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持續降雨使部分地區種植的辣椒受到影響,全國辣椒產量下滑,部分地區的辣椒價格在7、8月份出現明顯上漲,而近期天氣轉晴,本地辣椒集中上市,價格總體回落。
長沙海吉星市場是全國交易量最大的蔬菜樞紐中心,記者了解到,這裡近兩周辣椒單品交易量環比上漲4%,青椒價格環比持平,紅椒價格環比下降21%。有商戶表示,今年辣椒的價格相對往年要降低百分之三四十,小米椒去年這個時候賣四五塊錢,今年賣兩塊多。
湖南是辣椒消費大省,每年人均消費的辣椒量在100斤左右。特色品種辣椒價高量少,如何增產提質成為當地發展辣椒產業的關鍵。長沙縣的黃興鎮是當地特色品種光皮辣椒的種植基地之一。目前,湘陰樟樹港辣椒、衡東三樟黃貢椒等特色品種也都把提純繁育和制種基地放在這裡,其中樟樹港辣椒在高峰時期可以賣到每斤200元,平時每斤也在90元左右。
另據武漢晚報:
中國各省吃辣能力排行榜熱傳 湖南貴州領銜全國
追求更辣,是「非主流」
辣椒,還須「辨味」
近日,微博上流傳著一個「中國各省吃辣能力排行榜」,湖南以最能吃辣排在第一位,貴州第二,四川和重慶並列第三,湖北排名第五,其代表辣菜為鴨脖。
昨天,記者調查發現,這個排行榜,主要是從辣度來評判,而湖北人的食辣口味上,更講究「辣得夠味」,在微辣基礎上,最愛甜辣、香辣,而不是單純追求「越辣越好」。
目前,在年輕食客中,以及有些標榜「年青態」的餐飲店,有一種趨勢,就是拼命追求辣度,越辣越好!辣得跳,才是好辣椒。哪怕鼻涕眼淚齊飛,也要與辣椒共舞。
對此,資深美食達人徐鵬認為,年輕人希望體驗更多刺激,這一點無可厚非,這應該算是一種「非主流」的食辣觀。其實,湖北人比較追求菜的本味,製作辣菜時,一般不會很辣,往往還會放一點點糖,讓菜呈現「甜辣」口感。周黑鴨,辣中微甜;新農牛肉,甜中微辣,就是其中的代表。
精武鴨脖,本報記者18年前在它最初興起時,就品嘗過最為正宗的味道。它添加了一些香料和糖,口味在辣、麻中偏於香麻、香辣,號稱「辣嘴不辣胃,辣中有香味」。如今的一些「鴨脖」,可能沒有掌握滷製訣竅,只有單純的辣,缺少回味。
如果說周黑鴨、鴨脖是開胃小食品,湖北廚師在菜餚製作上,其實更有講究。
首先,他們對辣椒的評判和使用標準有兩條:一是辣度,一是辣味。前者,是純粹的鼻、口腔和喉部的感官刺激;後者,是辣椒給予人們的回味(後味)。真正的食客,還是比較追求這種「辨味」境界的。
即使是辣度,也分為三級:大辣,中辣,微辣。
延伸閱讀
60歲大爺種辣椒年入60萬,大棚裡設書報攤隨時學習
5月26日據媒體報導,安徽阜陽的董賀勤為給兒子治病花光了所有積蓄,2014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開始發展辣椒種植,成功脫貧致富,目前年收入超60萬元。他還在大棚裡設了書報攤,空閒時就坐下來讀書看報。
網友評論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央視財經、梨視頻、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