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名為『吉祥如意』的本地早精品,48個裝,售價160元,主打上海的高端市場。」11月7日,台州黃巖「蔡家洋本地早合作社」負責人林錦榮開始採摘今年首批柑橘,頭茬本地早將發往上海市場。
近年來,黃巖區提出打造成集世界寬皮柑橘始祖地、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生產地「三地」為一體的世界特色柑橘產區,將柑橘振興提到一個新高度。其中,深度接軌大上海,佔領長三角市場的橋頭堡,是該區致力黃巖蜜橘重回舞臺中央的關鍵舉措。
今年,黃巖區在上海舉辦優質農產品推介會,重點推廣黃巖蜜橘等特產;黃巖區交通旅遊投資集團與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在上海設立黃巖蜜橘批發攤位;黃巖區農業農村局與上海誠實果籃果品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打通黃巖蜜橘在上海大型超市和賣場的銷路。
黃巖區還藉助《新民晚報》的橋梁,在上海市民中大力推廣黃巖蜜橘。日前,該報直播欄目「新民親選」推出雙11「橙」意滿滿、199元超值認養黃巖橘樹專場,推銷黃巖蜜橘以及黃巖鄉村採摘遊,受到上海市民的熱捧。
追溯歷史,黃巖蜜橘與上海淵源頗深。
上世紀初,海門至上海輪船航線開通,黃巖蜜橘一天一夜即可到達上海,早橘、本地早、槾橘梯度上市,牢牢「控盤」上海市場,尤其是本地早,品質優,風味佳、易化渣,被上海市民贊為水果上品,黃巖蜜橘因此聲名鵲起。
如今,黃巖蜜橘重返上海市場,靠的依舊是過硬的品質。
近年來,黃巖區財政每年安排不低於5000萬元的資金扶持柑橘產業,種植規模擴大了1萬畝,產品加速迭代升級,目前,優質的黃巖蜜橘已「打進」上海中心等高端場所。
黃巖人應雄在上海從事瓜果銷售多年,2018年,他在頭陀鎮承包了約300畝土地,種植紅美人、葡萄柚等柑橘,今年第一年掛果,預計產量30噸。
「雖然紅美人還不到採摘時間,但已經預訂了1000多箱。」應雄告訴記者,他在徐家匯以及浦東新區共有3家門店,接下來的這段日子,黃巖蜜橘將成為店裡的主打產品。
據悉,黃巖將採取開設「黃巖區精品農產品」網上旗艦店,冠名「黃巖蜜橘」高鐵專列等措施,從而進一步提升黃巖蜜橘在上海乃至全國的品牌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