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椒是常見的辣椒,口感也是很辣的,老家那邊的叫法是朝天椒;辣椒的品種多,老家當地人喜歡吃辣椒,會在自家院子或者菜地種些辣椒來吃,一般是種植指天椒的多,種下之後就留著一直長不用每年都重新播種,這種辣椒特別辣,長熟時顏色紅紅的做辣醬也好看,而種植小米椒相對少些,但種植管理上差不多;要說怎麼種植小米椒才能達到最辣?這要看是什麼因素會影響小米椒的辣度了,了解了之後種植管理上有針對性地去改善是可以的,一般來說,影響小米椒辣度的因素有種子本身、種植所用肥料、種植地採光、採摘時段等,下面分幾點來說:
一、堅持自留種
若是自家每年種植有小米椒,想要種植更多,建議自留種子來播種而不是購買種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在農村裡人們種植小米椒來吃,平常施肥都是用的農家肥,這是保證口感的基本,而小米椒辣度就是它給人的口感感受,自留種可以保證種子本身的辣度品質,而購買的種子這就不好說了,因為我們也不知道人家是怎麼種植管理的,是不是都是施化肥種植;化肥種植的蔬菜(小米椒也是蔬菜的一種)口感差些,相信小夥伴們有一定的感觸吧。
而小米椒自留種也不難,旺季採摘長熟的小米椒時,留一些在植株上繼續生長,等外皮看起來比較幹、有點皺時再摘回來掛走廊下自然風乾。
二、不購買小米椒現成苗種植
小米椒播種育苗需要一定的時間,跟其他蔬菜一樣,遇上天氣不好時管理也麻煩,而人們種植不多一般就喜歡上集市直接買現成的小米椒苗來種到地裡;想要提高小米椒的辣度,不建議這麼做,而是建議自己播種,這其實也是跟第一點類似的意思,我們不清楚人家播種育苗施的啥肥料,有沒有噴其他的藥劑,而自己播種育苗用農家肥,苗床土壤、小米椒病蟲害防治用生石灰、草木灰等土做法;播種育苗也是跟平常我們其他蔬菜育苗差不多,施足底肥,注意澆水溼潤,還可以覆蓋幹稻草保溫。
三、施肥堅持農家肥
生活中不少人平時吃的各種果蔬都是要買的,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感覺就是有些果蔬看著是好,但是口感卻差了些,鄉居小菜自己就有這樣的感覺,以前買回來的青瓜、西紅柿太難吃了直接扔掉過;本身我自己就是在農村生長吃家裡人種植的蔬菜糧食,讀高中之後才去外地,家鄉農家肥種植的蔬菜口感怎麼樣能感覺得出來的,這幾年回農村後我自己種菜吃,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農家肥種植的蔬菜口感好;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看了鄉居小菜前幾天發的關於豌豆微頭條了呢,那是購買種子然後用農家肥種植的,口感明顯的清甜哦,家裡人集市上買的豌豆吃就沒有那種口感;想要提高小米椒的辣度,那種植上建議你堅持施農家肥。
農家肥一般常見的就是各種糞肥,若是沒有,那你可以自制些,如收集雜草枝葉、樹葉來以一層疏鬆透氣泥土一層草/樹葉的方式自己漚腐肥,或者是不加土而是加水漚液體肥也可以,想了解更多的話可以去看鄉居小菜相關的圖文;不嫌麻煩的話,戶外枯枝亂葉多的大樹下那顏色看起來比較黑褐色的疏鬆透氣泥土就很肥沃,可以鏟來施肥用,那也算是農家肥,不經人為處理,自然腐化的。
四、種植地採光好
小米椒果實的生長成熟是水分養分轉化、積累的過程,需要吸收一定的光照參與作用才能長得好;種植地採光好,小米椒果實結得大顆飽滿,而且果實各面自然長熟均勻,水氣散發好,果實沒有偏溼,辣度自然的得到提升。
想要提高小米椒的辣度,種植時要選好種植地,周邊沒有大樹之類的固定遮擋物,太陽東升西落,小米椒可以得到全面的光照;當然了,小米椒枝葉茂盛,種植間距上也要注意些,不然相互遮擋多也影響採光,起壟後在壟上種植,壟寬一般0.9m左右(也有是1m的),一小行可以種植2穴一穴1株,株間相隔60cm左右,兩邊各留15cm左右,前後行相隔六十多七十釐米這樣;若是在壟上跟其他的蔬菜種植,小米椒種得少,把小米椒種在壟邊、零散種植,株間相隔遠些,利於採光,對其他蔬菜採光影響也小,相隔1.2m-1.5m這樣種植一棵。
五、讓小米椒自然長熟、採摘時段把握好
動物植物的生長各階段需要一定的過程,小米椒也是,長熟需要個過程,留它們自然的長熟,不要使用催熟之類藥劑搞,這也是保證小米椒辣度的細節做法之一。此外,建議不要過早採收,小米椒果實長熟,顏色逐漸變化,從淺淺的綠色變紅橙色,果實紅橙色明顯了再採摘。
晴天時光照足利於小米椒果實顏色轉化長熟也利於水汽蒸發、空氣溼度低,想要採摘到辣度高的小米椒,建議小米椒長熟明顯後在晴天的上午九點半到下午五點前採摘;陰天空氣悶熱是下雨的前奏,空氣溼度高,不建議採摘;下大雨後等天晴過2-4天這樣再採摘,因為下雨土壤偏溼潤,植株上的小米椒吸收水分,就算果實表皮沒有看到水珠但其實果實本身水分也稍高些,天晴自然光照曬幾天了再採收,水分少,辣度無形中得到提高。
總結:以上就是鄉居小菜總結的影響小米椒辣度的幾個方面及一些相應的種植管理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