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偏愛「大人物」?

2020-11-30 健康界

今年2月份,63歲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因患前列腺癌接受了機器人手術治療,僅僅在三個月前,新加坡前任總理吳作棟同樣也是因為確診早期前列腺癌,接受了機器人手術治療。新加坡前後兩任總理先後確診前列腺癌這個事實也許是個巧合,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前列腺癌發病率高這個事實。

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前腺衛士」健康教育講座採訪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丘少鵬指出,因為公眾以及一些醫務人員對前列腺癌的認知缺乏,前列腺癌的治療還存在一定的過度治療問題。對於早期前列腺癌,理論上是能夠通過根治性手術治癒的。但相比其他一些惡性腫瘤,前列腺癌自然病程較長,他建議低危、高齡患者可實施「等待觀察治療」,不著急手術,先密切監測。

「大人物」愛中招?

前列腺作為男性最大的附屬性腺,雖只有慄子樣大小,但對人體的作用不容小覷。可恰恰是這彈丸之地的「叛變」――前列腺癌,成為了老年男性的「頭號殺手」。但因對此癌種的關注和認知度不夠,我國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僅有53%,與歐美等國90%以上生存率的狀況相距甚遠。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改變等,使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急劇上升,已躍居男性惡性腫瘤的第六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丘少鵬教授介紹,北、上、廣等發達城市的調查數據顯示,近些年這些地區的前列腺癌發病率以7%-8%的速度在增長,近幾年前列腺癌已發展成為男性最常見的泌尿外科腫瘤。

另外,其實,還有很多廣為人知的「大人物」都曾患前列腺癌,這裡面包括「資本大鱷」巴菲特、「傳媒巨頭」默多克、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將軍、臺灣著名作家李敖等。

前列腺癌是不殺人的殺手?

據悉,前列腺癌雖然也是癌症,但它同其他的癌症相比有很大的區別。丘少鵬表示,一般來說,前列腺癌是一種相對惰性的腫瘤,進展緩慢,多數患者的死亡原因並非該病所致。

曾經發表在權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的一項研究論文提出,屍檢結果顯示,大於50歲的死者中有30%患有隱匿性前列腺癌;這個比率在70歲以上的死者中升高到了70%。可見,儘管前列腺癌非常常見,但多數情況下似乎並不影響患者的自然壽命。

前列腺癌還像一個「饞」嘴的孩子,在它發生、發展過程中的大部分時間內,它只「愛吃」一種東西,就是雄激素,一旦把雄激素阻斷了,就像給前列腺癌斷了「糧草」,癌細胞就會紛紛「餓死」,在臨床上能夠產生很好的治療效果。

前列腺癌還有一個「頑固」的特性,是指雖然前列腺癌具有很高的雄激素依賴性,但是當對其進行激素治療時,由於機體內腫瘤細胞「愛吃」的糧草(雄激素)沒有了,癌細胞就會逐漸適應新的環境,慢慢地轉變為不依賴雄激素也能生長的腫瘤。一旦前列腺癌發展到這個階段,目前的醫療技術就很難控制它的生長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前列腺癌患者才應該牢牢地把握住根治手術的時機,及時隨訪和治療,否則前列腺癌遲早會進入這種「頑疾」的狀態,直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預期壽命達十年患者可考慮手術

在談到前列腺癌的治療時,丘少鵬表示,對於早期前列腺癌,理論上是能夠通過根治性手術治癒的。但相比其他一些惡性腫瘤,前列腺癌自然病程較長、較緩慢。鑑於此等因素,丘少鵬提出,如果患者預期壽命較短,手術的治療意義不太大,如果預期壽命達到十年的患者,考慮做根治性手術則更合適。

丘少鵬還談到,《前列腺癌治療指南》中提出,對低危前列腺癌和預期壽命短的患者,建議實施「等待觀察治療」,主動監測前列腺癌的進程,在出現腫瘤進展或臨床症狀明顯時給予其它治療。患病早期的患者便屬於低危情況。

對於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醫學證明已經沒有徹底治癒的可能了。但是根據前列腺癌「饞」的特點,臨床上可以通過睪丸切除的手術,還可以應用打針、吃藥的方法達到去除雄激素的效果,進而有效地治療前列腺患者。當癌細胞慢慢地轉變為不依賴雄激素也能生長的腫瘤,也並非無藥可治,包括放療、同位素治療、化療以及中醫中藥治療等,還是能夠比較好地緩解前列腺癌患者的症狀。

丘少鵬告訴記者,前列腺癌自然病程長,不管是前期的根治性治療還是晚期的輔助性治療之後,前列腺癌患者都需要定期隨訪,對病情進行監測、評估,定期監測前列腺特異抗原 (PSA),以判斷病情是穩定狀態還是發展狀態,然後針對情況對治療方法進行及時調整。

機器人手術可避免性神經損傷

上述新加坡兩位領導人接受的機器人手術,在近年醫學界十分熱門。今年3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引入的華南地區首臺達文西外科手術機器人正式投入使用,該手術機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外科手術機器人。丘少鵬教授表示,機器人手術尤其適合泌尿外科。

