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孔林為何千年來蛇蟲遠避,鳥類不棲?古人的智慧至今受用

2020-12-06 騰訊網

古詩中提到:「世久無孔子,指畫隨其方」,孔子是我國聖人。直到現在,孔子文化已經走出了中國,在國際文化領域中還享有盛譽。現在山東孔林作為孔家文化發源地,歷年來還受到了全球各地旅遊愛好者們的青睞。但是如果前往山東孔林去遊玩過的旅客們,可能就會發現有一個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在山東孔林這個地方,很少見到烏鴉和蛇。

這是因為動物有靈性,不願意打擾孔林的安寧,還是因為有其他原因呢?孔子是出生於公元前551年的教育家,也是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現在人們用「聖人」兩個字來形容孔子,人們經常在電視劇當中所提到的「子曰」,大多數都是指孔子和孟子。

而孟子也是受到孔子思想的洗禮,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可見孔子在我國國人心中的地位之高。孔子去世於公元前479年,在晚年時期,孔子還嘔心瀝血地修訂了六經,分別是詩、書、樂、禮、易、春秋。

公元480年之後,孔子的弟子們將孔子曾經說過的一些經典語錄編著成書,也就是論語。而直到現在孩子們在讀現代語文課本時,論語都是首要學習的儒家經典文匯。其實儒家文化直到現在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從公元前400年到如今公元2020年儒家文化不僅遭受過打擊。

而且還經過國情的改變得到過整合,比如說:唐朝時期三教合一中的三教內容分別是指佛教、道教和儒學思想。 所以現在人們所看到的儒學文化,已經是經過不同時代的洗禮,所得出來的一類思想。

對於統治者來講,這類思想可以幫助自己穩定中央集權制度,對於百姓來講可以在社會生存中有一則道德規範,幫助人們更好的生活。所以在這一層影響之下,孔子也成為了現在人眼中的「聖人」。

