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比目魚」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就好了上篇-太宰治《人間失格》

2020-12-06 阿甘愛悅讀

題記:「比目魚」的說話方式,不,世上所有人的說話方式都含糊不清,朦朦朧朧,仿佛隨時準備逃避責任,搞得又複雜又煩瑣。

深以為然也!

三月末的一個傍晚,不知是「比目魚」發了意外之財,還是另有圖謀(即使這兩種推測都猜中了,想必也還有我難以想像的微妙的原因吧),他破例把我叫到了樓下的餐桌旁。桌子上竟然很罕見地擺放著酒壺,而且生魚片也不是比目魚而是金槍魚。主人家自己感動得稀裡譁啦的,讚賞了一番美食,然後給稀裡糊塗的食客也斟了一點酒。

「有什麼打算呢?到底,以後?」

我沒有回答這問題,只是從桌子上的盤子裡捏起一塊幹小沙丁魚片,看著那小魚身上銀白色的眼珠子,隱隱約約酒勁上來了。懷念起以前放蕩的時光,甚至還懷念起堀木來,我痛切地渴望「自由」,我快要哭出來,強忍著細微的啜泣。

自從來到這戶人家,我連扮演小丑的興致也沒有了。就躺著,任憑「比目魚」和小夥計鄙視。「比目魚」似乎也避免與我推心置腹地長談,而我也根本無意追著「比目魚」跟他傾吐什麼,於是乎我徹底淪為一個呆頭呆腦的食客。

「暫緩起訴好像並不算前科犯。所以嘛,只要你有決心,完全可以重新做人。如果你肯改過自新,主動找我認真地商討,我也會為你考慮的。」

「比目魚」的說話方式,不,世上所有人的說話方式都含糊不清,朦朦朧朧,仿佛隨時準備逃避責任,搞得又複雜又煩瑣。面對這種毫無益處的重重戒備,和無窮無盡,令人生厭的討價還價,我總是迷惑不解,要麼悉聽尊便,要麼插科打諢敷衍了事,或是默默首肯,採取甘做手下敗將的態度。

多年之後我才知道,當時「比目魚」只需要簡單地給我傳達如下的幾句話,就什麼事情都沒了。「比目魚」那毫無必要的用心,不,是世上之人那不可理喻的虛榮,擺架子,讓我想得更陰暗了。

「比目魚」當時要是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就好了:

「不管是公立還是私立,總之從4月開始,哪裡的學校都行,你去上學吧。至於生活費,等你上學之後,你家裡會充足地寄給你的。」

很久之後我才知道,事情本該如此的。而且如果他把話說清楚,我也會言聽計從吧。然而由於「比目魚」大費心機,拐彎抹角的說話方式,事情莫名其妙得變得彆扭起來,我的人生方向也徹底地改變了。

