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閱者: 葉定偉(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潘建剛(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大多數醫生一致認為,內分泌治療是晚期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在具體如何使用以及何時使用內分泌治療方面卻存在分歧。
以下是關於晚期前列腺癌進行內分泌治療的一些原則問題。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治療時機
既往關於內分泌治療的時機,學界一直存在分歧:
一種觀點認為,只有在癌症轉移導致症狀(例如骨痛)後才開始進行內分泌治療;
另一種觀點認為,內分泌治療應在症狀出現之前就開始,因為早期治療有利於降低脊髓受壓、泌尿系統梗阻以及骨折的發生率。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對於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而言,早期應用內分泌治療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並延長生存期。
因此,主流觀點認為對於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在確診早期即應開始內分泌治療。
在淋巴結陽性且接受前列腺切除術的患者中,術後立即接受雄激素剝奪治療來作為輔助治療,可以顯著改善無進展生存期、前列腺癌特異性生存期和總生存期。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治療療程
治療療程方面爭論的焦點,在於到底採用持續治療,還是採用間歇治療。
2012 年初,研究發現間歇性剝奪雄激素與持續剝奪雄激素的患者生存期是相同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治療模式,即使用雄激素剝奪治療長達 8-9 個月,然後在 PSA 水平正常化後停止。只有當 PSA 水平在每兩個月一次的監測期間超過 10 時,才能再次接受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外主流指南中,間歇內分泌治療只推薦用於無症狀且有高度自我管理能力的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中。
三、聯合治療 vs 單一治療
聯合內分泌治療或僅使用一種抗雄激素藥物,哪種方法治療前列腺癌的療效更佳,也存在分歧且目前尚無定論。
最近的研究顯示,聯合內分泌治療比單獨去勢(藥物或手術)能延長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生存期的延長不足 5%。另外,對比去勢治療(手術切除睪丸或應用 LHRH 類似物),單用非類固醇類抗雄激素藥物對於延長患者生存期效果不佳。
因此,對於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不建議單用抗雄激素藥物治療。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