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又又又火了,哪家大公司有機會?

2020-10-29 商業人物

作者:李亦儒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量子科技又火了,量子這個東西雖然看起來高深莫測,但它已經出現在我們老百姓生活中很長時間了。


比如量子健康杯,長得跟普通保溫杯差不多,但是它能讓白水變甜,用它喝一斤白酒都不會頭疼。


去年年底有培訓機構教授一門技能:量子閱讀,全稱量子波動速讀,它能讓小學生們在10分鐘內閱讀10萬字,並且背誦出80%的內容,「只需要快速翻書,書中的內容就可以盡收眼底,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離就越近」。



後來有記者實地探訪,發現掌握了量子閱讀的神童,就是在閉眼翻書的時候眯起眼睛偷看書裡的內容。


量子閱讀官網,可見這種技能應該是從日本傳到中國的


量子內褲、量子襪、量子針灸……這些騙局也都印證了那句話,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穿越時空,其實這種說法還真的跟量子的一個特性有關,了解了這一點,就能了解量子計算為什麼比普通計算機厲害,量子科技以及量子商業為什麼有那麼多想像空間。


用最簡單的方式來概括,量子就是最小,小到不能分割的物理量,而量子力學就是研究極小粒子的怪異行為的學科。這種怪異行為我們稱它為量子糾纏,正是因為糾纏態,量子存儲擁有跟普通存儲相比,驚人的存儲能力,同時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也是指數級增長。


中國最有名的量子科學家潘建偉舉過這麼一個例子:如果要實現一個300位的質因數分解,用傳統計算機來算,需要15萬年,如果用量子計算機來算,只需要1秒鐘。


所以,傳統計算機是蠟燭,量子計算機就是燈泡,網際網路技術是馬車,量子技術就是油電混動。根本不是一個技術層面的升級。


用我們有限的想像力膚淺地想像一下,以量子計算的容量和速度,它不僅能在瞬間算出你的QQ密碼,私房錢帳戶密碼,世界上任何銀行、支付系統,包括比特幣,都能在短時間內被量子技術變成裸奔狀態。當然,它如果被應用於新藥或疫苗的研發,被用於通信技術,也都能加快人類進步的速度。


有一些文藝作品喜歡拿量子糾纏跟人類思維比,因為傳統計算機是單線的,而人心是複雜的,量子又是像人腦一樣多線思維並行的,所以也許人的思維就是量子化的,量子計算機也可以像人一樣思考。這種邏輯尚經不起驗證,比量子閱讀高明不了太多。


「降維打擊」這個流行語挺適合用來形容量子科技,所以這個高新技術在海內外也都算是國家級的重視。有多少人在研究量子計算機,就有相應人數的科學家在研究量子加密,也就是應對未來量子計算的安全技術,這種安全技術保護企業,保護國家,防止世界變成透明。


2017年,使用量子加密技術的「墨子」衛星,實現了北京與維也納之間的視頻通話。現在北京有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成立目的是推動產業化,安徽合肥有「量子大街」,山東濟南規劃到2030年實現量子產業規模300億元。在2030年前,中國希望建成一個連接全球各地的分享量子加密密鑰的網絡。


但這種國家級別的競賽,到底誰跑在前面,我們外行人很難看清。


外媒說,中國在量子加密方面已經明顯領先,政府早就把量子研究列為重點且大筆投資了,量子革命的戰鼓已經敲響了,美國怎麼還不跟上腳步?


