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醫權威報導:精準醫學如何幫助臨床醫生確定乳腺癌最佳治療方法!

2020-11-28 騰訊網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

大約75%的乳腺癌被歸為雌激素受體(ER)陽性,即癌細胞中含有的生長蛋白可以從雌激素接收信號以促進細胞生長。根據西北醫學科學家Massimo Cristofanilli博士最近合著的最新研究,鑑定ER基因的突變可以幫助臨床醫生為轉移性乳腺癌患者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法。

芳香酶抑制劑可阻斷產生雌激素的酶,是ER陽性乳腺癌的標準治療方法,但轉移性癌症患者通常會對這些藥物產生耐藥性。在最近的研究中,Cristofanilli及其同事關注了採用芳香酶抑制劑治療後,仍進展的晚期ER陽性乳腺癌患者。科學家們想知道這一組中具有ER基因(ESR1)突變的患者對其他激素療法是否有或多或少的敏感。

科學家一共做了兩項研究。第一項研究比較了涉及兩種不同激素治療方法的藥物氟維司群和依西美坦的治療策略。通過分析DNA,Cristofanilli及其同事確定該研究中約40%的患者患有ESR1突變。科學家發現,與依西美坦相比,具有突變的患者在服用氟維司群後的存活率更高,而沒有突變的患者在兩種方案上的結果相似。第二項研究比較了氟維司群加安慰劑與氟維司群加palbociclib。後一種策略提高了突變患者和無突變患者的生存率。

Cristofanilli說:「證據表明,當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發生ER突變時,使用氟維司汀比使用芳香酶抑制劑更合適。我們的研究強烈建議檢查這些突變應作為一種護理標準。仔細選擇從靶向治療中受益最大的患者非常重要。這種精密醫學方法增加了患者對治療產生反應的機會。」

在未來的研究中,Cristofanilli及其同事將分析其他基因突變對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影響。他們還在設計研究,目的是在測試新的靶向療法時納入對ESR1等基因突變的前期篩查。————本文轉自全球醫官網。

