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為何如此重要?看看張文宏怎麼說

2021-01-07 央廣網

現在新冠肺炎疫情趨於好轉,很多地方已經陸續復工復產。有人說,在研發出有效疫苗和藥物前,免疫力是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的唯一「武器」。在公共衛生事件面前,免疫力為何如此重要?

新發傳染病通常有一個特點,即身體沒有針對性的抗體。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有人提出了「群體免疫」策略。群體免疫是指某個人群集體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但前提是此類人群先感染上病毒,這種做法的代價太高。

人體免疫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是指機體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禦功能,對各種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和異物的入侵都能作出相應的免疫應答。它和特異性免疫一樣都是人類在漫長進化過程中獲得的一種遺傳特性。簡而言之,就是沒患病產生的免疫。

特異性免疫又稱獲得性免疫或適應性免疫,是人體經後天感染(病癒或無症狀的感染)或人工預防接種(菌苗、疫苗、類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機體獲得的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質刺激後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細胞),並能與該抗原起特異性反應。簡而言之,就是患病後產生的免疫。

當抗原物質入侵機體以後,首先發揮作用的是非特異性免疫,而後產生特異性免疫。人體內免疫系統有很多的「哨兵」,當病毒入侵後,免疫系統首先對病毒進行攻擊、吞噬和識別,然後把識別信息通過細胞發送給後方「工廠」,最後由「工廠」產生大量抗體和攻擊性T細胞,接著融合併消滅病毒。對於特別小的病原體,抗體特別重要。對於那些抗體不能完全「剿滅」的病毒,T細胞就會特異性的對病毒進行攻擊。

春節期間,張文宏提出讓民眾居家不出門把「病毒悶死」的倡議,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為了切斷傳染鏈條;第二是為了讓感染的患者在醫院裡能夠產生特異性抗體,這個抗體在四周能夠達到高峰,如果患者病情沒有惡化,那基本就可以慢慢康復了。

關於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醫學上有一個「社會—心理—軀體」模式,指的是社會上很多因素會影響心理變化,從而刺激身體產生相應的激素。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適量的身體和心理刺激對於提升免疫力是有利的,但是極大的壓力會對身體造成惡劣影響,比如迅速生長的白髮。對於這種情況,找朋友聊天、提高自己心理承受能力、換一個環境、間接性身體鍛鍊、讀讀古代哲學書籍都能夠緩解。

