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口人,回來看看你美麗的家鄉

2021-01-13 新市本土

  美麗家鄉雁門口鎮, 原名「雁鳴口」,因漢光武帝劉秀過境,聞雁鳴聲聲而得名。雁門口在明清時屬於法水寺團,民國時屬於楚望鄉,明代大學問家郝敬生于田家門樓村的胡家老爺壪,郝敬號楚望先生,為紀念他,因此取名楚望鄉。建國後,先屬於錢場區,1975年成立雁門口公社,以後成雁門口鎮。

高墩村屈家嶺遺址

如果講歷史的悠久,京山所有的鄉鎮中,雁門口最為古老。屈家嶺文化遺址就位於雁門口鎮高墩村境內,1954年在開挖石龍水庫乾渠時在高墩村一組的屈家嶺上被發現。經考古專家認定,早在4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雁門口這塊土地上種植水稻。

高墩村的青木檔河,4000多年前,雁門口的先民就在這條小河邊繁衍生息。

直到幾千年後的今天,雁門口人還在種植水稻,這裡是優良的糧食基地。雁門口人,無論走到天涯海角,依然能回憶起家鄉的稻田。在早春的薄寒天氣裡育秧,在炙熱的陽光下插秧、割谷,還有那禾場邊象長城一樣的穀草堆堆,一定還常常縈繞在你的夢境裡。

雁門口的孩子,從小和水稻打交道。男孩子長成少年,要學習耕田打耖,挑草頭;女孩子要學習插秧割谷,打要子。如果不是打工潮的興起,他們要在這塊土地上和水稻相依為命。世事的變遷,他們走出了雁門口,一飛沖天,在異鄉功成名就。然而,正是農耕生活的磨練,讓你具備了百折不撓的勇氣,邁過了一道道溝坎,走向了成功。

還記得大石山麼?這是家鄉最高的山,海拔200多米,山上全是青石。山頂以前還有廟的,後來毀壞了,還有好多石頭洞穴。這裡是你少年時春遊的地方,你也許還在這裡割過柴,用稚嫩的肩膀挑去賣給燒石灰的窯上,換取塊把、兩塊錢去交學費,這叫「割窯柴」。

可惜,大石山近年已經開採得面目全非,再不是你心中的模樣。我選了一幅雪景圖,你看看側面的大石山。她昔年的倩影,你在夢中回味啊。

  雁門口人傑地靈。  相傳公元7年,在西漢亂世時劉秀為了復漢室訪賢問士結識嚴子陵,經互相交流,結成生死之交。公元25年,嚴子陵因年邁告老到子陵山中讀書、教書以度餘年。漢文帝劉秀以故人為名建廟宇讓其安享晚年。子陵寺從此得名。在乾隆四十七年該寺正宗第三十六代住持擴寺。擴寺後的子陵寺佛象顯生,殿閣輝煌,巍峨壯 麗,誠雲杜名剎。在日本侵略中國時被炸毀。解放前修復,文革中又被毀。後來,民間人士自發捐資修建簡歷寺廟保持至今,仍有來自安陸、應城、潛江、仙桃、鍾 祥、天門等縣市的供奉香客,整日香菸繚繞。
        傳說中,子陵寺有四大景點。一是子陵洞。二是讀書臺。三是帝星井。四是洗墨池。在帝星井側即為子陵先生洗墨的地方,雖然在修建葉畈水庫時被庫水淹沒,但在光緒年間《京山縣誌》均有祥細記載。目前的子陵寺廟位於水庫的東北端。葉畈水庫水面有1800多畝,被子陵山、喉嚨山、邵家山、殺人口山團團圍住。水庫四周各種林果五顏六色,山上松杉鬱鬱蔥蔥,山嶺疊峰,連綿起伏;地下礦泉細水長流,林中禽畜百態,林中鳥語花香。此地集山水天然優勢,歷史文物於一體,自然風景山清水秀,人文古蹟廣為流傳,是旅遊景區開發,啟發青少年勤奮好學的理想之地。

