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橘源有「瑰寶」 探尋「指尖」上的黃巖非遺|上海歆克勒

2020-12-06 新民晚報

黃巖是「中國蜜橘之鄉」、「世界蜜橘之源」。歷史悠久的橘鄉,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出了一大批獨特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

2020浙江台州黃巖柑橘旅遊節開幕之際,「跟著農遺遊鄉村」——農遺良品展示也同時亮相。就讓我們一起探尋黃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換個視角來體驗一下黃巖之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黃巖剪紙

黃巖剪紙以橘文化為載體,是體現黃巖民間風情的民間藝術,有著強烈的人文氣息,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黃巖剪紙藝術特色鮮明,造型上大膽誇張、凝練概括、厚中見秀、形象生動,富有生活情趣,地方特色鮮明。

沈寶山香包

沈寶山香包是「浙江金牌老字號」。沈寶山香包款式多樣,香包內膽香料藥粉由十餘種中草藥配製,具有驅蟲、散溼、開鬱醒脾、預防流感等功效。

沈寶山香包的紋樣和設計還融入了黃巖剪紙的藝術特色,讓兩種非遺技藝相得益彰。

不論是剪紙還是香包,都承載著黃巖獨特的桔文化和鄉風民俗,也成為折射黃巖鄉村振興的文化名片。

黃巖翻簧竹雕

植根鄉間的非遺「珍寶」是黃巖人文風物的結晶。黃巖還有一樣「指尖上的」絕活兒,那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巖翻簧竹雕。

黃巖翻簧竹雕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優秀工藝美術品種,距今有近二百年歷史。翻簧竹雕因其雕刻在毛竹內壁的簧面上而得名。

黃巖翻簧竹雕具紋質細潔,花色多彩,色澤古雅光潤。淺浮雕和線雕是翻簧製品的主要表現手法。翻簧竹雕線條粗中有細,疏密結合,在厚度不到半個毫米的簧面上表現出畫面的不同層次,尤為精緻,在國內堪稱一絕,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

一件件黃巖的非遺精品,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大師們的匠心獨運。

黃巖十分重視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讓黃巖的169個非遺項目「活起來」,吸引著八方來客,助力「文化+旅遊+農業」的鄉村振興新模式。

希望咱們的傳統技藝源遠流長,讓千年橘鄉的文化不斷傳承,煥發新的活力。

微信識別下方小程序碼

進入新民親選小商店

現在就可提前下單!

正宗黃巖蜜橘包郵到家!