也有很多人聞名孔子的偉大,便想去山東孔林遊玩,但是隨著人流量越來越多之後,大家也會發現一個古怪之處,烏鴉不棲蛇類遠避其背後的原因,其實沒有大家所想像的那麼複雜。

因為山東孔林附近的所有建築物在挑選原材料的時候,都摻雜了一些硃砂和硫磺。這些物質所散發出來的氣味,導致蛇類和一些鳥類都不願意親近,所以也就造成了人們所遇見的烏鴉和蛇類都不敢靠近的現象。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有十萬座墳冢,為何卻烏鴉不棲蛇類遠避?
    孔子是我們中國人都非常熟悉的古人了,他素有「萬世師表」之名,他創立的儒學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受到極高的推崇,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中國人熱情好客、尊師重道、禮尚往來、尊老愛幼的美德都是受了儒家文化的影響,所以孔子可以說是我們所有後人的老師,說他有萬世師表之名一點都不為過,就連古代帝王也都對孔子極為尊敬
  • 怪事 為何「孔廟烏鴉成群,孔林烏鴉不棲蛇鼠不生」?
    大家都知道烏鴉喜歡屍骨等陳腐的東西,那按道理說,作為存在時間最長的家族墓地孔林,應該吸引了很多烏鴉才是,更何況在不遠處的孔廟烏鴉成片,為何會烏鴉不棲,蛇鼠不生?孔林孔林,是孔子及其後裔的家族墓地,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家族墓地。
  • 山東孔林的千古傳說:上不落烏鴉,下不招蛇,真實原因與迷信無關
    為了紀念孔子,後世帝王不斷追封他本人,同時也給予孔子後代一定地位,並且在孔子的故鄉山東濟寧曲阜還有「三孔」:孔府、孔廟,孔林作為推崇儒學的象徵。其中,孔林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家族墓地,有10萬多座墳冢。1994年,孔林因其獨特的歷史人文價值,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山東孔林有哪些古怪之處?烏鴉不棲蛇類遠避,真實原因令人嘆服
    ▲孔林洙水橋如果有朋友去過山東曲阜孔林,應該知道孔林一直有兩個比較怪異的現象,那便是人們常說的「上不落烏鴉,下不招蛇「上不落烏鴉」,說的是烏鴉不會落在孔林附近,然而根據我們的常識,烏鴉因為生活習性的緣故,恰恰會經常出入於墓地附近。在傳統文化中,烏鴉是災厄的象徵,烏者黑也,這一點就連西方都潛移默化的認同,因此在一些西方電影中,但凡出現墓地,總會伴隨著烏鴉悽厲的叫聲,聞者毛骨悚然。
  • 山東曲阜孔林「上不落烏鴉,下不招蛇」,是什麼含義?你知道嗎
    大家有沒有聽過「上不落烏鴉,下不招蛇」,其實說到山東曲阜孔林這個地方是非常神奇的,這裡是有非常的的樹林的,並且非常茂密的,但是去沒有看到鳥類,雖然這麼多的叢林,但是卻沒有蛇,則會害死很奇怪的,下面就說一下這方面的故事。
  • 全球最大的家族墓地,千年來鳥蟲遠避,就在我國這座城市
    不過一代聖人早就歸於虛空,而他的後人一直都存在,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山東曲阜,百年之後也自當留在孔林,也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至於這個目的墓地規模如何之大,整整佔據了3000多畝的土地,而且它從千百年前就已經存在,直至今日已經有了2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全球範圍內都是獨一無二的。
  • 上無烏鴉飛過,下無蛇類棲息,山東孔林為何如此神秘?
    後來隨著孔子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孔林的規模也隨之增加。但是孔林一直有一個非常怪異的現象,那就是孔林上方很少有烏鴉,下方也很少有蛇類,很多人都傳說是因為他們忌憚孔子,真實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樣呢?儒家學說雖好,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一些學者則對儒家學說提出的一些反對的意見:他們認為儒家學說對人們的思想危害非常大,容易影響人們的思想進步。
  • 山東孔林有什麼古怪之處,為什麼烏鴉和蛇避而遠之?
    孔子是當之無愧的「至聖」,一直以來,在山東曲阜的孔林有兩個十分怪異的現象:「上不落烏鴉,下不招蛇」,首先我們來講述「上不落烏鴉」,烏鴉從來不會落到孔林附近。正所謂「喜鵲叫喜,烏鴉叫喪」,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烏鴉被稱為「死亡之鳥」,它被認為是災厄、衰敗、死亡、晦氣的象徵,在各種墓地、火葬場總會出現烏鴉的身影和其令人不寒而慄的叫聲。
  • 「清明插楊柳,端午掛艾草」,古人留下來的民俗智慧,都有受用
    不僅僅是工作這麼簡單,其實艾草還有一些需要講究的地方,而這些地方更是體現了古人留下來的民間智慧,現在所有的家庭也是同樣受用。掛艾草絕不是為了端午節而完成任何這麼簡單,這一傳統的民俗習慣背後,其實艾草是有一定的預防疾病的作用。
  • 端午節避五毒,教你應對蛇咬傷,外出時注意5點,遠離蛇蟲
    在古代,端午節又稱為「惡日、毒日」,從而有端午避五毒的說法。因為端午節,農曆5月,天氣非常炎熱潮溼,所以蛇蟲會相對比較多。在古代,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不過其實壁虎並不會咬人,沒有毒性,不會對人體有什麼傷害。
  • 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古人的智慧至今受用
    中國經過幾年的發展歷程,孕育出無數的文化,像海流一樣源源不斷,在現在這個時候集合了,其中有作為歷代金科玉典被推崇的聖人的話,以一生豐富的經驗為基礎,收集了簡潔的諺語,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智慧和財富,所以俗語往往是從生活中取出來的。
  • 山東一50米山包,施工時挖出「怪獸」,考古家:顛覆歷史認知
    山東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關於山東的歷史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當夏禹分九州時,山東屬於青州;周武王滅商紂,天下更始,實行分封制,山東一帶主要是齊國以及魯國,因而山東便有了「齊魯大地」之稱。在西漢初年,山東大部分為齊悼惠王劉肥的封地。
  • 農村這植物,種子可當咖啡替代品,根莖治咳嗽氣喘,葉治蛇蟲咬傷
    農村這植物,種子可當咖啡替代品,根莖治咳嗽氣喘,葉治蛇蟲咬傷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望江南這個名字聽上去頗為古典,首先讓人想到的是唐代的詞牌名,以及一些耳熟能詳的詩句。
  • 為何至今沒人敢挖秦始皇陵?德專家採用核磁掃描後,解開謎團
    為何至今都沒有人敢挖秦始皇陵呢?來自德國的專家採用核磁掃描之後,很快就解開了謎團。在經歷了頗受打擊的事情之後,就算人們再想研究,也不敢隨意下手,畢竟眾人的目的是探索古人的奧秘德專家用核磁掃描後解開謎團然而除了這兩個大家相對比較熟悉的原因之外,德國專家在採用了核磁掃描之後,就又對秦始皇陵有了新的認知,在經過了長時間的觀測之後,他們得出的結論也解開了為何至今沒人敢挖秦始皇陵的謎團
  • 為何壁虎是五毒而蜘蛛不是?
    「端午至,五毒出」這句話是說到了端午的時候,天氣已經非常熱了,尤其是北方地區,天氣炎熱,氣候又比較乾燥,蛇蟲蟻獸的活動比較頻繁,容易傷人,所以端午在北方不少地區也被稱為「毒日」、「惡日」,人們為了希望身體健康、平平安安的,就形成了「躲五毒」或者「避五毒」的習俗。
  • 古人經驗之談
    由此古人總結出相關的經驗,比如上文說的五樹進宅。所謂「五樹不進宅」。指的是五種植物不能住在自家的院子裡。其中第一種是松樹。古人發現松樹可以四季青翠,於是將松樹視為天長地久、永遠旺盛的象徵。其實全世界古人都有這個習慣,那就是重視死後的世界以及後代是否旺盛。比如古代埃及君王在位的時候,少不得修建宮殿和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