在國內,有研究員認為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稍微落後於發達國家,而美國非常重視量子科技,正在用國家力量大量投入。也有院士潘建偉公開表示,他帶領的研究團隊,已經讓計算性能比谷歌的量子計算機快100萬倍了。


這裡面有國家機構的競爭,也有企業方面的積累,因為量子計算已經是一個商業命題了,據波士頓諮詢預測,到2035年,量子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600億美元,2050年市場規模將飆升到2950億美元。


上文潘建偉提到的谷歌的量子計算機,是谷歌於2013年從一家加拿大製造企業買進的,並跟NASA組建了實驗室,當時宣稱的目的是用量子計算機來研究人工智慧,而這種人工智慧的目的之一是制定有效的環境政策:「如果我們想建立有效的環境政策,我們就需要有能夠預測我們的氣候將發生什麼的更好的模型。」


不過後來谷歌量子計算的技術成果,一直是各個國家的機構或企業的技術裡程碑,追趕上或者超過,都可以被拿出來分析一番。後來谷歌首次在實驗中證明了量子計算機對於傳統架構計算機的優越性:在世界第一超級計算機Summit 需要計算 1 萬年的實驗中,谷歌的量子計算機只用了 3 分 20 秒,谷歌遂宣稱「量子霸權」已經實現。


微軟之前一直將量子技術的研發重點放在「有效操縱」上,去年年底,微軟宣布了一項名為「蔚藍量子」的雲計算服務,這項服務可以讓人們通過雲計算平臺訪問量子計算機。這個平臺與IBM幾年前就推出的服務有相似之處,而IMB的相關研究人員,這些年來光諾貝爾獎就拿了6個。


與谷歌、微軟等公司相比,1994年發現第一個能用的量子算法的貝爾實驗室這幾年聲量較弱。在這些大公司不停攻克技術難題的背後,耶魯、麻省理工、加州大學等學校的研究院或實驗室也都參與其中。


再看向國內,除了中科院,大的網際網路企業也不缺量子實驗室。


牛津大學量子物理學博士葛凌以騰訊歐洲首席代表身份加入騰訊,被認為是騰訊布局量子計算的開端。騰訊的量子實驗室團隊於2019年5月首秀,公布重點方向之一是在化學領域,如製藥、材料、能源等行業的應用。


百度於2018年成立量子計算研究所,隸屬於百度研究院。百度飛槳深度學習平臺,就包含了量子機器學習工具集「量槳」,可以支持開發者開發量子人工智慧應用。


最早開始的應該是阿里巴巴。2015年,阿里聯合中科院成立了量子計算實驗室,3年後,阿里達摩院也開始了量子計算系統、超導量子晶片的研發工作。阿里巴巴稱自己的終極目標,是推出基於量子計算的商用系統。


媒體談到量子科技的時候,喜歡引用一句名言: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結合前些年網際網路企業家們喜歡打在演講PPT上的一句話: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我們可以回望一下,40年前,量子計算誕生的那一年,美國物理學家費曼感嘆:量子力學真精彩,因為它太難了!