掃碼看直播▲

上海歆克勒工作室

相關焦點

  • 台州黃巖蜜橘樹等你來認養|上海歆克勒
    橘生山海間味道自然甜提起黃巖許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蜜橘浙江台州黃巖是「中國蜜橘之鄉」「世界蜜橘之源」說起「黃巖蜜橘」很多上海人都是耳熟能詳現在黃巖蜜桔已經掛滿了枝頭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雖然您可以在周末閒暇的時候帶上家人來到黃巖的橘園逛一逛選擇一顆心儀的橘樹掛上您的專屬銘牌體驗做一天橘農您也可以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
  • 台州黃巖蜜橘重返「上海灘」
    「這套名為『吉祥如意』的本地早精品,48個裝,售價160元,主打上海的高端市場。」11月7日,台州黃巖「蔡家洋本地早合作社」負責人林錦榮開始採摘今年首批柑橘,頭茬本地早將發往上海市場。
  • 黃巖:高質量譜寫「永寧江時代」發展新篇章
    「『十四五』時期,黃巖發展進入新階段,我們要走深走實『三立三進三突圍』新時代發展路徑,打造『千年永寧、中華橘源、模具之都』金名片,高質量譜寫『永寧江時代』發展新篇章,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努力奮鬥。」
  • 「指尖上的非遺」揚州搓背:名師帶徒技藝傳承後繼有人
    「指尖上的非遺」揚州搓背:名師帶徒技藝傳承後繼有人 2021-01-15 16:12: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蘇亦瑜 責任編輯:蘇亦瑜
  • 上海歆克勒 | 探秘李佳琦直播大本營 今年雙11他給出的「福利...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雙11購物節很快又要來了!各大電商平臺和直播帶貨網紅已經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 宿州:刀尖上的「非遺」 傳承中華工藝弘揚民族精神
    近年來,宿州在「非遺」文化的建設中,始終保持著愛國熱情,注重歷史文物的保護與傳承,堅持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很好的弘揚和培育了民族精神。泱泱中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五十六個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文化豐富多彩,民俗異彩紛呈。宿州雕刻大師用他的雙手為世人詮釋了古文化的精髓之處,弘揚中華華夏民族輝煌燦爛的文化精華,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
  • 上海歆克勒帶貨進博新品|給頭皮做個體檢,Get專屬於你的頭皮養護指南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啦!跟著歆克勒一起逛進博,吸睛好貨,全球秀場,亮點紛呈。進博會也是一場美食嘉年華,匯聚了全球舌尖美味,堪稱吃貨福利!
  • 整理 融合 創新 台州非遺的三個主題詞
    仙居下湯遺址證明,早在1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居住活動。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勞動中,台州先民孕育了豐富多彩而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台州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5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06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341項。歷史的饋贈,值得後人妥善保護,細心封存。
  • 黃巖起草發布《柑橘生產氣象服務規範》
    柑橘生產氣象服務規範》這也是全省首個區級柑橘生產氣象服務規範標準▼★ 由台州市黃巖區氣象服務中心、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共同起草★ 規定了行政區域內柑橘生產氣象服務的術語和定義、服務基礎、服務內容和服務評價等內容★ 建立了柑橘服務對象信息庫,並將其納入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服務系統和天氣簡訊服務平臺《規範》的執行將進一步強化黃巖柑橘氣象服務業務能力
  • ...與方法》成果發布暨非遺圖譜學學科建設研討會在上海社會科學院...
    來自上海市文旅局非遺處、上海市非遺保護協會、華東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學院、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以及上海社會科學院的近50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並作交流發言。
  • 一部棋魂日本動漫,卻守護著一塊起源於中華的文化瑰寶
    棋魂在劇情設定上:在復盤與塔矢名人的網上對局時,阿光指出更高的一手,讓佐為領悟到他等待千年就是為了讓阿光看到這一局。在追求神之一手的漫長的道路上,他的任務完成了。漫畫中的配角基本上有原型,雜糅了不少現實職業棋手。場景極其逼真,由作者實地採風寫實刻畫。全部譜取自職業比賽。
  • 吳海《遊黃巖記》所遊的是台州黃巖嗎?
    為了敘述方便,先將《遊黃巖記》全文摘錄如下:水南之山最高而大者,方山;山之陰,有峰隆然,逆馳而西,曰黃巖,望之特尊。歲大旱,鄉人必禱焉。自予往來三十年,凡方山之勝,皆沃覽之,惟黃巖僅兩至焉。丁未歲杪,避兵來此,思復一登,而淫雨當旬。戊申政紀人日始霽,山路坭滑,未能即登,越五日,乃得遊焉。
  • 中華瑰寶——中華九刺
    有日子沒更新文章了,跟各位老鐵們道個歉。一直沉溺於王者農藥。今天特別興奮,得到了一種比較珍惜的原生魚——中華九刺。
  • 求知求富 亦樂亦美——台州黃巖農民學習會館紀事
    且耕且讀  ——為農民量身定製的鄉野學堂  對繁榮村的大學生「村官」徐貝來說,除了做好本職工作,每個月她總要為農民學習會館開課的事額外忙上兩三回。  這不,這兩天,她又忙開了。徐貝指著調查表告訴記者,培訓內容共有政治類、文體類、科技類、養生保健類、小學生暑期輔導類等6大項,每個大項下面又分許多小項,「起碼要有50戶以上人家打鉤的項目才能開課。」  確定上課內容後,徐貝會馬上打電話給區委宣傳部,請工作人員落實授課老師。農民學習會館創建工作由宣傳部牽頭,師資也由他們負責。
  • 中華創世神話,不僅僅是創世的故事
    「就像孩提時代的朦朧意識是其往後種種觀念建構的發生源一樣,一個民族原始神話中所蘊涵的種種朦朧意念與想像,是這個民族精神的發生源。中華創世神話不僅僅是創世的故事暴戾,其實常常出現在西方創世神話之中。儘管充滿徵服欲的西方創世神話也養成了其人民崇尚個性、思辨、勇於探索甚至反抗的精神,但這種徵服因子無疑也埋下了導火索。「神的安排」進而間接釀成了人類歷史上許多的巨大痛苦。
  • 十橘9胖,每一隻橘貓最終都會變成「橘豬」,沒有例外
    橘貓在現如今的寵物圈,那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出了名的網紅貓,說句實在話,橘貓跟狸花貓三花貓等,同屬於我們的中華田園貓,而田園貓在國內的地位不用我說大家也都明白。但橘貓不同,橘貓憑藉自己的真本事,硬生生在平凡的田園貓裡殺出了一條血路,並且成功把自己捧成了網紅貓。今年11月中旬,我陪朋友去本市一些高檔寵物店選貓,但發現這些寵物店居然有橘貓幼崽售賣,詢問過後,店主說隔三岔五就有人來找橘貓,並且賣得還不錯。這說明什麼?
  • 99愛無限「天上的星星亮晶晶—愛在指尖」公益項目圓滿結業
    12月3日上午,由99無限(上海瀚之友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攜手上海市黃浦區五裡橋社區基金會、華東師範大學附屬盧灣輔讀實驗學校,以及上海熙華國學研究院共同合作組織,面向五裡橋街道特殊少年兒童群體開展的「天上的星星亮晶晶-愛在指尖」公益項目舉行了結業儀式。
  • ...畫糖畫、寫福字…這周末非遺集市走進社區,邊吃邊玩感受上海年味
    「糖葫蘆、糖畫看著喜喜慶慶的,拿在手裡,就覺得有年味了。」今天上午,在湖南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舉辦的「非遺年味集市」上,今年6歲的小呂同學就拿著「蛇」圖案的糖畫不肯撒手。母親呂女士告訴記者,現在都說年味淡了,所以希望儘量帶孩子來切身感受中國年俗,保留春節傳統文化,「過幾天,我們還打算去豫園看燈會呢。」
  • 影視人類學視域下非遺的傳播與保護
    影視人類學是非遺保護的先行者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非遺的保護,他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中重點提到:要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