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相位的ToF測距方法避免了背景光影響

2020-12-08 電子產品世界

最新的距離感測採用ToF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3/288917.htm

  飛行時間(Time of Flight,簡稱ToF)測距方法屬於雙向測距技術,主要利用信號在兩個異步收發機之間往返的飛行時間來測量節點間的距離,如圖1。

  ToF測距方法屬於雙向測距技術,它主要利用信號在兩個異步收發機(Transceiver)之間往返的飛行時間來測量節點間的距離。傳統的測距技術分為雙向測距技術和單向測距技術。在信號電平比較好調製或在非視距視線環境下,基於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的信號強度指示)測距方法估算的結果比較理想;在視距視線環境下,基於ToF距離估算方法能夠彌補基於RSSI距離估算方法的不足。


  ToF測距方法有兩個關鍵的約束:一是發送設備和接收設備必須始終同步;二是接收設備提供信號的傳輸時間的長短。為了實現時鐘同步,ToF測距方法採用了時鐘偏移量來解決時鐘同步問題。Intersil最新的ToF信號處理IC——ISL29501方案就是典型的ToF方案,可用於所有光照條件,並且實現了小型化和電池應用的低功耗。因為Intersil專利的信號處理器技術使用了基於相位的ToF來應對檢測物體周圍的環境光的影響(如圖2)。

ISL29501方案克服了背景光限制

  Intersil在美國半導體廠商雲集的「euroasia PRESS 1:1」會議上,公司移動電源產品部高級副總裁Andrew Cowell登臺,介紹了在2000勒克斯(lx)的高照度下也能高精度測量距離的接近傳感器信號處理IC「ISL29501」。

  在ISL29501上採用了根據射出光和反射光的相位差測量與對象物之間距離的技術。光源發出脈衝狀紅外光後,該紅外光被對象物反射,在利用光電二極體檢測的階段,脈衝的相位會延遲,因此利用IC內的DSP處理射出光及接收光的脈衝信號,從而計算出距離。

  「利用相位差測距的技術歷史悠久,並不是只有英特矽爾利用該技術。但把該測距技術「以小封裝尺寸和低耗電量實現的只有我們」。Intersil移動電源產品部高級副總裁Andrew Cowell稱,他在美國半導體廠商雲集的「euroasia PRESS 1:1」會議上指出: 「ISL29501克服了基于振幅的傳統接近傳感器和其他ToF解決方案的缺點,這些缺點包括在照度高於2000勒克斯的照明條件下性能不佳,以及在目標物與傳感器不垂直時無法提供距離信息。而之前傳統的替代解決方案則對小型電池供電的應用顯得過於昂貴、笨重或耗電厲害。」

  據稱在0.1~2m的範圍內,該方案能以±20mm的精度測量距離。主要用於移動產品,適合用於智慧型手機攝像頭功能的自動對焦及無人機躲避障礙物使用的傳感器等。

  Intersil的ToF感測系統的元件框圖如圖3所示。光源採用LED或VCSEL(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光傳感器是光電二極體。光路採用玻璃蓋、光圈和孔徑等。驅動器電子方面,發射器採用固定頻率和客戶定義的電流。

  工作原理可參考圖1,感測和計算方面,探測發射脈衝和接收脈衝之間的相位差,校準串擾和其他系統錯誤源,計算距離。傳感器工作在加權平均模式,這其中包括信號被接收到的是一個從所有觀測點反射的信號的平均值;這不是一個基於時間延遲的ToF傳感器——其弊端是會受到環境光的影響;它不是ToF多像素攝像頭技術。

  ISL29501測量觀測目標的單個和多個目標的方法如圖4所示。對於單個目標:當主要的目標被探測到時測量距離。多個目標時,距離將在多個目標之間平均。

  這是高可配置發感測系統,可以提供應用優化。包括採樣波形的優化;可編程性,能夠控制採樣和整合時間,定義系統的工作循環來達到合理的功耗和精確的目標探測,還有附加的工作模式,可以有連續模式,單個模式。再有,帶來系統視野內的探測,包括在一個用戶特殊範圍內的已有/沒有的目標,距離測量,測量目標距離,假定FoV中的一個主要目標。移動探測,FoV(Field of View,視野)物體現在和移動中。

  「與本公司接近的A競爭公司的產品,測距範圍為10~150cm,耗電量高達150mW,IC的外形尺寸也要22mm×8mm×7.2mm。B競爭公司的產品雖然IC外形尺寸只有4.8mm×2.8mm×1mm,但測距範圍還不到30mm」Cowell稱。


