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如「莫比烏斯環」的鳳凰中心印象(多圖、參觀詳解)

2020-12-04 志松愛生活

鳳凰中心全稱鳳凰國際傳媒中心,建築造型取意於「莫比烏斯環」,象徵亙古永恆;所以也有說這裡對於戀愛婚姻有好的寓意,因為「起點是你,終點也是你。可以代表久而複合,也表示你們的愛情會像莫比烏斯環一樣無限深遠。」

鳳凰中心位於北京朝陽公園西南角,佔地面積1.8公頃,總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建築高度55米。除媒體辦公和演播製作功能之外,建築安排了大量對公眾開放的互動體驗空間,以體現鳳凰傳媒獨特的開放經營理念。建築的整體設計邏輯是用一個具有生態功能的外殼將具有獨立維護使用的空間包裹在裡面,體現了樓中樓的概念,兩者之間形成許多共享形公共空間。 在東西兩個共享空間內,設置了連續的臺階、景觀平臺、空中環廊和通天的自動扶梯,使得整個建築充滿著動感和活力。因形似鳥巢,所以這裡也有」小鳥巢「之稱。

如果有時間,又喜歡拍照建議參觀一天。近期正好是」飛翔的夢——章華雕塑作品展「,可以在欣賞建築的同時欣賞到大師的雕塑作品,讓美升華。

攝影路線,建議從停車場或者大門進來先去一層室外拍外景,然後換票,到二層大廳拍攝,走過雕塑展覽走廊到達夢之橋區域進行拍攝,然後在咖啡廳坐直升電梯到五層,拍攝剪影照後到大講堂拍攝,然後回到五層坐雲中梯到11層天外天參觀。之後回來從上往下溜過夢之橋到達二層結束參觀。如果是要拍夜景可以再按此形成走一遍。

攝影提示,如果來拍照建議務必攜帶超廣角、超廣移軸鏡頭、魚眼鏡頭,如果還要拍攝人像可以再帶一套中長焦。此行大部分照片都是vivo X50 Pro拍攝,本身手機就具備超廣角、中焦和長焦,還有人像模式和夜景模式,對於拍攝來說都是非常實用的。

特別想表揚一下鳳凰中心的工作人員,服務態度都很好,而且還會指導或者協助攝影,指導攝影特別到位,堪比專業攝影老師,讚一個。

目前疫情期間參觀需要在鳳凰中心公眾號上進行預約,每周二至周四10:00-17:00,周五至周日10:00-19:00,周六目前晚上增加一次夜場,延長至21:00閉館,周一閉館。周二至周四,每日參觀人數限額100人;周五至周日,每日參觀人數限額200人,建議大家提早預訂。票價是普通票100元,中、小學生、殘疾人、65歲以上老人50元。如開車可以停在鳳凰中心地下三層,目前來的人很少,車位特別充足,每小時5元。公共運輸地鐵14號線東段朝陽公園站A出口,682路至景園站或302路至團結湖站。

參觀須知中不能攜帶飲食和三腳架,背包要小於40的,不能用閃光燈,不能用拉杆箱;實際用三腳架人很多,還有帶攝影拉杆箱的,用閃光燈的;反正自己帶礦泉水肯定是沒人管的,如果拍的時間比較長二樓也有一個咖啡廳能滿足日常需求。提醒大家全程戴好口罩。