雁門口還是一塊英雄的土地。土地革命時期,賀龍紅軍來到這裡,打土豪、分田地,和國民黨軍進行了殊死的戰鬥,著名的瓦廟集七天七夜大戰就發生在境內。

1932年春,紅三軍將士一萬五千人在這裡同國民黨「進剿」部隊激戰七天七夜。敵人先後投入戰鬥的有十一個步兵團及若干特種兵共約二萬人。紅軍前僕後繼,反覆衝鋒,打得十分出色。蘇區群眾二萬多人奮勇支前,配合紅軍作戰。是役,全殲敵建制部隊一個營,打死打傷敵軍近二千人,擊落敵機一架。但紅三軍本身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當年,賀龍紅三軍的軍部就設在田家門樓的田中澤家。田家門樓村以前叫荷花村,80年代改換地名時候,因為田家門樓這個大壪住過紅軍,該村因此叫田家門樓。

瓦廟集大戰的主戰場:猴脊山、金杯山、西龍尾山。紅三軍前線指揮部設在猴脊山西面的長崗,與設在田家門樓的軍部相隔不到五華裡。紅軍從瓦廟集西北各高地和梅家灣、魏家灣以西地區發起全線進攻,同時由猴脊山東進,向郝巷、羅家灣附近的敵人展開攻勢,國民黨徐源泉部驚恐不已,匆匆退守瓦廟集。

   瓦廟集附近的老龍橋是當時戰鬥最激烈的地方。橋東是通往瓦廟集的高坡,敵人在高坡上架起兩挺重機槍和其他重武器,組成一道火力網,嚴嚴實實地封鎖了橋面。雙方在此展開了激烈爭奪,死傷枕籍。

雁門口鎮的長崗村是紅軍的戰地醫院所在地,戰鬥中受傷的戰士都會先送到這裡來救治。由於當時的醫療條件較差、醫藥十分缺少,一些搶救無效死亡的紅軍官兵就由當地的百姓幫忙就近埋葬,留下了部分無名烈士墓。  

該村何炳雲老人的父親就是紅軍支前擔架隊的一員,負責運送傷病員,那年他只有6歲,依稀記得一位紅軍營長由其父親與其他擔架隊員一起入的葬。當年像這名營長一樣埋在長崗嶺一帶的烈士還有30多名,現在長崗嶺還剩下兩座無名孤墳。

雁門口鎮還建有瓦廟集戰鬥英雄紀念碑。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漢生題字,廖漢生是賀龍的外甥,開國中將,當年參加過瓦廟集大戰。紀念碑矗立在雁門口集鎮西面的張家嶺上。

周龍,是雁門口劉集村人,當年跟隨賀龍參加過瓦廟集大戰,再隨紅軍參加了二萬五千裡長徵,解放後官至青海軍區副司令員。當年,雁門口跟隨賀龍鬧革命的青年幾十人,後來僅剩周龍一人活到了解放後。他是雁門口在共和國軍隊中軍階最高者,正軍級。

雁門口是魚米之鄉,自然條件優越,民國時期經濟發達。有錢人家的子弟讀書者很多,上國民黨軍校的也多,很多人跟隨國民黨退到臺灣。其中軍階最高的是田家門樓村的田毓梅。

田毓梅(1933——1996),又名田蘭親,號南京,雁門口田家門樓村人。五歲入讀永隆小學,以第一名成績考入縣立中學。1947年入讀武漢國立第二中學,1949年去臺灣。1953年獲法學學士學位。先後任臺灣陸軍總部主任軍事檢察官、警總南警部軍法室主任及警總復判庭長、軍法局三處處長等職。1985年,以臺灣「國防部」軍事法庭審判長的身份,審理島內外高度關注的「江南命案」。1986年1月升任少將法官。1995年底,被內定推薦為國民黨不分區立委。主張和平統一,反對臺獨,積極促進兩岸人民交往,多次捐款資助家鄉興建臺胞服務社,委託親屬在福建廈門投資辦廠。1996年4月在臺灣病逝。

鬥轉星移,幾十年過去,雁門口舊貌換新顏。

雪後的雁門口鎮,美麗的家鄉,江山如此多嬌!

