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產病因篩查 揭開封閉抗體和免疫治療的神秘面紗

2020-11-24 健康界

有一天我接診了一位來自德國的中國朋友,細細分析她的化驗結果,倒也是做得挺周全,最終我鎖定了她的免疫檢測,發現問題所在。我問她為何不在德國治療?她生氣地說:「我千裡迢迢回國就是為了尋求免疫治療,我德國的主治醫生說免疫治療純屬扯淡……」。我大跌眼鏡!的確,不僅病人,而且有的醫生也會問:什麼是「封閉抗體」?它在自然流產病因篩查中真的有意義嗎?什麼是「免疫治療」?它能起多大作用?

回答這些問題前,我們必須了解這句話:

「在進行移植手術前,必須進行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的配對,當捐獻者和接受治療者能夠配對成功時,腎臟、骨髓和心臟等器官的移植可以完美的進行。但是對於懷孕來說,情況卻恰恰相反,當夫妻雙方的MHC過於相似,妻子將不能產生「抑制性抗體」,胎兒也就失去了應有的保護,會遭到母體免疫系統的攻擊。

--- Alan E. Beer, M.D. (備註:Kwak-Kim 教授的導師,Kwak-Kim 是我美國的導師)

揭開「封閉抗體和免疫治療」的神秘面紗

在復發性自然流產的夫婦中,該如何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關注父方、母方、胚胎和胎盤之間的免疫學關係:

人類的MHC就是人類白細胞抗原(HLA),每個人的HLA均可以識別自身需要的和不需要的物質,阻止外來侵入的發生,例如細菌、病毒或癌細胞等。當母方懷孕時,她的身體必須初步接受來自父方的HLA蛋白分子(如:胚胎、胎盤),以及自身HLA蛋白分子(如:胚胎、胎盤)的作用。胚胎和胎盤含有父方的蛋白質,父方基因可以影響胚胎和胎盤在母方體內的生長和入侵作用,而且必須以某種方法逃脫母方的免疫防衛。所以,在正常妊娠過程中,母方接觸父方抗原後能產生一種抗體,即「封閉抗體」,它能與胎盤細胞表面抗原結合,從而阻斷母方細胞毒性T細胞或自然殺傷細胞對胚胎髮動免疫攻擊,發揮保護胎兒、維持妊娠的作用。

所以,按理論來說,正常妊娠的女性體內應該可以檢測出「封閉抗體」,在同種免疫型復發性自然流產女性中,通常缺乏此種抗體。「封閉抗體」缺乏而導致的一系列反應是免疫系統淋巴細胞比例和功能的改變,如:具有細胞毒性的T細胞增多、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細胞減少、自然殺傷細胞數量和毒性的增加等,胚胎和胎盤等成為免疫細胞攻擊的靶點,胎盤血管生成出現障礙。

但臨床上,不是所有的正常孕婦都能查出「封閉抗體」。為什麼?

因為「封閉抗體」有很多種,至少包括:抗HLA-D/DR抗體、抗丈夫淋巴細胞毒抗體(APCA)、抗TLX抗體(滋養層及淋巴細胞交叉反應抗體,Ab1)、抗獨特型抗體(Ab2)、混合淋巴細胞反應封閉抗體(MLR-Bf)、抗Fc受體抗體等等,一般通過細胞毒性試驗或夫婦間的淋巴細胞混合培養反應來檢測,目前很多實驗室只測其中某一個指標來下診斷結論,往往不是很全面,所以很多人查不出「封閉抗體」是陽性。

80年代,美國的Alan E. Beer醫生開始對「封閉抗體」缺乏的復發性自然流產患者進行免疫治療。什麼是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有兩種: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

主動免疫:採用丈夫淋巴細胞/無關第三者的淋巴細胞給患者皮內免疫接種,治療目的是讓使患者產生上述各種抗體,如:封閉抗體。

治療特點:作用效果慢,維持時間長,缺乏特異性的指標來監測治療效果。

治療缺點:不適合懷孕後免疫出現異常患者的及時治療,因為作用效果慢,等起作用時,血b-HCG早就玩完了。

主動免疫治療療效監測,以患者血中出現封閉抗體為依據。目前日本及中國部分治療中心,給患者主動免疫後並不去監測上述指標的變化,直接備孕;有的治療後反覆追蹤封閉抗體是否產生,等有抗體後再備孕。但是眾多臨床研究發現:部分患者治療後並不能產生封閉抗體,但體內的T細胞毒性,免疫抑制T細胞功能,自然殺傷細胞毒性等均出現改變,免疫紊亂的局面有所改善。

被動免疫:採用丙種免疫球蛋白靜脈滴注,治療目的:降低細胞毒性T細胞毒性和數量、增加免疫抑制功能T細胞功能和數量、降低自然殺傷細胞數量和毒性,調節細胞因子的平衡,控制免疫炎症等。