相關焦點

  • 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建築設計,形如「莫比烏斯環」
    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效果圖流動立面,退隱的玻璃,顯現的陽臺,立體的綠化,西側可透過藝術灣看到青島西海岸海景,東側可看到鳳凰島中心山丘規劃平面圖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總投資約14億元,規劃佔地面積約600畝,其中一期
  • 當建築藝術遇上莫比烏斯環
    該橋為國內首座「莫比烏斯環」式異形拱橋,橋體分為主橋和副橋,主橋在上,連接兩岸綠道,可供自行車順利通過;副橋在下,市民可以停留觀賞風景。莫比烏斯環是什麼?它的發現對於我們有什麼意義?新近出版的《我們在四維空間可以做什麼》講述了有關莫比烏斯環的故事。
  • 北京鳳凰中心,獨特的曲線殼體的設計,源於莫比烏斯圈概念
    鳳凰國際傳媒中心是一個集電視節目製作、辦公、商業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建築。通常媒體建築都有演播廳等的水平布局大空間,也有豎向布局的辦公樓標準層。這兩者很難取得統一的效果。鳳凰國際傳媒中心另一個主要特點是全方位的開放性,人們可以在其中體驗媒體文化的魅力。曲線的殼體來自莫比烏斯帶這一概念,這是一條沒有開頭和結尾的延續的條帶,它將宏偉的中庭空間纏繞包裹。一個結構性的鋼鐵斜肋構架支撐著巨大的玻璃幕牆,這面透明的幕簾為室內帶入充足的陽光。
  • 白蒲鎮勇敢幼兒園:探秘莫比烏斯環 體驗數學之神奇
    近日,白蒲鎮勇敢幼兒園大班建構區牆面上的著名建築物圖片「鳳凰國際傳媒中心」吸引了幼兒的眼球,他們對此建築物十分好奇,於是,老師便引導幼兒開展了「探秘莫比烏斯環」活動。
  • 鳳凰互娛打造IP生態莫比烏斯環 推動泛娛樂產業生態型升級
    這種原創IP與平臺之間相輔相成、共榮共生的平臺內循環生態模式,正是鳳凰互娛當下著力打造的IP生態莫比烏斯環的重要環節。探尋前沿思考 賦能「原創內容+」不僅如此,對於如何賦能優質原創IP,事實上鳳凰互娛有著更多的前沿思考。
  • 神奇的莫比烏斯環
    就這樣有意無意間,莫比烏斯發現了三維歐幾裡德空間中的一種奇特的二維單面環狀結構——後人稱之為莫比烏斯環(Mobius strip)。奇特的莫比烏斯環  如莫比烏斯所做,只要將一個長方形紙條ABCD的一端AB固定,另一端CD扭轉180度後,把AB和DC粘合在一起就可得到一條莫比烏斯環。
  • 神奇的莫比烏斯環
    莫比烏斯環由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Mobius,1790~1868)在公元1858年發現: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具有魔術般的性質。數學中有一個重要分支叫「拓撲學」,主要是研究幾何圖形連續改變形狀時的一些特徵和規律的,「莫比烏斯環」變成了拓撲學中最有趣的單側面問題之一。莫比烏斯環的概念被廣泛地應用到了建築,藝術,工業生產中。運用莫比烏斯環原理我們可以建造立交橋和道路,避免車輛行人的擁堵。
  • 什麼是莫比烏斯指環?莫比烏斯環的詛咒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用剪刀把紙環從中間剪開的話,並不得得到被分開的兩個環,而是變成了更大的一個環,並且扭轉的方式與之相反。莫比烏斯之環,就是無限循環的一個象徵。這種莫比烏斯指環在現實生活中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黑暗與恐懼。有人說,莫比烏斯環是個詛咒之環,因為,一旦一個信念系統建立起來之後,你將永遠無限循環的在這個信念裡遊走,除非你懂得解除莫比烏斯環的信念詛咒,否則你將永遠循環在此詛咒中…當環境沒有辦法給我們選擇的機會時,唯一的選擇就是出去闖。
  • 瞧一橋,成都這座「莫比烏斯環」人行橋
    圖據@蔣大豆子 02 錦江上的城市新通道 五岔子大橋位於高新南區,沿中和片區公濟橋路向西,跨越錦江、紅星路南延線與江灘公園、世紀城會展中心相連,也是連接錦江綠道兩岸的重要慢行交通橋梁。
  • 「莫比烏斯環」網紅橋,交大設計!
    設計理念▲五岔子大橋航拍五岔子大橋造型創意來自莫比烏斯環的無限之環概念設計,以此彰顯高新區的無限可能性和開放發展的廣闊胸懷。什麼是莫比烏斯環?▲莫比烏斯環概念圖公元1858年,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Mobius,1790~1868)和約翰·李斯丁發現: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具有魔術般的性質。普通紙帶具有兩個面(即雙側曲面),一個正面,一個反面,兩個面可以塗成不同的顏色;而這樣的紙帶只有一個面(即單側曲面),一隻小蟲可以爬遍整個曲面而不必跨過它的邊緣。
