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在網上買菜的上海市民小於最近發現經常購買的一款小米椒已經漲到了3.99元(每50g),查詢訂單記錄, 12月3日該款售價僅為1.89元。從不到20元/斤漲到40元/斤,小米椒價格堪比豬肉,小於稱「這可真是辣椒炒肉,肉配不上了」。「辣翻天」真的要來了嗎?菜場、超市情況如何?記者1月9日進行了實地探訪。
不同渠道辣椒漲幅差異明顯,市民敏感度低
由於辣度較高,又是調味品,小米椒在超市和網上渠道售賣基本都以小份包裝為主,50g、100g是常見分量。記者在閔行的多家超市發現,50g包裝的標價基本都在3-4元,100g包裝基本都在7-8元,每斤價格從35-40元不等,相差不大。盒馬、叮咚買菜價格基本與超市符合,最貴的是每日優鮮,50g包裝價格達到了7.9元,合79元每斤。
1月9日叮咚買菜價格
1月9日盒馬價格
每日優鮮1月10日價格
記者就小米椒價格詢問叮咚買菜客服,對方回應,「菜品價格是跟著市場走的,每天價格都會有變化」。清美鮮食超市的工作人員也稱菜價是寒潮和節令前正常漲價,綠葉菜、蔥以及青椒、線椒等多個品種也有上漲,小米椒確實比往年的價格要高一些。
菜場的情況則略有不同,小米椒漲幅不大,每斤漲幅大致在5元左右。具體來說,閔行區的黎安菜市場小米椒從23元漲至28元,莘莊菜市場價格從26元漲至30元,再加上散稱零賣,一把小米椒(50g左右)並沒有貴多少錢,普通買家感受並不明顯。菜攤經營者王女士稱,受寒潮天氣影響,綠葉菜的漲價敏感度更高,「霜一打,外面的葉子就壞掉了,大家更關注這個」。
小米椒價格為啥這麼「秀」?
小米椒價格上漲,申城不是獨一份,根據央視財經等媒體消息,湖南、四川、重慶、江西、山東、廣東等主要辣椒消費區、產地辣椒價格均有上漲。價格浮動的原因是多重因素疊加,業內人士分析稱,進入12月份後,北方辣椒進入尾期,主要辣椒供應區轉移到南方,但今年廣東、海南等主要產區由於受颱風影響,產量受到影響,上市時間也有所推遲,導致現階段供應不足。
另外,疫情也對小米椒供應造成了影響。莘莊菜市場的一位攤主告訴記者,往年這個季節越南小米椒已經供應上市,今年疫情導致檢疫比較嚴格,越南小米椒來往運輸受到影響,批發商近期的貨物主要來自雲南和海南。市場小米椒營銷大戶章景峰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雲南小米椒種植面積不及去年也是今年出現價格高位的主要原因。
根據上海市農業農村委主要農產品價格監測報告,12月份蔬菜價格受雨水霜凍等惡劣天氣和冬至、元旦節慶影響,基本屬於季節性上漲,批發價環比漲幅明顯是雍菜、雞毛菜、花椰菜、大蔥和、米莧、青菜、杭白菜等品種,青椒環比上漲僅2.59%,小米椒則不在監測之列。進入1月份,上海江橋批發市場的蔬菜混合批發價格受兩波寒潮影響有小幅漲落,但波動不大。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12月農產品監測數據
那麼「無辣不歡」朋友還能愉快的吃辣嗎?根據中國蔬菜網的分析,後續隨著海南和廣東兩大產區的供應上貨,小米椒批發價有望回落,但今年價格還是可能會高於往年。
(文章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