丘少鵬接受,很多接受前列腺切除術的病人,承受了很大的痛苦,因為這臺手術極其容易傷到緊貼著前列腺後外側的性神經,很多病人術前,就做好了術後喪失性功能的準備。「沒有性神經,不光是性功可能喪失,性神經也是控制排尿的神經,性神經保留得差,也會影響排尿。」邱教授表示,而達文西機器人大大發揮了優勢,由於可放大十倍視野,機械手上有穩定器,尤其是在狹窄解剖區域中,機器手比人手更穩定,可避免傷及一條無辜的血管、神經,幾乎沒有出血。

但是,機器人手術也存在其天生的缺點,比如說在力學方面,無法用手感受臟器組織的彈性,對組織的鉗夾力度無法控制,其次光源有局限性,有光線的地方才能實施手術。還有,機器人手術價格較昂貴,香港地區,一臺這樣的手術花費大概是8萬元人民幣左右,比一般普通的腹腔鏡微創手術花費要多。

前列腺炎

不會轉變為前列腺癌

■健康提醒

由於良性前列腺增生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常常羞於就醫,所以經常成為某些小廣告的「瞄準對象」和「搖錢樹」。針對社會上廣為流傳的前列腺炎不治會轉化為前列腺癌的說法,丘少鵬給予了否定,並直言,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是不同的概念,沒有直接關係。

前列腺炎如果破壞了人的組織結構可能會變癌,但這只是極個別的現象,丘少鵬強調,臨床上大多數患者的前列腺炎沒有損傷破壞到深層組織,不會發展為前列腺癌。 關於前列腺炎會影響性功能的說法目前並沒得到證明,前列腺炎與性功能沒有直接關係。

