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廿八,距離庚子鼠年還有2天時間。「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具有獨特意義的。新年每至,不論離家多遠,都會思念家鄉,渴望回到家鄉,共享天倫之樂。
本周先晴後雨,氣溫先升後降
年味漸濃,春節將近,越來越多的遊子踏上了返鄉之路。此刻的你,是否已經回家?值得注意的是,春運期間,中東部霧和霾持續發力,南方則會被雨水「攪局」,「跨年雨」或將迎接並陪伴鼠年的到來。華北南部、黃淮一直到汾渭平原一帶,持續性的霧和霾將在23日夜間開始逐漸消散,而南方新一輪降水也從21日開始,並將至少持續到25日至26日。未來南方的降雨量和常年同期相比異常偏多,但整體雨量不大,因此對春運交通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不過,雨天道路溼滑,旅客出行還是要注意防雨防滑。
上周,我市陰雨相間。面雨量38.3毫米,其中新河長嶼47.5毫米、大溪方山47.1毫米、箬橫47.5毫米、溫嶺城區44.3毫米;最大風力6級,陣風7~8級,風力較大的有石塘18.1m/s(8級)、北港17.0m/s(8級)。此外,周最低氣溫為大溪方山,僅0.9℃,周最高氣溫為城北街道14.7℃。
本周前期(20-22日),我市以多雲天氣為主,中後期(23-26日)以降雨為主。據市氣象臺消息,周四至周日受南支槽和弱冷空氣影響,持續陰雨天氣,溼度大,氣溫有所下降,沿海海面有7~8級偏北大風,其中臘月廿九到除夕有霧或雨霧。本周最低氣溫2~4℃,有霜。雨天溼滑,能見度相對較低,對春運有不利影響,有出行計劃的市民及遊客需及時關注天氣變化。
市氣象臺預測,明天陰有雨,10~15℃;後天(除夕)陰有小雨,9~13℃,晝夜溫差較小,相對溼度較大;周六(初一)陰有雨,最低溫度將達到10℃以上,最高溫度12℃左右;周日(初二)陰有時有雨,氣溫變化較小,9~14℃;下周一(初三)多雲到陰有時有小雨,氣溫開始下降,8~13℃;周二(初四)陰有時有雨,氣溫持續回落,6~11℃;周三(初五)雨漸止轉陰到多雲,最低氣溫降至5℃左右,市民外出走親訪友需注意天氣變化;周四(初六)多雲,5~13℃。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年前的天氣趨勢較為穩定,雨水的存在感相對較弱,但陽光也是難得的稀缺品,需抓緊時間洗曬。從年後開始,新一輪陰雨天氣開啟,有雨水助力,溼冷感會比較明顯。早晚氣溫較低,外出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謹防感冒。正月初五開始,雨水暫歇,但假期也已接近尾聲。
今夕定何夕,今夕歲還除
1月24日(周五)是除夕。歲末的最後一天被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
除夕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歲窮月盡、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也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因常在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故又稱這一日為大年三十。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除舊布新,張燈結彩,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在這個一年結尾的日子裡,漂泊再遠的遊子也要趕著回家和親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在滿天煙花中迎新春。同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守在電視機前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更是大多數中國家庭共同的春節回憶。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消息,今年央視春晚將突出多項科技創新應用。打造三層立體舞美,大量應用軌道機器人、無人機、在線虛擬系統等40多套4K特種拍攝設備製作節目,運用飛屏技術營造出360度環繞式景觀……讓觀眾在屏幕前就能有「裸眼3D」的極致體驗,以更好地適應全媒體時代觀眾的收看需求。
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在生活節奏緊張的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雖然大多數單位都是正月初七上班,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過完元宵節,新年才算結束。
此外,2020年也是特殊的一年。2020年為閏年,2月有29天,全年366天。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384天。也就是說,2020是雙閏年。通俗來說,鼠年大家要多上一個月的班。同時,今年的國慶節將與中秋節重疊,出現「雙節喜相逢」,而上一次出現是在2001年。此外,鼠年還有兩個立春,分別在2020年2月4日和2021年2月3日。
「六招」做好呼吸道傳染病預防
春節近在眼前,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卻牽動著大家的心。春運期間,人員流動頻繁,市疾控中心提醒,當前是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高發季節。特別容易引起流感、麻疹、水痘、風疹、流腦、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人禽流感、結核病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春節期間,出門走親訪友、外出旅遊的人非常多。出行如何做好呼吸道傳染病預防?這「六招」可得記好了。
1.保持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環境習慣:勤洗手,避免用手直接觸摸眼睛、鼻或口。儘量避免密切接觸有呼吸道感染症狀人員(如發熱、咳嗽、流涕等)。建議外出時儘量佩戴口罩;儘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場所長時間停留。
2.旅行期間應注意保持均衡飲食,充足休息,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避免過度勞累。注意飲食衛生;居住或出行時應保持室內或交通工具內空氣流通。年齡較大人群、有基礎病的人群尤其應當注意自身健康。
3.儘量避免前往動物飼養、屠宰、生肉製品交易場所及野生動物棲息地;避免直接接觸動物及動物的排洩物。
4.身處外地時,如身體不適,特別是有發燒或咳嗽,應戴上外科口罩,立即通知酒店職員或旅遊領隊,儘快求診;患病期間應儘量避免與其他人員密切接觸,近距離接觸他人時應戴口罩。
5.在入境時有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等急性呼吸道症狀的人員,應當主動將患病情況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申報,並配合衛生檢疫部門開展調查及相應醫學檢查。
6.返回14天內,如果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應當及時就醫,就診時應佩戴口罩並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前往醫院。主動向醫護人員告知近期旅行史及在當地的暴露史,以便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遵醫囑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療。尤其是一些常見的抗菌藥(阿莫西林等),對於病毒感染引發的肺炎沒有治療作用,切勿隨意購買服用。
此外,春節期間,市民應勤洗手保持手衛生,洗手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最有效的途徑。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後迅速把紙巾丟到垃圾桶裡,再洗手。接觸公用設備後(如門把手、公車扶手、電梯扶手後),不要接觸面部,避免揉眼,接觸口鼻,一定要在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後,再接觸口鼻。推薦使用肥皂和流水清洗雙手,搓手至少20秒,用水清洗並用抹手紙或幹手機弄乾。含70%至80%酒精的洗手液在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汙垢的應急情況下也可以作為備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