本文來源於中國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16年第3期第78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並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tof 三角法_tof 三角測距 雙目 - CSDN
    所以幾乎所有的三角測距雷射雷達都不能在太陽光直射下工作。 而TOF雷射雷達通常是加了編碼的,可以在很大的噪聲背景下獲取真實信號,所以可以在太陽光直射下使用, 也可以相互抗幹擾。  如果需要多機協同工作,而且每個機器安裝高度相近的話, 類似rplidar A2這種雷射雷達會相互幹擾(幹擾概率多大呢?
  • 第二代FlightSense的ToF雷射測距的工程設計考量
    ToF(Time of Flight,飛行時間)測距也有兩種,分別是基於相位的方法[1]和FlightSense直接計算光子返回時間差的方法。相位測距所謂的脈衝式,像一個鋸齒狀,相位式就是測波,怎樣有正波和負波,但是它的雷射必須累積到一定能量,一疊兩疊三疊它疊了很多,但是必須回到一個關鍵的問題——安規。
  • 雷射雷達類型:TOF雷達VS三角測距雷達
    TOF雷射雷達TOF雷射雷達是一種進行光飛行的時間的測量方法,顧名思義就是發射出一道雷射,然後會有一種二極體來進行雷射的回波檢測,再使用一個很高精度的計時器去測量光波發射到目標物引起反饋再回來的時間差,而光速具有不變性,再將時間差乘以光速便可得到目標物體的距離。
  • 3D成像方法--- 雙目視覺、雷射三角、結構光、ToF、光場
    :(同屬於下面結構光原理)單點雷射測距原理圖如下圖。:當採用面結構光時,將二維的結構光圖案投射到物體表面上,這樣不需要進行掃描就可以實現三維輪廓測量,測量速度很快,光面結構光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投影光柵條紋到物體表面。
  • 蘋果iPad Pro上用的ToF技術是什麼?
    蘋果的產品總是發布的悄無聲息,受疫情影響,原本計劃好的蘋果春季發布會開不成了,便悄悄在官網上架了iPad Pro、MacBook Air 和 Mac mini 等數款新品。所謂飛行時間法3D成像,是通過給目標連續發送光脈衝,然後用傳感器接收從物體返回的光,通過探測光脈衝的飛行(往返)時間來得到目標物距離。ToF測距方法屬於雙向測距技術,它主要利用信號在兩個異步收發機(Transceiver)(或被反射面)之間往返的飛行時間來測量節點間的距離。傳統的測距技術分為雙向測距技術和單向測距技術。
  • 基於μC/OS-II 的雷射測距系統設計
    針對相位法雷射測距的基本原理與實現方法進行研究,本文結合了嵌入式、差頻測相等相關技術和實時作業系統μC/OS-II 的優點,硬體結構合理,軟體實現方法靈活,滿足了網絡化實時高速信息提取和傳輸的要求。避免了傳統測距系統中存在著勞動強度大、數據採集慢、數據處理時間長、計算準確度低及數據不能直接輸出到其它系統等問題。本系統實現相對簡單,具有測量精度高、穩定度好、速度快等優點。
  • TOF測距功能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SX1280TOF(time-of-flight)測距方法:>該方法屬於雙向測距技術,利用數據信號在一對收發機之間往返的飛行時間來測量兩點間的距離。圖1 time-of-flight測距方法測距功能詳解:
  • 潮科技 | 一文了解雷射測距
    脈衝式雷射測距——直接ToF法 脈衝式雷射測距是雷射技術最早應用於測繪領域中的一種測距方法,其通過直接測量發射光與接收光脈衝之間的時間間隔,獲取目標距離的信息,如圖2。相位式雷射測距——間接ToF法 相位式雷射測距利用無線電波段的頻率,對雷射束進行幅度調製並測定調製光往返一次所產生的相位延遲,再根據調製光的波長,換算此相位延遲所代表的距離。該方法通過測量相位差來間接測量時間,因此也被稱為間接ToF法。
  • 潮科技|一文了解雷射測距
    相位式雷射測距——間接ToF法相位式雷射測距利用無線電波段的頻率,對雷射束進行幅度調製並測定調製光往返一次所產生的相位延遲,再根據調製光的波長,換算此相位延遲所代表的距離。該方法通過測量相位差來間接測量時間,因此也被稱為間接ToF法。
  • 意法半導體:飛行時間測距傳感器--ToF
    傳統上是紅外測距,但紅外測距沒有計算時間差的能力,主要靠測光強,但打在黑色、白色等顏色物體上,由於材料本身的吸收度不同,也會影響測距效果,因此ST的FlightSense採用計算發射和返回的光子時間差,即計算飛行時間(ToF)方案。另外在集成度上,ST的方案是發射和接收都做在一起,而紅外測距往往是分立方案。
