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笑了」,「臺美」關係將有新突破?

2020-12-06 每天知守觀

導讀:據相關媒體報導,臺灣地區和美國之間所謂的」經濟對話」即將拉開帷幕,雙方也已經籤署了備忘錄。除此之外,民進黨宣稱此次對話成果將會非常顯著,但是關於雙方籤署的這份文件。相關消息顯示,這是在川普政府看守時期籤署的,因此,現在臺灣地區內部有很多輿論對此次雙方的經濟對話並不太看好。但民進黨當局卻對此抱有很大的期望。

民進黨當局對「臺美對話」抱有很大期待

根據雙方經濟對話清單顯示,現在臺灣地區和美國雙方都認為臺灣地區當前在一些高科技硬體製造方面有一定的競爭優勢,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高科技產業領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依據當前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情況,該產業將會為臺灣地區和美國雙方的經濟帶來長久的利益,因此,雙方將在該領域開展合作。除此之外,還會在醫療以及其他的關鍵技術領域進行一系列合作。

據相關媒體報導,近幾日,蔡英文在相關公共媒體平臺上表示,此次對話將會呈現出一些非常顯著的成果,蔡英文還對外宣稱臺灣地區和美國之間的夥伴關係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臺灣地區的「外事部門負責人」還對蔡英文的言論進行了一番吹噓,把臺灣地區和美國之間的合作用非常華麗的辭藻進行包裝,宣稱這對臺灣地區在全球範圍內的布局是非常有利的。

事實也許並非民進黨當局所想那樣

有人認為關於臺灣地區和美國之間的「經濟對話」,可能只是像論壇一樣,並沒有過於重大的意義。而且蔡英文以及相關高層所發表的言論,聽起來更多是華而不實。外界可能只會覺得這些話表現出來的,只不過是美國對臺灣地區的友好態度,但呈現出來的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內容。更何況在美國大選之後,美國的下一任政府是否會延續這一做法還不得而知。朱立倫更是直言,雙方籤署的文件頂多只能達到政治效果罷了。

相關權威教授杜震華表示不能對臺灣地區和美國之間的經濟對話抱以太大的期望,頂多是美國對臺灣地區之前引進包含瘦肉精豬肉的一種回應。除此之外,也可以當做美國對臺灣地區的拉攏的態度。對於蔡英文來說,加強兩岸之間的交流才是正事,還是不要把關注點放在不太值當的事情上。