治療特點:作用效果快,維持時間短,在體內2-3周代謝完。它不僅能用於同種免疫型復發性流產,還能治療自身免疫型復發性流產,如:抗心磷脂症候群,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症候群,川崎病等。

治療缺點:價格昂貴,並有過敏、發熱、噁心、肌肉痛和頭痛等副作用。

被動免疫治療效果監測的方法:測定T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細胞因子等毒性和炎症因子水平的變化。

這兩種免疫療法在全球應用多年,療效雖然肯定,但各家報導的療效差異顯著,再次妊娠成功率波動在71%-100%,平均80%。其中療效百分百的報導,其實病例數只有2-4例,不是臨床大樣本研究結果,部分報導病例篩查不合格,還有部分報導沒有排除胚胎染色體異常對結果的幹擾等等,所以如果想證實這兩種免疫療法的確切療效,必須進行嚴格的多中心大樣本臨床隨機對照實驗。

因為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治療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臨床問題,而且也缺乏統一治療規範。美國FDA暫停主動免疫治療,但可以申請臨床研究,可以開展被動免疫治療;日本、菲律賓、中國很多醫療中心開展主動免疫治療,但各個中心治療方案不統一。由於實驗室條件限制,目前我院可以開展被動免疫(丙種免疫球蛋白)療法。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生殖免疫科副主任醫師鮑時華)

(原文標題:揭開「封閉抗體和免疫治療」的神秘面紗)

