等,其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就是腺癌。絕大多數的前列腺癌的生長都是依賴雄激素的,因此只要抑制體內雄激素,那麼就能達到治療前列腺癌的目的,這種抑制雄激素的治療方法就稱為內分泌治療。
  • 曲秀娟教授:抗血管治療耐藥機制探索
    縱觀mCRC各項抗血管生成藥物的臨床研究,無論是一線及誘導後維持、還是跨線治療,持續使用同種或不同的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都可以明顯改善mCRC患者的總生存期(OS)。但是,隨著抗血管生成藥物的廣泛使用,也出現了很多需要探索和研究的問題。
  • 任善成團隊揭示前列腺癌轉移和免疫抑制的重要機制
    免疫治療是當前腫瘤治療領域的熱點,作為該領域目前最具有研究和應用前景的 PD-1/PD-L1 抑制劑,在治療前列腺癌上卻遇到了挑戰,尚難獲成功。因此,如何把前列腺癌這類對免疫治療無強烈反應 的「冷」腫瘤變「熱」,從而改善以 PD-1/PD-L1 抑制劑為代表的腫瘤免疫治療效果;或是通過發現新的治療靶點、採用聯合用藥而實現增強免疫治療將是未來晚期前 列腺癌治療的方向之一。
  • 對抗前列腺癌 只提供治療藥物就夠了嗎?
    前列腺癌,是最關乎男性尊嚴的惡性腫瘤疾病,令許多患者談「前」色變。它和其他腫瘤一樣,五年生存率不容樂觀,但隨著早期檢測和篩查的開展,這一現狀在不斷改善。研究顯示,當早期發現前列腺癌時,近100%的人能夠存活5年,98%的人可以存活10年,96%的人可以存活15年。就以前列腺癌高發地區之一的美國來說,其死亡率在過去十年中下降了28%。
  • 8個治療老年人前列腺癌的妙招你知道嗎
    老年人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1.外科手術 凡腫瘤局限於前列腺內,無轉移者或患者一般情況良好者可行手術切除。前列腺癌根治術:手術範圍包括前列腺腺體及其包膜,有報導術後15年無復發,存活率50.9%。適用於A、B期,並配合用內分泌治療。盆腔淋巴結切除術:B2期以及CD期的部分患者可酌情採用。
  • 前列腺癌怎麼治療,怎麼治療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怎麼治療,怎麼治療前列腺癌 時間:2020-11-25 12:04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前列腺癌怎麼治療呢,怎麼治療前列腺癌呢?相信很多患者都想知道,前列腺癌是男性很容易患的一種疾病,也算比較嚴重,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情況吧。
  • 免疫治療可以識別並治療化療耐藥腫瘤!
    研究發現,耐藥突變可以恢復BRCA1或BRCA2基因的活性,從而避免藥物治療的影響,這可能會使腫瘤容易受到免疫治療的影響。資料庫描述了耐藥癌症的分子變化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找出對鉑化療或PARP抑制劑耐藥的癌症的分子變化特徵,並為其開闢新的治療策略。這些藥物目前已獲準用於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
  • 日本發現白蘇中的 「木犀草素」 可預防前列腺癌並抑制耐藥性
    前列腺癌細胞的增殖依賴於雄激素,因此阻斷雄激素的激素療法非常有效。但前列腺癌很快就會對各種治療產生耐性,最終向骨骼和肺等其他器官轉移,發展成高惡性度癌症,被稱為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雖然部分化學療法和恩雜魯胺等抗雄激素製劑對CRPC具有一定的療效,但目前尚無根治特效藥。
  • 吳哲褒課題組揭示垂體瘤藥物治療耐藥的新機制
    原創 吳哲褒醫療組 瑞金神外醫哲褒揚今日(2020年6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外科吳哲褒教授課題組、上海生化與細胞研究所胡榮貴教授課題組合作揭示垂體腺瘤耐藥的全新機制—— KBTBD6/7介導多巴胺2型受體(DRD2)蛋白的泛素化降解調控垂體腺瘤對其治療的敏感性
  • 革蘭陰性桿菌耐藥機制及治療對策
    一、耐藥機制 β-內醯胺酶是細菌產生的能水解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的滅活酶,是革蘭陰性菌對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耐藥的主要機制之一。泛耐藥株是指對目前推薦用於銅綠假單胞菌和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經驗治療的藥物全部耐藥者, 包括頭孢吡肟、頭孢他啶、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多項研究顯示,應用氟喹諾酮類和β-內醯胺類藥物是導致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 使用三代頭孢菌素或聯用氨曲南或碳青黴烯類或氟喹諾酮類是導致多重耐藥不動桿菌感染的危險因素。
  • 晚期前列腺癌無藥可醫?多數醫生認為,這種治療方法最有效!
    以下是關於晚期前列腺癌進行內分泌治療的一些原則問題。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對於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而言,早期應用內分泌治療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並延長生存期。 因此,主流觀點認為對於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在確診早期即應開始內分泌治療。
  • 中藥單體臭椿酮有新一代前列腺癌藥物開發前景
    研究人員通過構建特異的篩選模型,對200多種我國傳統中藥單體化合物進行篩選,得到一種名叫臭椿酮的小分子化合物,對雄激素受體(AR)表達的前列腺癌細胞株具有更高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