文丨阡陌 審丨萬裡

本文由《每天知守觀》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環球網/臺海網

相關焦點

  • 拜登上臺,蔡英文將坐冷板凳?專家:臺灣要有臺美關係冷卻的準備
    對於拜登政府入駐白宮後,中美關係如何走向頗受外界關注,除此之外,「美臺關係」也是備受熱議。從目前拜登重建「內閣」的名單中也看出,拜登選擇的基本都是政治界的老手,並且幾乎都與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政府有聯繫。
  • 「臺美」關係再升級?蔡英文又要「作妖」了!
    拜登當選對臺當局是一個挑戰外界對於美國對臺灣問題的看法基本一致,他們都認為拜登的當選對於臺當局來說是一個挑戰。雖然在短期內拜登不會對中國的關係有過大的改變,中美對抗的局面也不會轉變。但是拜登將會在做法上進行調整。
  • 蔡英文稱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 國防部:自取滅亡
    近日島內不斷炒作臺美互動,蔡英文更聲稱要深化所謂的臺美關係,對此,國防部昨日作出嚴厲回應。與此同時,在新冠肆虐的美國,臺灣在美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接二連三地中招,確診新冠。蔡英文稱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國防部:註定是螳臂當車 自取滅亡在昨天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任國強表示,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
  • 臺灣人「笑了」,蔡英文「愁了」
    導讀:蔡英文為了討好川普,付出了許多臺灣利益,也是眾所皆知的事情。如今,川普政府面臨落選後的倒臺,在此關鍵時刻,蔡英文笑不出來了。而原定於12月份的前往臺灣地區「訪問」的美國環保署長惠勒,也宣布取消行程。
  • 美駐聯合國代表將訪臺;臺教授:大陸要出手,蔡英文準備好了嗎
    作者:刺客當地時間7日,美國務卿蓬佩奧通過推特宣布,稱「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即將訪臺」。對此,國臺辦隨後發生對臺當局進行警告,稱「民進黨當局出賣民族利益和臺灣民眾利益,頑固挾洋謀獨,一條道走到黑,必將自食其果」。
  • 蔡英文講話透露臺美將「建交」?臺專家:美在逼大陸開第一槍
    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日前低調訪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特別於官邸款宴嘉賓,而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在其中。對此,島內經濟學家吳嘉隆今日凌晨連發2篇文,除了分析晚宴合照,還將後續所有事情連起來,並拆解蔡英文一句「臺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他驚覺「美國正在設法逼中國大陸開第一槍」。
  • 蔡英文聲稱臺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 國防部:螳臂當車、自取滅亡
    記者: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聲稱,臺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深化臺美夥伴關係。請問對此有什麼評論?任國強:中方堅決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 關鍵時刻,臺灣人「笑了」,蔡英文「愁了」
    如今,川普政府面臨落選後的倒臺,在此關鍵時刻,蔡英文笑不出來了。而原定於12月份的前往臺灣地區「訪問」的美國環保署長惠勒,也宣布取消行程。惠勒取消行程,有人歡喜有人憂,歡喜的是臺灣民眾,不用再被予取予求,憂愁的是蔡英文,如今川普倒臺,「臺美關係」勢必受到衝擊。
  • 蔡英文聲稱臺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 國防部:註定是螳臂當車、自取...
    記者: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聲稱,臺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深化臺美夥伴關係。請問對此有什麼評論? 任國強: 中方堅決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 蔡英文宣稱啟動「臺美自貿協議」談判,卻遭美官員否認
    上周,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阿扎以防疫之名訪問臺灣,民進黨當局操弄輿論營造所謂美臺熱絡氛圍,但臺灣民眾在看完雙方所籤署的備忘錄後大失所望,但民進黨當局卻依然大肆宣揚,稱將會與美國建立所謂更具建設性的「臺美安全合作關係」。
  • 蔡英文稱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 國防部:註定是螳臂當車、自取滅亡
    記者: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聲稱,臺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深化臺美夥伴關係。請問對此有什麼評論?任國強:中方堅決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 ...大船離港」 蔡英文何去何從?嚴峻:未來「美臺關係」大概率降溫
    不僅如此,令民進黨尷尬的還有原定12月5日訪臺的美國環保署長突然取消訪臺,這讓民進黨當局的情緒猶如坐了一趟過山車。臺灣《中國時報》發表社論提醒,川普即將「大船離港」,處在局勢變換的關鍵時刻,民進黨當局不能再拿臺灣利益當賭注,必須進行全盤的安全政策總檢討。
  • 臺當局對外關係雪崩 網友諷蔡英文:可以搞星際"外交"
    臺當局對外關係雪崩 網友諷蔡英文:可以搞星際"外交" 2017年06月16日 13:19:1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6月16日報導
  • 對美關係「重要裡程碑」?小人得志便猖狂,蔡英文又跳出來了
    作者:政委工作室 小吳同學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美國7日高調宣布克拉夫特將於1月13日至15日訪問臺灣,臺外事部門8日歡呼雀躍,聲稱自1971年以來首度有現任美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來訪,這"展現美國對臺灣國際參與的強勁支持,並象徵臺美全球夥伴關係的進一步提升"云云。
  • 蔡英文當局實現「外交」重大突破!
    7月1日,臺「外交部長」吳釗燮宣布蔡當局在「外交」上有了重大突破,位於非洲東北角的索馬利蘭將派官方代表駐臺。更讓吳釗燮得意的是,臺灣在世界各地的代表處都是以「臺北」為名,駐索馬利蘭代表處則是堂而皇之成為「臺灣」。小編聽說過索馬利亞海盜,還真沒聽說過索馬利蘭,為此,特地查證了一下:索馬利蘭為索馬利亞聯邦共和國北部的一個地區,曾受英國殖民統治。
  • 蔡英文:建立一致性兩岸關係 說到做到
    原標題:蔡英文:建立一致性兩岸關係 說到做到中評社臺北6月8日電 蔡英文8日表示,臺灣經濟要再一次成功轉型,需要穩定的內外環境,兩岸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維持現狀,建立具一致性、可持續、可預測的兩岸關係,「我說到做到」。
  • 蔡英文執政2年 消失的兩岸關係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執政將滿兩年,在這七百多天中,各項政策中最受外界關注之一的就是兩岸關係,蔡英文能否實現選前承諾的「維持現狀」,成為檢驗焦點。    臺大政治系教授、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訪問時表示,蔡英文所謂的維持現狀並不是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的維持現狀,而是要維持「一邊一國」的現狀;而蔡英文一面倒親美日的政策下,現在已經沒有兩岸關係,只剩下中美關係。
  • 美取消對臺交流限制 深綠「立委」叫囂:盼蔡英文有機會「訪美」
    據臺媒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卸任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日(9日)發出重大宣布,取消美國對臺關係中,美方所有的交流限制。深綠「立委」陳亭妃今天表示,希望未來蔡英文有機會可以到美國「正式訪問」;「綠委」許智傑則說,這是歷史上關鍵的一刻。
  •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若升格將嚴重衝擊中美關係
    在臺美現有各種關係中,除了美國國務院與美國軍方主導的臺美互動政策外,「美國在臺協會(AIT)」顯然成為美國務院對臺非傳統安全領域全方位合作的實施與推動單位。近年來,美臺立法機構多次釋放美臺關係升級以及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升級的信號與議案,非同尋常。
  • 美國將重點放在美牛美豬問題上,蔡英文能扛住民意反撲?
    編輯:凝冰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3月1號到7號再次來到臺灣,臺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對莫健此行做出推測,莫健之行,一方面是為了了解蔡英文就職演說內容,另外一方面催促蔡英文放開美豬美牛的進口,川普在11月要參與大選,美牛美豬成功出口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