  • 基於PZT壓電陶瓷的光相位調製!
    打開APP 基於PZT壓電陶瓷的光相位調製! PZT壓電陶瓷具有逆壓電效應,即在施加電壓信號下可產生對應電壓信號的微位移,且具有納米級高解析度及微秒級響應速度的特點,滿足對光相位調製的精度。PZT壓電陶瓷移相器也是各種幹涉儀器中的主要組成部件,它的精度將直接影響幹涉儀的測量精度。
  • 雷射雷達前線: Berkeley與MIT發布基於65nmCMOS工藝的光學相位陣列雷射雷達晶片
    前言:今年六月份在日本舉行的Symposium on VLSI Circuits上,加州伯克利(UC Berkeley)和麻省理工學院(MIT)一篇共同撰寫的論文,發布了他們最新的基於65nm CMOS工藝的基於光學相位陣列(OPA)的雷射雷達晶片。
  • 超聲波傳感器測距方法詳解
    超聲波傳感器測距方法詳解 2018-03-26 17:57 來源: ISweek 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超聲波測距傳感器主要應用於汽車的倒車雷達、及機器人自動避障行走、建築施工工地以及一些工業現場例如
  • 超高頻RFID定位的相位式測距方法研究
    本文研究的基於相位式測距的UHF RFID定位方法,與基於信號的傳播時延和強度衰減作為定位依據的方法有所不同。結合離散頻譜校正技術提取發射信號與接收信號之間的相位,得到信號相位差,進而得到閱讀器與標籤之間的距離,利用多個閱讀器所測得的距離,實現對目的標籤的定位。
  • 中科院發現:討厭的背景光,也能有助於推進空間光調製器的校準
    ​空間光調製器(SLM)廣泛應用於光束操縱、幹涉傳感、分束器、光束整形和雷射加工等領域。隨著光學技術的發展,光學傳感和成像越來越接近衍射極限解析度,首先必須滿足高精度波前測量的要求。電尋址空間光調製器將電壓映射到液晶的相位調製,該相位調製可以由計算機生成的二維灰度圖像提供。現在,中科院上海光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的基於令人討厭背景光絕對參考系的SLM定標方法。
  • 3分鐘了解雙光梳測距技術
    2000年,日本工業技術院計量研究所的美濃島燻(Kaoru Minoshima)教授首次提出了基於光頻梳及其倍頻光梳的絕對距離測量方法。利用光頻梳多縱模之間的拍頻相位信息,在距240 m遠處,實現了8 ppm的測量精度[1]。2009年,美國國家標準局(NIST) I. Coddington博士又提出了異步鎖定雙光梳測距方法[2]。
  • 測距不拿尺,手持雷射測距儀就夠了!
    咱們平時測距用什麼?很多人理所當然的回答用尺子!但其實常常可以看到,絕大多數需要專業測距的人士早就不用尺子這麼原始的工具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持雷射測距儀!還有一種測量距離的方式就是相位法,相位式雷射測距儀是用無線電波段的頻率,對雷射束進行幅度調製並測定調製光往返測線一次所產生的相位延遲,再根據調製光的波長,換算此相位延遲所代表的距離。即用間接方法測定出光經往返測線所需的時間,相位式雷射測距儀一般應用在精密測距中。
  • ToF測距晶片達4 m,從手機擴展到更多應用
    過去通常電子測距或者接近傳感器比較常用的方法叫強度差——我發了紅外光或者雷射,發射有很高的能量,假設將它量化為100,那麼如果現在回來只有10,表示距離很遠,因為90%的能量不見了;但如果回來90,表示距離很近。目前一些手機的傳感器仍採用這種方法測距,缺點是沒有精準的數據。
  • 基於時空相位調製超表面實現非互易光傳播的新方法
    研究人員在實驗上通過附加超快時間相位調製證實了該動態超表面設計。他們結合兩個相干波的外差幹涉產生的多太赫茲時變調製,將動態相變引入超表面。這種方法為製造緊湊、可集成的非互易光學元件提供了一種潛在的思路。該研究成果於12月發表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期刊上。
  • 推出新D-ToF傳感器,「芯視界微電子」提供測距和三維成像晶片級...
    據公司介紹,該晶片在CMOS工藝上實現了高靈敏度、高解析度單光子檢測陣列,集成了自主研發的超高精度測距電路和抗幹擾數字算法,基於該晶片的雷射雷達系統可實現精確測距,功耗成本低、靈敏度高、可靠性高。 圖 | 官網公布的解決方案 具體性能方面,據「芯視界微電子」介紹,該系列晶片(單點、32x32、128x64、320x240等規格)基於直接飛行時間雷射測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