*題圖購買於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火妹科技:行業外的知識:量子力學
    今天我們來談談關於遊戲之外的事情,就如標題所言,我們來談談量子學、量子力學。火妹科技是一家遊戲開發公司,那麼廣大讀者就要問了,為什麼一家遊戲開發公司還要來談量子力學呢?因為,作為遊戲開發公司,也有它領域外的一些感興趣的東西,所以,今天火妹科技就和大家來談談:「量子力學」。
  • 量子通信是量子力學的一個子研究方向,也是一種量子信息傳遞方式
    長期來看,量子通信有望引領5g標準建設。短期來看,量子通信標準建設,半導體製造、雷射、光纖、光模塊仍是迫切需求,而政府投資以及資本熱情肯定要遠遠超過初級產品。就像隔壁隔壁那美女說:「哪家都行」。本人雖做硬體,但是也好奇量子通信究竟是什麼,5g通信又將是什麼樣。
  • 量子力學史上的大論戰
    根據論戰內容和時間可將這場大論戰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26年薛丁格應玻爾邀請到哥本哈根做《波動力學的基礎》的演講並由此爆發第一次論戰;第二階段,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上關於「新量子理論的意思」的第二次論戰;第三階段,1928年第六屆索爾維會議上關於不確定原理的第三次論戰;第四階段,1935年EPR論文發表,引起了關於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描述的完備性的第四次論戰
  • 量子力學
    經典力學也被擴展到復域,復域的經典力學表現出與量子力學相似的行為。 量子力學和經典物理學量子力學的預測已經通過得到了非常高精度的實驗驗證。 根據經典力學和量子力學的對應原理,所有的物體都遵守量子力學的定律,而經典力學只是大系統物體(或大粒子集合的量子統計力學)的近似。
  • 【物理學史】量子力學史上的大論戰
    根據論戰內容和時間可將這場大論戰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26年薛丁格應玻爾邀請到哥本哈根做《波動力學的基礎》的演講並由此爆發第一次論戰;第二階段,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上關於「新量子理論的意思」的第二次論戰;第三階段,1928年第六屆索爾維會議上關於不確定原理的第三次論戰;第四階段,1935年EPR論文發表,引起了關於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描述的完備性的第四次論戰。
  • 什麼是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中與非常小的物理學分支。它產生了一些關於物質世界的非常奇怪的結論。在原子和電子的尺度上,許多經典力學方程,描述事物在日常大小和速度下移動的方式,不再有用。在經典力學中,對象存在於特定時間的特定位置。然而,在量子力學中,物體卻存在於概率的陰霾中;它們有一定的機會在A(愛麗絲)點,另一個機會是在B(鮑勃)點等等。
  • 量子科技又火了
    (一)量子科技的基礎是量子力學量子信息技術是量子物理與信息科學交叉的新生學科,其物理基礎是量子力學。而量子力學是人類探究微觀世界的重大成果。量子力學建立以後,成為整個微觀物理學的理論框架,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 CIS背景提升:真的猛士,敢於擁抱量子力學!
    其實,這都是量子力學。有些人感覺這玩意兒神秘遙遠反直覺,其實它也不是什麼猙獰大怪獸。量子力學究竟是什麼鬼?量子力學也是自然科學史上被實驗證明最精確的一個理論,但是量子的觀念,沒有人能夠理解。儘管量子力學中有太多讓人既無法理解,又不得不承認它們切實存在的詭異現象。譬如波函數坍縮、譬如量子糾纏、譬如量子擦除實驗、譬如惠勒延遲實驗……但科學家們並不停步,這也絲毫不會阻礙量子力學的發展。量子力學的研究對於我們人類的生存有什麼作用?
  • 量子力學都不懂?還在說你知道量子科技?
    哎,不懂量子力學不要緊,小編看完只希望看完這篇的小夥伴至少讓長輩們別再給量子概念交智商稅了,動動手指轉發到家庭群裡去,不轉不是……小編隨手一搜「量子鞋墊」,第一條就是一家號稱擁有量子科技的公司,什麼量子鞋墊、內衣、襪子就都……量子了?
  • 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量子糾纏?為什麼說量子力學很詭異?
    隨著科技的發展,量子學的出現,以前我們認為構成物質最小的單位是分子原子,但沒有包括無形的意識,那靈魂和意識又是什麼呢,有形的物質無形的意識包括靈魂和能量,都是有量子構成一團震動的能量,這乃是裡程碑似的結論,它統一了有形的物質世界和無形虛擬世界。
  • 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
    有幾個基本的東西:整體微分方程、極限定義、不定態薛丁格方程、不定態勢阱、多體耦合、多體張量。然後是高階數學:傅立葉、拉普拉斯、李代數、解析實變函數。所以如果想學理論物理就要先定個路線,思考一下以後要做什麼。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
  • 什麼是量子力學?愛因斯坦起到什麼作用,量子力學就在我們身邊
