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到底有多辣 看圖您就明白啦
一圖看懂辣椒辣度
□楚天都市報記者 曹磊
小米椒、紅杭椒、青線椒……這些辣椒該怎麼買才更對胃口?太辣的吃不了,不辣的又感覺不過癮,家常的辣椒買起來其實並不簡單。
這種「選擇困難症」正得以緩解。記者走訪了解到,在武漢一些生鮮市場,有商家專門將十幾種辣椒的辣度進行了明確提示和排列,讓消費者可以「按圖買椒」,買得更精準。
此前,不少火鍋食材超市、生鮮市場也將一二十種火鍋凍品食材的最佳涮燙時間進行了標註,幫助市民在家煮火鍋時吃到最好的口感。如今,各類市場帶來的生鮮菜餚精細化服務越來越多了,這無疑也是生鮮消費上的提檔升級。
按辣度給辣椒排名
近日,記者在漢口竹葉海一處生鮮蔬菜售賣區看到,市民們面對著一排排的辣椒無從下手,不知道該挑選哪一種。
「這個牌子上標註了辣度咧,有點意思。」市民黎女士指著貨架旁的一塊指示牌說:「按照這個辣度的排名來買辣椒,應該錯不了。」
記者注意到,牌子上一共列出了小米椒、紅杭椒、青線椒、螺絲椒、青尖椒、泡泡椒等11種辣椒,每種辣椒後面都標註了大概的辣度。最辣的是小米椒和紅杭椒,在名字後面標註的是「辣」,字體背景的顏色也是深紅色,以此表明辣度最高。
往下排列的辣椒品種裡,辣度就變成了「較辣」「適中」「微辣」「輕微辣」等,一共是五個標準的辣度,字體背景的顏色也逐漸由深紅色變成淺紅色,讓人一目了然,可以按圖示來輕鬆選擇想要的辣度。
「之前只曉得辣椒有很多種,但沒想到光列出來的就有11種。」正在選購辣椒的顧客鄭女士說,家裡人愛吃虎皮青椒,但又接受不了太辣的口味:「每次買大青椒時,只能問問商販賣的辣椒辣不辣,但即使這樣也只能碰運氣。」
精細服務消費升級
對此,生鮮區工作人員稱,現在同一種蔬菜的品類越來越多,但每個人的喜好又不一樣,賣場就在採購生鮮蔬菜的同時,注意收集相關農業科普信息,再以可視化的形式告知消費者,幫助消費者按需採購。
記者注意到,除了辣椒的辣度分類,在火鍋食材上,不少超市也根據不同凍品食材的不同情況,標註了最合適的涮燙時間。如一盒鴨腸涮10秒鐘,一盒豬黃喉要涮1分鐘,毛肚片是10秒,去骨鴨掌煮10分鐘,一串牛板肚要煮2到3分鐘等。
對於生鮮食材的精細化分類標註等創新做法,觀察人士認為,這樣的精細化服務,為市民日常採購提供了明確嚮導,不僅是一種生鮮賣場服務的提檔,更是大眾消費升級的集中表現。
「武漢的生鮮市場在硬體環境、商品種類、智能支付等方面一直在升級,而現在的精細化服務更是一種接地氣的人性化升級。」餐飲業資深人士王勇告訴記者,火鍋食材的涮煮時間提示,在餐飲酒樓裡已比較多見,但這種服務應該是剛剛才出現在生鮮賣場裡:「天冷在家裡煮火鍋的市民越來越多,生鮮超市把精細化服務『移植』過來,顯然是用了心思。」
農業供應鏈人士也認為,過去生鮮市場最多把蔬菜產地標註出來,現在將每一種蔬菜的特性加以區別展示,不僅方便了市民採購,更展現了市場軟服務的跨越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