相關焦點

  • 乳腺癌治療決策:從個體化治療到精準醫學
    此次會議的主題是「個體化治療到精準醫學」,討論更新國際早期乳腺癌專家共識(St. Gallen 共識)。共識專家團匯集了來自全球的乳腺癌外科、內科、放療、基礎醫學、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等各個領域的專家。會議聚焦早期乳腺癌治療決策的個體化、精準醫學和大數據等內容。本文就會議成果談幾點筆者體會。
  • 權威機構報導:預防乳腺癌新方法!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在美國,八分之一的女性在其一生中很可能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因此許多人認為,預防這種疾病是消除乳腺癌的唯一方法。但不幸的是,目前尚未找到這樣的方法,但這並沒有阻止研究人員嘗試。作為領先的乳腺癌組織,蘇珊·科門(Susan G.
  • 全球醫權威報導:美國最新子宮內膜癌治療新技術!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子宮內膜癌是美國最常見的婦科癌症,它通常可以被治癒,因為這種癌症通常是早期發現的,所以大多數副作用都來自於它的四種主要治療方法。儘管治療方法有所改善,但大多數仍然會引起不良的副作用。
  • JAMA腫瘤學:CTC計數為轉移性乳腺癌治療提供幫助
    【杏和醫訊】外媒援引《醫學快訊》報導,新的研究支持循環腫瘤細胞計數用於轉移性乳腺癌的臨床應用。Menarini Silicon生物系統公司在11月的JAMA腫瘤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首次支持了CTC 計數在隨機臨床試驗中應用效用。
  • 全球醫權威報導:美國子宮內膜癌治療研究最新報告!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召開的子宮內膜癌臨床試驗計劃會議。血管生成,DNA修復和AKT絲氨酸/蘇氨酸激酶1是研究人員優先研究的幾個方向!在2期GOG 86P隨機臨床試驗中,一線卡鉑和紫杉醇治療中加入貝伐單抗與歷史對照組相比,儘管能增加OS,但並未改善PFS 。相反,一項隨機的義大利2期臨床試驗(MITO END-2)報告說,在前期卡鉑和紫杉醇化療中加用貝伐單抗後,PFS從8.7個月顯著增加至13個月,儘管這些結果尚未完全發表。然而目前,尚無FDA批准抗子宮內膜癌的抗血管生成劑。
  • ...慧影柴象飛:基於 AI 的主動脈雲平臺如何幫助醫生實現精準醫療?
    針對這一平臺的設計初衷、合作內容以及價值實現等幾個問題,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與301醫院郭偉教授以及匯醫慧影CEO柴象飛進行了一次深入對話。AORTIST2.0如何助力主動脈疾病診治?牽頭此次合作的301醫院血管外科全軍血管外科中心主任郭偉向雷鋒網介紹到,雲平臺AORTIST2.0擁有全球範圍內首次開發出的B型主動脈夾層人工智慧自動分割方法。
  • 邵志敏教授:三陰性乳腺癌精準治療的探索之路
    會議主題為「疫」起進入精準醫學時代。會議期間,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志敏教授分享了三陰性乳腺癌(TNBC)的多組學研究和精準治療。相比之下,非攜帶者中,兩治療組的DFS無明顯差異(85.9% vs 81.2%,HR= 0.70,P =0.15)。PATTERN臨床試驗首次報導卡鉑在TNBC輔助治療中的有效地位,在總人群和同源重組修復缺陷亞組人群中,PCb組的療效均顯著優於CEF-T組。
  • 多組學分析助力精準治療,有望攻克三陰性乳腺癌臨床治療難題
    全球最大的三陰性乳腺癌多組學圖譜邵志敏教授團隊一直致力於三陰性乳腺癌的精準治療研究,並且用5年時間對465名中國TNBC患者進行了多組學分析,繪製出全球最大的三陰性乳腺癌隊列多組學圖譜,並在2019年3月發表於Cancer Cell。
  • 全球醫權威報導:全球胰腺癌免疫創新療法最新研究進展!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國際上所用的免疫療法已改變了癌症的治療方向,但是這並未使胰腺癌患者受益。因此,一些國際頂尖的研究人員開始集中精力尋找激活免疫系統攻擊胰腺腫瘤的新方法。目前胰腺癌免疫療法的難點免疫治療於19世紀末由William B Coley首次提出,並於1950年代重新受到關注,如今已成為多種類型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它為患者提供了可替代手術、化療和放療的治療手段。
  • 乳腺癌精準診療病理臨床對話之乳腺外科與病理科的合作
    「2020中國乳腺癌精準診療雲峰會」邀請國內乳腺病理大咖就近年來三陰性乳腺癌的病理診斷進展、乳腺癌免疫治療中的生物標記物檢測、乳腺癌HER2檢測的變化對臨床治療的影響、新輔助治療手術標本的評估,以及如何促進病理科與乳腺外科更好地進行合作等方面作了相關報告,同時邀請了臨床醫生和病理醫生一起來討論乳腺癌診治中相關問題。