還認識麼?這是雁門口鎮哪裡的美景?

大觀橋和中南山村。

界子山村的格桑花,美如圖畫!

劉集的老街和民居,比江南的小橋流水還要美麗。

家鄉美景欣賞完了,我們來到了雁門口小學。你的小學在哪裡呢?在當時的大隊小學吧,一定是土壁屋的教室,土場子的操場,那裡是你童年的樂園,你在那裡踢毽子、跳行、鬥雞,你在那裡打撇撇、彈珠......記起來了麼?

雁門口中學。很多年前,雁門口中學在九個山尖下面,那裡辦過高中,也辦過初中,中學是要住宿的,在大教室裡住,吃的是燉缽飯就醃菜,洗的是黃泥巴水......回想起來,覺得少年時吃點苦是好事,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雁門口的酒席是一絕,講究一茶一飯。吃茶是滷菜,吃飯是蒸菜,看看上圖吧,你有多少年沒吃過正宗的雁門口菜了?

雁門口有句俗話:隔壁三家糊豆餅——痴指望。你一定懂是什麼意思,如果你還年輕,問問長輩,他們一定會知道。走遍天涯海角,豆餅還是我們雁門口的好吃!

都知道永隆河人會吃稀米茶,其實雁門口人吃起稀米茶來,絕對不輸他們。六月天割谷、挑草頭,熱得汗撲水流,回家喝一碗冷稀米茶,是怎樣一種愜意!

喝稀米茶必須就陳菜,媽媽醃的陳菜,是家的味道。豆食、洋姜、腐豆腐、小麥醬、酸鹽菜......想起來就要流口水的。

大鐵鍋燜的鍋巴飯,配上家裡的醃鮓菜,鮓的還是藕丁,該有幾多下飯喲,不吃上三大碗,你絕對不會放筷子!

臘肉是好東西,栽早稻秧的時候,拿出來交蔬菜炒,交芋頭煨,好吃得不要不要的......

過年了,要熬麻糖、切麻葉,這才是年的味道。



雁門口的原野,多得是大自然饋贈的美食,茅簪、端陽泡子、嬰奧棗子、菱角、皮雀......管飽!

小時候,你一定去採摘過,回味舌尖上的記憶吧。

雁門口,夢裡的家鄉。雁門口人,家鄉還有什麼美景美食,還有什麼美好的回憶,還有什麼值得記住的人......

如果有,請你告訴我。

下方為往期相關文章,歡迎點擊閱讀:


雁門口酒席的一茶一飯


回憶雁門口83年嚴打


雁門口走出的國民黨少將田毓梅,審判江南命案的軍法官


原野饋贈的美食



點擊上方二維碼,關注專寫京山本土故事的公眾號。電話微信同號:13997943516 。

相關焦點

  • 馬鞍山這些地方上榜,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馬鞍山這些地方上榜,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近日,省委農辦公布2019年第二批美麗鄉村示範村和重點示範村名單
  • 「家鄉有了大變化,邀請中國朋友來看看」
    活動期間,中非青年討論通過了「中非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倡議」,呼籲中非青年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推動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中非雙方在經濟發展中面臨著相似的環境挑戰,希望青年積極為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獻言獻策、貢獻力量,未來更多參與中非環境合作,投身綠色發展事業。」
  • 在最美好的年華,他想把美麗的畫溪找回來!
    點擊觀看視頻↓在最美好的年華,他想把美麗的畫溪找回來!盛夏的午後分外悶熱,長興縣小浦鎮畫溪村團支部書記王雲峰卻精神抖擻。作為村裡的「河小青」,清理水草、巡河保潔已成為他的日常。王雲峰說,別看如今村裡的大小河塘水質清澈、環境宜人,在4年前,完全是另一幅模樣。
  • 好書推薦:「美麗中國從家鄉出發」系列圖畫書
    為了讓青少年更好地感受祖國河山、家鄉風情的魅力,增強歸屬感和自豪感,培養文化自信。「美麗中國·從家鄉出發」系列圖畫書全35冊,應運而生。整套書講述了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人文故事,加上中國總說,一共35本。
  • @玉溪人 家鄉的美,由你定義!手指動起來~
    @玉溪人 家鄉的美,由你定義!>在你心中玉溪是什麼樣子的呢?這一次,玉溪的美,由你定義!參與大賽助力家鄉讓更多人看到玉溪的美▼重要的事情來了▼ ▼長按識別下列圖中的二維碼,直達助力頁面▼ ▼ ▼
  • 中國最長的10條河,長江第一,黃河第二,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要知道在咱們中國寬廣的國土之上,有著無數名川大山,共同組成了這片寬廣美麗的大好河山。
  • 湖北有一處美麗城市,被外媒稱為「中國最美的仙境」,是你家鄉麼
    ,被外媒稱為「中國最美的仙境」,是你家鄉麼旅行可以讓我們忘記很多,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些無形的,不忍提起的傷痛,但是通過旅行、遇見陌生的風景,呼吸新鮮的空氣,就會忘卻這些悲傷。中國之大,美景之多、只有我們沒見過的,沒有我們想不到的,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很多人酷愛旅行,喜歡旅行。今天,小編帶領大家領略的是屬於湖北管轄的一個美麗的城市。中國是一個幅員特別遼闊的國家,人們經常會前往一些美麗的風景,從而留下自己的腳印。
  • 中國一「廣闊無垠」縣級高鐵站,位於安徽,看看是你的家鄉嗎?
    體驗大自然的同時,也體會到了生活的美好,「中國速度」讓我們能在最短的時間裡走得更遠,你有沒有體驗過「中國速度」?由於中國各大城市的建設已相當成熟,在偏遠地區也相對較晚,為配合大城市的發展,中國每年都會興建鐵路,連接城市,促進城市間的經濟交流,眾所周知,高鐵只在發達城市才有,但中國仍是安徽最大的縣級高鐵站,下面介紹給你,你想知道這座高鐵站是否經過你的家鄉嗎?
  • 我國人口突破14億 全國十大人口大省排名,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我國人口突破14億 全國十大人口大省排名,看看有你的家鄉嗎時間:2020-01-17 13: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國人口突破14億 全國十大人口大省排名,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國家統計局發布全國總人口數據:截止到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
  • 此5地有福了:將迎來超級高鐵,全長1985公裡,快看看過你家鄉嗎
    小時候,不知道何為「中國速度」,直到長大後才明白,「中國速度」是一個非常值得驕傲的詞彙,讓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想去的目的地,極大的節省了我們的時間,不僅讓我們能在旅途中欣賞美麗的風景,更是讓我們深刻的體會到了中華民族的崛起!
  • 鄉村風景無處不在,美麗田園信手拈來,這是你記憶中的家鄉嗎
