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4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庭院是鄉村的重要組成部分,美麗鄉村需要美麗庭院點綴。近年來,王哥莊街道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將創建美麗庭院、美麗街巷與美麗鄉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相結合,緊緊抓住「家庭」小世界,做起鄉村環境「美麗」大文章。通過美麗庭院、美麗街巷創建,如今的小城開啟了「美顏」新模式,美的更有氣質。截止目前,全街道已創建美麗庭院851戶,美麗街巷4條,創建比例達58.8%,「以點串線、以線帶面」的美麗庭院、美麗街巷創建格局已經形成。
連綿的陰雨天,將小城王哥莊浸潤得如水墨畫一般詩意。17日,記者來到返嶺社區居民王彥梅家時,她正在打理自家的院子。別看這個小院不大,卻處處透露著細節,海螺形狀的花盆配上這天然的臨海小院,突出了漁村的特色。她告訴記者,這些海螺全是自己從海邊撿來的,最讓她引以為豪的便是養在大海螺中的多肉植物。「海螺的外殼都非常的美麗,而且海螺裡本身就有一定的菌,非常適合多肉植物的生長,還能突出咱們農家院的特色。」
在今年的美麗庭院評選中,利用周邊再生資源和廢舊資源打造自家小院的不在少數,除了海邊特色的王彥梅家,王山口社區的梁曉林家也是在廢物利用上下了大文章,她家院子的特點就是花多,而這些擺放花的架子大都是路邊撿來的。
走進她家的庭院,小院乾淨整潔,窗臺、花架上、臺階上錯落有致擺放著一盆盆花卉,各種花爭奇鬥豔,色彩搭配協調,環境清新宜人,把整潔的庭院裝點得像個溫馨的童話世界。說起小院的規整和美麗,她的臉上寫滿了笑意,她告訴記者,自家院裡種有百餘種花草,平時自己最大愛好就是「侍弄」這些花草。雖然每天上班忙碌,但是回到家看到滿眼的綠色,心情瞬間舒暢了。「有煩惱時看看這些花草、澆澆水,煩惱就沒了。」
鄰居丟棄不用的架子,隨手撿來的大小石塊頭……在她這裡,平時大家看不到眼裡的「廢品」,都成了她的「寶物」。「這些東西其實放在外面沒什麼特色,但是放在院子裡面加上花一襯託,就顯得格外好看了。」她說,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發現廢置的物品經過合理搭配竟能變成裝扮庭院的「寶貝」。從此之後,「廢物利用」、「就地取材」便成為她美化庭院的設計理念,別具匠心的設計打造,引得左鄰右舍時常前來參觀取經。
「美麗庭院」,美的不僅僅是外在,更重要的是「裡子」美。除了院落美,在美麗庭院的評選中,好家風,團結和氣的家庭氛圍也是另外一個評選重點,西山社區居民李真和親戚們就常年照顧94多歲的奶奶。李真告訴記者,無論平時工作有多忙,他們照顧老人從不含糊。「現在家庭條件好了,也有時間了,我就經常過去照顧照顧她,做做飯,平時她要上哪裡去,開車拉著她出去轉轉、玩玩啥的。」
不僅僅是照顧老人,李真家的親戚們也都互相幫忙互相照顧,濃濃的家庭氛圍在社區也是有口皆碑。大家每次提起他們一家都讚不絕口,說他們是孝敬老人、團結鄰裡的好楷模。「美麗庭院不光是院子美,家庭和睦是最重要。因為她家在村裡比較和睦,所以推薦她家為美麗庭院示範戶。」西山社區婦聯主席魯春萍告訴記者。
內塑美麗「小家」,外築美麗「大家」,一個又一個「山海庭院」、「瓜果小院」、「茶香庭院」等亮點的精品庭院、一條又一條的美麗街巷扮靚了美麗鄉村。「下一步,我們將在全街道範圍內繼續評選美麗庭院和美麗街巷,以點串線、以線帶面,逐步推動美麗庭院從一處美,向一片美提升,切實助推鄉村振興,助力農村人居環境美麗蝶變,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街道婦聯主席潘寧說。
半島全媒體記者 陳緒衛 編輯 張偉健
關鍵詞 >> 王哥莊街道,美麗庭院,黨建引領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