  • 行走在莫比烏斯環上
    想念沒有終結就像死亡沒有盡頭一樣這個夢同樣也是我從小到大一直做的一個夢反反覆覆不是噩夢但覺得很累夢的內容很簡單我在一條莫比烏斯環上行走莫比烏斯帶本身具有很多奇妙的性質如果你從中間剪開一個莫比烏斯帶不會得到兩個窄的帶子而是會形成一個把紙帶的端頭扭轉了兩次再結合的環
  • 永遠無限循環的莫比烏斯環
    而不必跨過它的邊緣我們把這種由莫比烏斯發現的神奇的單面紙帶稱為「莫比烏斯環」今天的實驗我們就一起做一個神秘的「莫比烏斯環」第四步如果我們將莫比烏斯環縱向從中間剪開又會發生什麼神奇的事情?莫比烏斯環展現的是某個方向上無盡的二維平面如果你是一個二維人生活在一個莫比烏斯環上面從三維空間的角度來看你會永遠在莫比烏斯環正反兩面轉圈
  • 八局鋼構建設青島新地標「莫比烏斯環」
    由中建八局四公司EPC總承包、八局鋼構專業分包承接的鋼連橋設計和施工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項目,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建成後綜合教學樓及其連橋建築將形成循環往復、永無止境的「莫比烏斯環」,與碧海金 沙相映成輝,與自然相融水波律動。
  • 探訪「城市新地標」,「莫比烏斯環」顯雛形
    靜臥山水、沒有圍牆,「莫比烏斯環」的藝術設計與周圍環境高度融合。據了解,「莫比烏斯環」建築為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的綜合教學樓,總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由三座單體通過鋼結構連接而成。(青報全媒體記者 劉棟 攝)除綜合教學樓外,一期工程還包括一處藝術家工作室和一處禮堂劇院。
  • 4萬個鋼板建築的奇蹟 「莫比烏斯環」橋亮相成都
    最近,在成都新進落成的一座類似數學「莫比烏斯環」造型的「網紅橋」——五岔子大橋,就成功吸引了廣大市民的目光。「五岔子大橋造型創意來自莫比烏斯環的無限之環概念設計,以此彰顯高新區的無限可能性和開放發展的廣闊胸懷。」當記者提及該團隊如何在五岔子大橋設計上將莫比烏斯環的概念變為現實時,鄭愛華深有感觸地介紹到,「通過全球方案徵集,五岔子大橋最終採用了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的設計概念,該公司主要負責五岔子大橋的概念方案深化、工程設計和施工期間的技術服務。而我方則最終成為了該橋設計工作的第一執行單位。」
  • 渾河北岸上的「莫比烏斯環 」
    記者採訪瀋河區城建部門了解到,這座花環的設計理念取自魔術般的莫比烏斯環,將莫比烏斯環建於渾河岸的馬拉松跑道之中,寓意奧林匹克精神連綿不絕。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和約翰·李斯丁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紙帶環,一隻小蟲可以爬遍整個曲面而不必跨過它的邊緣。這種紙帶環被稱為「莫比烏斯環」。
  • 雲課堂丨有趣的數學——莫比烏斯環
    莫比烏斯環,又譯梅比斯環、莫比烏斯帶或麥比烏斯帶,是一種只有一個面和一條邊界的曲面,也是一種重要的拓撲學結構(數學中有一個重要分支叫拓撲學,主要是研究幾何圖形連續改變形狀時的一些特徵和規律的,莫比烏斯環是拓撲學中最有趣的單側面問題之一)。它是由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莫比烏斯和約翰·李斯丁在1858年獨立發現的。
  • 你知道什麼是莫比烏斯之環嗎?
    相信熟悉英之途的家長和同學們都會發現,我們更換了全新的LOGO——莫比烏斯之環。
  • 莫比烏斯環到底神奇在哪裡?|No.231
    現在我們們腦海中已經有一個關於莫比烏斯環比較清晰的圖像了,接下來我們嘗試解釋為什麼把莫比烏斯環剪開不會變成兩個莫比烏斯環。思路一:如上圖所示,我們發現除了莫比烏斯帶中間一圈()上的點,其他每個點到邊緣都有唯一的最短距離,滿足。因此對於莫比烏斯環上任意滿足的兩點,和,我們都可以找到這樣一條路徑把兩點連接起來。
  • 「網紅」五岔子大橋的原型——神奇的」莫比烏斯環」,了解一下!
    什麼是莫比烏斯環?如果你是一個二維人,生活在一個莫比烏斯環上面,從三維空間的角度來看,你會永遠在莫比烏斯環正反兩面轉圈,由於你是二維人,所以你不會感覺到正反兩面的反轉,僅僅能認知到這是一個無盡的二維世界。這也是莫比烏斯環被稱為「無限之環」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