相關焦點

  • 石麗芳:精準保胎從病因規範化檢查開始
    4.生殖道感染因素:反覆發生的早孕自然流產與生殖道感染關聯度不明確,但可能與中晚孕自然流產存在一定關聯,建議篩查支原體、衣原體等常規感染因素。  5.免疫因素:  抗磷脂抗體譜:抗心磷脂抗體(ACL)、β2-糖蛋白Ⅰ-抗體(β2-GPⅠ-Ab)、狼瘡抗凝物(LA);如果有陽性指標,需要間隔12周複查。
  • 自然流產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0年版)
    由於RSA 病因複雜且異質性強,加之患者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缺乏有循證醫學證據的診療措施,多數從業人員未接受過生殖免疫領域的基礎理論和臨床技能的專業培訓,導致過度診斷、過度治療、超適應證用藥等現象普遍存在。
  • 淋巴細胞免疫治療,成功提高妊娠成功率!
    什麼是封閉抗體?封閉抗體陰性是否真的會導致習慣性流產?是否需要治療?本期我們就來分析下這個問題。
  • HRU精讀課程 | 楊冬梓教授團隊探討反覆妊娠丟失啟動篩查時機:兩次還是三次流產後進行評估?
    反覆妊娠丟失是自然流產中困惑最多、爭議最大的內容,如何規範性診治是生殖健康領域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儘管關於自然流產的病因學已經有了深入的認識,臨床能夠進行篩查的項目也日新月異,新的治療方法也不斷被提出,然而循證醫學有效性證據的缺失使得該領域一直缺乏有說服力的規範性治療方案。同時關於反覆妊娠丟失的定義仍未統一,何時進行篩查進而開始幹預一直是臨床上爭論的焦點。
  • 揭開核醫學的神秘面紗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核醫學科,一起來揭開核醫學的這層神秘面紗。核醫學科的核,指的是放射性核素,與核磁共振的「核」不是一碼事,也不同於核武器。核醫學是安全利用核素為人類醫學健康事業做出貢獻的典範,它利用核物理、計算機成像技術,生物生化等現代科學技術對疾病進行診斷、治療及研究。那麼,核醫學科到底是幹什麼的?都有哪些診治項目?
  • 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治中的意義
    共同特徵:多數病因不明;患者以女性居多,並隨年齡增加發病率有所增加;有遺傳傾向;患者血清中有多種自身抗體或自身反應性致敏淋巴細胞存在;疾病有重疊現象,即一個病人可同時患一種以上自身免疫病;病程一般較長,多遷延為慢性;病損局部可發現淋巴細胞、漿細胞、中性粒細胞等浸潤;免疫抑制劑治療可取得一定療效。
  • 兩次生化妊娠、三次免疫治療,終於好孕來到
    其實科普一直都是我的弱勢,但是鑑於此,還有在備孕圈看過的科普文,卻也是學習了一點點皮毛40%~80%的胚胎流產原因不明,大體與免疫因素有關,免疫病因學分析,封閉抗體缺失佔了反覆致人流產的大部分,約2/3與孕期母體對胎兒父系抗原至低反應,以致無法產生足夠的封閉抗體而使胚胎遭母體免疫排斥。
  • 免疫檢查點阻斷抗體副作用的處置
    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與其配體之一PD-L1,在治療惡性腫瘤的新靶標顯示了巨大潛力。FDA已批准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用於治療惡性黑色素瘤,這類治療也有望能得到特殊審批。使用CTLA-4抗體和PD-1 / PD-L1阻斷抗體產生的副作用稱為免疫相關性不良反應(irAEs)。免疫相關性不良反應會涉及皮膚,胃腸道,肝臟,內分泌和其他器官系統。
  • 可能免疫紊亂惹的禍,風溼患者要當心
    在妊娠相關疾病中,復發性流產(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一類重要的生殖健康問題,復發性流產是指自然流產連續發生2次或2次以上。復發性流產的病因十分複雜,諸如遺傳性因素、內分泌性因素、解剖性因素等都可能成為導致RSA發生的原因,而隨著對於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生殖免疫學的研究,免疫類因素越來越受到重視。
  • 專家:長效藥物和中和抗體聯合治療將是愛滋病功能性治癒之鑰
    30多年間,科學家殫精竭慮,在逐層揭開籠罩在HIV頭上的面紗的同時,也催生出了許多抗艾療法和藥物。儘管相關技術進展迅速,但功能性治癒甚至根治愛滋病的良方一直未「現形」。現在,情況正在慢慢改變。在11月28日於清華大學舉辦的「中和抗體與功能性治癒」愛滋病學術前沿研討會上,來自中國抗艾代表性領域的各位專家表示,愛滋病的功能性治癒曙光在望。
  • 免疫療法三篇重磅!解讀CTLA-4抗體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
    近期,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針對CTLA-4靶點的抗體藥物並沒有通過阻斷CTLA-4/B7信號的方式來發揮功效。CTLA-4和PD-1被認為是免疫系統的兩個重要的檢查點 (Checkpoint),它們對T細胞的免疫反應起著負向調控作用。近年來,CTLA-4的抗體藥物,特別是美國FDA批准用於臨床治療的Ipilimumab,在治療晚期轉移性黑色素瘤等腫瘤上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 自然流產率居高不下,是什麼對流產率產生影響呢?不得不防!
    現代生活節奏加快,身邊很多朋友都經歷過胎停或者流產,懷孕後必須小心翼翼的,怕一不小心就會胎停或者流產,為什麼現在自然流產率一直居高不下,是什麼對這個流產率造成影響的呢?
  • 揭開納米藥物的神秘面紗
    「早發現,早治療」已經成為醫療領域的一個共識,但傳統檢測技術難以達到「早發現」的目的。當前,在疾病檢測和診斷方面,眾多醫療創新公司將目光轉向納米技術。納米醫學是納米技術與醫學相結合的新興交叉學科,已經成為現代醫療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 B肝表面抗體是什麼意思 B肝的病因有哪些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聽見有人說得了B肝,其實得了B肝不可怕,只要我們按時治療,積極的去面對,雖然說B肝比較難以治癒,但是還是有機會治癒的,B肝e抗原陽性是什麼意思呢,那麼在B肝中B肝表面抗體是什麼意思,抗體偏高是怎麼回事呢,B肝有哪些病因呢,一起來看內容吧。
  • 胎停後不敢懷孕,再次備孕要做哪些檢查和準備?
    胚胎或胎兒尚未具有生存能力而終止妊娠者,就是「自然流產」。 早期流產,也就是妊娠12周前終止者,比如繆女士發生在停經42天的「胎停育」,多為染色體異常、內分泌異常、生殖免疫紊亂、感染以及血栓前狀態所致。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其中胚胎或胎兒染色體異常是早期流產最常見的原因,約佔50%~60%。
  • 走進核醫學丨神秘的核素治療,帶你揭開它的面紗~
    有一些「野外生存和繁衍能力特別強」的癌變細胞還可以「背井離鄉、遠渡重洋」,他們先耐受了人體內正常「警察細胞,也稱為免疫細胞」的打擊,或者能「逃逸」人體內多個「免疫關卡」,成功地通過人體內正常的運輸系統「淋巴管」或「血液」到達其他部位,並在許多組織器官內播種,這就是我們醫學上常講的「癌轉移」或者「癌擴散」。凡起源於甲狀腺癌的癌細胞擴散,我們就稱為甲狀腺癌轉移。
  • 凱風帶你揭開"器官移植"的神秘面紗
    器官移植是一種醫學上用來治療疾病的方法,由於它涉及到供體和受體選擇,以及許多法律和道德問題,因此也經常成為網絡中熱議的話題。那麼器官移植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它能治療什麼病、有哪些新進展,怎樣的器官移植才是合法的?請跟隨本文一起揭開器官移植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