相關焦點

  • 過量吃深海魚油致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病因介紹
    原標題:過量吃深海魚油致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病因介紹   最新研究發現,男性過量補充含歐米伽—3的深海魚油,可能明顯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據介紹,近年來深海魚油因為富含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歐米伽—3而成為熱門保健品,尤其是不少中年男性更熱衷於補充歐米伽—3。
  • 轉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療
    > 【EAU2020】前列腺癌指南(二) 【EAU2020】前列腺癌指南(三) 【EAU2020】診斷與臨床分期 | 前列腺癌指南(四) 【
  • 前列腺癌很可怕?遠離4大危險因素,到這3點,可抵禦前列腺發病
    前列腺是男性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它容易受到外界刺激以及身體疾病而發生問題,特別是前列腺癌。近些年各種癌症的發病率極高,使很多男性擔憂,害怕自己患上前列腺癌危及性命,其實只要採取正確措施就能有效預防。
  • 多喝咖啡,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風險!
    前列腺癌是第二大最常診斷的癌症,是男性癌症死亡的第六大原因。2018年有1,276,000例癌症新發病例和359,000例癌症死亡病例。最近在美國、瑞典和英國等主要西方國家進行的研究報告稱,飲用咖啡與較低的局部和晚期前列腺癌風險有關。 咖啡可能降低前列腺癌風險 近日,發表在《BMJ Open》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喝幾杯咖啡可能會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 日開發晚期前列腺癌新藥
    2020-10-29 10:56:46 來源:科技日報日本金澤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成功開發出了攻擊晚期前列腺癌弱點的新治療藥物。研究小組著眼於晚期前列腺癌中佔比10%—30%的RB1基因缺失引起的SUCLA2基因缺失,針對這種基因缺失開發了抑制癌症進展的新治療藥物。研究小組調查了2000種左右的化合物,發現其中名為百裡醌(Thymoquinone)的化合物能有效治療SUCLA2基因缺失的晚期前列腺癌。
  • 氧化亞銅納米粒 CONPs 通過 Wnt 信號通路削弱前列腺癌的幹細胞特性起到前列腺癌殺傷作用
    德孚醫藥出版社在國際納米醫學期刊發表了最新文章:氧化亞銅納米粒 CONPs 通過 Wnt 信號通路削弱前列腺癌的幹細胞特性起到前列腺癌殺傷作用
  • 秋冬季重視前列腺癌PSA篩查 守護男性健康
    而常食用含高動物性脂肪食物、肥胖、久坐不運動等使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症狀隱匿,容易被忽視,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早期篩查、發現和診斷前列腺癌對患者的治療和預後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 NEJM|前列腺癌PSA篩查:是惹禍還是拯救生命?
    雖然TURP檢出的前列腺癌發病率下降了50%,但前列腺癌總發病率卻在6年內(1986~1992年)翻番(圖1)。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這一激增在美國歷史上前所未見,凸顯出了診斷操作對報告的癌症發病率的影響。圖1.1975-2016年的美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因此,前列腺癌死亡率的增加很可能反映了名義上的增加,而非該疾病所致死亡的真正增加。
  • PSA指標升高就是前列腺癌?
    「我家老頭子最近小便難受,當地醫院檢查發現PSA指標升高到了57.67ug/L,懷疑得了前列腺癌。」昨天,市紅會醫院男科門診,一位中年女性急匆匆走進來,叫醫生趕快給她父親看看。  「我問診後發現,老人有前列腺增生病史,平常小便困難,最近1周還出現了小便刺痛感,為了確診,讓他重新進行檢查。」
  • 為什麼前列腺癌患者要進行睪酮檢測?
    ,這是一種惡性腫瘤,每年都有很多男性受到前列腺癌的危害。  但是由於前列腺癌在早期沒有症狀,很多患者並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前列腺癌,一旦前列腺癌開始快速生長擴散、轉移到骨骼或者肺部,病情就會變得比較棘手
  • JCO Precision Oncol:前列腺癌治療新觀點
    利用綜合基因組圖譜(CGP)分析了數千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腫瘤樣本,研究人員發現,評估的樣本中57%具有表明這些腫瘤是靶向治療的候選對象的基因組特徵。圖片來源:JCO Precision Oncology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數據,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類型,約有九分之一的男性一生中被診斷出患有前列腺癌。
  • 西蘭花西紅柿可抗前列腺癌
    美國科學家研究宣布,午餐一盤蔬菜沙拉看起來對人體健康沒有多大影響,然而科學搭配食物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健康效果,比如西蘭花和西紅柿同吃就能抗擊前列腺癌。   一直以來科學家研究一日三餐中的食物組合能否降低患癌風險。
  • 任善成團隊揭示前列腺癌轉移和免疫抑制的重要機制
    因此,如何把前列腺癌這類對免疫治療無強烈反應 的「冷」腫瘤變「熱」,從而改善以 PD-1/PD-L1 抑制劑為代表的腫瘤免疫治療效果;或是通過發現新的治療靶點、採用聯合用藥而實現增強免疫治療將是未來晚期前 列腺癌治療的方向之一。另一方面,長鏈非編碼 RNA(lncRNA)已被證實可以通過促進腫瘤細胞增殖、侵襲、轉移擴散和抵抗去勢而參與前列腺癌的發生發展。
  • NEJM:Nubeqa顯著延長非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壽命!轉移性前列腺癌...
    ARAMIS研究顯示,評估Nubeqa(darolutamide)治療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患者的關鍵III期ARAMIS研究預先設定的最終總生存期(OS)分析的完整OS結果已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Nubeqa顯著延長了OS、顯著延緩了癌症相關症狀的出現時間,同時將毒性降至最低。
  • 前列腺癌怎麼治療,怎麼治療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怎麼治療,怎麼治療前列腺癌 時間:2020-11-25 12:04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前列腺癌怎麼治療呢,怎麼治療前列腺癌呢?相信很多患者都想知道,前列腺癌是男性很容易患的一種疾病,也算比較嚴重,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情況吧。
  • 對抗前列腺癌 只提供治療藥物就夠了嗎?
    前列腺癌診療現狀令人擔憂PSA篩查亟待普及統計顯示,2015年我國前列腺癌新發病例超過6萬例,死亡病例約2.6萬例。近年來,我國前列腺癌新發病例增幅超過10%。令人擔憂的是,超過70%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診時已是中晚期患者,我國患者5年生存率(53.5%)大約僅為美國的一半(99%)。
  • Omega-3補劑或增患前列腺癌風險
    研究人員稱,為改善健康狀況而服用Omega-3脂肪酸補充劑的男性或許會讓自己增加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但一項研究發現,血液內Omega-3脂肪酸含量較高的男性比該脂肪酸濃度較低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要高出43%。而相比不服用Omega-3脂肪酸補充劑的人,他們患上不常見但生長迅速的「高級別」腫瘤的可能性要高出71%。西雅圖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把834名前列腺癌病人的血液樣本與1393個健康的血液樣本做了比較。
  • 科學家確定了導致前列腺癌擴散的基因
    Antonina Mitrofanova是新興生物醫學信息學領域的先驅,通過大數據來對抗癌症。羅格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癌症前列腺腫瘤中的一個特定基因表明患者患癌症的風險很高,這表明靶向該基因可以幫助患者延長壽命。
  • 科學家發現導致前列腺癌擴散的基因
    「目前,一旦患者被確診為前列腺癌,醫生便能確定癌症的進展程度,但無法判斷其是否會擴散,」論文主要作者、羅格斯大學衛生職業學院助理教授Antonina Mitrofanova表示。「如果我們能在確診的同時,判斷癌症是否會擴散,就可以儘快開展有針對性的治療計劃,顯著降低擴散的可能性」。
  • JCI:泛素化修飾讓前列腺癌更容易發生轉移
    但是受體酪氨酸激酶如何促進前列腺癌,隱藏其中的機制目前仍然不明確。最近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華人科學家Ping Yi等人發現一種泛素化修飾能夠導致受體酪氨酸激酶活性異常促進前列腺癌轉移。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受體酪氨酸激酶上發生的非降解功能泛素化修飾能夠調節其激酶活性促進受體酪氨酸激酶介導的前列腺癌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