高中時代的太宰治

未完,明天發下篇。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要是「比目魚」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就好了下篇-太宰治《人間失格》
    題記:這一段的前因後果是,人間失格的主人公葉藏寄居在「比目魚」家。本來比目魚只要直接告訴葉藏,只要葉藏繼續上學,葉藏家裡會繼續給他寄錢。可「比目魚」裝腔作勢地跟葉藏談理想談未來,就沒有把葉藏家裡人的意思告訴葉藏。於是葉藏惶恐不安地逃離了「比目魚」家,去投奔他的狐朋狗友。
  • 《人間失格》這麼喪,憑什麼這麼受歡迎?這10句經典名言打動人心
    太宰治曾寫到過:「我好愛這世界!」但他也說過:「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對於一個感情世界極度豐富而敏感的人,這種愛和抱歉無異於溫和的中傷。每多愛這個世界一分,多感恩頭頂的太陽一秒,他都會對圓滑世故、虛偽狡詐更加失望透頂。有人憤世嫉俗地唾棄這個人間,太宰治卻因為無法逃離人間唾棄自己的靈魂。
  • 《人間失格》:一本頹廢無比讓人自殺的書,為何會有那麼多人喜歡
    我有過,我想你也曾有過。讀完太宰治的半自傳小說《人間失格》,整個人籠罩在濃鬱的低氣壓當中,內心深處被刻意掩飾的一隅,被某種感同身受一點點入侵: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發表於1948年,這是一部關於太宰治青年時代的自傳小說。太宰治用細膩的筆觸,告白了自己前半生。剖開了殉情、風流、左翼、創作、婚姻、友情、吸毒等名義之下的慘烈真相,被稱為太宰治「毀滅式的絕筆」。
  • 「人間失格」到底表達什麼?
    當代大量中國年輕人把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當作枕邊書,動不動把「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句子發在朋友圈,轉眼第二天就會發一張美食圖,配上安慰自己的句子。這樣的操作到底是矯情?還是真的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好像生活也沒那麼慘。太宰治一生五次自殺,自其中有三次和不同女人一起自殺,卻被稱為「偉大的墮落」。
  • 《人間失格》經典「喪句」,不足10字卻能俘獲人心,寫盡人生孤獨
    1948年,太宰治以《如是我聞》再度震驚文壇,並開始創作《人間失格》,書成之後,旋即投水自殺,結束了其燦爛多感而又悽美悲涼的一生。這部遺作,也因此在太宰的作品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認為是作家一生遭遇與心路歷程的映射。
  • 《人間失格》充滿人性陰暗、頹廢的消極面,為什麼那麼多人愛看?
    《人間失格》發表於1948年。說起《人間失格》中的金句,大家也許首先想到的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生命,夢幻與死亡」這個主題,貫穿了太宰治一生的創作。他執意用美的文字,寫出唯美與枯萎和速朽之間的宿命般的關聯,並呈現出罕見的夢之質地。
  • 《人間失格》讀後感
    我在所謂的人類世界裡,過著如阿鼻地獄般痛苦煎熬生活的日子,我感到唯一具有真理的話就是這句話了。 —摘寫《人間失格》 作者:太宰治(1909-1948)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這本書呢?那一刻,我像裸露著身體且被人拿著透心鏡照射在我眼前,我倍感羞恥又竊喜原來有人與我是同類,我與太宰治先生隔著時代的銀河卻又被一種引力牽引而相望,我想了解他。大庭葉藏,一個被女人們圍繞一生的男人,一個被內心恐懼外來一切心理包環一生的男人,在不斷厭惡人類又需不停打交道的男人。也許我也與之類似,我有時候想我到底討厭人類哪裡?無非是虛偽、自私自利是其代名詞。
  • 為死而生的日本作家太宰治,18年自殺5次,卻用小說治癒世間靈魂
    我這一生,儘是可恥之事。——《人間失格》他用這句話是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總結,他知道自己的一生做了很多可恥的事情,進而做出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反思。當他寫下「我參不透這人類的生活」這句話時他已經存了赴死的決心。他生於6月,也在39歲那年的6月與世界告別,與他的遺作《人間失格》一樣,太宰治是一個喪到骨子裡的人。
  • 《人間失格》|回首前塵,儘是可恥的過往
    人間失格02《人間失格》是日本「無賴派」作家太宰治(1909.6.19—1948.6.13)的未完遺作。1948年著手創作,同年隨著肺結核的惡化,身體極度虛弱,時常吐血。六月三十日深夜,和情人山崎富榮在玉川上水投水自盡。
  • 《人間失格》究竟是什麼意思?「非譯」固然時髦但也不能亂用
    偶然想到了一則嘲諷當代「假洋鬼子」的段子:「Money,呃,這個詞兒中文怎麼說來著,我想不起來了?呵呵,國外呆得久了,中文生疏啦。」似這類,固然或也是一種時髦,卻並非「非譯」,僅僅只是「轉(音zhuai,上聲。亦作『跩』)洋文」罷了。而所謂「以不譯形式進行翻譯」,換言之,也就是「原文照搬」,不玩改頭換面的把戲,拿來就用。
  • 一生抱歉的太宰治,也曾在這兩部作品裡寄託燈籠般溫樂的內心
    就是這樣一位作家,生前毀譽參半,死後卻被不斷追憶,他的代表作《人間失格》每年在日本都賣出10萬餘部,在名作中銷量位居前列,甚至連他的忌日都成為讀者爭相祭拜的節日。2009年,太宰治誕辰一百周年。日本各地關於他的紀念活動層出不窮。
  • 日本作家太宰治女兒因呼吸功能不全去世 終年78歲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4月20日編譯報導】 據日本共同社20日報導,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女兒津島園子當天凌晨2時左右在東京都內的一家醫院去世,死因是呼吸功能不全,終年78歲。她的父親是日本知名作家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他一共有4個子女,園子是他的長女。1948年6月13日他在東京都三鷹市投水自殺,終年38歲。(海外網 王西洛)
  • 漫畫:太宰治穿越異世界也要寫書,而且還要寫魔王女兒的故事
    有一部名為《異世界失格》的漫畫,將三次元的名人和異世界題材結合到一起,讓多次被動漫化的太宰治去異世界逛逛,會發生什麼呢? 魔王的女兒初遇太宰治,就給太宰治致命一擊,如果不是安妮特搶救及時,太宰治就涼透了。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時間:2020-08-06 17:31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什麼意思什麼梗?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這句話出自日本詩人寺內壽太郎的作品《遺書》,後來在太宰治的小說《人間失格》中被借用並廣泛傳播,用來表示自己存在給這個世界帶來麻煩,自己失去了做人的資格。後來很多人用這句話表示傷心、絕   原標題: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什麼意思什麼梗?
  • 文豪野犬第三季:太宰治在港黑中的心理轉變
    一、人物簡介太宰治,隸屬於《文豪野犬》中主角團隊武裝偵探社,是其中的重要一員,曾經是作品中另一大組織港口黑手黨歷代最年輕幹部,後來由於各方面原因脫離。能力:人間失格,作用是可以使身體接觸到的異能力無效化或使接觸到的異能者無法發動能力。曾與港黑的中原中也成為當時組織的王牌力量——雙黑。
  • Q版《文豪野犬汪》開播,當主角們「犬化」後,太宰治太可愛了!
    #2021一月新番#哈嘍,大家好,我是木子。伴隨著一月的到來,不少的一月新番也都陸續開播,在本周三凌晨,《文豪野犬》迎來了Q版衍生動漫《文豪野犬汪!》的開播。作為一部Q版動漫,此次《文豪野犬汪》也是吸引了不少的漫迷們關注。
  • 一個性格孤僻的人自述及內心成長:人間不值得
    兄長比我大很多,而且學習很好,考上了市裡最好的中學,而我卻不愛學習,無論怎樣努力,成績也只保持在中遊水準,中考失利的我,最終被當時聲名狼藉的七中錄取。兩道聲音不斷的佔據我的腦海,終於,我的精神崩潰了,我用削尖了的鉛筆劃著自己的手臂,刺痛感傳來,攆跑了天人交戰的聲音,肉體的疼痛比不上心中的麻木,漸漸的,我喜歡上了這種感覺。這種感覺如同毒品一樣,一旦上癮,便很難戒掉,而且隨著心越來越麻木,削尖的鉛筆已不能再滿足我精神上的需求。