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域外聽風:展示一個「全貌」的中國

2021-01-07 人民網

  繼今年初的《中華的故事》之後,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近又推出一部紀錄片《絲綢之路》。全片三集,分別介紹中國段、中亞段和伊朗至威尼斯段。片中,英國年輕的歷史學家客串主持人,從絲綢之路的起點古都西安開始,沿著中國古代探險家張騫的足跡,重走這條連接中西方文明的古代商道。

  不禁聯想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放送協會(NHK)拍攝的同名紀錄片。當時正值中日文化交流的高峰期,該片中國境內部分為中日合拍,整整12集,中國境外部分共18集。可以說,紀錄片掀起了絲路文化長達幾十年的熱潮。相比之下,英國版則顯得過於侷促,只是「管中窺豹」而已,權威性、客觀性乃至完整性,遜色許多。儘管如此,英國版《絲綢之路》仍然引發各界熱議。究其原因,老牌英文媒體的關注和網際網路傳播只是加分因素,該片引發了人們對「一帶一路」的聯想才是關鍵。

  英國版《絲綢之路》被一些人評價為客觀公正,褒揚為主,但仍有很多標籤化的痕跡。例如將中亞地區的生活困窘,簡單歸咎於前蘇聯政府的獨斷專行;以伊朗為背景,突出強調伊斯蘭教對絲綢之路沿線的巨大影響力等。這些看似與中國並無直接關聯的標籤化內容,暗含了西方世界對「一帶一路」影響力的擔憂。

  中國早就明確指出,「一帶一路」是開放、包容的區域合作倡議,不是地緣政治工具,還設立絲路基金和發起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表誠意。發改委還會同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對「一帶一路」英文譯法進行規範,明確規定「倡議」一詞譯為單數的「initiative」,不使用「strategy」「project」「program」「agenda」等措辭。所有這些就是為了避免外界誤讀。

  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網際網路普及的今天,受眾習慣於標籤化認知,碎片化解讀。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不僅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還勇於承擔國際責任。中國去年提交的耗資41萬億元人民幣的溫室氣體減排承諾,就是最好的佐證。可是,西方社會的一些人還是按照既有思維定式進行歷史類比,根據固有的意識形態給中國貼標籤。說到底,他們無法接受世界格局逐漸被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打破的現實。可以想見,很長一段時期,涉華的噪聲也許會更強,一些個案恐怕也會被放大為中國的普遍現象。鑑於此,尤其需要加強中外交流與合作,主動向外傳遞中國的聲音。

  當然,國之交在於民相親。通過更多的人員交流,彼此才能有更多認識、更深了解。試想700多年前,如果馬可·波羅未在中國遊歷17年,不可能寫下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絲綢之路」也不可能在當時的西方世界廣為流傳,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也許會推遲好幾百年。

  當代中國,無論在現實世界還是虛擬世界,需要更多的「馬可·波羅」。既然「管中窺豹」無法避免,那麼就必須讓「管」更多,讓「窺豹」的人儘可能看得更全、更完整。總有一天,足夠多的點陣將還原一幅接近全貌的中國圖景。

  《 人民日報 》( 2016年06月28日 05 版)