    一直存在爭議,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聽到關於量子力學的事,估計就是這一句梗了吧: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穿越時空從這一句話裡不難看出量子力學對於現在的我們是一個很高深,很難懂的學科。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量子科技概念突然火了?普通基民能追嗎?
    量子科技概念突然就火了!據新華社消息,10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會議提出要提高量子科技理論研究成果向實用化、工程化轉化的速度和效率,積極吸納企業參與量子科技發展,引導更多高校、科研院所積極開展量子科技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發。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到底什麼是量子力學
    近年來,量子力學一直是科學界的一個火爆詞彙,「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成為了科普作品評論區幾乎必備的一句話,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量子力學,它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一、什麼是量子力學很多小夥伴第一次聽到這個詞,都會感覺太科幻了,簡直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其實,量子力學在我們身邊是非常常見的。我們知道,物理學分為兩大部分。以牛頓、伽利略為代表的,我們已經研究透徹的經典物理。
  • 量子力學編寫動漫!《青春豬頭少年系列》和量子力學有哪些關聯?
    劇中發生的神秘事件「青春期症候群」正是量子力學現象引起的,這也是男主要看量子力學書的原因了!男主看量子力學什麼是量子力學?根本沒人真懂量子力學!著名物理學家費恩曼說過「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說,沒有人理解量子力學」所以說連物理學家都不理解,我們平常人就更難懂了,但是番劇中的各種事件,櫻島麻衣消失事件、古賀朋繪學妹時間循環事件、雙葉理央的人體分裂事件、豐浜和花人格調換事件等,都和量子力學有著關聯,這也是為何番劇中多次出現量子力學這本書!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可能會被推翻麼?
    咱們就說牛頓吧,牛頓力學至今還各大初中、高中、大學的課程中頻繁出現,尤其是還是高考的重點。照理說,如果科學發展是靠一個理論來推翻另外一個理論,那牛頓力學早就該被淘汰掉了,為啥我們還要學?而且有趣的是,不僅學生們在學牛頓力學,航空航天用的也還是牛頓力學。難道我們一直在用「錯的理論」來自嗨,然後置太空人生命而不顧?
  • 神秘的量子力學現象—量子糾纏
    同時,自從你出生那天起,你就有了一個雙胞胎,他是與你有密切聯繫的另一個光子。你們無論距離是多遠,你們都同時作著相反的動作,就像鏡子裡的你的影像一樣。而且無論你的雙胞胎發生什麼事,都會瞬間影響你,反之亦然。這是量子糾纏,量子糾纏似乎破壞了經典物理學的一些基本規則: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比光傳播得快,它只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科學家們無法解釋這些粒子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是蟲洞嗎?
  • 量子論和量子力學的出現 牛頓與量子論的關係
    這是我們進入量子世界的第一課,我們為什麼要了解量子論和量子力學呢?這些名詞聽起來都是很高大上的,通常你翻開所有的量子論和量子力學的教科書,你總是在第一課裡面就能看到弗蘭克做錯什麼事情、愛因斯坦做了什麼事情、波爾又做了什麼事情,所有的教科書都是按照歷史的順序來講兩者的,我就得這麼講呢應該是很違反邏輯的,但是量子論確實是這麼來發現的。
  • 溫伯格:量子力學的困境
    然而對於新的量子力學,這種物理學規律的即時確定性似乎消失了。一切都如此奇怪。1926年愛因斯坦在一封寫給伯恩的信中這樣抱怨:量子力學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我的內心中有個聲音告訴我這仍非真實。這個理論很好但卻很難讓我們更接近上帝的秘密,我十分確定他不玩篩子[2]。
  • 不過不管量子力學和電子力學之間到底有沒有聯繫
    更別說量子力學在電子力學這一基礎研究領域是個新東西。不過不管量子力學和電子力學之間到底有沒有聯繫,在三體入門這個階段都得熟悉量子力學。前邊說過,三體的主線被定為黑暗森林法則,剩下的深入實驗揭開隱藏的真相,所以不去討論電子力學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不是一回事。你是學什麼專業的?中文還是英文?你確定你會用英文去看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