    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稻田也已成為了鄉村最美麗的風景,它不需要你支付高額的門票費,只要你帶上一顆屬於自己的心,便可信馬由韁,縱情於這片綠色海洋,肆意揮灑你的青春和汗水。走在鄉村的田埂上,泥土的芬芳沁人肺腑,山間的翠竹向你點頭哈腰,讓你享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貴族禮遇。在這樣的美景之下,太陽是不能缺席的,它激情四射、光芒萬丈,伴隨著山野人家升起的嫋嫋炊煙,豈不是一副油墨山水畫?
  • 崔琦獲贈16冊《厚重河南》 家鄉人送上「厚」禮
    昨日下午,省外僑辦副主任傅勁松給崔琦帶來一份「厚重」的禮物——《厚重河南》(如上圖):「河南是咱大家的根兒,這套書一定要好好看看,子孫後代也要看。這是大河報社多年來派記者廣泛挖掘河南歷史文化、弘揚黃河文明的作品集,可以讓您更快了解家鄉變化……」  中原文化以紙墨的形式擺在面前,崔琦趕忙從座位上站起來。他抽出一本,饒有興趣地翻看。
  • 如果用一種顏色形容家鄉的冬天,看看你的家鄉是……(中)
    用一個顏色形容你家鄉的冬天,猜猜是什麼? 向左滑動圖標,尋找答案~ 向左滑動,查看顏色背後的美景~ 你心裡的家鄉是什麼顏色?歡迎大家來評論區留言討論! 暫未提及的省份,我們下期見~ 來自丨VCG視覺中國
  • 這東西,根莖極為珍貴,告訴家鄉人,別當雜草,目前80元一斤
    導語:這東西,根莖極為珍貴,告訴家鄉人,別當雜草,目前80元一斤。在農村裡,有一種山,被稱作自留山。在開墾土地的過程中,一切有生命的植物或是野草都被連根挖起,這樣的事情在筆者小的時候就經常看到,也經常做,當時主要是去挖樹根回來當柴火,也是因為有這樣的生活歷練,才讓我在被開墾的自留山裡面看見了許多珍貴的野草植物,而且它們都被連根挖出來扔在地裡。這些被連根挖起的野草植物中,有黃檗,雞血藤,土人參,大薊等,大家看看是不是很珍貴?
  • @通城籍返鄉人,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看過日新月異的家鄉了?
    冬天到來,小雪飄零家裡的臘魚臘肉燻黃了鎮上的集市逐漸熱鬧了遠行的「打工人」返鄉了年,近了......那些常年背井離鄉的遊子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觀察過家鄉了?你可知它的變化日新月異今日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大坪鄉內衝瑤族村的巨大變化昨日內衝vs今日內衝昨日藥姑瑤池今日藥姑瑤池藥姑瑤池,又名東衝水庫,現貌於1965年建成,1971年擴建。其與背後的藥姑山,山水相映,水天相連、放眼望去山巒起伏,樹木蔥蔥。
  • 中國這五座古鎮,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代表,是你的家鄉嗎?
    不過現在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到古鎮遊玩,因為與城市不一樣的是,在古鎮遊玩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就像穿越到了那個時代一樣,所以到古鎮遊玩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下面就介紹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古鎮代表,看看是你的家鄉嗎?東部——烏鎮越過山丘,穿過草地,看盡了自然百態,那也應該來看看水鄉之地了。
  • 20年後的家鄉
    我好奇極了,便使用了時光機,我就穿越到了二十年後的家鄉。 一回到家鄉,看到眼前的景色,不禁讓我大吃一驚,以前家鄉的風土人情,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再是印象中落後的小村莊了,一條條新修的泊油馬路,不僅給交通帶來了方便,更是把四面八方連接起來,一旁種上各種好看的花。可是為什麼沒有汽車呢?
  • 立夏,全國各大城市最高氣溫排名,趕緊看看你的家鄉上榜了沒有
    這溫度變化著實讓人看不懂,何況今天還是立夏,沒有讓我感到夏天的感覺,倒是有些秋天的味道。一場雨,把我困在這裡,你冷漠的表情…不對,我怎麼唱起歌來了?還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地的溫度怎麼樣吧。全國各大城市最高氣溫排名,看看你的家鄉上榜了沒有?
  • 人居環境整治|用最火熱的激情,建最美麗的家鄉
    青年是最具活躍、最有生氣和最富有創造精神的一支力量,潯陽街道就有這樣一支熱情的青年隊伍,他們正將自己青春的火焰,燃燒在建設美麗家鄉,投身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上。5月21日,小滿。我們要建設最美的家鄉,我們是全街道最靚的仔!
  • 家鄉的——櫟樹
    櫟樹是我的家鄉對它的稱呼,分為黑櫟樹,白櫟樹。漫山遍野都是櫟樹。它不挑剔生存環境,貧瘠的山坡,肥沃的田邊,都可以生長。年齡很長,在合適的地方,樹冠可以達到數十米之巨。我的家鄉在伏牛山中,有很多傳說留下的地名,從牛頭,牛領石,一直到牛蛋石都是形象的刻畫了當年的美好記憶。山坡上生長的植被數目繁多,可櫟樹佔據了絕對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