相關焦點

  • 月球背面全景圖震撼發布 80張照片拼接360°展示月背全貌
    月球背面全景圖震撼發布 80張照片拼接360°展示月背全貌  黃琨 • 2019-01-11 13:46:01 來源:前瞻網
  • 《唐代域外天文學》:古代世界文明共同體的明珠
    為了方便讀者對全書有一個大致了解,在此先對本書的基本框架和內容做一概述。 第一章以發生在唐代的一樁曆法史上的公案——《大衍》寫《九執》公案——作為引子,以引出本書所關注的唐代域外天文學這一話題。
  • 沈紅雨:「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商事訴訟與域外法查明制度的新發展
    原因有兩方面:一是中國內地法院受理的涉外涉港澳臺商事案件逐年上升;二是中國《涉外民事關係法律適用法》第三條規定當事人依法可以明示選擇涉外民事關係適用的法律。也即是說,當事人有協議選法的自由,其可以在涉外涉港澳臺案件中選擇適用中國內地法律、港澳臺法律或者外國法律,因此當事人選擇域外法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 「中國風」全國中小學生創意主題作品展評徵集通知
    要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鑑,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展示好中國形象。 支持媒體: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社對外部、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中國網、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教育報》、搜狐教育、騰訊教育、網易教育、新浪教育。
  • 《域外通訊》vol.1(1):英美「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法概念解讀
    第74期《新技術法學·域外通訊》是新技術法學研究小組內部分工後,由域外通訊編寫小組推出的一份動態資訊。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收集、翻譯和彙編域外新技術法學領域最新動態和學術前沿,為國內相關問題比較研究提供參考,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域外通訊的主要內容涉及域外法律規制、動態資訊、前沿問題、學術研究等若干方面。
  • 靜夜,聽風,聽雨
    夜已深,人未眠,風吹簾動,雨敲窗,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外面已經悄悄的下起了雨,天氣已經很涼了,靜靜的夜,只有風聲,雨聲,除此之外,一片寂靜,再也聽不到其他的聲音。
  • 洞察號,且聽風吟
    NASA / JPL-Caltech佔領一個據點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對,偵察地形。洞察號著陸後做的第一件事也是環顧左右,看看周圍的環境是什麼樣的。這其中包括,「聽一聽」周圍有什麼動靜。雖然看來有些無聊,但畢竟是孤身一人在火星上,沒有人可以說話,聽聽風聲,也是好的。
  • 嵩式中國風|《廬州月》初聽不懂詞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中國風,字面上解釋為:中國樂風。一種新時代的中國音樂。我們能想像到中國山水畫的特點是寥寥幾筆,意境悠遠。中國風歌曲同樣有這個特點。在歌詞方面上,中國風的歌詞較之古風歌曲更加白話。古風歌詞更注重措辭韻腳。被觀眾廣為熟知的中國風歌手有周杰倫、後弦、王力宏,以及早期的林俊傑等歌手。
  • 「青」聽總書記的聲音 「習語合風」讀書會走進中國科大
    「習語合風」讀書會現場                               記者 郭如琦 攝 本報訊  昨日上午,「青」聽總書記的聲音——「習語合風」讀書會走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我市廣大青年代表和中國科大學子共同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的深切厚愛和殷殷囑託。
  • 你從未見過的長江全貌!
    讓我們從長江的源頭,順流而下,看看長江的全貌有多美! 西陵峽西起巴東縣的官渡口,東到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
  • 黃河全貌
    黃河,全長約5464公裡,流域面積約79.5萬平方公裡,是中國境內長度僅次於長江的河流,它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的卡日曲,呈「幾」字形。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 《天官賜福》完美收官,終究還是沒看見大號花城全貌
    這裡可惜的是追了一個季度的動漫,我們也沒看到大號花城的全貌,未免有些失落,畢竟大號花城開掛的場景是真的很帥。當時天官預告發出來的時候,花城只露出了半張臉,並且笑容就像一個反派,若不是知道這是花城,還真就以為他是某個大反派。可能是見到謝憐太激動了,都笑得合不攏嘴了,大號花城鬼王沒有見成,那小號的少年花城總算在第四集露出全貌。
  • 人民日報:130個外國政黨和政治組織支持中國南海立場
    了解中國不支持南海問題軍事化也同等重要。 中方已展示了自己在處理南海問題上的關鍵角色。中方繪製的南海路線圖一定會助力於東協國家的發展與繁榮。中國也提出希望和菲律賓進行一對一的協商談判來解決這個問題。  鄰國是不能選擇的,菲律賓尋求國際仲裁不是好的選項,中國希望通過直接交流與菲律賓達成一個共同的諒解,這是非常值得考慮、值得去做的一件事。  中菲海上領土爭端並不是世界首例,在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爭端。儘管各自可能有不同的觀念和想法,但是只要大家坐下來一起商討,考慮能夠解決的辦法,最後肯定會認識到彼此需要對方的支持。
  • 《人民日報》連評「三個意識」說明什麼
    今年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在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痛斥官場奢靡之風盛行,一些官員安於享樂、不思進取。兩會剛剛結束,而從去年底開始的地方黨委集中換屆,即將進入新一輪高峰。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廣東等在內的其他省市,將從現在起的兩個多月時間內陸續舉行換屆選舉。在各省黨委換屆結束時,中共十七大代表的選舉工作也將完成。
  • 人民日報-人民網
    版權聲明 《人民日報》(電子版)的一切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PDF、圖表、標誌、標識、商標、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讀者提供的任何信息)僅供人民網讀者閱讀、學習研究使用,未經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將《人民日報》(電子版)所登載、發布的內容用於商業性目的
  • 高雄,俯瞰臺北新全貌
    恍惚間,一個多小時的飛機,已經讓自己從 上海 虹橋到達 臺北松山,下了車,車上來不及脫掉衣服,一零一就在眼前。大奔計程車 臺灣 的計程車,各種牌子都有,大奔也不稀奇。到了一個地方,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登上最高樓去打卡,其實就是從 臺北 101俯瞰臺北全貌。
  • 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紛紛點讚!這個腦袋裡裝著「CPU」的姑娘 是咱...
    被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發文點讚圈粉無數細心的觀眾可能會了解到「珠心算挑戰王」董長樂是咱長春人董長樂是誰?據董長樂的老師李麗新介紹,學校會計電算化專業開設珠心算課,董長樂是2005級學生,她在校期間表現優異,一直代表學校參加比賽,並給國家及省市各級領導展示匯報過學習成果。獲得冠軍後董長樂在微信朋友圈這樣感慨「30歲了仍可以乘風破浪!挑戰的意義就在於勇敢前行!感謝父母及學校為我打開珠心算的智慧大門,感恩所有過往。」
  • 村上春樹寫《且聽風吟》為了表達什麼?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的文字特點作家的風格,基本上在成名作中就奠定了。村上春樹1978年發表的《且聽風吟》(《風の歌を聴け》),除了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蜚聲文壇的敲門磚。這本書寫滿了「距離感」。《且聽風吟》跟村上春樹的其他作品一樣,人物間的對話十分簡短,每個人都惜字如金,很少吐露自己的心事。他們心事重重,只能藉助比喻、景物描寫來反映腦海最深處的心思,或者直接讓角色開一個玩笑,提出一個疑問,使聽話的人陷入沉默,以「終結交流」的方式來表現無法被說或不願說出的感受。
  • 黃河,全貌,太美了
    點擊題目下方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免費關注 gxjhshys(授權轉載自 環球旅行 ID Viphuanqiu)黃河,全長約5464公裡,流域面積約79.5萬平方公裡,是中國境內長度僅次於長江的河流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及沿河流域的人類文明帶來很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之一,所以中國人一般稱其為「母親河」。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大河。
  • 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CBDI)研究報告(2019)
    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課題組2019年12月一、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概述(一)指數定義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是以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基本出發點,從促進品牌經濟的維度對中國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進行的量化評價,是衡量社會美好生活發展水平和高質量發展能力的綜合統計測度,既是反映中國品牌經濟發展的宏觀趨勢性指數,也是反映中國品牌經濟發展微觀主體競爭能力的結構性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