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63歲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因患前列腺癌接受了機器人手術治療,僅僅在三個月前,新加坡前任總理吳作棟同樣也是因為確診早期前列腺癌,接受了機器人手術治療。新加坡前後兩任總理先後確診前列腺癌這個事實也許是個巧合,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前列腺癌發病率高這個事實。
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前腺衛士」健康教育講座採訪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丘少鵬指出,因為公眾以及一些醫務人員對前列腺癌的認知缺乏,前列腺癌的治療還存在一定的過度治療問題。對於早期前列腺癌,理論上是能夠通過根治性手術治癒的。但相比其他一些惡性腫瘤,前列腺癌自然病程較長,他建議低危、高齡患者可實施「等待觀察治療」,不著急手術,先密切監測。
「大人物」愛中招?
前列腺作為男性最大的附屬性腺,雖只有慄子樣大小,但對人體的作用不容小覷。可恰恰是這彈丸之地的「叛變」――前列腺癌,成為了老年男性的「頭號殺手」。但因對此癌種的關注和認知度不夠,我國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僅有53%,與歐美等國90%以上生存率的狀況相距甚遠。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改變等,使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急劇上升,已躍居男性惡性腫瘤的第六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丘少鵬教授介紹,北、上、廣等發達城市的調查數據顯示,近些年這些地區的前列腺癌發病率以7%-8%的速度在增長,近幾年前列腺癌已發展成為男性最常見的泌尿外科腫瘤。
另外,其實,還有很多廣為人知的「大人物」都曾患前列腺癌,這裡面包括「資本大鱷」巴菲特、「傳媒巨頭」默多克、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將軍、臺灣著名作家李敖等。
前列腺癌是不殺人的殺手?
據悉,前列腺癌雖然也是癌症,但它同其他的癌症相比有很大的區別。丘少鵬表示,一般來說,前列腺癌是一種相對惰性的腫瘤,進展緩慢,多數患者的死亡原因並非該病所致。
曾經發表在權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的一項研究論文提出,屍檢結果顯示,大於50歲的死者中有30%患有隱匿性前列腺癌;這個比率在70歲以上的死者中升高到了70%。可見,儘管前列腺癌非常常見,但多數情況下似乎並不影響患者的自然壽命。
前列腺癌還像一個「饞」嘴的孩子,在它發生、發展過程中的大部分時間內,它只「愛吃」一種東西,就是雄激素,一旦把雄激素阻斷了,就像給前列腺癌斷了「糧草」,癌細胞就會紛紛「餓死」,在臨床上能夠產生很好的治療效果。
前列腺癌還有一個「頑固」的特性,是指雖然前列腺癌具有很高的雄激素依賴性,但是當對其進行激素治療時,由於機體內腫瘤細胞「愛吃」的糧草(雄激素)沒有了,癌細胞就會逐漸適應新的環境,慢慢地轉變為不依賴雄激素也能生長的腫瘤。一旦前列腺癌發展到這個階段,目前的醫療技術就很難控制它的生長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前列腺癌患者才應該牢牢地把握住根治手術的時機,及時隨訪和治療,否則前列腺癌遲早會進入這種「頑疾」的狀態,直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預期壽命達十年患者可考慮手術
在談到前列腺癌的治療時,丘少鵬表示,對於早期前列腺癌,理論上是能夠通過根治性手術治癒的。但相比其他一些惡性腫瘤,前列腺癌自然病程較長、較緩慢。鑑於此等因素,丘少鵬提出,如果患者預期壽命較短,手術的治療意義不太大,如果預期壽命達到十年的患者,考慮做根治性手術則更合適。
丘少鵬還談到,《前列腺癌治療指南》中提出,對低危前列腺癌和預期壽命短的患者,建議實施「等待觀察治療」,主動監測前列腺癌的進程,在出現腫瘤進展或臨床症狀明顯時給予其它治療。患病早期的患者便屬於低危情況。
對於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醫學證明已經沒有徹底治癒的可能了。但是根據前列腺癌「饞」的特點,臨床上可以通過睪丸切除的手術,還可以應用打針、吃藥的方法達到去除雄激素的效果,進而有效地治療前列腺患者。當癌細胞慢慢地轉變為不依賴雄激素也能生長的腫瘤,也並非無藥可治,包括放療、同位素治療、化療以及中醫中藥治療等,還是能夠比較好地緩解前列腺癌患者的症狀。
丘少鵬告訴記者,前列腺癌自然病程長,不管是前期的根治性治療還是晚期的輔助性治療之後,前列腺癌患者都需要定期隨訪,對病情進行監測、評估,定期監測前列腺特異抗原 (PSA),以判斷病情是穩定狀態還是發展狀態,然後針對情況對治療方法進行及時調整。
機器人手術可避免性神經損傷
上述新加坡兩位領導人接受的機器人手術,在近年醫學界十分熱門。今年3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引入的華南地區首臺達文西外科手術機器人正式投入使用,該手術機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外科手術機器人。丘少鵬教授表示,機器人手術尤其適合泌尿外科。
丘少鵬接受,很多接受前列腺切除術的病人,承受了很大的痛苦,因為這臺手術極其容易傷到緊貼著前列腺後外側的性神經,很多病人術前,就做好了術後喪失性功能的準備。「沒有性神經,不光是性功可能喪失,性神經也是控制排尿的神經,性神經保留得差,也會影響排尿。」邱教授表示,而達文西機器人大大發揮了優勢,由於可放大十倍視野,機械手上有穩定器,尤其是在狹窄解剖區域中,機器手比人手更穩定,可避免傷及一條無辜的血管、神經,幾乎沒有出血。
但是,機器人手術也存在其天生的缺點,比如說在力學方面,無法用手感受臟器組織的彈性,對組織的鉗夾力度無法控制,其次光源有局限性,有光線的地方才能實施手術。還有,機器人手術價格較昂貴,香港地區,一臺這樣的手術花費大概是8萬元人民幣左右,比一般普通的腹腔鏡微創手術花費要多。
前列腺炎
不會轉變為前列腺癌
■健康提醒
由於良性前列腺增生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常常羞於就醫,所以經常成為某些小廣告的「瞄準對象」和「搖錢樹」。針對社會上廣為流傳的前列腺炎不治會轉化為前列腺癌的說法,丘少鵬給予了否定,並直言,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是不同的概念,沒有直接關係。
前列腺炎如果破壞了人的組織結構可能會變癌,但這只是極個別的現象,丘少鵬強調,臨床上大多數患者的前列腺炎沒有損傷破壞到深層組織,不會發展為前列腺癌。 關於前列腺炎會影響性功能的說法目前並沒得到證明,前列腺炎與性功能沒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