免疫力就是自己最好的醫生。保證營養豐富的飲食、積極的心理狀態、適當的身體鍛鍊,就能提升免疫力。

受訪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

相關焦點

  • 通俗語言闡釋免疫力
    《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醫生》 主編:王貴強 王立祥 張文宏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4月出版
  • 張文宏:每天堅持喝2種水,吃一個雞蛋,提升免疫力,減少生病
    不少人在疫情期間認識了鍾南山院士,但是張文宏也被人們稱為「終南山第二」。他有著幾十年的工作經驗,在此次的新冠疫情中也成為了人們的主心骨。他曾發表過一次講話,其中提到,預防疾病的最好藥物是,多喝2種水,多吃一種食物,免疫力增強,疾病也更少出現。是一名接地氣的醫生。
  • 新冠疫苗怎麼打?病毒是否在變異?張文宏回應八大關注
    如果在4000萬左右的病例當中,只出現了9到10例的二次感染病例,那麼在整個疫情過程當中就不是非常重要的現象。「將來如果有越來越多這樣的病例出現,我們會重新評估感染以後的免疫會持續多久這個問題。目前,考慮因為病毒的變異或者免疫力的缺失導致的二次感染為時過早。」
  • 張文宏:三類人首當其衝
    張文宏教授對此表示↓↓受新冠病毒影響的高危人群非常清晰,首先是老年人,其次是營養不充分者,基礎疾病者也「首當其衝」。而在基礎疾病者中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關注張文宏表示↓↓■ 首先要加強監測,讓血糖始終處於可控範圍內;■ 血糖持續增高,免疫力就會鈍化,一旦感染造成病情較為嚴重;■ 此外高血糖狀態下,人體能量攝入也受到影響,不得不降低各種優質營養成分攝入
  • 張文宏喊你補足「蛋白質」:它是人體免疫力的生理基礎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多位專家提出,防病除了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外,加強飲食營養也極為重要。其中,蛋白質對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把蛋白質稱為「抵抗病毒最關鍵的食物」,建議疫情期間要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本期,《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營養學與免疫學專家,詳解蛋白質在抵抗病毒中的重要性。
  • 張文宏最新英文專訪:武漢終於「解封」意味著什麼?
    問: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答:只需要點擊箭頭上邊的藍字即可!從1月23日封城開始,歷經差不多兩個半月的時間,這一天終於到來,武漢終於解封了!張文宏教授最近接受CNGT World Insight節目專訪,談到了武漢解封。很可能讓自己在本地更加如魚得水,心想事成。
  • 鍾南山和張文宏都強調的食物,很多人覺得太難吃?我決定每天吃了
    我說句實話:大家肯定在想研發疫苗害怕有副作用,所以張文宏的接種,讓我感覺安定民心不說,也繼承了顧方舟當時的傳統美德!醫學的人真的是最美的人!其實鍾南山院士和張文宏都在節目採訪的時候講到,讓我們老百姓怎麼提高免疫力,怎麼吃才是合理的,其中鍾南山院士在廣州美食節中也分享了,怎麼吃才是科學合理的!那肯定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這些說得簡單,但是早上你們有多少人注意過?
  • 張文宏的人生信條:正直、謙遜、踏實、節慾
    有一些和張文宏緊密度各不相同的斷章、逸事,零星點滴,在他的敘述間滿溢出來,也許就成了張文宏的歷史。還有他說的普通話,上海話。我覺著很動聽。生動活潑。我們之間的聊天,普通話上海話交替。說到有意思,有趣味,好白相的地方,他經常會一個停頓,說「你說是吧。」或者「儂講呢。」他那句「我對鄉下人老好的。」便是典型的如此語境。他這樣說,我哈哈大笑起來,由衷地讚賞。他說:「你講是不啦。」
  • 張文宏醫生提醒:每天堅持「吃一蛋喝兩水」,提高免疫力,少生病
    在疫情期間我們認識了不少的抗疫英雄,張文宏醫生也是被大家所熟知,也有不少的言論是得到大家的認可,在疫情期間就有提醒大家想要提高免疫力,要記住多喝2水,多吃1蛋,少生病。雞蛋雞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各種微量元素和胺基酸等很多營養物質,而且營養成分很容易被身體吸收,有研究顯示多吃雞蛋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以增加抵抗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張光明:蛋白質供給不足會降低免疫力