  • 現狀與展望,基因檢測指導下的乳腺癌精準醫療
    如何選擇合適的藥物,讓乳腺癌患者得到精準化和個體化的治療,是目前關注的重點。精準治療的進行,基於對乳腺癌的準確認識。因此,基因檢測成為臨床醫生關注的前沿熱點之一,也是研究者們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次,醫脈通有幸邀請到福建省腫瘤醫院的曾毅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杜正貴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賈衛娟教授以及四川省腫瘤醫院的劉世偉教授,就「現狀與展望,基因檢測指導下的乳腺癌精準醫療」進行分享。
  • 乳腺癌全程管理離不開精準診斷
    每年10月是乳腺癌防治公益活動宣傳月。人們對乳腺癌的認知不斷提升,從事乳腺癌臨床工作的醫護人員正向著乳腺癌全程管理的模式努力前行。篩查、確診、分型、術式、病理、複查、轉歸,從始至終,全程管理的每個診治環節都少不了精準診斷的身影。
  • 2020國際醫學臨床研究發展論壇—I 期臨床研究試驗設計的前沿方法介紹和臨床運用
    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首選Ⅰ期臨床試驗方法波音(BOIN)設計有何特點和優勢?本期節目特別介紹一期臨床研究設計的前沿方法波音設計方法的臨床運用,邀請波音(BOIN)設計方法的原創發明人袁鷹教授傾情奉獻該方法的軟體操作,讓臨床醫生聽完就能進入實際操作。
  • 張曉麗:心臟核醫學檢查 「照亮」臨床精準治療方向
    MI影論壇一共6期已經收官,心內科醫生參與熱情高漲,佔比達到37%。    在臨床工作中,應用最廣泛的心臟核醫學檢查方法是核素心肌灌注顯像。傳統的冠狀動脈造影技術主要通過判斷血管的狹窄程度診斷冠心病,而核素心肌灌注顯像術可以準確評估心肌缺血的部位、範圍和程度,更好地指導臨床醫生對患者進行精準診斷和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 匯醫慧影攜AI醫療全周期產品亮相北美放射年會
    作為一家致力於全球化市場的醫學影像AI公司,匯醫慧影攜兩款全周期AI產品-「乳腺癌人工智慧全周期健康管理平臺」和「AORTIST2.0主動脈人工智慧雲平臺」再次亮相北美放射年會,這是中國AI醫療全周期產品首次出海。和其他AI產品不同,這兩款產品將AI從診前延伸到治療決策、預後預測等全流程,實現更加智能的輔助治療決策,更加精準的預後預測。
  • 匯醫慧影攜手英特爾,發布全球首個乳腺癌AI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統
    「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乳腺癌,對現代女性的生命和健康至關重要。乳腺X線攝影、超聲、MRI等影像技術已成為乳腺癌全周期診療的重要手段,但在醫療影像領域,卻存在著醫生供需缺口大、進入門檻高、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數據量急速增長等難題。
  • 醫渡雲:人工智慧為精準醫學研究提效
    CMEF作為全球知名的醫療健康科技平臺,依託行業高端平臺資源,詮釋科技的力量。醫渡雲醫學總監何新軍博士受邀參加CMEF 2020英特爾在線論壇,並在生命科學專場上圍繞「人工智慧為精準醫學研究提效」展開主題演講。以下為何新軍博士深度訪談,期待他的分享能為醫療AI發展帶來深層啟示。
  • 又一女藝人患乳腺癌,乳腺癌成世界第一大癌!女性如何自救?
    目前臨床上通行的篩查方法主要有三種:B超、鉬靶和乳腺核磁共振檢查,這三種檢查並存是因為三種檢查各種優缺點,哪個都無法替代。 鉬靶檢查 我們簡單些理解就是X線檢查,與B超相比,能夠查到更小的腫塊,對於鈣化點檢查(早期乳腺癌的表現之一)更有優勢。同時因為乳房腺體和脂肪的比例問題,此項治療更適用於停經後乳房發生一定改變的女性。臨床上也出現B超檢查陰性,但鉬靶檢查發現鈣化點,確定早期癌症的案例。
  • 【2020ESMO】CDK4/6抑制劑最佳拍檔花落誰家?氟維司群乳腺癌治療C...
    今年ESMO會議上,一項研究[4]通過匹配校正間接比較法(MAIC)評估不同CDK4/6i+內分泌治療方案一線治療HR+/HER2-晚期乳腺癌的療效。該項研究選擇了MONALEESA-3和PALOMA-1兩項研究,通過MAIC方法對一線治療患者進行匹配。
  • 全球醫權威報導:腦瘤併發症多、復發率高,質子治療是「治癌神器」嗎?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 絕大多數腦腫瘤以手術切除為主,術後再配合進行輔助放化療,質子治療作為當前新興放療手段的一種,其對部分腦腫瘤具有一定的治療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