    近期,伴隨全球新冠疫情持續影響,大眾健康意識進一步被喚醒,在戴口罩、勤洗手等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之外,保證充足的蛋白質等營養攝取,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力抵禦病毒侵襲更是成為關鍵所在。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曾明確指出,對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藥物是人體免疫力,而提高免疫力的關鍵是要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與此同時,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孫建琴同樣表示,在各種營養物質中,以蛋白質、胺基酸與機體免疫系統結構和功能的關係尤為密切。為何蛋白質對於提高免疫力如此重要?
  • 張文宏最新判斷!
    如果在4000萬左右的病例當中,只出現了9到10例的二次感染病例,那麼在整個疫情過程當中就不是非常重要的現象。「將來如果有越來越多這樣的病例出現,我們會重新評估感染以後的免疫會持續多久這個問題。目前,考慮因為病毒的變異或者免疫力的缺失導致的二次感染為時過早。」
  • 張文宏最新判斷
    張文宏表示,海外報導了一些二次感染的病例,但是到目前為止,二次感染的病例沒有超過10例。全球整體疫情往4000萬的數量增長,還有很多病例並沒有被統計進來。如果在4000萬左右的病例當中,只出現了9到10例的二次感染病例,那麼在整個疫情過程當中就不是非常重要的現象。
  • 張文宏帶頭打疫苗啦!疫苗怎麼打?一組圖帶你全了解
    張文宏帶頭打疫苗啦!疫苗怎麼打?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來到華山醫院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點,接受國產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緊急接種。面對鏡頭,張文宏打趣地說,「早知道今天要拍,我三角肌早點多練練。」
  • 張文宏:疫苗保護率不需要到95%,另一指標更重要
    近日,張文宏給出自己的判斷。  張文宏判斷疫情  拐點2021年六七月份  目前,被視為「解決之道」的疫苗已出現。縱觀世界疫情發展,我們的防控常態化還要堅持多久?    張文宏已打疫苗  「疫苗覆蓋率比保護率更重要」  此外,張文宏透露,自己已接種疫苗。他也表示,疫苗覆蓋率比保護率更重要。  中國要鋪開接種疫苗。我們幾個醫生,包括我自己,近日已打了疫苗。我們會長期監測,看看抗體水平怎麼樣。長遠看,我們依靠的還是疫苗,並不是國家的隔離,所以要對疫苗的接種做好充分準備。不要太糾結疫苗的保護率。
  • 免疫力有什麼作用?增強免疫力看看湯臣倍健多種維生素片
    很多人都知道,想要身體健健康康的,就要保持免疫力的正常。免疫力有什麼作用呢?如何改善免疫力?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因此,只有免疫力正常,人體健康才得以保證。
  • 王貴強:免疫力對病毒清除起決定性作用
    無症狀感染者是怎麼回事?為何老年人等體弱群體要格外注意防護?除了新型冠狀病毒本身的特點外,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會指向一個詞——免疫力。  4月29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王貴強教授做客新華網,詳解免疫力與疾病的關係,並回答了近期關於新冠肺炎的熱點話題。
  • 張文宏教授年收入184萬,是真的嗎?
    某著名軍事大V,抓住張文宏直播時說的一句話「不許吃粥」不放,大作文章:把張文宏這次的觀點,上升到了和「中國粥」較勁。,說和鍾南山相比,張文宏就是個小丑,藉此來否定張文宏。謠言甚至將張文宏感染科主任說成了呼吸科主任,可見造謠者連張文宏的基本情況都沒搞清楚。張文宏表示疫情還比較嚴重,希望大家不要把目光集中在謠言上。關於張文宏的闢謠信息,一向刻薄的網友們卻罕見的紛紛點讚,很多網友表示,以張文宏醫生的醫術、對醫學界的貢獻、對抗擊新冠疫情的貢獻來說,拿1800萬的年薪都不為過。
  • 從這次疫情,我們看到補硒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性!
    冠狀病毒肆虐期間,有人問到張文宏「哪個藥有效」時,張文宏答:「最有效的藥就是你的免疫力。醫生除了隔離之外,就是在陪著病人熬啊,幫他挺過這倆禮拜,他自身的抗體就起來啦,他自身對這個病毒就有強大的力量。疫苗就算出來也要到年底了。
  • 關於疫情,鍾南山、張文宏發出重要提醒!
    鍾南山、張文宏發出最新提醒↓↓↓11月8日,在2020騰訊醫學ME大會上,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很顯然,中國要依靠疫苗的普遍接種張文宏強調,當疫苗問世後,國際範圍內不會百分之百接種的,有些國家接種30%,有些40%,但最危險的人群得到了保護,所以整個社會群體的病死率就會大幅度的下降,「我們就(將)開始迎接世界的重啟」。
  • 「硬核教授」張文宏最新英文專訪:武漢終於「解封」意味著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 張文宏教授向大家講述了一種可能性 張文宏稱: 封城期間留在武漢的人群 可能已經成為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